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人性的惡劣
清穿:擺爛後康熙聽到了我的心聲 作者:止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夜,胤礽也收到了港口上遞出來的消息,便清楚胤禛現在的處境並不危急,甚至比他想象中的要好。
等到城內一切塵埃落定,胤礽親自去港口將人接了出來。
瞧見一身汙濁的胤禛時,胤礽眼中沒有心疼…隻有嫌棄。
本來弟弟幹幹淨淨的還能看,現在全身上下髒兮兮的,胤礽心裏那點子,對別人才起作用的潔癖屬性立刻爆發。
不過好在洗洗還能用,胤礽也沒說出什麽傷人的話。
胤禛卻敏銳察覺到了太子二哥對他的避之不及。
他很快便意識到了,胤礽嫌棄的點在哪裏,於是促狹地,拚了命的往胤礽身上湊。
眼瞅著二哥的臉成功變成了豬肝色之後,才心滿意足地找地方洗漱更衣。
胤礽氣的咬牙切齒。
但也毫無辦法——
誰讓胤禛是為了幫他查案,才變成這副模樣呢?
能受著,就受著吧。
…
達春帶著人手在城中搜查了一夜,也沒有搜捕到柳青舟的影子。
垂頭喪氣的去見胤礽。
胤禛洗幹淨之後,也於此時來到了胤礽的跟前兒,聽聞柳青舟失蹤了,立刻想起柳二來。
可柳青舟這狡猾無比的,竟連自己的親兒子都信不過。
柳二也沒尋到柳青舟的蹤跡。
胤礽便叫人先端了白蓮教分舵。
也就是城中的周府,和城外的幾個依山而建的莊子。
也就是這時,胤礽和胤禛才知道,柳青舟和縣令在港口之上弄走的幾千壯丁,竟以各種方式折損了三分之一。
剩下的那些,積極配合的被轉運去了江浙一帶,心思搖擺不定的,被當成了劫掠商隊的先鋒軍,每次劫掠都會折損掉不少。
胤禛氣的在狠狠摔了幾個茶碗。
直言白蓮教隻是打著“反清複明”的旗號,滿口都是漢人正統,可他們卻並不把同胞當人看,隻是為了榨取他們的血肉生命,為自己的榮華富貴鋪平道路。
胤礽心中卻沒有多少憤怒。
因為他早就清楚人性的惡劣。
曆史上真心實意為百姓考慮的上位者少之又少,但那些無一例外都在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像是白蓮教這樣的教派,裏頭吸納的人魚龍混雜,或許真有看不慣旗人騎在漢人頭上拉屎的存在,但大部分,也都是被欺負狠了,活不下去的底層百姓。
他們並沒有讀過書,沒有多少遠見。
像這樣的人,隻要一朝得勢,便會用盡手段來諂媚欺下,盤剝自己手底下的人,讓他自己過得舒心。
柳青舟便是這樣的人。
他出身草莽,心性狠毒,對自己妻兒老小都不甚在意,如何能在意被他以手段哄騙來的百姓?
然而十數年過去,他已然將那上位者的做派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他無法認清自身與朝廷之間的實力差距。
這大半年來,他和縣令使盡了手段,把佛爾果充等人玩弄在股掌之間,也無人發現其中不妥,於是他便認為,京城來的那些大官也不過爾爾。
如此一來,他心中的野心愈發膨脹。
覺得自己能攪渾這一潭死水,以便他渾水摸魚,說不定……能複刻前朝的榮光。
乾清宮。
康熙將手中秘折看完,心中怒火逐漸匯聚。
對於天津港,康熙心中是抱了很大的期待的。
畢竟天津距離京城很近,一旦落成,開始接待客商,京城附近的幾個省份,都能在裏頭撈一把油水。
而且,這也是他改變大清未來的起點。
所以他容不得有人往裏頭伸手。
可他將差事交給胤礽之後,沒多久胤礽就去豫州賑災去了,迴來了以後又四處折騰,也沒去港口上看看情況。
於是就有人看上了那塊肥肉。
朝廷籌建的工程,對於他們來說,也確實是塊肥肉。
打從佛爾果充與魏鴻嶺開始頻繁接觸,康熙就知道裏頭有貓膩了。
隻是他也繁忙,騰不出手來收拾佛爾果充。
便想著等胤礽有空的時候,叫他去收拾。
但拖了一段時間之後,康熙就發現裏頭的情況變得越來越複雜了。
佛爾果充、淩普、和順三人,分別代表了三個不同的利益體係。
還有一個縣令,也不知是不是想往上爬,拚了命地盤剝徭役,榨出來的銀子都被他送去給佛爾果充幾人了。
淩普打的是索額圖的旗號,這不就明晃晃地告訴其餘人,他代表的是胤礽嗎?
但胤礽怎麽可能會從裏頭撈銀子?
這淩普竟敢給太子潑髒水,當真是不知死活!
至於其餘兩人,康熙當時並沒有查出,他們背後的人是誰。
那時候剛過秋獮不久,他又剛失去小孫子,便壓了壓怒火,先行處理了其他事情。
過了年,才叫胤礽自己去查。
康熙將那些侍衛部署在胤礽身側,除了護他周全以外,也囑咐他們將胤礽的一舉一動皆呈報上來。
他自認為此舉乃是為了胤礽著想。
畢竟查案過程中,難免會遭遇走投無路之人,倘若他們狗急跳牆,挾持了胤礽,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康熙死活不肯承認,那些被他安插在胤礽身邊的侍衛,也肩負著部分“監視”胤礽的責任。
他今日所看到的秘折,是他安插在佛爾果充身邊的人送迴來的。
若非胤礽將佛爾果充抓了起來,他派出去的暗探也沒那麽容易接近佛爾果充的書房。
隻是叫他沒想到的是,佛爾果充身後站著的,竟然是常寧。
康熙想扇死常寧的心都有了。
他一個皇親國戚,到底是哪短了他的吃喝,竟叫他伸手伸到了港口上!
那可是愛新覺羅家以後的錢袋子!
最叫他無法接受的是,佛爾果充收的那些錢,很多都是縣令夥同那白蓮妖人撈的黑心錢!
這算什麽?!
常寧是打算跟白蓮教勾結,反了愛新覺羅家的江山嗎?
康熙把秘折拍在桌子上,怒氣衝衝地開口道,
“去!把常寧給朕叫來!”
梁九功早已看過了那秘折,看到康熙憤怒成這個樣子,在心底默默給常寧點了根蠟燭。
就連他都知道,什麽東西能拿,什麽東西拿著燙手。
等到城內一切塵埃落定,胤礽親自去港口將人接了出來。
瞧見一身汙濁的胤禛時,胤礽眼中沒有心疼…隻有嫌棄。
本來弟弟幹幹淨淨的還能看,現在全身上下髒兮兮的,胤礽心裏那點子,對別人才起作用的潔癖屬性立刻爆發。
不過好在洗洗還能用,胤礽也沒說出什麽傷人的話。
胤禛卻敏銳察覺到了太子二哥對他的避之不及。
他很快便意識到了,胤礽嫌棄的點在哪裏,於是促狹地,拚了命的往胤礽身上湊。
眼瞅著二哥的臉成功變成了豬肝色之後,才心滿意足地找地方洗漱更衣。
胤礽氣的咬牙切齒。
但也毫無辦法——
誰讓胤禛是為了幫他查案,才變成這副模樣呢?
能受著,就受著吧。
…
達春帶著人手在城中搜查了一夜,也沒有搜捕到柳青舟的影子。
垂頭喪氣的去見胤礽。
胤禛洗幹淨之後,也於此時來到了胤礽的跟前兒,聽聞柳青舟失蹤了,立刻想起柳二來。
可柳青舟這狡猾無比的,竟連自己的親兒子都信不過。
柳二也沒尋到柳青舟的蹤跡。
胤礽便叫人先端了白蓮教分舵。
也就是城中的周府,和城外的幾個依山而建的莊子。
也就是這時,胤礽和胤禛才知道,柳青舟和縣令在港口之上弄走的幾千壯丁,竟以各種方式折損了三分之一。
剩下的那些,積極配合的被轉運去了江浙一帶,心思搖擺不定的,被當成了劫掠商隊的先鋒軍,每次劫掠都會折損掉不少。
胤禛氣的在狠狠摔了幾個茶碗。
直言白蓮教隻是打著“反清複明”的旗號,滿口都是漢人正統,可他們卻並不把同胞當人看,隻是為了榨取他們的血肉生命,為自己的榮華富貴鋪平道路。
胤礽心中卻沒有多少憤怒。
因為他早就清楚人性的惡劣。
曆史上真心實意為百姓考慮的上位者少之又少,但那些無一例外都在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像是白蓮教這樣的教派,裏頭吸納的人魚龍混雜,或許真有看不慣旗人騎在漢人頭上拉屎的存在,但大部分,也都是被欺負狠了,活不下去的底層百姓。
他們並沒有讀過書,沒有多少遠見。
像這樣的人,隻要一朝得勢,便會用盡手段來諂媚欺下,盤剝自己手底下的人,讓他自己過得舒心。
柳青舟便是這樣的人。
他出身草莽,心性狠毒,對自己妻兒老小都不甚在意,如何能在意被他以手段哄騙來的百姓?
然而十數年過去,他已然將那上位者的做派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他無法認清自身與朝廷之間的實力差距。
這大半年來,他和縣令使盡了手段,把佛爾果充等人玩弄在股掌之間,也無人發現其中不妥,於是他便認為,京城來的那些大官也不過爾爾。
如此一來,他心中的野心愈發膨脹。
覺得自己能攪渾這一潭死水,以便他渾水摸魚,說不定……能複刻前朝的榮光。
乾清宮。
康熙將手中秘折看完,心中怒火逐漸匯聚。
對於天津港,康熙心中是抱了很大的期待的。
畢竟天津距離京城很近,一旦落成,開始接待客商,京城附近的幾個省份,都能在裏頭撈一把油水。
而且,這也是他改變大清未來的起點。
所以他容不得有人往裏頭伸手。
可他將差事交給胤礽之後,沒多久胤礽就去豫州賑災去了,迴來了以後又四處折騰,也沒去港口上看看情況。
於是就有人看上了那塊肥肉。
朝廷籌建的工程,對於他們來說,也確實是塊肥肉。
打從佛爾果充與魏鴻嶺開始頻繁接觸,康熙就知道裏頭有貓膩了。
隻是他也繁忙,騰不出手來收拾佛爾果充。
便想著等胤礽有空的時候,叫他去收拾。
但拖了一段時間之後,康熙就發現裏頭的情況變得越來越複雜了。
佛爾果充、淩普、和順三人,分別代表了三個不同的利益體係。
還有一個縣令,也不知是不是想往上爬,拚了命地盤剝徭役,榨出來的銀子都被他送去給佛爾果充幾人了。
淩普打的是索額圖的旗號,這不就明晃晃地告訴其餘人,他代表的是胤礽嗎?
但胤礽怎麽可能會從裏頭撈銀子?
這淩普竟敢給太子潑髒水,當真是不知死活!
至於其餘兩人,康熙當時並沒有查出,他們背後的人是誰。
那時候剛過秋獮不久,他又剛失去小孫子,便壓了壓怒火,先行處理了其他事情。
過了年,才叫胤礽自己去查。
康熙將那些侍衛部署在胤礽身側,除了護他周全以外,也囑咐他們將胤礽的一舉一動皆呈報上來。
他自認為此舉乃是為了胤礽著想。
畢竟查案過程中,難免會遭遇走投無路之人,倘若他們狗急跳牆,挾持了胤礽,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康熙死活不肯承認,那些被他安插在胤礽身邊的侍衛,也肩負著部分“監視”胤礽的責任。
他今日所看到的秘折,是他安插在佛爾果充身邊的人送迴來的。
若非胤礽將佛爾果充抓了起來,他派出去的暗探也沒那麽容易接近佛爾果充的書房。
隻是叫他沒想到的是,佛爾果充身後站著的,竟然是常寧。
康熙想扇死常寧的心都有了。
他一個皇親國戚,到底是哪短了他的吃喝,竟叫他伸手伸到了港口上!
那可是愛新覺羅家以後的錢袋子!
最叫他無法接受的是,佛爾果充收的那些錢,很多都是縣令夥同那白蓮妖人撈的黑心錢!
這算什麽?!
常寧是打算跟白蓮教勾結,反了愛新覺羅家的江山嗎?
康熙把秘折拍在桌子上,怒氣衝衝地開口道,
“去!把常寧給朕叫來!”
梁九功早已看過了那秘折,看到康熙憤怒成這個樣子,在心底默默給常寧點了根蠟燭。
就連他都知道,什麽東西能拿,什麽東西拿著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