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說這皇上、皇後及柳貴妃剛從祈難殿迴到各自宮院,屁股還沒坐穩,就有宮人稟報衛照臨落水了。
先說柳貴妃,她一問詳情才知在常青湖的玉柳橋上,錄尚書事尚書令李慎遠之女李惠然說三皇子妃被休了,衛照臨準備拳打李惠然,不成想橋欄斷了,衛照臨失足落水。這柳貴妃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這不明擺著是說自己要害衛照臨嗎?可就給她一百個膽,她也不敢在宮內明目張膽地害人啦。李惠然是她外甥女,李尚書是她妹夫呀。她隻是前日給李惠然說了一嘴,她知道這個外甥女暗慕陳邦。她真的什麽也沒做,卻可能惹得一身騷。這外甥女也是個沉不住氣的主,看來也不是三皇子的良配呀。
而皇後一聽情況,皺了皺眉頭,就叫人找幾個會水的宮女和太醫去救人。本來她不願意下旨退婚的,雖然三皇子也叫她一聲母親,可畢竟不是自己的親兒子,她的兒子是太子。但那個位子誰能說得準呢?她是看出來了,這三皇子也是人中龍鳳,才幹不輸太子。如果三皇子與無權無勢、沒落破敗的國公府結親,再加上一個傻子,她是樂見其成的。但在祈難殿見到衛照臨的舉止後,就叫人前去國公府下旨退婚。這衛照臨以後若是成了皇家兒媳,可能對她這個皇後婆婆也像今天了,這不是遇到個愣頭青嗎?這以後我皇後的威嚴何在?皇家的臉麵何在?她轉思又一想這柳玉琢也是個狠人呀,你退婚就算了,還要人的命,還在皇宮之中,這就有點過分了。皇家要不要信譽呀?所以就派人去救人了。你說這聰明人就是想得多,腦補多。柳貴妃要是知道皇後這樣想她,估計一口老血能飆三丈,這鍋她是背定了。
而皇上知道情況後也是麵色陰沉,沒言語。他原本想借衛照臨見君不跪之由,狠狠懲治一下國公府,現在看來是不行了,人言可畏呀。他已知皇後派人去救了。事後命人把太醫和侍衛統領叫來問話。
這太醫還沒從衛照臨死去活來的狀況下迴過神來,心中就是想不明白,明明沒氣了怎麽又活過來了,但在宮中肯定不能亂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於是一板一眼道:“迴皇上,這衛小姐已活過來了,隻是身發高熱、昏迷不醒。”這太醫也是宮內老油條,隻陳述事實,其他一概不說。
皇上問麵無波瀾,平靜如水道:“有無生命危險?”
太醫也是四平八穩迴道:“迴皇上,三日後,這衛小姐若能醒來便無大礙。”
皇上睨了眼侍衛統領,沉聲問道:“這衛小姐究竟是怎麽落水的?”
侍衛統領一驚,皇上用了“究竟”一詞很有深意呀,隨即迴道:“迴皇上,末將當時並不在場。後來詢問現場侍衛才知兩位小姐發生口爭,衛小姐欲打李小姐,但不知怎麽的,橋欄斷了,衛小姐腳未收住,落入湖中。”
皇上凝了一下濃眉,繼續沉靜問道:“那這橋欄到底是怎麽迴事?”
這才是重點,侍衛統領也是宮內老人,先是避重就輕,看皇上問了知道躲不過去了,就躬身正色道:“迴皇上,斷的那節欄杆落入水中,目前還沒撈起,但末將看了斷處切口不平整,似被重力外擊,自然斷裂。以防萬一,末將和手下已對玉柳橋所有欄杆進行了檢查,安全無虞,請皇上放心。”
你說這皇上能信嗎?別的欄杆都是好的,就這根欄杆斷了?一個病懨懨的小姑娘能把欄杆撞斷?世上有這樣巧的事?柳玉琢也是很拚啦。你看看,這皇宮裏的人從上到下心眼個個都像篩子似的——是透明的。這柳貴妃又被貞道帝腦補了一刀,賢良淑德的形象算是徹底毀了。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時光漫流,衛照臨在喝藥吃飯、聊天散步、穿衣睡覺中度過了半個月。不過從嬤嬤和丫環口中也知道了一些事情。
一是對身邊的人物的關係有了了解。這王嬤嬤是皇太後賞賜給衛照臨的母親王氏的丫環,後與門房人稱“獨臂虎”的曆恃成婚,護院長曆尤是她的兒子。在衛照臨出生前五天,王嬤嬤也產下一女,可惜夭折。這衛照臨從出生開始就命運多舛,哥哥都生出來有些時間了,後來才知道夫人肚裏還有一嬰兒。衛照臨這才明白原主為什麽腦瓜子和身體不好了,在娘胎裏憋壞了,缺氧造成的啦。古人可不是這樣想的,包括神醫華老,他們認為是這哥哥在胎裏太強勢,把營養都搶去了,這妹妹隻得了些殘羹冷炙,所以身體自然就弱了。其實這種解釋聽起來也沒啥毛病。
這衛照臨出生後,王氏的奶水根本不夠雙胞胎喝的,於是王嬤嬤主動喂養衛照臨,成了衛照臨的奶娘。而王嬤嬤剛失去自己的女兒,認為小照臨的降生是老天彌補她的遺憾,於是把所有的母愛都給了小照臨,真是把小姐當成親生女兒,即使衛照臨從小腦障體弱,從來都是照顧得精心周到。可以說衛照臨從小到大就是王嬤嬤一手帶大的,說是主仆,實同母女,感情可見一般。
而十二歲的“包打聽”白蘇是管家人稱“裏外手”的聶弗的女兒,全名叫聶白蘇,五歲時就給衛照臨當丫環,其實就是衛照臨的玩伴,情同姐妹。“金不換”白檀全名叫淩白檀,是一軍人遺孤,不善言語,武藝超群,也就是衛照臨的保鏢了。可以看出這主仆四人關係非同一般,也顯示國公府對這位小姐的憐愛。
二是知道了這個朝代叫周,現在的皇帝名為陳彌,年號貞道,人稱貞道帝,四十幾歲,正值當年。皇後人稱賢淑皇後,嫡子陳身是她的長子,被封太子。
現在大周的三邊有三個國家,南為楚國,劃長江而治;西連秦國,以黃河為界;北接突厥,以陰山為壤;東臨大海。再問其他的王嬤嬤等人就不清楚了。也是,這些人一來大字不識幾個,就連宮中出來的王嬤嬤也隻是粗通文墨;二來整天圍著衛照臨轉,頂多上街買個布、糕點什麽的,哪知道那麽多,就連楚國和秦國的皇帝叫什麽都不知道。
衛照臨被這幾個國名整得有點懵,這周朝是封神榜中的周朝還是武則天建立的周朝?這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還是兩晉南北朝時期有個叫前秦的國家?這楚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還是項羽建立的楚國?可曆史中沒有這三個國名一起出現的時代呀。至於突厥,她知道騎兵有點厲害,就是被唐朝揍得有點慘,連可汗都被抓來給唐太宗跳舞。
衛照臨根據飲食用物以及地理民族等信息初步判斷這個時代應該出現在唐朝以前,因為唐朝以後突厥就基本絕跡了,且中原基本都是大一統的王朝;至於準確的朝代隻有她找到參照物之後才能確定,譬如曆史文獻、某個曆史人物,某個曆史事件或某個曆史時期標誌性的建築等,也許就是架空。
第三個就是對國公府的曆史有了粗略的了解。王嬤嬤說起國公府既驕傲又惆悵。可以說整個大周的半壁江山都是幾代國公爺打下的也不為過,而衛照臨的父親和伯伯在衛照臨六歲那年戰死,至於個中詳情不明;母親王氏在聽到夫君死訊,本來就在生雙胞胎兄妹時傷了身體,氣急攻心,一命歸西。也就在那年皇上下旨賜衛抱陽為二皇子伴讀,賜衛照臨為三皇子妃。至於更多細節她們這些下人就不太清楚了。衛照臨算是聽明白了,這國公府滿門忠烈,但現在門庭冷落,衰敗了,地位不保。
正所謂:山河分離戰事亂,高門勢落憂患多。
先說柳貴妃,她一問詳情才知在常青湖的玉柳橋上,錄尚書事尚書令李慎遠之女李惠然說三皇子妃被休了,衛照臨準備拳打李惠然,不成想橋欄斷了,衛照臨失足落水。這柳貴妃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這不明擺著是說自己要害衛照臨嗎?可就給她一百個膽,她也不敢在宮內明目張膽地害人啦。李惠然是她外甥女,李尚書是她妹夫呀。她隻是前日給李惠然說了一嘴,她知道這個外甥女暗慕陳邦。她真的什麽也沒做,卻可能惹得一身騷。這外甥女也是個沉不住氣的主,看來也不是三皇子的良配呀。
而皇後一聽情況,皺了皺眉頭,就叫人找幾個會水的宮女和太醫去救人。本來她不願意下旨退婚的,雖然三皇子也叫她一聲母親,可畢竟不是自己的親兒子,她的兒子是太子。但那個位子誰能說得準呢?她是看出來了,這三皇子也是人中龍鳳,才幹不輸太子。如果三皇子與無權無勢、沒落破敗的國公府結親,再加上一個傻子,她是樂見其成的。但在祈難殿見到衛照臨的舉止後,就叫人前去國公府下旨退婚。這衛照臨以後若是成了皇家兒媳,可能對她這個皇後婆婆也像今天了,這不是遇到個愣頭青嗎?這以後我皇後的威嚴何在?皇家的臉麵何在?她轉思又一想這柳玉琢也是個狠人呀,你退婚就算了,還要人的命,還在皇宮之中,這就有點過分了。皇家要不要信譽呀?所以就派人去救人了。你說這聰明人就是想得多,腦補多。柳貴妃要是知道皇後這樣想她,估計一口老血能飆三丈,這鍋她是背定了。
而皇上知道情況後也是麵色陰沉,沒言語。他原本想借衛照臨見君不跪之由,狠狠懲治一下國公府,現在看來是不行了,人言可畏呀。他已知皇後派人去救了。事後命人把太醫和侍衛統領叫來問話。
這太醫還沒從衛照臨死去活來的狀況下迴過神來,心中就是想不明白,明明沒氣了怎麽又活過來了,但在宮中肯定不能亂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於是一板一眼道:“迴皇上,這衛小姐已活過來了,隻是身發高熱、昏迷不醒。”這太醫也是宮內老油條,隻陳述事實,其他一概不說。
皇上問麵無波瀾,平靜如水道:“有無生命危險?”
太醫也是四平八穩迴道:“迴皇上,三日後,這衛小姐若能醒來便無大礙。”
皇上睨了眼侍衛統領,沉聲問道:“這衛小姐究竟是怎麽落水的?”
侍衛統領一驚,皇上用了“究竟”一詞很有深意呀,隨即迴道:“迴皇上,末將當時並不在場。後來詢問現場侍衛才知兩位小姐發生口爭,衛小姐欲打李小姐,但不知怎麽的,橋欄斷了,衛小姐腳未收住,落入湖中。”
皇上凝了一下濃眉,繼續沉靜問道:“那這橋欄到底是怎麽迴事?”
這才是重點,侍衛統領也是宮內老人,先是避重就輕,看皇上問了知道躲不過去了,就躬身正色道:“迴皇上,斷的那節欄杆落入水中,目前還沒撈起,但末將看了斷處切口不平整,似被重力外擊,自然斷裂。以防萬一,末將和手下已對玉柳橋所有欄杆進行了檢查,安全無虞,請皇上放心。”
你說這皇上能信嗎?別的欄杆都是好的,就這根欄杆斷了?一個病懨懨的小姑娘能把欄杆撞斷?世上有這樣巧的事?柳玉琢也是很拚啦。你看看,這皇宮裏的人從上到下心眼個個都像篩子似的——是透明的。這柳貴妃又被貞道帝腦補了一刀,賢良淑德的形象算是徹底毀了。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時光漫流,衛照臨在喝藥吃飯、聊天散步、穿衣睡覺中度過了半個月。不過從嬤嬤和丫環口中也知道了一些事情。
一是對身邊的人物的關係有了了解。這王嬤嬤是皇太後賞賜給衛照臨的母親王氏的丫環,後與門房人稱“獨臂虎”的曆恃成婚,護院長曆尤是她的兒子。在衛照臨出生前五天,王嬤嬤也產下一女,可惜夭折。這衛照臨從出生開始就命運多舛,哥哥都生出來有些時間了,後來才知道夫人肚裏還有一嬰兒。衛照臨這才明白原主為什麽腦瓜子和身體不好了,在娘胎裏憋壞了,缺氧造成的啦。古人可不是這樣想的,包括神醫華老,他們認為是這哥哥在胎裏太強勢,把營養都搶去了,這妹妹隻得了些殘羹冷炙,所以身體自然就弱了。其實這種解釋聽起來也沒啥毛病。
這衛照臨出生後,王氏的奶水根本不夠雙胞胎喝的,於是王嬤嬤主動喂養衛照臨,成了衛照臨的奶娘。而王嬤嬤剛失去自己的女兒,認為小照臨的降生是老天彌補她的遺憾,於是把所有的母愛都給了小照臨,真是把小姐當成親生女兒,即使衛照臨從小腦障體弱,從來都是照顧得精心周到。可以說衛照臨從小到大就是王嬤嬤一手帶大的,說是主仆,實同母女,感情可見一般。
而十二歲的“包打聽”白蘇是管家人稱“裏外手”的聶弗的女兒,全名叫聶白蘇,五歲時就給衛照臨當丫環,其實就是衛照臨的玩伴,情同姐妹。“金不換”白檀全名叫淩白檀,是一軍人遺孤,不善言語,武藝超群,也就是衛照臨的保鏢了。可以看出這主仆四人關係非同一般,也顯示國公府對這位小姐的憐愛。
二是知道了這個朝代叫周,現在的皇帝名為陳彌,年號貞道,人稱貞道帝,四十幾歲,正值當年。皇後人稱賢淑皇後,嫡子陳身是她的長子,被封太子。
現在大周的三邊有三個國家,南為楚國,劃長江而治;西連秦國,以黃河為界;北接突厥,以陰山為壤;東臨大海。再問其他的王嬤嬤等人就不清楚了。也是,這些人一來大字不識幾個,就連宮中出來的王嬤嬤也隻是粗通文墨;二來整天圍著衛照臨轉,頂多上街買個布、糕點什麽的,哪知道那麽多,就連楚國和秦國的皇帝叫什麽都不知道。
衛照臨被這幾個國名整得有點懵,這周朝是封神榜中的周朝還是武則天建立的周朝?這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還是兩晉南北朝時期有個叫前秦的國家?這楚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還是項羽建立的楚國?可曆史中沒有這三個國名一起出現的時代呀。至於突厥,她知道騎兵有點厲害,就是被唐朝揍得有點慘,連可汗都被抓來給唐太宗跳舞。
衛照臨根據飲食用物以及地理民族等信息初步判斷這個時代應該出現在唐朝以前,因為唐朝以後突厥就基本絕跡了,且中原基本都是大一統的王朝;至於準確的朝代隻有她找到參照物之後才能確定,譬如曆史文獻、某個曆史人物,某個曆史事件或某個曆史時期標誌性的建築等,也許就是架空。
第三個就是對國公府的曆史有了粗略的了解。王嬤嬤說起國公府既驕傲又惆悵。可以說整個大周的半壁江山都是幾代國公爺打下的也不為過,而衛照臨的父親和伯伯在衛照臨六歲那年戰死,至於個中詳情不明;母親王氏在聽到夫君死訊,本來就在生雙胞胎兄妹時傷了身體,氣急攻心,一命歸西。也就在那年皇上下旨賜衛抱陽為二皇子伴讀,賜衛照臨為三皇子妃。至於更多細節她們這些下人就不太清楚了。衛照臨算是聽明白了,這國公府滿門忠烈,但現在門庭冷落,衰敗了,地位不保。
正所謂:山河分離戰事亂,高門勢落憂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