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抓捕結束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 作者:千年後的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末清初之際,投降清廷的人有很多很多。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以下幾人。
平西王吳三桂。
水太涼錢謙益。
以及太後勸降洪承疇。
而若論最無恥,對清廷出力最大的,當屬洪承疇莫屬。
錢謙益隻是不要臉,能力又菜,隻會吹牛逼、捧臭腳、沽名釣譽。
洪承疇可以說是 滿清覆滅南明的第一大功臣,明明白白的第一大功臣。
南明的軍隊,鄭芝龍是被他勸降的,還有以孫可望為首的大西軍也是他勸降的。
因為這家夥威望太高了,明朝是五省總督,崇禎最信任的兩個人之一,他出麵去勸降明朝的那些權臣,對人心的刺激實在太大了。
沒辦法,洪承疇能力實在太強了。
罵名該背負的他的確得背負,但事實卻無法歪曲。
洪承疇屬於實用主義者,對農民軍、對大清以及投降後對大順,全都采用的是最精準的戰術。
對農民軍時候他是孫傳庭的上級,盧象升隻能算給他打輔助,這一時期明軍對農民軍絕對大勝,基本上肅清了陝西、河南的農民軍。
高迎祥被害,張獻忠投降,李自成隻剩下算上家屬幾百人的殘軍逃入商洛山。
如果這時候不是被調任總督薊遼,很難說李自成還能堅持多久。
對清軍他鬆錦大戰前期讓清軍打的特別難受,多爾袞、濟爾哈朗、豪格、阿濟格、多鐸這些人都萌生過不再打下去的想法。
而且除了濟爾哈朗外,全都因為戰事問題受到過降級處分,多鐸甚至被一擼到底過。
雖然這時候明朝一方也覺得難受,但敵強我弱情況下,一起難受才是真正的方式。
當然最後洪承疇到底頂不住朝廷壓力,被迫決戰,全軍覆沒。
但這屬於大明痼疾,誰也沒有辦法。
投降後對大順和南明,都有絕對精準的戰略,他的戰略能力在明清之交至少前三的水平。
範文程隻能說是提出整體大概戰略,洪承疇的戰略才是從入關到怎麽擊垮李自成一步步都說清楚了。
後麵平定南方他的戰略也是非常精準的。
就戰略層麵來說,洪承疇是晚明所有人裏麵,至少表現出來最清晰也水平最高的,勝過包括之前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在內的所有人。
其他人最多體現出戰術能力,戰略方麵要麽沒法說清楚,要麽沒法貫徹,隻有洪承疇,因為投清後有了敢於直說戰略和貫徹戰略的平台,所以全麵體現了戰略能力。這也不能不說挺諷刺的。
沒有洪承疇的全力輔佐,南明完全有可能就這樣在南方據有數省之地而一直維持下去。
畢竟,滿蒙大軍已經過了最強的時候,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在孫可望投滿之前,南明一度處於反攻之勢。
滿清一度想放棄湖南,是洪承疇力勸堅守。
此獠修了幾千裏溝壘,以拖待變,終於等到南明三王內訌。
孫可望是個有雄才、無大略之人,他想稱帝,這不是不可以,問題是時機遠遠未到啊,結果他毀滅南明,也毀滅了他自己。
正因為洪承疇的能力,讓崇禎對於此人愈發的恨之入骨。
除了對之前他欺騙自己感情的事情耿耿於懷之外,還有他後來對於中原百姓的壓迫。
若非在此人的主導之下,滿清可沒有這麽大的能力能迅速收攏天下之兵,最終一統宇內。
當過來抓捕洪承疇的士兵踹開他家的院門時,巨大的響動聲驚擾到了洪承疇。
他身子先是一顫,接著便迅速冷靜了下來,似乎想到了什麽,緩緩走出自己的書房中。
此時,家中的下人們正和士兵們起了爭執。
大意其實和抓捕滿人官員時的差不多,都是質問這些人哪裏來的,他家的主人地位崇高,哪來能由著這些人胡來雲雲。
可士兵們還沒發揮,洪承疇自己卻製止了下人的行為。
“你們是大明的兵?”
洪承疇用超乎尋常的平靜詢問出聲。
為首的士兵聽到這話,遲疑了片刻,但還是點了點頭。
他所接到的命令隻是來抓捕這些官員。
畢竟是從永樂年間過來的,他不知道麵前這人是誰,也不知道他未來做了什麽。
總之,現在隻是在堅定的執行罷了。
見到對方點頭,洪承疇先是一笑,接著又道:“是弘光皇帝打過來了?”
話才說出,他自己便搖頭否認:“不可能啊,據老夫所知,攝政王已經派了多鐸前去揚州,隻怕不下數月的功夫,這南明也該覆滅了。
你們,究竟是誰?”
他喃喃自語,士兵卻不予理會了。
和一個被捕之人說這麽多做什麽呢。
見沒有得到迴應,洪承疇歎了一聲,從容被捕,他知道,自己遲早會見到這些人的領袖是何人的。
洪承疇真的很好奇,清軍此時明明不可一世,為何就這麽敗了呢?
他心裏很清楚,既然都已經到了全城抓捕官員的時刻了,那這京城多半已經被明軍所占據。
對此沒什麽好疑惑的。
可是,究竟是何人能有這麽大的能耐?
既然京城都已經失守,還在外麵的清軍不過如浮萍一般,隻怕用不了多久,也終將覆滅吧。
如若攻陷京城的並非明軍,而是其他勢力,洪承疇心中或許還不會有這麽大的震撼。
可如今,他卻陷入了沉思。
“難不成,我真的選擇錯了……”
他在心底喃喃。
……
抓捕行動很是順利,手握曆史與貳臣傳的崇禎根本不可能抓錯人。
而且。
當知道是明軍入城後,百姓們也是爭先恐後的提供幫助,讓這場抓捕隻持續了兩個時辰左右,就徹底結束了。
除了那些自以為能跑出城外,結果反而被毫無懸念直接抓捕的官員,以及那些在家中坐以待斃,最終被踹門而入的人。
還有這麽一部分,他們更機靈些,知道想出城現在是很難了,於是選擇躲藏在城中。
可惜現在軍民一心,這種可疑人員很快就被舉報,最後也隻得老老實實的被押往了紫禁城。
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以下幾人。
平西王吳三桂。
水太涼錢謙益。
以及太後勸降洪承疇。
而若論最無恥,對清廷出力最大的,當屬洪承疇莫屬。
錢謙益隻是不要臉,能力又菜,隻會吹牛逼、捧臭腳、沽名釣譽。
洪承疇可以說是 滿清覆滅南明的第一大功臣,明明白白的第一大功臣。
南明的軍隊,鄭芝龍是被他勸降的,還有以孫可望為首的大西軍也是他勸降的。
因為這家夥威望太高了,明朝是五省總督,崇禎最信任的兩個人之一,他出麵去勸降明朝的那些權臣,對人心的刺激實在太大了。
沒辦法,洪承疇能力實在太強了。
罵名該背負的他的確得背負,但事實卻無法歪曲。
洪承疇屬於實用主義者,對農民軍、對大清以及投降後對大順,全都采用的是最精準的戰術。
對農民軍時候他是孫傳庭的上級,盧象升隻能算給他打輔助,這一時期明軍對農民軍絕對大勝,基本上肅清了陝西、河南的農民軍。
高迎祥被害,張獻忠投降,李自成隻剩下算上家屬幾百人的殘軍逃入商洛山。
如果這時候不是被調任總督薊遼,很難說李自成還能堅持多久。
對清軍他鬆錦大戰前期讓清軍打的特別難受,多爾袞、濟爾哈朗、豪格、阿濟格、多鐸這些人都萌生過不再打下去的想法。
而且除了濟爾哈朗外,全都因為戰事問題受到過降級處分,多鐸甚至被一擼到底過。
雖然這時候明朝一方也覺得難受,但敵強我弱情況下,一起難受才是真正的方式。
當然最後洪承疇到底頂不住朝廷壓力,被迫決戰,全軍覆沒。
但這屬於大明痼疾,誰也沒有辦法。
投降後對大順和南明,都有絕對精準的戰略,他的戰略能力在明清之交至少前三的水平。
範文程隻能說是提出整體大概戰略,洪承疇的戰略才是從入關到怎麽擊垮李自成一步步都說清楚了。
後麵平定南方他的戰略也是非常精準的。
就戰略層麵來說,洪承疇是晚明所有人裏麵,至少表現出來最清晰也水平最高的,勝過包括之前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在內的所有人。
其他人最多體現出戰術能力,戰略方麵要麽沒法說清楚,要麽沒法貫徹,隻有洪承疇,因為投清後有了敢於直說戰略和貫徹戰略的平台,所以全麵體現了戰略能力。這也不能不說挺諷刺的。
沒有洪承疇的全力輔佐,南明完全有可能就這樣在南方據有數省之地而一直維持下去。
畢竟,滿蒙大軍已經過了最強的時候,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在孫可望投滿之前,南明一度處於反攻之勢。
滿清一度想放棄湖南,是洪承疇力勸堅守。
此獠修了幾千裏溝壘,以拖待變,終於等到南明三王內訌。
孫可望是個有雄才、無大略之人,他想稱帝,這不是不可以,問題是時機遠遠未到啊,結果他毀滅南明,也毀滅了他自己。
正因為洪承疇的能力,讓崇禎對於此人愈發的恨之入骨。
除了對之前他欺騙自己感情的事情耿耿於懷之外,還有他後來對於中原百姓的壓迫。
若非在此人的主導之下,滿清可沒有這麽大的能力能迅速收攏天下之兵,最終一統宇內。
當過來抓捕洪承疇的士兵踹開他家的院門時,巨大的響動聲驚擾到了洪承疇。
他身子先是一顫,接著便迅速冷靜了下來,似乎想到了什麽,緩緩走出自己的書房中。
此時,家中的下人們正和士兵們起了爭執。
大意其實和抓捕滿人官員時的差不多,都是質問這些人哪裏來的,他家的主人地位崇高,哪來能由著這些人胡來雲雲。
可士兵們還沒發揮,洪承疇自己卻製止了下人的行為。
“你們是大明的兵?”
洪承疇用超乎尋常的平靜詢問出聲。
為首的士兵聽到這話,遲疑了片刻,但還是點了點頭。
他所接到的命令隻是來抓捕這些官員。
畢竟是從永樂年間過來的,他不知道麵前這人是誰,也不知道他未來做了什麽。
總之,現在隻是在堅定的執行罷了。
見到對方點頭,洪承疇先是一笑,接著又道:“是弘光皇帝打過來了?”
話才說出,他自己便搖頭否認:“不可能啊,據老夫所知,攝政王已經派了多鐸前去揚州,隻怕不下數月的功夫,這南明也該覆滅了。
你們,究竟是誰?”
他喃喃自語,士兵卻不予理會了。
和一個被捕之人說這麽多做什麽呢。
見沒有得到迴應,洪承疇歎了一聲,從容被捕,他知道,自己遲早會見到這些人的領袖是何人的。
洪承疇真的很好奇,清軍此時明明不可一世,為何就這麽敗了呢?
他心裏很清楚,既然都已經到了全城抓捕官員的時刻了,那這京城多半已經被明軍所占據。
對此沒什麽好疑惑的。
可是,究竟是何人能有這麽大的能耐?
既然京城都已經失守,還在外麵的清軍不過如浮萍一般,隻怕用不了多久,也終將覆滅吧。
如若攻陷京城的並非明軍,而是其他勢力,洪承疇心中或許還不會有這麽大的震撼。
可如今,他卻陷入了沉思。
“難不成,我真的選擇錯了……”
他在心底喃喃。
……
抓捕行動很是順利,手握曆史與貳臣傳的崇禎根本不可能抓錯人。
而且。
當知道是明軍入城後,百姓們也是爭先恐後的提供幫助,讓這場抓捕隻持續了兩個時辰左右,就徹底結束了。
除了那些自以為能跑出城外,結果反而被毫無懸念直接抓捕的官員,以及那些在家中坐以待斃,最終被踹門而入的人。
還有這麽一部分,他們更機靈些,知道想出城現在是很難了,於是選擇躲藏在城中。
可惜現在軍民一心,這種可疑人員很快就被舉報,最後也隻得老老實實的被押往了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