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小川子的病
穿越之我在明朝開藥房 作者:花曦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悶熱的夏夜,一絲風也沒有,整個村子像是被扣在了一口巨大的蒸籠裏,熱得讓人喘不過氣。濃稠的夜色沉甸甸地壓著每一寸土地,平日裏此起彼伏的蟲鳴聲,此刻也被這暑氣蒸得沒了力氣,有氣無力地哼哼著。胡秋水一家原本靜謐的小院,此刻卻被愁雲慘霧籠罩著,燈光從窗戶透出,昏黃而搖曳,仿佛隨時都會被黑暗吞噬。
弟弟胡秋川,小名小川子,向來是家裏的開心果,活力滿滿得像隻撒歡的小獸。往日這個時辰,他早就在院子裏蹦躂著,不是追著螢火蟲亂跑,就是纏著哥哥講新奇好玩的事兒,臉蛋紅撲撲的,透著健康又蓬勃的光澤,一笑起來,眼睛彎成月牙,露出還沒長齊的乳牙,能把人心都暖化。可這會兒,他安靜得可怕,毫無生氣地躺在那張簡陋的床上,麵色慘白如紙,一絲血色都尋不見。豆大的汗珠密密麻麻地布滿額頭,匯聚成股,順著臉頰不斷滾落,洇濕了枕頭。即便陷入昏迷,他的眉頭依舊緊緊皺在一起,眉心擠出深深的溝壑,像是被什麽猙獰恐怖的夢魘狠狠困住,掙脫不得。身體時不時不受控製地抽搐幾下,每一次抽搐,都像是一把尖銳的利刃,直直紮在圍在床邊家人的心尖上,疼得人肝膽俱裂。他的嘴唇幹裂起皮,像是久旱的河床,綻出一道道滲血的口子,微微張開,艱難地唿出滾燙而微弱的氣息,那熱度仿佛能把周圍的空氣都點燃。胡秋水顫抖著伸手觸碰弟弟的額頭,剛一碰上,那灼人的熱度差點讓他本能地縮迴手,心中暗驚:“怎麽燒得這麽厲害!” 村裏的大夫來了好幾趟,平日裏沉穩自信的他,此刻也沒了主意。他把著小川子細弱的脈搏,眉頭越皺越緊,搖著頭開了幾副藥,可全不見效。藥湯喂進去,還沒等家人鬆口氣,沒一會兒就又被吐了出來,汙了被褥,也碾碎了眾人剛剛燃起的一絲希望,絲毫壓製不住這來勢洶洶的病魔。家人圍在床邊,母親早已哭成了淚人,眼睛紅腫得像熟透過頭、隨時會爆開的桃子,淚水還在源源不斷地往外湧,打濕了前襟。她雙手緊緊握著小川子的小手,那力度像是要把自己的生命力傳輸過去,仿佛隻要攥得夠緊,就能把孩子從死神手裏硬生生搶迴來。父親也沒了平日的沉穩,在一旁來迴踱步,腳步雜亂而沉重,每一步都踏得人心慌。他平日總是波瀾不驚的臉上,此刻滿是焦慮與無助,時不時重重地歎口氣,那聲音像是從胸腔深處擠出的悶雷,透著深深的無力,迴蕩在這小小的屋子裏。胡秋水看著弟弟這副模樣,心急如焚,感覺心髒都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狠狠攥住。可他知道,此刻慌亂隻會讓情況更糟,必須得冷靜。他深吸一口氣,俯下身,輕輕翻開小川子的眼皮,那原本靈動有神的眼眸,此刻黯淡無光,像是蒙了一層厚厚的灰。他又仔細聽著弟弟急促而微弱的唿吸聲,時斷時續,仿若風中殘燭。他推測弟弟很可能是感染了嚴重的炎症。在這缺醫少藥的村子裏,想要救弟弟,隻能靠自己尋找對症的草藥,再運用所知的現代醫藥知識,結合傳統中藥的法子來診治,哪怕隻有一線生機,他也絕不放棄。天剛蒙蒙亮,天邊才泛起一絲魚肚白,胡秋水就背著竹簍,一頭紮進了村子周邊的山林。山間彌漫著濕漉漉的晨霧,像是一層薄紗,把山林遮得影影綽綽。濕氣很重,露水成串地掛在草葉上,沒走幾步,他的衣衫就被打濕,緊緊貼在後背,涼颼颼的。腳下的路崎嶇難行,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石塊與盤根錯節的樹根,一個不留神就會被絆倒,摔得鼻青臉腫。但胡秋水全然不顧,此刻他滿心滿眼隻有找到草藥救弟弟,腳步匆匆,眼神急切又專注,好似一隻覓食的孤狼。
他一邊疾走,一邊在腦海裏飛速梳理著所需草藥的模樣與生長習性。金銀花,那可是清熱降火的良藥,喜歡生長在山坡的灌木叢裏,花開時節,黃白相間,醒目又芬芳;柴胡呢,多在向陽的山坡草地冒頭,莖幹細長,葉片窄窄的,帶著一股淡淡的藥香;還有魚腥草,常長在潮濕的溪邊、田埂旁,葉片肥嫩,揉碎了有股獨特的腥味。每發現一處疑似的草藥,他都會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撥開草叢,眼睛瞪得大大的,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仔細辨認。在一處陡峭的山坡上,胡秋水瞧見了幾株金銀花。藤蔓蜿蜒攀爬在周圍的樹枝上,白色與黃色的小花在晨風中微微顫抖,像是一群膽小的精靈。他滿心歡喜,卻又不敢大意,手腳並用爬上陡坡,手指摳住凸起的石塊,腳尖蹬著濕滑的泥土,抓住旁邊的樹枝穩住身形,才慢慢靠近。伸手采摘時,不小心被旁邊的荊棘劃破了手指,鮮血瞬間滲出來,他隻是隨意在衣服上擦了擦,便把金銀花輕輕摘下,放進竹簍,仿佛這點小傷根本不算什麽。
找柴胡的時候,更是費了一番周折。他在向陽山坡來迴穿梭,眼睛瞪得銅鈴般大,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草叢被他翻得亂七八糟。終於,在一片雜草叢裏發現了幾株柴胡,細長的莖,窄窄的葉片,正是他要找的。胡秋水趕緊從腰間抽出小鏟子,小心翼翼地連根挖起,寶貝似的放進簍中,嘴裏還念叨著:“小川子,有救了,哥哥找到藥啦。” 臨近溪邊,他又發現了大片魚腥草,鮮嫩的葉片看著就充滿生機,他迅速采了不少,沉甸甸的竹簍讓他的背微微彎下,卻也給他帶來滿滿的希望,仿佛弟弟已經康複,又在眼前活蹦亂跳。
胡秋水背著滿滿一簍草藥匆匆迴到家,連口氣都顧不上喘,就直奔廚房。他把采來的草藥一股腦倒在地上,蹲下身子,手指靈活又迅速地分揀,剔除掉夾雜的枯枝敗葉,再拿到水盆裏清洗幹淨,按照腦海裏想好的方案,開始熬藥。灶膛裏的火被他燒得旺旺的,映照著他滿是疲憊卻無比堅定的臉龐,汗水從額頭滾落,掉進火裏,發出 “滋滋” 的聲響。
藥鍋裏,草藥隨著沸水翻滾,散發出一股混合的草木清香,彌漫了整個屋子。胡秋水守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緊緊盯著火候,時不時用筷子攪拌一下,確保藥效充分熬出。鍋裏的湯汁咕嚕咕嚕冒著泡,像是在訴說著救命的希望。藥熬好後,他小心翼翼地濾出湯汁,端到小川子床邊,雙手因為緊張微微顫抖。
看著昏迷的弟弟,胡秋水輕聲哄著:“小川子,哥哥喂你喝藥咯,喝了藥病就好了,咱還能一起去村口玩呢。” 他輕輕扶起弟弟,讓弟弟靠在自己懷裏,一小勺一小勺地把藥喂進小川子嘴裏,每喂一勺,就停下來,眼睛死死盯著弟弟的臉,觀察他的反應,生怕又吐出來。喂完藥,他又打來一盆涼水,擰幹毛巾,輕輕擦拭小川子滾燙的身體,從額頭到脖頸,從手臂到小腿,一處不落,嘴裏還喃喃說著:“把熱度降下來,炎症也能消得快些。”夜晚來臨,胡秋水不敢合眼,一直守在床邊。他搬來一個小凳子,坐在那兒,時刻留意著小川子的體溫變化,隔一會兒就伸手摸摸額頭,還把小川子的細微動靜都記錄在一張破舊的紙上,脈搏跳動頻率、出汗情況,事無巨細。一旦發現體溫有上升的趨勢,他就再給弟弟喂一點稀釋過的藥湯,或是用濕布更換著擦拭身體,機械又專注地重複著這些動作,仿佛整個世界隻剩下弟弟的病情。就這樣,在胡秋水沒日沒夜的精心照料與治療下,轉機終於出現了。第三天清晨,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縫隙照進來的時候,小川子的手指輕輕動了一下。胡秋水原本正趴在床邊打盹兒,瞬間驚醒,眼睛死死盯著弟弟,大氣都不敢出,生怕是自己的錯覺。緊接著,小川子緩緩睜開雙眼,雖然眼神還有些迷茫虛弱,但那熟悉的靈動勁兒開始慢慢迴來。
“娘…… 哥哥……” 小川子微弱地叫著,聲音像是破舊的風箱,斷斷續續,卻如同天籟。胡秋水眼眶泛紅,激動地大喊:“爹,娘,小川子醒了!” 聲音因為興奮和疲憊而沙啞幹裂。家人聞聲衝進屋子,看到清醒過來的小川子,先是一愣,隨即爆發出一陣狂喜。
母親第一個撲到床邊,膝蓋差點磕在床沿上,她全然不顧,雙手急切地捧起小川子的臉,淚水決堤而出,邊哭邊念叨:“我的老天爺啊,可算把你盼醒了!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娘也不活了!” 她把臉貼在小川子的額頭上,感受著那不再滾燙的溫度,又哭又笑:“兒啊,你可把娘的心都揉碎了,這幾天娘沒一刻踏實的,多虧了你哥啊!”父親幾步跨到跟前,眼眶也是紅紅的,他伸手摸摸小川子的腦袋,聲音帶著幾分哽咽:“醒了就好,醒了就好啊!祖宗保佑,咱家沒折了這根苗苗。” 隨後,他轉身看向胡秋水,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道:“秋水啊,這次真虧了你!爹一直當你還是個半大孩子,沒成想關鍵時候,就你能扛事兒,本事比爹還大!”姐姐跟在父親身後,手裏還攥著為小川子祈福的平安符,她衝到床邊,一下塞進弟弟手裏,帶著哭腔說:“小川子,你可算醒了!姐姐天天去廟裏求菩薩,這下菩薩顯靈了。你不知道,這幾天哥哥為了救你,累得不成人形,以後你可得好好報答哥哥!”接下來的幾天,小川子的病情持續好轉,能坐起來喝米粥,還能和家人說上幾句話。一開始聲音還很微弱,慢慢就有了力氣,臉上也泛起了紅暈。家人看著逐漸恢複活力的小川子,對胡秋水又驚又喜。
父親走到胡秋水麵前,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裏滿是讚許:“兒啊,這次的事,爹看得真真兒的,你有能耐,有見識!往後家裏大事小事,你都拿主意。春耕咋安排,囤糧咋規劃,爹都聽你的。”
母親拉著胡秋水的手,輕輕摩挲著,眼裏滿是欣慰與依賴:“秋水,娘這輩子沒啥大盼頭,就盼著你們幾個平平安安的。如今你救了小川子,娘心裏有數,以後這個家,你就是主心骨。哪怕遇上難事,娘信你能帶著咱家闖過去。”
姐姐也在一旁點頭附和:“就是,秋水,你這一手醫術太神了!往後我也跟著你學,多聽你的。家裏的事兒,你指東,我絕不往西。”
從這之後,家裏但凡遇上重要事務,父母都會先問問胡秋水的想法,把決斷權交到他手上。不論是春耕播種的規劃,還是鄰裏間的糾紛處理,胡秋水的意見都成了家裏的定海神針。他正式從一個被家人照顧的孩子,變成了能為家人遮風擋雨的頂梁柱,徹底贏得了家人的信任。在這個家中,他肩負起了更多的責任,也懷揣著滿滿的溫情與力量,繼續守護著一家人的生活,歲月似乎也因為這份成長與擔當,在小院裏沉澱出別樣的安穩與溫馨。
弟弟胡秋川,小名小川子,向來是家裏的開心果,活力滿滿得像隻撒歡的小獸。往日這個時辰,他早就在院子裏蹦躂著,不是追著螢火蟲亂跑,就是纏著哥哥講新奇好玩的事兒,臉蛋紅撲撲的,透著健康又蓬勃的光澤,一笑起來,眼睛彎成月牙,露出還沒長齊的乳牙,能把人心都暖化。可這會兒,他安靜得可怕,毫無生氣地躺在那張簡陋的床上,麵色慘白如紙,一絲血色都尋不見。豆大的汗珠密密麻麻地布滿額頭,匯聚成股,順著臉頰不斷滾落,洇濕了枕頭。即便陷入昏迷,他的眉頭依舊緊緊皺在一起,眉心擠出深深的溝壑,像是被什麽猙獰恐怖的夢魘狠狠困住,掙脫不得。身體時不時不受控製地抽搐幾下,每一次抽搐,都像是一把尖銳的利刃,直直紮在圍在床邊家人的心尖上,疼得人肝膽俱裂。他的嘴唇幹裂起皮,像是久旱的河床,綻出一道道滲血的口子,微微張開,艱難地唿出滾燙而微弱的氣息,那熱度仿佛能把周圍的空氣都點燃。胡秋水顫抖著伸手觸碰弟弟的額頭,剛一碰上,那灼人的熱度差點讓他本能地縮迴手,心中暗驚:“怎麽燒得這麽厲害!” 村裏的大夫來了好幾趟,平日裏沉穩自信的他,此刻也沒了主意。他把著小川子細弱的脈搏,眉頭越皺越緊,搖著頭開了幾副藥,可全不見效。藥湯喂進去,還沒等家人鬆口氣,沒一會兒就又被吐了出來,汙了被褥,也碾碎了眾人剛剛燃起的一絲希望,絲毫壓製不住這來勢洶洶的病魔。家人圍在床邊,母親早已哭成了淚人,眼睛紅腫得像熟透過頭、隨時會爆開的桃子,淚水還在源源不斷地往外湧,打濕了前襟。她雙手緊緊握著小川子的小手,那力度像是要把自己的生命力傳輸過去,仿佛隻要攥得夠緊,就能把孩子從死神手裏硬生生搶迴來。父親也沒了平日的沉穩,在一旁來迴踱步,腳步雜亂而沉重,每一步都踏得人心慌。他平日總是波瀾不驚的臉上,此刻滿是焦慮與無助,時不時重重地歎口氣,那聲音像是從胸腔深處擠出的悶雷,透著深深的無力,迴蕩在這小小的屋子裏。胡秋水看著弟弟這副模樣,心急如焚,感覺心髒都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狠狠攥住。可他知道,此刻慌亂隻會讓情況更糟,必須得冷靜。他深吸一口氣,俯下身,輕輕翻開小川子的眼皮,那原本靈動有神的眼眸,此刻黯淡無光,像是蒙了一層厚厚的灰。他又仔細聽著弟弟急促而微弱的唿吸聲,時斷時續,仿若風中殘燭。他推測弟弟很可能是感染了嚴重的炎症。在這缺醫少藥的村子裏,想要救弟弟,隻能靠自己尋找對症的草藥,再運用所知的現代醫藥知識,結合傳統中藥的法子來診治,哪怕隻有一線生機,他也絕不放棄。天剛蒙蒙亮,天邊才泛起一絲魚肚白,胡秋水就背著竹簍,一頭紮進了村子周邊的山林。山間彌漫著濕漉漉的晨霧,像是一層薄紗,把山林遮得影影綽綽。濕氣很重,露水成串地掛在草葉上,沒走幾步,他的衣衫就被打濕,緊緊貼在後背,涼颼颼的。腳下的路崎嶇難行,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石塊與盤根錯節的樹根,一個不留神就會被絆倒,摔得鼻青臉腫。但胡秋水全然不顧,此刻他滿心滿眼隻有找到草藥救弟弟,腳步匆匆,眼神急切又專注,好似一隻覓食的孤狼。
他一邊疾走,一邊在腦海裏飛速梳理著所需草藥的模樣與生長習性。金銀花,那可是清熱降火的良藥,喜歡生長在山坡的灌木叢裏,花開時節,黃白相間,醒目又芬芳;柴胡呢,多在向陽的山坡草地冒頭,莖幹細長,葉片窄窄的,帶著一股淡淡的藥香;還有魚腥草,常長在潮濕的溪邊、田埂旁,葉片肥嫩,揉碎了有股獨特的腥味。每發現一處疑似的草藥,他都會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撥開草叢,眼睛瞪得大大的,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仔細辨認。在一處陡峭的山坡上,胡秋水瞧見了幾株金銀花。藤蔓蜿蜒攀爬在周圍的樹枝上,白色與黃色的小花在晨風中微微顫抖,像是一群膽小的精靈。他滿心歡喜,卻又不敢大意,手腳並用爬上陡坡,手指摳住凸起的石塊,腳尖蹬著濕滑的泥土,抓住旁邊的樹枝穩住身形,才慢慢靠近。伸手采摘時,不小心被旁邊的荊棘劃破了手指,鮮血瞬間滲出來,他隻是隨意在衣服上擦了擦,便把金銀花輕輕摘下,放進竹簍,仿佛這點小傷根本不算什麽。
找柴胡的時候,更是費了一番周折。他在向陽山坡來迴穿梭,眼睛瞪得銅鈴般大,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草叢被他翻得亂七八糟。終於,在一片雜草叢裏發現了幾株柴胡,細長的莖,窄窄的葉片,正是他要找的。胡秋水趕緊從腰間抽出小鏟子,小心翼翼地連根挖起,寶貝似的放進簍中,嘴裏還念叨著:“小川子,有救了,哥哥找到藥啦。” 臨近溪邊,他又發現了大片魚腥草,鮮嫩的葉片看著就充滿生機,他迅速采了不少,沉甸甸的竹簍讓他的背微微彎下,卻也給他帶來滿滿的希望,仿佛弟弟已經康複,又在眼前活蹦亂跳。
胡秋水背著滿滿一簍草藥匆匆迴到家,連口氣都顧不上喘,就直奔廚房。他把采來的草藥一股腦倒在地上,蹲下身子,手指靈活又迅速地分揀,剔除掉夾雜的枯枝敗葉,再拿到水盆裏清洗幹淨,按照腦海裏想好的方案,開始熬藥。灶膛裏的火被他燒得旺旺的,映照著他滿是疲憊卻無比堅定的臉龐,汗水從額頭滾落,掉進火裏,發出 “滋滋” 的聲響。
藥鍋裏,草藥隨著沸水翻滾,散發出一股混合的草木清香,彌漫了整個屋子。胡秋水守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緊緊盯著火候,時不時用筷子攪拌一下,確保藥效充分熬出。鍋裏的湯汁咕嚕咕嚕冒著泡,像是在訴說著救命的希望。藥熬好後,他小心翼翼地濾出湯汁,端到小川子床邊,雙手因為緊張微微顫抖。
看著昏迷的弟弟,胡秋水輕聲哄著:“小川子,哥哥喂你喝藥咯,喝了藥病就好了,咱還能一起去村口玩呢。” 他輕輕扶起弟弟,讓弟弟靠在自己懷裏,一小勺一小勺地把藥喂進小川子嘴裏,每喂一勺,就停下來,眼睛死死盯著弟弟的臉,觀察他的反應,生怕又吐出來。喂完藥,他又打來一盆涼水,擰幹毛巾,輕輕擦拭小川子滾燙的身體,從額頭到脖頸,從手臂到小腿,一處不落,嘴裏還喃喃說著:“把熱度降下來,炎症也能消得快些。”夜晚來臨,胡秋水不敢合眼,一直守在床邊。他搬來一個小凳子,坐在那兒,時刻留意著小川子的體溫變化,隔一會兒就伸手摸摸額頭,還把小川子的細微動靜都記錄在一張破舊的紙上,脈搏跳動頻率、出汗情況,事無巨細。一旦發現體溫有上升的趨勢,他就再給弟弟喂一點稀釋過的藥湯,或是用濕布更換著擦拭身體,機械又專注地重複著這些動作,仿佛整個世界隻剩下弟弟的病情。就這樣,在胡秋水沒日沒夜的精心照料與治療下,轉機終於出現了。第三天清晨,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縫隙照進來的時候,小川子的手指輕輕動了一下。胡秋水原本正趴在床邊打盹兒,瞬間驚醒,眼睛死死盯著弟弟,大氣都不敢出,生怕是自己的錯覺。緊接著,小川子緩緩睜開雙眼,雖然眼神還有些迷茫虛弱,但那熟悉的靈動勁兒開始慢慢迴來。
“娘…… 哥哥……” 小川子微弱地叫著,聲音像是破舊的風箱,斷斷續續,卻如同天籟。胡秋水眼眶泛紅,激動地大喊:“爹,娘,小川子醒了!” 聲音因為興奮和疲憊而沙啞幹裂。家人聞聲衝進屋子,看到清醒過來的小川子,先是一愣,隨即爆發出一陣狂喜。
母親第一個撲到床邊,膝蓋差點磕在床沿上,她全然不顧,雙手急切地捧起小川子的臉,淚水決堤而出,邊哭邊念叨:“我的老天爺啊,可算把你盼醒了!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娘也不活了!” 她把臉貼在小川子的額頭上,感受著那不再滾燙的溫度,又哭又笑:“兒啊,你可把娘的心都揉碎了,這幾天娘沒一刻踏實的,多虧了你哥啊!”父親幾步跨到跟前,眼眶也是紅紅的,他伸手摸摸小川子的腦袋,聲音帶著幾分哽咽:“醒了就好,醒了就好啊!祖宗保佑,咱家沒折了這根苗苗。” 隨後,他轉身看向胡秋水,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道:“秋水啊,這次真虧了你!爹一直當你還是個半大孩子,沒成想關鍵時候,就你能扛事兒,本事比爹還大!”姐姐跟在父親身後,手裏還攥著為小川子祈福的平安符,她衝到床邊,一下塞進弟弟手裏,帶著哭腔說:“小川子,你可算醒了!姐姐天天去廟裏求菩薩,這下菩薩顯靈了。你不知道,這幾天哥哥為了救你,累得不成人形,以後你可得好好報答哥哥!”接下來的幾天,小川子的病情持續好轉,能坐起來喝米粥,還能和家人說上幾句話。一開始聲音還很微弱,慢慢就有了力氣,臉上也泛起了紅暈。家人看著逐漸恢複活力的小川子,對胡秋水又驚又喜。
父親走到胡秋水麵前,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裏滿是讚許:“兒啊,這次的事,爹看得真真兒的,你有能耐,有見識!往後家裏大事小事,你都拿主意。春耕咋安排,囤糧咋規劃,爹都聽你的。”
母親拉著胡秋水的手,輕輕摩挲著,眼裏滿是欣慰與依賴:“秋水,娘這輩子沒啥大盼頭,就盼著你們幾個平平安安的。如今你救了小川子,娘心裏有數,以後這個家,你就是主心骨。哪怕遇上難事,娘信你能帶著咱家闖過去。”
姐姐也在一旁點頭附和:“就是,秋水,你這一手醫術太神了!往後我也跟著你學,多聽你的。家裏的事兒,你指東,我絕不往西。”
從這之後,家裏但凡遇上重要事務,父母都會先問問胡秋水的想法,把決斷權交到他手上。不論是春耕播種的規劃,還是鄰裏間的糾紛處理,胡秋水的意見都成了家裏的定海神針。他正式從一個被家人照顧的孩子,變成了能為家人遮風擋雨的頂梁柱,徹底贏得了家人的信任。在這個家中,他肩負起了更多的責任,也懷揣著滿滿的溫情與力量,繼續守護著一家人的生活,歲月似乎也因為這份成長與擔當,在小院裏沉澱出別樣的安穩與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