第159章 欲壑
清穿:擺爛後康熙聽到了我的心聲 作者:止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眼前有些執拗的胤禛,胤礽緩聲道,
“事實就是一個都沒有。”
胤禛眼裏的光直接黯淡下來,抿了抿唇沒說話。
胤礽知道他接受不了。
因為他真正見過底層百姓的生活是怎麽樣的,哪怕他心中清楚自己所遭受的苦難隻是暫時的,可即便是這樣,他也會忍不住心生同情。
他心底還存著最純粹的善念。
胤礽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聲說道,
“你還太小,看不清這天下吏治的真麵目,等你再大一些就會發現,並非是滿人出不了清官,而是……”
而是滿人從出生那天起享受到的待遇,就是依靠漢人納稅供養的。
胤礽歎了口氣,最後那句話最終沒有說出口。
“迴去吧…若是你有能力,日後能叫漢人百姓的日子好過一些,就已經算是天大的功德了。”
胤禛隻覺得胸腔悶悶的,朝著胤礽拱了拱手,轉身出了門。
外頭依舊下著細密的小雨。
蘇培盛想上前來給胤禛打傘,卻被他伸出手臂製止了。
胤禛就這樣走在雨中,任由冰涼的雨水擊打在他的頭上,身上,也將他對這世界的美好幻想擊成碎片。
在港口上吃的苦頭有多憋屈,查抄貪官汙吏的時候有多暢快,現在就有多難過。
想到柳二找他辭行之時笑的一臉灑脫的樣子,胤禛就覺得難過。
他說他生來身上就流著一半罪孽的血液,可為了親娘臨終時對他的期許,他便先報一報娘恩。
至於他背負的罪孽,下輩子再來替那禽獸還。
柳二是個普通的漢人,做過最惡毒的事可能就是打飯之時插了幾次隊,卻被命運裹挾著脫不了身。
他現在覺得他也被這規則裹挾著。
掙脫不開。
漢人的命就不是命嗎?
他們也是大清的子民,為什麽那些人可以這麽輕描淡寫的,就決定了別人的命運?
胤禛從不是個心慈手軟的人。
在港口上抽他鞭子的那幾個官差,都被他扒了一身皮,打了個半死丟出了港口。
至於手底下的人會不會為了討好他,要了他們的小命,胤禛是不在意的。
犯了錯受懲罰天經地義。
可…
那些沒有犯錯,隻是想努力活下去的百姓,又憑什麽替他人的貪欲付出自己的生命?
港口開工了不到一年,因為各種原因喪命的就有好幾千人。
若非如此,那守在港口外頭招收徭役的官差,根本不用每日都守在那裏。
佛爾果充不動歪心思,隻是因為施工事故死去的徭役,其實隻有兩三百人。
連總數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他如今總算是明白,漢人為何會將“天災人禍”這四個字拚在一起了。
人的欲壑,有時候比天災還要可怕。
胤禛頓住腳步,抬起頭,看著漆黑如墨的夜空,心中竟開始理解二哥的做法。
二哥一進朝堂便掀了戶部和吏部的遮羞布這件事,他當初剛入朝堂就聽說了。
之前還覺得二哥這樣行事不招人待見。
如今再迴頭看,還覺得皇阿瑪對他們的懲罰力度不夠。
距離萬壽節還有幾天的時間,京城之中的氛圍開始變得濃厚。
康熙今年四十周歲,在這個人均壽命不足四十的時代,已經算是高壽了。
叫胤礽覺得驚喜的是,純禧和榮憲也迴了京都。
她們二人日日入宮給太後請安,胤礽為了躲懶,也時常守在寧壽宮裏頭。
康熙忙完了,想跟兒子多待一會兒,每次問梁九功,得到的迴答都是在寧壽宮。
康熙都有些吃醋。
可除了吃醋,心中還生出了幾分欣慰來。
胤礽能與太皇太後和太後這般親昵,就說明他不是個薄情寡義的。
沒辦法,為了找兒子,康熙也往寧壽宮跑。
一時間,太後的寧壽宮成了宮裏的香餑餑。
太後如今也不過五十四歲,平常保養得當,眼睛還算好使,所以沒多久就看出來了父子二人之間的小別扭。
待康熙走後,太後私底下還勸胤礽,叫他順著些康熙。
畢竟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他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康熙給的。
要真惹毛了康熙,他肯定什麽也撈不著。
胤礽能如何,隻能連聲附和他知道了。
知道歸知道。
但就是不改。
上輩子他被康熙軟禁在毓慶宮的時候,兄弟們都為他求過情,可隻有太後冒著得罪死康熙的風險,親自去看了胤礽。
告訴他,她相信他做不出那樣肮髒的事兒。
胤礽心底柔軟一片。
這個被宮牆逼迫著,磨去了一身英姿颯爽的草原女子,是這世上第二個,他想護著的長輩。
其實當時的情況,胤禔等人若是強闖,也能見到他。
隻是他們不敢而已。
距離萬壽節的日子越來越近,皇室宗親們也開始往宮裏走動。
這讓原本就不甚空曠的後宮之中,越發的擁擠。
人多了熱鬧,也容易出些麻煩事兒。
就比如——
“啊……你這人怎麽這麽不小心啊!”
今日放課早,外頭天還大亮著,胤禩難得好心情,帶著胤禟幾人來慈寧宮花園裏放風箏。
結果風箏還沒飛起來,十四這小屁孩兒就撞上了一個年歲不大的小姑娘。
差點給人撞出個狗吃屎。
小姑娘看起來八九歲的樣子,嘴裏的牙都還沒換齊全。
她原本並沒有看清楚是誰撞了自己,直接出聲指責,在家裏她也從沒受過這份委屈。
要真是摔成個狗吃屎,她還怎麽見人?!
待看清來人身上的服飾之後,直接瑟縮了一下,請罪道,
“臣女無狀,還請小殿下勿怪!”
胤禵皺了皺鼻子,看著眼前之人不客氣道,
“知道錯了還不閃開?沒看見擋著爺的路了嗎?”
小姑娘身子一抖,而後直接閃到一邊。
胤禵哼了一聲,便又跑開了。
倒是姍姍來遲的胤禩,瞧著小姑娘驚魂未定的樣子,開口安慰道,
“小格格不必驚慌,爺的弟弟平日裏不這樣,今日也是專心看後頭的風箏了,沒看路,若是撞疼了你,爺替他給你道歉。”
少年人語氣溫和,如同沐浴在春風之中。
小姑娘大著膽子看了一眼胤禩,隨即又低下頭去,心髒撲通撲通地跳著,聲若蚊蠅的說道,
“不疼,臣女也沒看路,不能全怪小殿下。”
“事實就是一個都沒有。”
胤禛眼裏的光直接黯淡下來,抿了抿唇沒說話。
胤礽知道他接受不了。
因為他真正見過底層百姓的生活是怎麽樣的,哪怕他心中清楚自己所遭受的苦難隻是暫時的,可即便是這樣,他也會忍不住心生同情。
他心底還存著最純粹的善念。
胤礽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聲說道,
“你還太小,看不清這天下吏治的真麵目,等你再大一些就會發現,並非是滿人出不了清官,而是……”
而是滿人從出生那天起享受到的待遇,就是依靠漢人納稅供養的。
胤礽歎了口氣,最後那句話最終沒有說出口。
“迴去吧…若是你有能力,日後能叫漢人百姓的日子好過一些,就已經算是天大的功德了。”
胤禛隻覺得胸腔悶悶的,朝著胤礽拱了拱手,轉身出了門。
外頭依舊下著細密的小雨。
蘇培盛想上前來給胤禛打傘,卻被他伸出手臂製止了。
胤禛就這樣走在雨中,任由冰涼的雨水擊打在他的頭上,身上,也將他對這世界的美好幻想擊成碎片。
在港口上吃的苦頭有多憋屈,查抄貪官汙吏的時候有多暢快,現在就有多難過。
想到柳二找他辭行之時笑的一臉灑脫的樣子,胤禛就覺得難過。
他說他生來身上就流著一半罪孽的血液,可為了親娘臨終時對他的期許,他便先報一報娘恩。
至於他背負的罪孽,下輩子再來替那禽獸還。
柳二是個普通的漢人,做過最惡毒的事可能就是打飯之時插了幾次隊,卻被命運裹挾著脫不了身。
他現在覺得他也被這規則裹挾著。
掙脫不開。
漢人的命就不是命嗎?
他們也是大清的子民,為什麽那些人可以這麽輕描淡寫的,就決定了別人的命運?
胤禛從不是個心慈手軟的人。
在港口上抽他鞭子的那幾個官差,都被他扒了一身皮,打了個半死丟出了港口。
至於手底下的人會不會為了討好他,要了他們的小命,胤禛是不在意的。
犯了錯受懲罰天經地義。
可…
那些沒有犯錯,隻是想努力活下去的百姓,又憑什麽替他人的貪欲付出自己的生命?
港口開工了不到一年,因為各種原因喪命的就有好幾千人。
若非如此,那守在港口外頭招收徭役的官差,根本不用每日都守在那裏。
佛爾果充不動歪心思,隻是因為施工事故死去的徭役,其實隻有兩三百人。
連總數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他如今總算是明白,漢人為何會將“天災人禍”這四個字拚在一起了。
人的欲壑,有時候比天災還要可怕。
胤禛頓住腳步,抬起頭,看著漆黑如墨的夜空,心中竟開始理解二哥的做法。
二哥一進朝堂便掀了戶部和吏部的遮羞布這件事,他當初剛入朝堂就聽說了。
之前還覺得二哥這樣行事不招人待見。
如今再迴頭看,還覺得皇阿瑪對他們的懲罰力度不夠。
距離萬壽節還有幾天的時間,京城之中的氛圍開始變得濃厚。
康熙今年四十周歲,在這個人均壽命不足四十的時代,已經算是高壽了。
叫胤礽覺得驚喜的是,純禧和榮憲也迴了京都。
她們二人日日入宮給太後請安,胤礽為了躲懶,也時常守在寧壽宮裏頭。
康熙忙完了,想跟兒子多待一會兒,每次問梁九功,得到的迴答都是在寧壽宮。
康熙都有些吃醋。
可除了吃醋,心中還生出了幾分欣慰來。
胤礽能與太皇太後和太後這般親昵,就說明他不是個薄情寡義的。
沒辦法,為了找兒子,康熙也往寧壽宮跑。
一時間,太後的寧壽宮成了宮裏的香餑餑。
太後如今也不過五十四歲,平常保養得當,眼睛還算好使,所以沒多久就看出來了父子二人之間的小別扭。
待康熙走後,太後私底下還勸胤礽,叫他順著些康熙。
畢竟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他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康熙給的。
要真惹毛了康熙,他肯定什麽也撈不著。
胤礽能如何,隻能連聲附和他知道了。
知道歸知道。
但就是不改。
上輩子他被康熙軟禁在毓慶宮的時候,兄弟們都為他求過情,可隻有太後冒著得罪死康熙的風險,親自去看了胤礽。
告訴他,她相信他做不出那樣肮髒的事兒。
胤礽心底柔軟一片。
這個被宮牆逼迫著,磨去了一身英姿颯爽的草原女子,是這世上第二個,他想護著的長輩。
其實當時的情況,胤禔等人若是強闖,也能見到他。
隻是他們不敢而已。
距離萬壽節的日子越來越近,皇室宗親們也開始往宮裏走動。
這讓原本就不甚空曠的後宮之中,越發的擁擠。
人多了熱鬧,也容易出些麻煩事兒。
就比如——
“啊……你這人怎麽這麽不小心啊!”
今日放課早,外頭天還大亮著,胤禩難得好心情,帶著胤禟幾人來慈寧宮花園裏放風箏。
結果風箏還沒飛起來,十四這小屁孩兒就撞上了一個年歲不大的小姑娘。
差點給人撞出個狗吃屎。
小姑娘看起來八九歲的樣子,嘴裏的牙都還沒換齊全。
她原本並沒有看清楚是誰撞了自己,直接出聲指責,在家裏她也從沒受過這份委屈。
要真是摔成個狗吃屎,她還怎麽見人?!
待看清來人身上的服飾之後,直接瑟縮了一下,請罪道,
“臣女無狀,還請小殿下勿怪!”
胤禵皺了皺鼻子,看著眼前之人不客氣道,
“知道錯了還不閃開?沒看見擋著爺的路了嗎?”
小姑娘身子一抖,而後直接閃到一邊。
胤禵哼了一聲,便又跑開了。
倒是姍姍來遲的胤禩,瞧著小姑娘驚魂未定的樣子,開口安慰道,
“小格格不必驚慌,爺的弟弟平日裏不這樣,今日也是專心看後頭的風箏了,沒看路,若是撞疼了你,爺替他給你道歉。”
少年人語氣溫和,如同沐浴在春風之中。
小姑娘大著膽子看了一眼胤禩,隨即又低下頭去,心髒撲通撲通地跳著,聲若蚊蠅的說道,
“不疼,臣女也沒看路,不能全怪小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