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高高拿起,輕輕放下
清穿:擺爛後康熙聽到了我的心聲 作者:止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人在出宮的路上就開始唉聲歎氣。
“伊大人,您倒是說句話啊!”
麻爾圖到處是皺紋的臉上寫滿了愁苦。
能看出他一路走來,確實是飽經風霜。
伊桑阿的臉色同樣好看不到哪裏去,聞言沒好氣道,
“你想讓本官說什麽?說了就不用補這一百萬兩了?”
“這可怎麽補?!”
張玉書聲音裏惱怒中透著一股子哀求,
“想想辦法吧伊大人,就是把下官賣了也不值二十五萬兩啊!”
在場的眾人都不傻,都聽出張玉書這話名為抱怨,實則裏頭藏著另一層意思,擺明了就是想平攤。
伊桑阿冷哼一聲,
“把你賣了不值二十五萬兩,但張大人屁股底下的椅子可是值二十五萬兩的,不然張大人考慮把屁股底下的椅子賣了?”
“那怎麽行!”
張玉書一聽,就要跳腳。
“那本官就沒辦法了!”
伊桑阿翻了個白眼,他邊說邊往前走,
“張大人有空還不如去求求索大人,順道再問問太子為何要坑你這個“自己人”!”
“自己人”這三個字,伊桑阿咬得極重。
這話一出,另外兩人也反應過來了,眼前這位可是索額圖最忠實的狗腿子之一啊,太子怎麽一言不合拿自己人開刀呢?
還是說張玉書一早就知道有這一茬,仗著太子和索額圖會給他兜底,故意瞞著他們,目的就是為了坑他們三個。
想到這,麻爾圖和阿克墩看張玉書的眼神都不對了。
“張大人,咱們可是同僚,你有什麽不滿直接說出來就是了,為何要坑本官?”
麻爾圖先發難了,他今年才升的戶部尚書,油水還沒撈到多少,就要給前頭的同仁擦屁股了,這擱誰身上能接受?
阿克墩:“就是,張大人跟隨索大人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太子遞折子之前沒知會過你嗎?有些說不通吧張大人!”
張玉書被兩人看得冷汗直冒,
“兩位大人這話說得就不對了,太子何許人也,他要遞折子還需要經過下官的同意嗎?再說了,伸手的可不止我們幾個啊,太子如何確定他遞折子上去之後,罰的隻有咱們幾個呢?”
張玉書越說越不對味,
“滿朝文武朝賑災銀子伸手的有多少?若萬歲爺大動幹戈拿所有人問罪……”
他留了半句話沒說完,阿克墩和麻爾圖聽到這也迴過味來,太子此舉這是把半個朝堂都得罪了啊。
他這是圖什麽?!
得罪了這麽多人,日後辦差誰還會給他行方便?
三人站在宮道上駐足許久也想不通,最終齊齊歎了口氣。
罷了,算他們倒黴!
日後得再從手底下的人那裏多摳出來一點。
否則他們也太冤大頭了!
至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找那些貪了銀子的人要錢,他們卻是不大願意這樣做。
若是做了,那得罪滿朝文武的就成他們幾個了。
屆時該如何在朝堂上混?
怕不是舉步維艱。
他們又不是太子,還有皇上在後頭兜底。
翌日早朝。
胤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眼觀鼻鼻觀心,仔細聆聽著九卿六部的奏報。
伊桑阿等人盯著胤礽都快把他盯出洞來了。
胤礽這個人沒別的優點,就是臉皮夠厚。
被人這麽盯著也沒感覺到不自在。
倒是他身旁的胤禔,被伊桑阿幾人誤傷到。
還以為自己犯了什麽錯,渾身都有些發毛。
想了半天沒想出來自己究竟哪裏得罪過伊桑阿,胤禔最後受不了了,直接瞪了迴去。
然而一點鳥用沒有。
伊桑阿和阿克墩還是緊緊盯著胤礽不放。
胤礽還以為康熙起碼也會提一嘴他的奏折,但事實卻是,一直到早朝快結束,胤礽都沒聽到康熙提及戶部的賬本。
胤礽心裏倒也沒什麽好失望的。
因為他一早就知道,康熙必定會高高拿起輕輕放下。
這就是權柄的肮髒之處。
權力場中不可能有絕對的清廉,上位者駕馭下位者的方式,就是拿捏住下位者的軟肋。
簡而言之就是鐵鏈拴瘋狗。
鏈條的這端是康熙,另一端就是這朝中頂級的權貴們。
鏈條就是權貴們的把柄。
下朝之後,康熙叫住胤礽。
乾清宮。
康熙將一個水晶餃子夾到胤礽碗中,見他吃了,才緩緩開口道,
“你一定在疑惑,早朝時朕為何沒有把你的折子拿出來說吧?”
胤礽吃東西的動作頓了頓,隨即若無其事,
“皇阿瑪一定有您的用意,兒子隻要做好分內之事就好了,其他的,兒子相信您一定能處理好。”
康熙點了點頭,隨即歎了口氣,
“有些東西時間太久遠就不好追究了,若是當時能發現,朕把他們拉出去砍了都不為過,可時間一長,還得追究督察院監管不力,牽扯的人太多,容易造成朝局動蕩……”
康熙把裏頭的彎彎繞繞細致的給胤礽講清楚,生怕會引起胤礽的不滿,又疏遠他這個皇阿瑪。
胤礽點了點頭,
“多謝阿瑪答疑解惑,兒子知道了。”
胤礽一邊吃飯,心裏一邊吐槽,
‘日子隔得久了貪的錢就不是錢了?要這麽論的話,今年修黃河大堤偷工減料,來年洪澇決堤也跟今年沒關係了?’
康熙心中無語,想了想,苦口婆心的教育胤礽,
“禦下之道不在於嚴苛約束,而在於平衡和拿捏,平衡的是利益關係,拿捏的是人心把柄。”
“水清無魚,人察無徒,若是朕太追根究底,手底下的人都畏手畏腳,那誰來替朕辦事兒呢?”
胤礽接著點頭,
“兒子明白。”
他當然知道康熙的為難之處,因為他上輩子也是這麽拿捏人心的。
隻是這輩子他不想這麽幹而已。
“伊大人,您倒是說句話啊!”
麻爾圖到處是皺紋的臉上寫滿了愁苦。
能看出他一路走來,確實是飽經風霜。
伊桑阿的臉色同樣好看不到哪裏去,聞言沒好氣道,
“你想讓本官說什麽?說了就不用補這一百萬兩了?”
“這可怎麽補?!”
張玉書聲音裏惱怒中透著一股子哀求,
“想想辦法吧伊大人,就是把下官賣了也不值二十五萬兩啊!”
在場的眾人都不傻,都聽出張玉書這話名為抱怨,實則裏頭藏著另一層意思,擺明了就是想平攤。
伊桑阿冷哼一聲,
“把你賣了不值二十五萬兩,但張大人屁股底下的椅子可是值二十五萬兩的,不然張大人考慮把屁股底下的椅子賣了?”
“那怎麽行!”
張玉書一聽,就要跳腳。
“那本官就沒辦法了!”
伊桑阿翻了個白眼,他邊說邊往前走,
“張大人有空還不如去求求索大人,順道再問問太子為何要坑你這個“自己人”!”
“自己人”這三個字,伊桑阿咬得極重。
這話一出,另外兩人也反應過來了,眼前這位可是索額圖最忠實的狗腿子之一啊,太子怎麽一言不合拿自己人開刀呢?
還是說張玉書一早就知道有這一茬,仗著太子和索額圖會給他兜底,故意瞞著他們,目的就是為了坑他們三個。
想到這,麻爾圖和阿克墩看張玉書的眼神都不對了。
“張大人,咱們可是同僚,你有什麽不滿直接說出來就是了,為何要坑本官?”
麻爾圖先發難了,他今年才升的戶部尚書,油水還沒撈到多少,就要給前頭的同仁擦屁股了,這擱誰身上能接受?
阿克墩:“就是,張大人跟隨索大人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太子遞折子之前沒知會過你嗎?有些說不通吧張大人!”
張玉書被兩人看得冷汗直冒,
“兩位大人這話說得就不對了,太子何許人也,他要遞折子還需要經過下官的同意嗎?再說了,伸手的可不止我們幾個啊,太子如何確定他遞折子上去之後,罰的隻有咱們幾個呢?”
張玉書越說越不對味,
“滿朝文武朝賑災銀子伸手的有多少?若萬歲爺大動幹戈拿所有人問罪……”
他留了半句話沒說完,阿克墩和麻爾圖聽到這也迴過味來,太子此舉這是把半個朝堂都得罪了啊。
他這是圖什麽?!
得罪了這麽多人,日後辦差誰還會給他行方便?
三人站在宮道上駐足許久也想不通,最終齊齊歎了口氣。
罷了,算他們倒黴!
日後得再從手底下的人那裏多摳出來一點。
否則他們也太冤大頭了!
至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找那些貪了銀子的人要錢,他們卻是不大願意這樣做。
若是做了,那得罪滿朝文武的就成他們幾個了。
屆時該如何在朝堂上混?
怕不是舉步維艱。
他們又不是太子,還有皇上在後頭兜底。
翌日早朝。
胤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眼觀鼻鼻觀心,仔細聆聽著九卿六部的奏報。
伊桑阿等人盯著胤礽都快把他盯出洞來了。
胤礽這個人沒別的優點,就是臉皮夠厚。
被人這麽盯著也沒感覺到不自在。
倒是他身旁的胤禔,被伊桑阿幾人誤傷到。
還以為自己犯了什麽錯,渾身都有些發毛。
想了半天沒想出來自己究竟哪裏得罪過伊桑阿,胤禔最後受不了了,直接瞪了迴去。
然而一點鳥用沒有。
伊桑阿和阿克墩還是緊緊盯著胤礽不放。
胤礽還以為康熙起碼也會提一嘴他的奏折,但事實卻是,一直到早朝快結束,胤礽都沒聽到康熙提及戶部的賬本。
胤礽心裏倒也沒什麽好失望的。
因為他一早就知道,康熙必定會高高拿起輕輕放下。
這就是權柄的肮髒之處。
權力場中不可能有絕對的清廉,上位者駕馭下位者的方式,就是拿捏住下位者的軟肋。
簡而言之就是鐵鏈拴瘋狗。
鏈條的這端是康熙,另一端就是這朝中頂級的權貴們。
鏈條就是權貴們的把柄。
下朝之後,康熙叫住胤礽。
乾清宮。
康熙將一個水晶餃子夾到胤礽碗中,見他吃了,才緩緩開口道,
“你一定在疑惑,早朝時朕為何沒有把你的折子拿出來說吧?”
胤礽吃東西的動作頓了頓,隨即若無其事,
“皇阿瑪一定有您的用意,兒子隻要做好分內之事就好了,其他的,兒子相信您一定能處理好。”
康熙點了點頭,隨即歎了口氣,
“有些東西時間太久遠就不好追究了,若是當時能發現,朕把他們拉出去砍了都不為過,可時間一長,還得追究督察院監管不力,牽扯的人太多,容易造成朝局動蕩……”
康熙把裏頭的彎彎繞繞細致的給胤礽講清楚,生怕會引起胤礽的不滿,又疏遠他這個皇阿瑪。
胤礽點了點頭,
“多謝阿瑪答疑解惑,兒子知道了。”
胤礽一邊吃飯,心裏一邊吐槽,
‘日子隔得久了貪的錢就不是錢了?要這麽論的話,今年修黃河大堤偷工減料,來年洪澇決堤也跟今年沒關係了?’
康熙心中無語,想了想,苦口婆心的教育胤礽,
“禦下之道不在於嚴苛約束,而在於平衡和拿捏,平衡的是利益關係,拿捏的是人心把柄。”
“水清無魚,人察無徒,若是朕太追根究底,手底下的人都畏手畏腳,那誰來替朕辦事兒呢?”
胤礽接著點頭,
“兒子明白。”
他當然知道康熙的為難之處,因為他上輩子也是這麽拿捏人心的。
隻是這輩子他不想這麽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