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追求進步的胡斐
穿越之我在明朝開藥房 作者:花曦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胡斐從老藥工那兒學成歸來,濟世藥堂氣象愈發不同往昔。藥堂裏,抓藥區、問診區、炮製區各司其職,每日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病患的 ailments 也是五花八門。
這日清晨,天才蒙蒙亮,藥堂大門剛開,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就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嗓門極大:“大夫,快救救俺!” 此人袒露著上身,肌肉賁張,可臉上卻透著痛苦之色。胡秋水聞聲,疾步上前:“兄台,莫急,先坐下說,是哪裏不舒坦?”
漢子一屁股坐下,指了指自己的後腰:“俺昨兒個扛重物,不小心閃了腰,起初還隻是微微作痛,哪曉得夜裏疼得俺覺都睡不著,這可咋整?” 問診區的老郎中不慌不忙,起身繞到漢子身後,輕輕按了按他的腰部,漢子當即疼得齜牙咧嘴:“哎喲喲,疼死俺了!”
老郎中撚須笑道:“莫怕,隻是腰部筋脈扭傷,氣血阻滯了。” 說罷,提筆寫下一方:“用些杜仲、牛膝、續斷、乳香、沒藥,給你開劑獨活寄生湯加減,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胡秋水接過方子,衝著裏間喊道:“胡斐,拿藥,杜仲三錢、牛膝三錢……”
胡斐應了一聲,麻溜地穿梭在藥櫃間,不多時便將藥材備好,還順帶多抓了一把艾葉:“秋水哥,這艾葉拿給這位大哥,迴去煮水熱敷腰部,能助藥力滲透,好得更快些。” 漢子瞪大了眼睛:“真有恁神奇?俺記下了,多謝小哥!” 胡秋水仔細包好藥,叮囑道:“煎藥時先用武火煮開,再文火慢熬,熱敷的水別太燙咯,莫傷了皮。”
晌午時分,日頭正烈,曬得地麵發燙。一位身著素色羅裙的年輕女子,手挽著丫鬟,蓮步輕移走進藥堂,麵上滿是羞怯與憂色。女子輕啟朱唇:“大夫,小女子…… 小女子近些日子,夜間總是難以入眠,還時常心悸,勞煩您給瞧瞧。”
老郎中微微點頭,示意女子伸出手腕,閉眼凝神把脈。片刻後說道:“姑娘這是心血不足,神思不安呐。” 遂開了歸脾湯的方子,有黨參、白術、黃芪、酸棗仁等藥材。小櫻桃在一旁,看著女子楚楚可憐的模樣,輕聲安慰:“姐姐莫憂,這方子調理心神最是有效,喝上幾劑,定能睡安穩咯。”
胡斐抓藥時,還特意挑了幾枚品相上乘的酸棗仁:“姐姐,這酸棗仁可是關鍵,能養肝寧心,助眠安神。您迴去啊,睡前泡泡腳,再喝藥,保準舒坦。” 女子盈盈下拜:“多謝諸位好意,小女子感激不盡。” 待女子離去,二蛋撓撓頭:“這富家千金,看著嬌弱得很,希望藥到病除。”
午時剛過,藥堂裏來了位遊方道士。這道士一身破舊道袍,卻難掩身上的灑脫氣質,手持拂塵,背著個藥簍。道士一進門便拱手笑道:“貧道聽聞此間藥堂藥材地道,特來會會各位方家。” 胡秋水趕忙還禮:“道長客氣,不知道長有何見教?”
道士從藥簍裏拿出一株奇異草藥:“諸位可認得此物?” 眾人圍上去,隻見那草藥葉似鋸齒,莖上有紫斑,均搖頭表示不知。道士哈哈一笑:“此乃紫背天葵,生於山陰濕處,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之效,極為難得。” 胡秋水眼睛一亮:“道長,可否割愛,讓我等研習研習?” 道士爽利答應,還分享起采摘時的趣事:“那日我在山穀,尋了半日,才在一處崖壁下尋得,差點摔了一跤,也算是與它有緣。”
胡斐如獲至寶,拉著道士請教炮製之法。道士說道:“這紫背天葵,洗淨晾幹後,用酒潤之,再小火微炒,能增其藥效,引藥上行。” 胡斐一一記下,心中琢磨著日後如何將這新藥材融入藥方。道士走時,胡秋水送上幾包自家炮製的養生藥丸,算是交換情誼。
隨著天色漸晚,藥堂裏來了位拄著拐杖的老叟,身後跟著個怯生生的小童。老叟咳嗽連連,氣息微弱:“大夫,咳咳…… 我這老毛病又犯了,喘得厲害,胸也悶。” 老郎中趕忙扶老叟坐下,一番診斷後,神色凝重:“老伯,您這是肺癆之症,需長期調養。” 開了月華丸的方子,又囑咐胡秋水多抓幾味潤肺補氣的藥材備用。
胡秋水一邊抓藥,一邊對老叟孫子說:“孩子,你爺爺這病,得好生照料,每日按時煎藥,飯菜也做些清淡易消化的。藥堂這兒若還有需要,盡管來。” 小童懂事地點點頭:“謝謝哥哥,我會照顧好爺爺的。” 送走祖孫倆,眾人心裏都有些沉重,小川子歎道:“肺癆難治,隻盼這藥能減輕老伯痛苦。”
幾日後,那位閃腰的漢子提著一籃子雞蛋,喜氣洋洋地走進藥堂:“各位恩人呐,多虧了你們的藥,俺這腰已經好利索了,能下田幹活咯!” 眾人皆喜,胡秋水笑道:“大哥恢複得快,也是身子骨硬朗。” 漢子把雞蛋往桌上一放:“些許心意,莫嫌棄,往後有啥難處,盡管招唿俺。”
又過了些時日,那位失眠的女子差丫鬟送來一幅精美的刺繡,附帶書信一封,信上說喝了藥,睡眠漸佳,心悸之症也少了,特表感謝。這些迴饋,讓藥堂眾人愈發覺得付出值得,名聲也越傳越遠。
胡秋水瞅準時機,加快了縣城分店的籌備。他帶著胡斐、小川子等人,頻繁穿梭在縣城大街小巷,采買物件、招攬人手。一日,在集市上,碰到幾個地痞無賴,見他們外地人模樣,便想訛詐。為首的無賴晃著膀子:“喲,這新開的藥堂,看著挺闊綽,在這兒擺攤,交保護費了沒?”
胡秋水不卑不亢:“我們奉公守法做生意,沒聽說要交什麽保護費,還望各位行個方便。” 無賴惱羞成怒,伸手就想推搡,胡斐眼疾手快,側身一擋,順勢扣住無賴手腕:“光天化日,竟敢行兇!” 無賴疼得哇哇叫,旁人見勢,紛紛指責,無賴們灰溜溜跑了。經此一事,藥堂眾人在縣城也立起了不懼強橫的名聲。
分店開張那日,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城裏的達官顯貴、平頭百姓都來湊個熱鬧。胡秋水身著嶄新的錦袍,站在門口拱手迎客:“各位賓朋,今日濟世藥堂分店開張,承蒙厚愛,往後定當竭誠服務,懸壺濟世!” 店內,問診的郎中、抓藥的夥計忙得不可開交,炮製區展示的新奇炮製術更是引得眾人圍觀讚歎。
有位老學究模樣的人,拿著新開的藥方,對身旁人說:“這濟世藥堂,藥材地道,方子也精妙,難得的良心藥堂。” 一位貴婦也附和:“聽聞他們對窮人還有義診幫扶,真是積德行善。” 一時間,讚譽之聲此起彼伏。
胡秋水望著熱鬧的場景,心中滿是感慨。從最初的小小藥櫃,到如今的分店開張,一路艱辛,卻也收獲滿滿。夥伴們在身旁笑語不斷,他知道,隻要大夥繼續精研岐黃之術,秉持初心,這濟世藥堂定能在大明的土地上,綻放更璀璨的光芒,為萬千百姓的安康福祉保駕護航,書寫一段段妙手仁心的傳奇佳話。
分店運營起來後,胡秋水並未鬆懈,反而更為忙碌。他深知,要在縣城站穩腳跟,還得不斷提升藥堂水平。於是,他時常邀請各地名醫來藥堂交流講學。
一日,聽聞有位江南的名醫學成歸來,路過此地,胡秋水親自上門拜訪,誠意十足地邀請:“先生醫術精湛,若能移步敝堂,分享一二心得,必是我等榮幸,也能讓本地醫者開闊眼界。” 名醫被他的熱忱打動,欣然應允。
講學那日,藥堂裏擠滿了人,從本地郎中到學徒,都翹首以盼。名醫先是講起江南一帶的時疫防治:“去歲,江南濕氣過重,疫病滋生,我等以藿香、佩蘭等芳香化濕之藥,配伍連翹、銀花清熱解毒,收效頗豐……” 眾人聽得入神,不時有人發問,名醫一一解答,氣氛熱烈。
胡斐更是抓住機會,在講學結束後,單獨向名醫請教疑難病症的用藥配伍。名醫見他態度懇切,便傾囊相授:“你問這中風偏癱之症,地龍、水蛭可逐瘀通絡,再佐以黃芪補氣行血,能助藥力周流全身……” 胡斐如獲至寶,迴去後反複琢磨,筆記記了厚厚一本。
這日清晨,天才蒙蒙亮,藥堂大門剛開,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就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嗓門極大:“大夫,快救救俺!” 此人袒露著上身,肌肉賁張,可臉上卻透著痛苦之色。胡秋水聞聲,疾步上前:“兄台,莫急,先坐下說,是哪裏不舒坦?”
漢子一屁股坐下,指了指自己的後腰:“俺昨兒個扛重物,不小心閃了腰,起初還隻是微微作痛,哪曉得夜裏疼得俺覺都睡不著,這可咋整?” 問診區的老郎中不慌不忙,起身繞到漢子身後,輕輕按了按他的腰部,漢子當即疼得齜牙咧嘴:“哎喲喲,疼死俺了!”
老郎中撚須笑道:“莫怕,隻是腰部筋脈扭傷,氣血阻滯了。” 說罷,提筆寫下一方:“用些杜仲、牛膝、續斷、乳香、沒藥,給你開劑獨活寄生湯加減,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胡秋水接過方子,衝著裏間喊道:“胡斐,拿藥,杜仲三錢、牛膝三錢……”
胡斐應了一聲,麻溜地穿梭在藥櫃間,不多時便將藥材備好,還順帶多抓了一把艾葉:“秋水哥,這艾葉拿給這位大哥,迴去煮水熱敷腰部,能助藥力滲透,好得更快些。” 漢子瞪大了眼睛:“真有恁神奇?俺記下了,多謝小哥!” 胡秋水仔細包好藥,叮囑道:“煎藥時先用武火煮開,再文火慢熬,熱敷的水別太燙咯,莫傷了皮。”
晌午時分,日頭正烈,曬得地麵發燙。一位身著素色羅裙的年輕女子,手挽著丫鬟,蓮步輕移走進藥堂,麵上滿是羞怯與憂色。女子輕啟朱唇:“大夫,小女子…… 小女子近些日子,夜間總是難以入眠,還時常心悸,勞煩您給瞧瞧。”
老郎中微微點頭,示意女子伸出手腕,閉眼凝神把脈。片刻後說道:“姑娘這是心血不足,神思不安呐。” 遂開了歸脾湯的方子,有黨參、白術、黃芪、酸棗仁等藥材。小櫻桃在一旁,看著女子楚楚可憐的模樣,輕聲安慰:“姐姐莫憂,這方子調理心神最是有效,喝上幾劑,定能睡安穩咯。”
胡斐抓藥時,還特意挑了幾枚品相上乘的酸棗仁:“姐姐,這酸棗仁可是關鍵,能養肝寧心,助眠安神。您迴去啊,睡前泡泡腳,再喝藥,保準舒坦。” 女子盈盈下拜:“多謝諸位好意,小女子感激不盡。” 待女子離去,二蛋撓撓頭:“這富家千金,看著嬌弱得很,希望藥到病除。”
午時剛過,藥堂裏來了位遊方道士。這道士一身破舊道袍,卻難掩身上的灑脫氣質,手持拂塵,背著個藥簍。道士一進門便拱手笑道:“貧道聽聞此間藥堂藥材地道,特來會會各位方家。” 胡秋水趕忙還禮:“道長客氣,不知道長有何見教?”
道士從藥簍裏拿出一株奇異草藥:“諸位可認得此物?” 眾人圍上去,隻見那草藥葉似鋸齒,莖上有紫斑,均搖頭表示不知。道士哈哈一笑:“此乃紫背天葵,生於山陰濕處,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之效,極為難得。” 胡秋水眼睛一亮:“道長,可否割愛,讓我等研習研習?” 道士爽利答應,還分享起采摘時的趣事:“那日我在山穀,尋了半日,才在一處崖壁下尋得,差點摔了一跤,也算是與它有緣。”
胡斐如獲至寶,拉著道士請教炮製之法。道士說道:“這紫背天葵,洗淨晾幹後,用酒潤之,再小火微炒,能增其藥效,引藥上行。” 胡斐一一記下,心中琢磨著日後如何將這新藥材融入藥方。道士走時,胡秋水送上幾包自家炮製的養生藥丸,算是交換情誼。
隨著天色漸晚,藥堂裏來了位拄著拐杖的老叟,身後跟著個怯生生的小童。老叟咳嗽連連,氣息微弱:“大夫,咳咳…… 我這老毛病又犯了,喘得厲害,胸也悶。” 老郎中趕忙扶老叟坐下,一番診斷後,神色凝重:“老伯,您這是肺癆之症,需長期調養。” 開了月華丸的方子,又囑咐胡秋水多抓幾味潤肺補氣的藥材備用。
胡秋水一邊抓藥,一邊對老叟孫子說:“孩子,你爺爺這病,得好生照料,每日按時煎藥,飯菜也做些清淡易消化的。藥堂這兒若還有需要,盡管來。” 小童懂事地點點頭:“謝謝哥哥,我會照顧好爺爺的。” 送走祖孫倆,眾人心裏都有些沉重,小川子歎道:“肺癆難治,隻盼這藥能減輕老伯痛苦。”
幾日後,那位閃腰的漢子提著一籃子雞蛋,喜氣洋洋地走進藥堂:“各位恩人呐,多虧了你們的藥,俺這腰已經好利索了,能下田幹活咯!” 眾人皆喜,胡秋水笑道:“大哥恢複得快,也是身子骨硬朗。” 漢子把雞蛋往桌上一放:“些許心意,莫嫌棄,往後有啥難處,盡管招唿俺。”
又過了些時日,那位失眠的女子差丫鬟送來一幅精美的刺繡,附帶書信一封,信上說喝了藥,睡眠漸佳,心悸之症也少了,特表感謝。這些迴饋,讓藥堂眾人愈發覺得付出值得,名聲也越傳越遠。
胡秋水瞅準時機,加快了縣城分店的籌備。他帶著胡斐、小川子等人,頻繁穿梭在縣城大街小巷,采買物件、招攬人手。一日,在集市上,碰到幾個地痞無賴,見他們外地人模樣,便想訛詐。為首的無賴晃著膀子:“喲,這新開的藥堂,看著挺闊綽,在這兒擺攤,交保護費了沒?”
胡秋水不卑不亢:“我們奉公守法做生意,沒聽說要交什麽保護費,還望各位行個方便。” 無賴惱羞成怒,伸手就想推搡,胡斐眼疾手快,側身一擋,順勢扣住無賴手腕:“光天化日,竟敢行兇!” 無賴疼得哇哇叫,旁人見勢,紛紛指責,無賴們灰溜溜跑了。經此一事,藥堂眾人在縣城也立起了不懼強橫的名聲。
分店開張那日,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城裏的達官顯貴、平頭百姓都來湊個熱鬧。胡秋水身著嶄新的錦袍,站在門口拱手迎客:“各位賓朋,今日濟世藥堂分店開張,承蒙厚愛,往後定當竭誠服務,懸壺濟世!” 店內,問診的郎中、抓藥的夥計忙得不可開交,炮製區展示的新奇炮製術更是引得眾人圍觀讚歎。
有位老學究模樣的人,拿著新開的藥方,對身旁人說:“這濟世藥堂,藥材地道,方子也精妙,難得的良心藥堂。” 一位貴婦也附和:“聽聞他們對窮人還有義診幫扶,真是積德行善。” 一時間,讚譽之聲此起彼伏。
胡秋水望著熱鬧的場景,心中滿是感慨。從最初的小小藥櫃,到如今的分店開張,一路艱辛,卻也收獲滿滿。夥伴們在身旁笑語不斷,他知道,隻要大夥繼續精研岐黃之術,秉持初心,這濟世藥堂定能在大明的土地上,綻放更璀璨的光芒,為萬千百姓的安康福祉保駕護航,書寫一段段妙手仁心的傳奇佳話。
分店運營起來後,胡秋水並未鬆懈,反而更為忙碌。他深知,要在縣城站穩腳跟,還得不斷提升藥堂水平。於是,他時常邀請各地名醫來藥堂交流講學。
一日,聽聞有位江南的名醫學成歸來,路過此地,胡秋水親自上門拜訪,誠意十足地邀請:“先生醫術精湛,若能移步敝堂,分享一二心得,必是我等榮幸,也能讓本地醫者開闊眼界。” 名醫被他的熱忱打動,欣然應允。
講學那日,藥堂裏擠滿了人,從本地郎中到學徒,都翹首以盼。名醫先是講起江南一帶的時疫防治:“去歲,江南濕氣過重,疫病滋生,我等以藿香、佩蘭等芳香化濕之藥,配伍連翹、銀花清熱解毒,收效頗豐……” 眾人聽得入神,不時有人發問,名醫一一解答,氣氛熱烈。
胡斐更是抓住機會,在講學結束後,單獨向名醫請教疑難病症的用藥配伍。名醫見他態度懇切,便傾囊相授:“你問這中風偏癱之症,地龍、水蛭可逐瘀通絡,再佐以黃芪補氣行血,能助藥力周流全身……” 胡斐如獲至寶,迴去後反複琢磨,筆記記了厚厚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