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一個都跑不掉
清穿:擺爛後康熙聽到了我的心聲 作者:止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胤禛也陷入了沉思。
他也著手采購過一迴糧食,但並沒有買過雞蛋,所以並不清楚民間雞蛋的價格。
不過卻清楚青菜和米麵的價格。
在沒提起這個話題之前,他潛意識裏便覺得,宮裏頭的物價貴是正常的。
畢竟他們可是天潢貴胄,普通百姓如何能與他們相提並論。
但現在,他意識到了不對。
按照二哥說的,民間一枚雞蛋的價格大概是兩三文錢一枚,宮裏卻賣到了二兩,這其中的價格差居然高達上千倍!
胤禛並不覺得二哥會在這個方麵欺騙自己,根本沒有必要。
這些該死的奴才,簡直是膽大包天!
胤禛沒迴答胤禟,反而看向胤礽,
“二哥為什麽不找皇阿瑪說明情況?如此欺上瞞下,他們都該抄家滅族!”
胤礽輕笑了兩聲,心中有些無奈。
若是包衣世家好處理,他上輩子哪能浪費那麽長時間?
到最後也隻處理了一小半,剩下的那些短時間內根本動不了。
胤礽問他,
“你還記得德妃娘娘的出身嗎?”
胤禛頓時沉默了下來。
其餘皇子也都神色各異。
德妃的出身不好,另外幾個皇子母妃的出身也不見得能好到哪裏去。
除了太子和老十。
其餘人都不怎麽占優勢。
胤礽無奈的攤了攤手,
“你看……包衣世家盤根錯節,若是要清理,波及的範圍何止是包衣世家,滿蒙八旗的勳貴基本上都會被牽連,就連你們……”
胤礽指了指除了胤?以外的所有皇子,
“基本一個都跑不掉。”
給康熙生娃的妃子,大多都與包衣世家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就算沒有,也肯定收過包衣世家的孝敬,若是要查,滿蒙八旗勳貴世家的屁股,基本沒一個是幹淨的。
就像福全一樣。
他素有賢名,從不往賑災銀子、工程款項與科舉考試上伸手,也不與頂尖世家來往過密,比大多數重臣都潔身自好。
可他也收冰敬炭敬。
他收的錢就都是幹淨的嗎?
怕是未必。
所以細究起來,福全也未必逃脫得掉罪責。
更遑論其餘勳貴重臣了。
康熙處理行事過於猖狂的幾家子可以,可若是把內務府一網打盡,那還有誰來盡心伺候皇族呢?
康熙不是不知道內務府裏頭有貓膩,在不是很過分的情況下,他都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真要是犯到了他的忌諱。
康熙也不會手軟。
有時候,內務府各大包衣世家,也算是皇家一種隱形的存款機構。
偏殿裏頭氣氛沉寂。
方才吃鍋子時的熱鬧氛圍被胤礽幾句話便破壞了個幹淨。
當他把赤裸裸的真相擺在了年歲尚小,還對“海晏河清,四海承平”這些詞語有著無限的期待,以為自己能成為開創者之一的皇子們麵前時,沒有人能接受的了他的說辭。
“那朝中就沒有清廉的臣子嗎?”
胤佑問道。
胤礽:“有啊,像早幾年去世的於北溟、現在的江蘇巡撫張伯行、揚州知府施世綸等,都是出了名的清官。”
“可聽著怎麽都是漢人?滿人就沒有好官嗎?”
胤禩精準抓住了其中的關鍵。
這幾人當中,除了施世綸出身漢軍旗之外,其餘都是正經漢人。
施世綸的漢軍旗也是因著他父親施琅收複台灣有功,才抬成旗籍的。
胤礽沉默了一會兒,歎息一聲,
“可能有吧…”
在他的印象中,如今出身滿洲的清官幾乎沒有。
就算有,也出不了頭。
因為就算是出身最底層的滿人,都自詡出身高貴,從出生起就住在滿城之中,除了購買的漢人奴仆,根本不與漢人都百姓交流。
這些人都是不知道人間疾苦的。
甚至因為害怕漢人會推翻滿人的統治,對漢人那是能打壓就打壓,能盤剝就盤剝。
不像漢人那樣,講究克己複禮,天下為公。
在這樣的情況下,滿人怎麽可能出清官?
像裕親王福全那樣的,就已是難得了。
滿屋子的皇子,其中要以胤禛最難接受。
他在港口上吃過苦頭,所以最能共情底層的百姓,而底層百姓全都是漢人,沒有一個滿人。
讓他所發下的,為百姓徹查天下貪官汙吏的誓言,成了一句天大的笑話。
“二哥……”
胤禛握緊了拳頭,身上的氣息頹喪至極。
胤礽扯了扯嘴角,知道自己的話可能打擊到弟弟們了,於是出聲安撫道,
“別想太多,大清入關才多少年,漢人排斥滿人也屬正常,不是有句話叫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嗎?你們日後多做些努力,讓漢人別再排斥滿人不就結了?”
嘴上這麽說著,心裏卻在搖頭。
大清兩百多年的曆史,沒有一個滿人敢稱清官。
漢軍旗倒是出了不少,可抬了旗的漢人,也依舊是漢人。
肉食者靡,哪怕滿人年少之時,立誌成為一個為國為民的清廉之人,可過慣了富貴的日子,怎麽可能再跑去體會清貧的生活。
胤礽自己也是既得利益者,糾結太多會讓他的情緒陷入泥沼,於是果斷轉移話題。
“老三,你的婚期訂在了六月底,宅邸落成了嗎?”
胤祉蔫噠噠的迴道,
“還差個尾巴。”
“到時候二哥不管在忙什麽一定會迴來參加你的婚禮。”
他當時沒帶胤祉去天津查案,也有這方麵的考量,胤祉改需忙他的婚事。
至於胤禛,他的婚期定在了十月中旬,現下還算空閑。
“多謝二哥。”
兄弟眾人又聊了幾句,胤礽便打發他們迴阿哥所。
隻有胤禛仍不死心,留到最後,私下問胤礽,
“出身滿洲的重臣真的沒有一個算是清官嗎?”
他也著手采購過一迴糧食,但並沒有買過雞蛋,所以並不清楚民間雞蛋的價格。
不過卻清楚青菜和米麵的價格。
在沒提起這個話題之前,他潛意識裏便覺得,宮裏頭的物價貴是正常的。
畢竟他們可是天潢貴胄,普通百姓如何能與他們相提並論。
但現在,他意識到了不對。
按照二哥說的,民間一枚雞蛋的價格大概是兩三文錢一枚,宮裏卻賣到了二兩,這其中的價格差居然高達上千倍!
胤禛並不覺得二哥會在這個方麵欺騙自己,根本沒有必要。
這些該死的奴才,簡直是膽大包天!
胤禛沒迴答胤禟,反而看向胤礽,
“二哥為什麽不找皇阿瑪說明情況?如此欺上瞞下,他們都該抄家滅族!”
胤礽輕笑了兩聲,心中有些無奈。
若是包衣世家好處理,他上輩子哪能浪費那麽長時間?
到最後也隻處理了一小半,剩下的那些短時間內根本動不了。
胤礽問他,
“你還記得德妃娘娘的出身嗎?”
胤禛頓時沉默了下來。
其餘皇子也都神色各異。
德妃的出身不好,另外幾個皇子母妃的出身也不見得能好到哪裏去。
除了太子和老十。
其餘人都不怎麽占優勢。
胤礽無奈的攤了攤手,
“你看……包衣世家盤根錯節,若是要清理,波及的範圍何止是包衣世家,滿蒙八旗的勳貴基本上都會被牽連,就連你們……”
胤礽指了指除了胤?以外的所有皇子,
“基本一個都跑不掉。”
給康熙生娃的妃子,大多都與包衣世家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就算沒有,也肯定收過包衣世家的孝敬,若是要查,滿蒙八旗勳貴世家的屁股,基本沒一個是幹淨的。
就像福全一樣。
他素有賢名,從不往賑災銀子、工程款項與科舉考試上伸手,也不與頂尖世家來往過密,比大多數重臣都潔身自好。
可他也收冰敬炭敬。
他收的錢就都是幹淨的嗎?
怕是未必。
所以細究起來,福全也未必逃脫得掉罪責。
更遑論其餘勳貴重臣了。
康熙處理行事過於猖狂的幾家子可以,可若是把內務府一網打盡,那還有誰來盡心伺候皇族呢?
康熙不是不知道內務府裏頭有貓膩,在不是很過分的情況下,他都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真要是犯到了他的忌諱。
康熙也不會手軟。
有時候,內務府各大包衣世家,也算是皇家一種隱形的存款機構。
偏殿裏頭氣氛沉寂。
方才吃鍋子時的熱鬧氛圍被胤礽幾句話便破壞了個幹淨。
當他把赤裸裸的真相擺在了年歲尚小,還對“海晏河清,四海承平”這些詞語有著無限的期待,以為自己能成為開創者之一的皇子們麵前時,沒有人能接受的了他的說辭。
“那朝中就沒有清廉的臣子嗎?”
胤佑問道。
胤礽:“有啊,像早幾年去世的於北溟、現在的江蘇巡撫張伯行、揚州知府施世綸等,都是出了名的清官。”
“可聽著怎麽都是漢人?滿人就沒有好官嗎?”
胤禩精準抓住了其中的關鍵。
這幾人當中,除了施世綸出身漢軍旗之外,其餘都是正經漢人。
施世綸的漢軍旗也是因著他父親施琅收複台灣有功,才抬成旗籍的。
胤礽沉默了一會兒,歎息一聲,
“可能有吧…”
在他的印象中,如今出身滿洲的清官幾乎沒有。
就算有,也出不了頭。
因為就算是出身最底層的滿人,都自詡出身高貴,從出生起就住在滿城之中,除了購買的漢人奴仆,根本不與漢人都百姓交流。
這些人都是不知道人間疾苦的。
甚至因為害怕漢人會推翻滿人的統治,對漢人那是能打壓就打壓,能盤剝就盤剝。
不像漢人那樣,講究克己複禮,天下為公。
在這樣的情況下,滿人怎麽可能出清官?
像裕親王福全那樣的,就已是難得了。
滿屋子的皇子,其中要以胤禛最難接受。
他在港口上吃過苦頭,所以最能共情底層的百姓,而底層百姓全都是漢人,沒有一個滿人。
讓他所發下的,為百姓徹查天下貪官汙吏的誓言,成了一句天大的笑話。
“二哥……”
胤禛握緊了拳頭,身上的氣息頹喪至極。
胤礽扯了扯嘴角,知道自己的話可能打擊到弟弟們了,於是出聲安撫道,
“別想太多,大清入關才多少年,漢人排斥滿人也屬正常,不是有句話叫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嗎?你們日後多做些努力,讓漢人別再排斥滿人不就結了?”
嘴上這麽說著,心裏卻在搖頭。
大清兩百多年的曆史,沒有一個滿人敢稱清官。
漢軍旗倒是出了不少,可抬了旗的漢人,也依舊是漢人。
肉食者靡,哪怕滿人年少之時,立誌成為一個為國為民的清廉之人,可過慣了富貴的日子,怎麽可能再跑去體會清貧的生活。
胤礽自己也是既得利益者,糾結太多會讓他的情緒陷入泥沼,於是果斷轉移話題。
“老三,你的婚期訂在了六月底,宅邸落成了嗎?”
胤祉蔫噠噠的迴道,
“還差個尾巴。”
“到時候二哥不管在忙什麽一定會迴來參加你的婚禮。”
他當時沒帶胤祉去天津查案,也有這方麵的考量,胤祉改需忙他的婚事。
至於胤禛,他的婚期定在了十月中旬,現下還算空閑。
“多謝二哥。”
兄弟眾人又聊了幾句,胤礽便打發他們迴阿哥所。
隻有胤禛仍不死心,留到最後,私下問胤礽,
“出身滿洲的重臣真的沒有一個算是清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