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現代財政收入震驚眾人,朱棣也想建立日不落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 作者:千年後的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先生,咱能不能問一下,你所處的時代,不收田賦了,那一年的稅收有多少啊?”朱元璋說完,眾人的臉上都是一副好奇的模樣。
取消田賦?
遍觀史冊,哪怕是號稱開元盛世的大唐,也沒聽說過連農稅都不收了啊。
所有人又是期待,又是好奇。
到底稅收要到什麽程度,才能豪橫的將田賦給取消掉。
“自然可以。”薑餅咧嘴一笑,心中頗為自豪。
他拿出手機查閱了一下去年的財政收入後,說道:
“就拿去年來說,我們國家的收入高達21萬億!”
“多少!”
聽到這個數字,朱元璋不可置信的叫出聲來。
“21萬億兩?那得是多少銀子啊!”
老朱家眾人聽到這個數字後,都是兩眼一花,仿佛無盡的金山銀山擺在眼前一樣。
“不是21萬億兩,是21萬億。”薑餅糾正道:“我們那會兒早就不用白銀了,是另外一種貨幣計算規則。”
話是這麽說,但不管是朱元璋還是朱棣,心中都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濃鬱的落差感。
他們一年的稅收連一億兩白銀的宋朝都不如,人家都已經在億前麵還跟了個萬字了,這是何等的差距啊!
為了讓眾人更直觀的對比,薑餅特意查閱了一下後,說道:
“好了,剛剛我大致看了一下換算規則。
如果按照洪武兩千萬兩的稅收來看,換算成我們那個時代的錢,大約不到400億。”
……
好消息,數字變大了。
壞消息,期間的差距也更大了。
在薑餅沒有換算之前,眾人心中或許還抱有僥幸心理,認為哪怕大明比不上薑先生的那個時代,但應該也不會落後太多吧。
按照大明和宋朝的五倍差距來看。
最多也就是十幾倍左右頂天了。
眾人滿懷期待。
可當這個數字赤裸裸的擺在他們麵前時,卻讓所有人的幻想破滅。
400比21萬!
朱高熾很快就算了出來,這是五百多倍的差距啊!
換句話說,人家一年的收入,抵得上大明五百多年的稅收。
可實際呢,眾人現在都知道,大明就存在了276年。
合著你大明還倒欠人家兩百多年啊。
這個結果讓眾人都有些接受不了。
尤其是朱元璋。
推翻暴元之前,他滿心都想著自己要做一個聖君雄主,為百姓謀福,讓所有人都過上好日子。
可結果呢,隨著薑餅的講述,他越來越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的好像有些不夠格。
想讓子孫日子好過一點吧,弄出了遺禍後世的藩王製度。
處心積慮搞了個寶鈔,結果後麵別人擦屁股都嫌硬。
這麽想著,他好像有些失敗。
可朱元璋畢竟是朱元璋,能從一個放牛娃成為洪武大帝的人,心態可不是一般的好。
短暫的失神過後,他就調整了過來。
“以前做的不好那又怎麽樣?
咱現在遇到了薑先生,隻要改過自新,大明的百姓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的!”
想到這,朱元璋懇切的道:
“薑先生,咱知道,想要讓國家像你們一樣,有這麽高的財政收入,那是癡心妄想了。
但咱也想讓大明的百姓都過上些好日子,希望您教教咱!”
擺了擺手,薑餅笑道:“老爺子不必這麽嚴肅,咱們接著說便是。
我剛剛說的這些收入,恰恰就是來自於你們最看不起的商稅。
當然,細分下來,包含了什麽企業所得、個人所得等等,這裏我就不過多贅述了。
後麵你們迴去後可以自己摸索出一套適合本朝的方案出來。”
眾人聽了,都是認真的點頭。
薑餅接著道:
“其實你們作為統治階級,某種程度上來說,目光是比我要更長遠的。
之所以曆朝曆代都選擇重農抑商。
除了擔心國民們都去逐利後,荒廢了農事之外,更重要的一點,無非是覺得商品是不能不交換的,可又絕對不可以放下去不管,使重權移於豪強之手,出現尾大不掉甚至反製之勢。
索性將許多重要的商品,例如鹽鐵等牢牢的掌握在朝廷手中。
本質上來講,這沒有任何問題,甚至是每一個統治者都默認的事情。
但辯證的來看,這種思維卻太過內傾化。
國家的發展追求平穩沒有錯,但思維內傾恰恰不利於穩定發展。
你們想想,即便不發展商業,可到了王朝的中後期,土地兼並問題,階級固化問題不依舊比比皆是嗎?”
說到這,薑餅停頓了一下。
所有人都忍不住開始思索,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尤其是崇禎,之所以亡國,不就是源於這些世家大族們牢牢的把控住了資源。
反而導致朝廷窮的叮當響,連軍餉都發不起,士兵不引發嘩變就算不錯了,你還指望人家給你賣命嗎?
看著眾人臉上或多或少露出若有所思的模樣,薑餅覺得差不多了,又繼續道:
“可能在你們那個時代,會認為商業是流通的,不創造實際價值。
但實際上,流通開闊了視野,讓人們有了追求,這些走在前沿的人意識到了有更好的東西,自然就在心中埋下了進取開拓的種子!
說句題外話。
在洪武時期的西方,就已經處在文藝複興時期了,正是因為他們的流通開闊了視野,到崇禎年間,西方進入大航海時代。
隨著商貿的進行,當初一個小小的島國,也成為了橫跨整個世界的日不落帝國。”
“先生,何謂日不落?”聽到這,朱棣突然提了疑問。
薑餅解釋道:“和你們傳統的天圓地方認知不同。
我們所處的世界,其實是一個巨大的球,如果你沿著一個方向一直走下去,總有一天會迴到原點。
這個球,又圍著更大的太陽進行轉動,在公轉的同時,本身也發生自轉。
繞太陽一圈,就是一年,自轉一天,就是一日。
也正因如此,才會出現太陽東升西落的場景。
當時的那個國家,將本國的旗幟插遍了世界,哪怕在本國太陽已經落下了,但其它的領土上,太陽依舊升起。
這,就是所謂的日不落。”
居然是這樣!
聽完,朱棣的心中燃起了一道名叫征服的欲火。
他喜歡日不落這個名字。
一個小島國都能成為日不落,大明為什麽不行?
大明日不落帝國,真是一個好聽的名字。
取消田賦?
遍觀史冊,哪怕是號稱開元盛世的大唐,也沒聽說過連農稅都不收了啊。
所有人又是期待,又是好奇。
到底稅收要到什麽程度,才能豪橫的將田賦給取消掉。
“自然可以。”薑餅咧嘴一笑,心中頗為自豪。
他拿出手機查閱了一下去年的財政收入後,說道:
“就拿去年來說,我們國家的收入高達21萬億!”
“多少!”
聽到這個數字,朱元璋不可置信的叫出聲來。
“21萬億兩?那得是多少銀子啊!”
老朱家眾人聽到這個數字後,都是兩眼一花,仿佛無盡的金山銀山擺在眼前一樣。
“不是21萬億兩,是21萬億。”薑餅糾正道:“我們那會兒早就不用白銀了,是另外一種貨幣計算規則。”
話是這麽說,但不管是朱元璋還是朱棣,心中都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濃鬱的落差感。
他們一年的稅收連一億兩白銀的宋朝都不如,人家都已經在億前麵還跟了個萬字了,這是何等的差距啊!
為了讓眾人更直觀的對比,薑餅特意查閱了一下後,說道:
“好了,剛剛我大致看了一下換算規則。
如果按照洪武兩千萬兩的稅收來看,換算成我們那個時代的錢,大約不到400億。”
……
好消息,數字變大了。
壞消息,期間的差距也更大了。
在薑餅沒有換算之前,眾人心中或許還抱有僥幸心理,認為哪怕大明比不上薑先生的那個時代,但應該也不會落後太多吧。
按照大明和宋朝的五倍差距來看。
最多也就是十幾倍左右頂天了。
眾人滿懷期待。
可當這個數字赤裸裸的擺在他們麵前時,卻讓所有人的幻想破滅。
400比21萬!
朱高熾很快就算了出來,這是五百多倍的差距啊!
換句話說,人家一年的收入,抵得上大明五百多年的稅收。
可實際呢,眾人現在都知道,大明就存在了276年。
合著你大明還倒欠人家兩百多年啊。
這個結果讓眾人都有些接受不了。
尤其是朱元璋。
推翻暴元之前,他滿心都想著自己要做一個聖君雄主,為百姓謀福,讓所有人都過上好日子。
可結果呢,隨著薑餅的講述,他越來越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的好像有些不夠格。
想讓子孫日子好過一點吧,弄出了遺禍後世的藩王製度。
處心積慮搞了個寶鈔,結果後麵別人擦屁股都嫌硬。
這麽想著,他好像有些失敗。
可朱元璋畢竟是朱元璋,能從一個放牛娃成為洪武大帝的人,心態可不是一般的好。
短暫的失神過後,他就調整了過來。
“以前做的不好那又怎麽樣?
咱現在遇到了薑先生,隻要改過自新,大明的百姓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的!”
想到這,朱元璋懇切的道:
“薑先生,咱知道,想要讓國家像你們一樣,有這麽高的財政收入,那是癡心妄想了。
但咱也想讓大明的百姓都過上些好日子,希望您教教咱!”
擺了擺手,薑餅笑道:“老爺子不必這麽嚴肅,咱們接著說便是。
我剛剛說的這些收入,恰恰就是來自於你們最看不起的商稅。
當然,細分下來,包含了什麽企業所得、個人所得等等,這裏我就不過多贅述了。
後麵你們迴去後可以自己摸索出一套適合本朝的方案出來。”
眾人聽了,都是認真的點頭。
薑餅接著道:
“其實你們作為統治階級,某種程度上來說,目光是比我要更長遠的。
之所以曆朝曆代都選擇重農抑商。
除了擔心國民們都去逐利後,荒廢了農事之外,更重要的一點,無非是覺得商品是不能不交換的,可又絕對不可以放下去不管,使重權移於豪強之手,出現尾大不掉甚至反製之勢。
索性將許多重要的商品,例如鹽鐵等牢牢的掌握在朝廷手中。
本質上來講,這沒有任何問題,甚至是每一個統治者都默認的事情。
但辯證的來看,這種思維卻太過內傾化。
國家的發展追求平穩沒有錯,但思維內傾恰恰不利於穩定發展。
你們想想,即便不發展商業,可到了王朝的中後期,土地兼並問題,階級固化問題不依舊比比皆是嗎?”
說到這,薑餅停頓了一下。
所有人都忍不住開始思索,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尤其是崇禎,之所以亡國,不就是源於這些世家大族們牢牢的把控住了資源。
反而導致朝廷窮的叮當響,連軍餉都發不起,士兵不引發嘩變就算不錯了,你還指望人家給你賣命嗎?
看著眾人臉上或多或少露出若有所思的模樣,薑餅覺得差不多了,又繼續道:
“可能在你們那個時代,會認為商業是流通的,不創造實際價值。
但實際上,流通開闊了視野,讓人們有了追求,這些走在前沿的人意識到了有更好的東西,自然就在心中埋下了進取開拓的種子!
說句題外話。
在洪武時期的西方,就已經處在文藝複興時期了,正是因為他們的流通開闊了視野,到崇禎年間,西方進入大航海時代。
隨著商貿的進行,當初一個小小的島國,也成為了橫跨整個世界的日不落帝國。”
“先生,何謂日不落?”聽到這,朱棣突然提了疑問。
薑餅解釋道:“和你們傳統的天圓地方認知不同。
我們所處的世界,其實是一個巨大的球,如果你沿著一個方向一直走下去,總有一天會迴到原點。
這個球,又圍著更大的太陽進行轉動,在公轉的同時,本身也發生自轉。
繞太陽一圈,就是一年,自轉一天,就是一日。
也正因如此,才會出現太陽東升西落的場景。
當時的那個國家,將本國的旗幟插遍了世界,哪怕在本國太陽已經落下了,但其它的領土上,太陽依舊升起。
這,就是所謂的日不落。”
居然是這樣!
聽完,朱棣的心中燃起了一道名叫征服的欲火。
他喜歡日不落這個名字。
一個小島國都能成為日不落,大明為什麽不行?
大明日不落帝國,真是一個好聽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