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一家子都傳染了
穿越之我在明朝開藥房 作者:花曦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趙軒病情日益好轉,胡秋水依舊不敢有絲毫懈怠。每次趙軒前來複診,他都在濟世藥堂那古色古香的診療室內,借著從雕花窗欞透入的光線,仔細為其把脈、查看氣色,不放過任何細微變化。這診療室布置簡潔,四周牆壁上掛著幾幅描繪草藥的畫卷,案幾上擺放著一套精美的明代青花瓷茶具,雖質樸卻不失典雅。
這日,趙軒身著一襲青色的明代儒衫,頭戴方巾,像往常一樣前來藥堂。胡秋水為他把完脈後,微微皺眉,目光落在案幾上的銅製羅盤(在明代,羅盤常用於風水堪輿,也有醫者借此寓意探尋人體奧秘)上,說道:“趙公子,你脈象較之前雖有力許多,但仍有些許虛弱之象。這肺癆雖已得到控製,可還需持續調養。”
趙軒趕忙拱手點頭:“胡大夫,我全聽您的。隻是最近我總覺得有些乏力,不知是何緣故?”
胡秋水思索片刻後說道:“這可能是身體在恢複過程中的正常反應。但你仍需注意休息,不可操勞。飲食上,可多食用些滋補氣血之物,如紅棗、桂圓等。像咱們明代常有的八珍糕,也可適當食用,調養脾胃。”
正當此時,趙軒的父親趙老爺神色慌張地衝進藥堂。趙老爺身著褐色綢緞長袍,腰間係著一塊溫潤的玉佩,頭發用一根烏木簪子束起。“胡大夫,救救我們一家啊!” 趙老爺聲音顫抖,滿臉焦急。
胡秋水心中一驚,忙起身相迎,說道:“趙老爺,發生何事了?慢慢說。”
趙老爺喘著粗氣說道:“我和軒兒的母親,還有他妹妹,近日都出現了咳嗽、低熱的症狀,怕是也染上了這肺癆啊!”
胡秋水聞言,立刻說道:“趙老爺,莫要驚慌。我這就隨您去府上看看。”
來到趙府,朱紅色的大門彰顯著府邸的氣派,門口的石獅子威風凜凜。踏入府中,庭院深深,迴廊曲折。胡秋水在一處布置精美的廳堂內,仔細為趙軒的家人進行診斷。果不其然,趙老爺、趙夫人以及趙小姐都被傳染了肺癆,隻是症狀輕重不同。趙老爺症狀較輕,隻是偶爾咳嗽、低熱;趙夫人咳嗽較為頻繁,還伴有盜汗、乏力;趙小姐則出現了咯血的症狀,病情最為嚴重。
胡秋水深知情況緊急,他迴到藥堂後,立即召集二蛋和小川子。藥堂後院,晾曬著各種草藥,在陽光下散發著陣陣藥香,一旁還擺放著幾口大陶缸,裏麵浸泡著藥材。“趙公子一家都被傳染了肺癆,咱們必須盡快想辦法治療。” 胡秋水神情凝重地說道。
二蛋著急地問:“秋水哥,那咱們該咋辦呀?”
胡秋水沉思片刻後說:“我打算用提取的異煙肼,結合百合固金湯為他們進行聯合用藥。百合固金湯滋陰潤肺,與異煙肼相輔相成,或能取得更好的療效。”
小川子點頭道:“秋水哥,這辦法可行。隻是這藥的劑量,還需您仔細斟酌。”
胡秋水親自為趙軒一家調配藥物,根據他們各自的病情,精確控製異煙肼和百合固金湯的劑量。他使用的藥秤是明代常見的杆秤,秤杆用烏木製成,秤砣小巧精致,在他手中精準地衡量著每一味藥材的分量。
在送藥到趙府時,胡秋水還召集了趙府的下人。下人們身著樸素的粗布麻衣,整齊地站在庭院中。胡秋水站在庭院中,腳下是青磚鋪就的地麵,抬頭可見飛簷鬥拱的屋簷,嚴肅地說道:“肺癆這病,會通過空氣傳播。像趙公子一家這般密切接觸,很容易互相傳染。所以,從現在起,大家一定要注意防護。”
“胡大夫,我們該咋防護呀?” 一位下人焦急地問道。
胡秋水耐心解釋道:“首先,要保持室內通風良好,讓空氣流通。你們看這府中的門窗,多設計有鏤空雕花,便是為了通風透氣。再者,患者和照顧患者的人,都應用手帕捂住口鼻,避免飛沫傳播。還有,患者的衣物、被褥要經常清洗、晾曬,像咱們明代常用的皂角,去汙力強,可用來清洗衣物。”
趙老爺憂心忡忡地問:“胡大夫,那我們家人之間,該如何防範呢?”
胡秋水說:“趙老爺,您和夫人、小姐最好能分開居住,減少接觸。若實在無法分開,也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在飲食方麵,要實行分餐製,患者使用過的餐具要單獨清洗、消毒。咱們明代的餐具多為陶瓷所製,清洗時要格外小心。”
接著,胡秋水又叮囑趙軒一家關於長期聯合用藥的注意事項。“這藥一定要按時按量服用,切不可隨意增減劑量。” 胡秋水看著趙老爺等人,認真地說道,“而且,在服藥期間,若出現任何不適,如惡心、嘔吐、皮疹等,一定要及時告知我。”
趙軒感激地說:“胡大夫,您考慮得如此周全,我們一定謹遵您的囑咐。”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胡秋水定期前往趙府為趙軒一家複診。每次去,趙府的小廝都會在門口迎接,引領他穿過種滿花草的庭院,來到趙軒等人居住的廂房。他都仔細詢問病情,根據恢複情況調整藥方。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趙軒一家的病情逐漸好轉。趙老爺的低熱症狀消失,咳嗽也減輕了許多;趙夫人的盜汗症狀不再出現,身體逐漸恢複力氣;趙小姐的咯血症狀得到控製,臉色也變得紅潤起來。
“胡大夫,您真是我們一家的救命恩人呐!” 趙老爺滿含熱淚,緊緊握住胡秋水的手。
胡秋水微笑著說:“趙老爺,這是我作為醫者應盡的職責。隻要你們一家都能康複,我便心滿意足了。”
胡秋水深知,肺癆在京城或許還有不少隱匿的患者,他決定在濟世藥堂門口舉辦一場義診,向周邊百姓普及肺癆的相關知識和防護措施。
這日,濟世藥堂門口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街邊小販們叫賣著各種明代特色小吃,如驢打滾、糖火燒等。胡秋水站在一張木質桌子前,桌子上擺放著一些草藥標本和明代的醫書,向百姓們講解著肺癆的症狀、傳染性以及防護方法。
“各位鄉親,若出現長期咳嗽、咳痰、咯血、低熱、盜汗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切莫拖延。” 胡秋水大聲說道。
一位老者身著褪色的粗布衣衫,頭戴氈帽,問道:“胡大夫,這肺癆真的那麽可怕嗎?我們該怎麽預防呢?”
胡秋水耐心解答:“肺癆雖可怕,但隻要做好防護,是可以預防的。平時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多通風。盡量避免與肺癆患者密切接觸。若家中有人患病,一定要按照我剛才說的防護措施進行防範。比如家中的棉被,要經常拿到院子裏晾曬,借助陽光殺菌。”
百姓們紛紛點頭,對胡秋水的科普表示認可。胡秋水還為前來義診的百姓免費診斷,查看是否有肺癆的症狀。
在胡秋水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百姓了解了肺癆的相關知識,對這一疾病不再那麽恐懼。
這日,趙軒身著一襲青色的明代儒衫,頭戴方巾,像往常一樣前來藥堂。胡秋水為他把完脈後,微微皺眉,目光落在案幾上的銅製羅盤(在明代,羅盤常用於風水堪輿,也有醫者借此寓意探尋人體奧秘)上,說道:“趙公子,你脈象較之前雖有力許多,但仍有些許虛弱之象。這肺癆雖已得到控製,可還需持續調養。”
趙軒趕忙拱手點頭:“胡大夫,我全聽您的。隻是最近我總覺得有些乏力,不知是何緣故?”
胡秋水思索片刻後說道:“這可能是身體在恢複過程中的正常反應。但你仍需注意休息,不可操勞。飲食上,可多食用些滋補氣血之物,如紅棗、桂圓等。像咱們明代常有的八珍糕,也可適當食用,調養脾胃。”
正當此時,趙軒的父親趙老爺神色慌張地衝進藥堂。趙老爺身著褐色綢緞長袍,腰間係著一塊溫潤的玉佩,頭發用一根烏木簪子束起。“胡大夫,救救我們一家啊!” 趙老爺聲音顫抖,滿臉焦急。
胡秋水心中一驚,忙起身相迎,說道:“趙老爺,發生何事了?慢慢說。”
趙老爺喘著粗氣說道:“我和軒兒的母親,還有他妹妹,近日都出現了咳嗽、低熱的症狀,怕是也染上了這肺癆啊!”
胡秋水聞言,立刻說道:“趙老爺,莫要驚慌。我這就隨您去府上看看。”
來到趙府,朱紅色的大門彰顯著府邸的氣派,門口的石獅子威風凜凜。踏入府中,庭院深深,迴廊曲折。胡秋水在一處布置精美的廳堂內,仔細為趙軒的家人進行診斷。果不其然,趙老爺、趙夫人以及趙小姐都被傳染了肺癆,隻是症狀輕重不同。趙老爺症狀較輕,隻是偶爾咳嗽、低熱;趙夫人咳嗽較為頻繁,還伴有盜汗、乏力;趙小姐則出現了咯血的症狀,病情最為嚴重。
胡秋水深知情況緊急,他迴到藥堂後,立即召集二蛋和小川子。藥堂後院,晾曬著各種草藥,在陽光下散發著陣陣藥香,一旁還擺放著幾口大陶缸,裏麵浸泡著藥材。“趙公子一家都被傳染了肺癆,咱們必須盡快想辦法治療。” 胡秋水神情凝重地說道。
二蛋著急地問:“秋水哥,那咱們該咋辦呀?”
胡秋水沉思片刻後說:“我打算用提取的異煙肼,結合百合固金湯為他們進行聯合用藥。百合固金湯滋陰潤肺,與異煙肼相輔相成,或能取得更好的療效。”
小川子點頭道:“秋水哥,這辦法可行。隻是這藥的劑量,還需您仔細斟酌。”
胡秋水親自為趙軒一家調配藥物,根據他們各自的病情,精確控製異煙肼和百合固金湯的劑量。他使用的藥秤是明代常見的杆秤,秤杆用烏木製成,秤砣小巧精致,在他手中精準地衡量著每一味藥材的分量。
在送藥到趙府時,胡秋水還召集了趙府的下人。下人們身著樸素的粗布麻衣,整齊地站在庭院中。胡秋水站在庭院中,腳下是青磚鋪就的地麵,抬頭可見飛簷鬥拱的屋簷,嚴肅地說道:“肺癆這病,會通過空氣傳播。像趙公子一家這般密切接觸,很容易互相傳染。所以,從現在起,大家一定要注意防護。”
“胡大夫,我們該咋防護呀?” 一位下人焦急地問道。
胡秋水耐心解釋道:“首先,要保持室內通風良好,讓空氣流通。你們看這府中的門窗,多設計有鏤空雕花,便是為了通風透氣。再者,患者和照顧患者的人,都應用手帕捂住口鼻,避免飛沫傳播。還有,患者的衣物、被褥要經常清洗、晾曬,像咱們明代常用的皂角,去汙力強,可用來清洗衣物。”
趙老爺憂心忡忡地問:“胡大夫,那我們家人之間,該如何防範呢?”
胡秋水說:“趙老爺,您和夫人、小姐最好能分開居住,減少接觸。若實在無法分開,也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在飲食方麵,要實行分餐製,患者使用過的餐具要單獨清洗、消毒。咱們明代的餐具多為陶瓷所製,清洗時要格外小心。”
接著,胡秋水又叮囑趙軒一家關於長期聯合用藥的注意事項。“這藥一定要按時按量服用,切不可隨意增減劑量。” 胡秋水看著趙老爺等人,認真地說道,“而且,在服藥期間,若出現任何不適,如惡心、嘔吐、皮疹等,一定要及時告知我。”
趙軒感激地說:“胡大夫,您考慮得如此周全,我們一定謹遵您的囑咐。”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胡秋水定期前往趙府為趙軒一家複診。每次去,趙府的小廝都會在門口迎接,引領他穿過種滿花草的庭院,來到趙軒等人居住的廂房。他都仔細詢問病情,根據恢複情況調整藥方。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趙軒一家的病情逐漸好轉。趙老爺的低熱症狀消失,咳嗽也減輕了許多;趙夫人的盜汗症狀不再出現,身體逐漸恢複力氣;趙小姐的咯血症狀得到控製,臉色也變得紅潤起來。
“胡大夫,您真是我們一家的救命恩人呐!” 趙老爺滿含熱淚,緊緊握住胡秋水的手。
胡秋水微笑著說:“趙老爺,這是我作為醫者應盡的職責。隻要你們一家都能康複,我便心滿意足了。”
胡秋水深知,肺癆在京城或許還有不少隱匿的患者,他決定在濟世藥堂門口舉辦一場義診,向周邊百姓普及肺癆的相關知識和防護措施。
這日,濟世藥堂門口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街邊小販們叫賣著各種明代特色小吃,如驢打滾、糖火燒等。胡秋水站在一張木質桌子前,桌子上擺放著一些草藥標本和明代的醫書,向百姓們講解著肺癆的症狀、傳染性以及防護方法。
“各位鄉親,若出現長期咳嗽、咳痰、咯血、低熱、盜汗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切莫拖延。” 胡秋水大聲說道。
一位老者身著褪色的粗布衣衫,頭戴氈帽,問道:“胡大夫,這肺癆真的那麽可怕嗎?我們該怎麽預防呢?”
胡秋水耐心解答:“肺癆雖可怕,但隻要做好防護,是可以預防的。平時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多通風。盡量避免與肺癆患者密切接觸。若家中有人患病,一定要按照我剛才說的防護措施進行防範。比如家中的棉被,要經常拿到院子裏晾曬,借助陽光殺菌。”
百姓們紛紛點頭,對胡秋水的科普表示認可。胡秋水還為前來義診的百姓免費診斷,查看是否有肺癆的症狀。
在胡秋水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百姓了解了肺癆的相關知識,對這一疾病不再那麽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