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衛照臨眾人擺渡過了黃河,來到了潼關,這就是秦國的地界了。李老道是秦國人,而秦國和周國是盟國,兩國告身互認。衛照臨站在渡口土塬之上,西望關中,背靠潼關,南立華山,河風吹麵,表裏關河,思緒萬千。這秦川大地,四關塞要,黃河三圍,十水流溢,黃土高原,漢族唐人,龍脈根源,孕育出中華不朽文明。


    在這片看似貧瘠的土地上,卻總是綻放出最燦爛的光芒。在這裏,造就了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王朝——秦漢唐,和最雄偉瑰麗的都城——長安。長安,長治久安,在中國人的心中,它不僅僅是座城池,它是華夏武震寰宇的刻石豐碑,是文滿乾坤的雕筆巔峰,是豪情天下的淩雲正氣。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四位偉人耀世而出。第一位秦始皇嬴政,橫掃六國,中原一統,奠定華夏版圖之雛形。第二位漢武帝劉徹,北擊匈奴,打通西域,絲綢之路就此誕生。第三位唐太宗李世民,文武雙治,萬國臣服,名震海內外。第四位就是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他是在後有追兵、前有阻敵、四麵包圍的情況,硬是突破五次重兵圍剿,行程二萬五千裏,來到了延安這片黃土之地,在此創造了新中國。


    當年,毛爺爺為何執著要到這裏?到延安可是二萬五千裏多路呀,多少關隘、多少峻嶺,多少險灘,多少國民黨軍隊與當地軍閥,也許還沒到,紅軍就一個不剩了。難道在如此廣袤的中華大地,就找不到一處棲身之所,非要到這黃土高原?難道就因為此地有劉誌丹所建立的武裝根據地?當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根據地也有很多處啊。更何況當時四川成都還是陪都呀,軍隊肯定不會少。國民黨越過巴山和秦嶺就能到達這千溝萬壑的黃土之地。這裏也沒有高山密林,看起來不是一個在敵強我弱的情況能夠取勝的地方。可這塊土地就是這麽神奇,讓人不可思議,毛爺爺在此建立了我們現在的新中國,從此中華民族又站在了新的曆史高峰,繼續前行。也許隻有不世智者才能洞悉這片土地深藏的奧秘。


    衛照臨看著這河流高山,關塞平原,真是感慨萬千,心緒奔飛,思潮噴湧,也許隻有下麵這首詞才能表達此時心情。


    沁園春 長安西望


    華山千仞,黃河奔流,長安西望。八百裏秦川,龍騰虎嘯;秦皇一統,漢武北上。星空浩瀚,萬國來朝,文功武治屬李唐。無人思,九萬裏山河,總在關中。


    常憶聖地延安。最驚歎筆鋒掃千軍。二萬五千裏,岷山雪嶺,鐵索橋橫,寒窯燈下。三大戰役,百萬雄師,不學霸王定江山。真應了,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眾人不再停息,進入潼關才知其雄險,被秦嶺、華山、黃河從各方相抱。山環山,嶺接嶺,牆高城固,路窄陰森,多處僅容一車一馬通過。要把這潼關拿下來,古時得死多少人啦,衛照臨不敢想象。就是有飛機大炮也難呀,“河聲嶽色無驚句,寫出秦人血戰功”。有道是:


    雄姿傲立土塬上,山河拱湧大地間。


    關門緊鎖三秦喉,城垣死扼冀豫身。


    雲水籠漫鹹陽驛,塵沙掩埋洛陽道。


    神都花開終有時,長安西望又一春。


    衛照臨一行出潼關,過崤山,就是平原了,路好走多了。這一路李老道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他就是活地圖,就是路引,到哪個鎮吃飯,到哪個縣休息,都是安排得恰到好處。


    衛照臨一看,這麽多年都沒找到一個稱心的繪製輿圖之人,這李老道再合適不過了,於是就讓他把以前所到之處,全部繪出來,從鎮到縣,再到郡州,隻要知道的都一個一個的畫出來,然後匯總,分別形成周,秦,楚三國輿圖,當然如裏程時段、人文地理等,隻要李老道知道的都讓他盡量記錄下來,這可苦了李乘風。不過衛照臨知道,要繪製成詳細輿圖,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也沒怎麽催他,讓他想好想全了再去繪製,不要急。


    沒幾日,一行人就到了洛州,也就是洛陽。如果說平安城是大周的政治中心,那洛陽就是大周的文化和經濟中心了,除了少了些許皇家威嚴,這裏樓更高更豪,人更多更密,道更長更寬,衣更鮮更亮,不愧為十三朝古都。


    洛陽自古地理位置優越,群山環繞,東視嵩嶽、西望秦嶺、北眺太行;河流水係更是發達,南指淮水、北跨黃河,伊、洛、瀍、澗四水縱橫其間;“河山拱戴,形勝甲於天下”。名勝古跡舉不勝數。


    衛照臨一眾住進了洛陽最好的客棧——迎仙客棧,檔次那不是吹的,當然價格也不是蓋的。李老道有點恍惚,他雖行遊各地,但身上哪有幾個大子,蹭吃蹭喝的時候可不少。而客棧旁邊就是洛陽城最大的酒樓——洛陽樓。衛照臨的思路就是住最好的安全,飲食呢,大餐要嚐,小吃也要品,街巷也要逛,不然白來了一趟。當晚他們都有點累了,就湊合了一頓,然後就休息了。


    第二天他們就是逛街,看過了春風茶莊,花滿樓酒鋪和天雪鹽鋪等一批舅舅的產業。不過衛照臨現在沒啥需求,就沒多停留,到時離開洛陽時再買些用品就行了。洛陽牡丹花正好,洛陽牡丹花會正在舉行,就是寫詩詞和選花魁。不過衛照臨對此不感興趣。晚上,他們就來到了洛陽樓。但見那洛陽樓,氣勢非凡,卓爾不群,不愧為神都第一樓,有道是:


    三山不及樓高處,五水猶流閣下間。


    鬥拱飛簷臨穹漢,雕梁畫棟欺瑤台。


    瓊館琳庭耀銀月,珠玉羅綺競漢華。


    城旗列列迎落日,樓闕巍巍藏古風。


    眾人進去一看,迎麵一告示,上寫:正值牡丹花會之際,本樓以詩會友,不拘牡丹為題,奪魁者,賞五金,至四月十八終止。衛照臨一看就有點奇怪,這牡丹花會不應該以牡丹為題嗎,為啥還能寫別的。


    白檀一打聽才知,這牡丹花會主辦方為洛陽的牡丹樓,是集吃喝玩樂於一體的官辦樓堂館所,說白了就是官辦青樓,也就是教坊司。洛陽樓可不敢搶了它的風頭,不過它可以蹭熱度呀,反正有錢,就用錢砸,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溫柔鄉裏養軟骨呀,把洛陽和建康作為都城的王朝都不長久。


    他們在大廳找了個桌位坐下,包廂早沒了。茶是春風茶,酒是花滿樓,舅舅威武。突然一人帶著個小廝進來,嚇得衛照臨一跳,這不是李邦嘛,心裏有點慌。


    正所謂:若是心中害怕事,哪壺不開提哪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月照關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邪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邪老並收藏明月照關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