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的主人公出生在21世紀某年某月某天,姓唐名澤道號靖閑,道號?沒錯,主人公是一個道士,年方十八,四川成都人。因為作者不想再多取兩個名字,於是唐澤的父母在他高考過後留下了可以讓唐澤可以躺平一輩子遺產後就因空難去世了。可謂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而在經曆痛苦的那一段時間,唐澤偶遇了一位雲遊到成都的道長也就是他的師父曠雅先生。你要問是如何相遇的,因為和後文沒多大關係我也懶得編了,反正就是酒吧偶遇聊了聊之後,曠雅先生覺得與唐澤有緣便收下了他這個第17弟子,取道號靖閑。有道是,“氣定神閑,隨波逐流,無拘無束獨自遊。無憂無慮,無欲無求,管他好運幾時有。”


    唐澤作為本文的主角身長八尺五寸,胸闊八尺,體健如虎。容貌既不醜惡,亦不俊秀;身膂異常之壯實,頗有威勢。


    換人話就是,身高一米九四,身材外貌跟三國無雙裏麵的呂布一模一樣,因為上段的描寫就是抄的,啊呸,借鑒的古文裏麵對呂布的描寫。可以理解為一個長相一般的先天健美猛男。


    雙親離世之後,除了幾個遠在他鄉的遠親之外,唐澤在成都就真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了。於是在收到珠海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後,唐澤便處理掉了家裏所有他目前用不上的不資產,又在市中心購置了一套能供他假期迴來棲身的小公寓。便動身去了他人生的下一個重要站點,有亞洲最美山穀大學之稱的珠海大學。


    唐澤提前了報到時間一個月左右到了學校,因為他需要在學校外麵租房子。那為什麽不住宿舍呢,因為在曠雅先生離開成都之前傳了兩道符籙給唐澤,需要他在每日子時練功,並且從此遵循門派規訓,戒五葷三厭。


    何謂五葷三厭呢。是為中國古代的“齋戒”飲食的禁忌,最早為道家、儒家所推崇,後被外來宗教引用。道家以韭、蒜、芸薹、胡荽、薤為五葷;而三厭是道教忌食的三種肉:即雁、狗、烏龜。


    後來佛教也把這一套學了過去,《西遊記》中豬剛鬣受了菩薩戒行,斷了五葷三厭,唐僧因此給他起了個別號,叫做“八戒”。五葷三厭,屬宗教戒條,信徒不準食用。厭,在此是人若食之,天地神明俱不喜之意。


    芸薹,又叫胡菜、寒菜、薹菜、紅油菜什麽的,是一種中藥。胡荽就是香菜,薤是藠頭,四川人很喜歡拿這個做泡菜。


    所以說啊,除了雲苔比較少見以外,像蒜、香菜、韭菜、藠頭都是日常會食用的,特別是蒜這種大多數中餐多少都會放點兒,在外麵吃飯就很容易誤食,所以唐澤隻能在校外租個房子自己做飯。


    那萬一誤食了之後怎麽辦呢,那也簡單,得去祖師爺像前跪香,並且因為這些東西會亂炁,所以誤食之後不能練功。


    說到祖師爺,唐澤所拜的曠雅先生是晉地鹿泉山玄霄派的二代弟子。而這玄霄派為正一玉堂派支脈,奉真武大帝為祖師。


    有道是“天下皆知天心道,不知天心尊玉堂。”這是說天心是萬法之祖,那麽玉堂便是其中的核心與內密。


    玉堂派的開派祖師路時中字當可。北宋時期,路祖居於大茅山之中,於宣和年間開派演教,號上清大洞三景法師,且天心派的傳承大法《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便是由其所編纂,被世人稱作“路真官”。


    玉堂者,乃玉京山中自然梵炁結而為堂,中有九老丈人,是赤明化生之炁,其山金光不夜,九炁長春,是曰“玉虛之境”,故此法教自玉京山出,故曰“玉堂”。


    有文獻記載“玉堂乃天心祖法之內密,萬法之所宗,三界所仰,自漢天師以來獨傳心印,別無雜術。”


    玉堂派和天心派都源於祖天師,乃是祖天師所傳天師道之外的另一支法脈,而玉堂又作為天心內密獨成一支,學術上可以說是天心支脈,但是實際上是一個獨立的重要派別。


    作為正兒八經的正一法教,唐澤的師父曠雅先生也是秉承著正一道士一貫的隨性作風,除了每年端午法會要求眾弟子得迴山門以外,別的時節就是愛上哪上哪,主要是他本人除了端午前後那段時間基本上也都不會在山裏,反正法門交給你了,愛練不不練,每周固定周四晚上微信群裏給徒弟們講兩小時課,內容也是想到啥講啥,徒弟們問啥他答啥。你要問師父收徒的要求是啥,也就一個,長得不醜就行。


    幾經思考之後,唐澤在學校旁邊租了一間四室兩廳帶閣樓的房子。閣樓供上真武大帝像


    每日早晚上香供奉。主臥自己住,書房搞成宅男快樂電競屋,還有兩間客房一間弄成標間一間布置成單人間,萬一哪天師父帶著師兄師弟們雲遊到珠海還能接待一下,在成都偶遇師父的時候就是大師兄,三師兄和十六師兄隨行侍奉著的。


    唐澤就讀的專業叫做休閑體育,用開學大會上他們院長的原話就是,“啥是休閑,休閑就是玩兒,所以我們這個專業就是教人怎麽玩,要玩出技術,玩出藝術,還要玩出學術。”


    嗯。。。聽懂的掌聲。


    翻譯翻譯就是畢業以後專業對口的工作大概率是不看學曆的,例如,健身教練,高爾夫教練\/球童,登山領隊,衝浪教練,網球教練等等等等,或者開健身房,開高爾夫會所,開各種運動俱樂部等等等等。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唐澤想著反正來都來了,好好學習,學個滿嘴順口溜以後考研唄。


    快樂的時光就如白駒過隙,一眨眼,大一就快玩兒完了。


    唐澤絞盡腦汁在端午節請了兩周假,幫輔導員和他對象合了個八字然後一頓妙語連珠,反正核心思想就是你倆這要是不結婚估計老天爺都看不下去之類的。於是喜提假條及紅包開開心心去山門開會了。


    而這短短的一年時間不到,唐澤已經從最小的十七師弟變成了十七師兄,據說是師父離開成都後就一路向西,在新疆的納木措湖邊遇見了一個放羊的小女孩,小女孩手裏拿著一根長矛似的木棍在崎嶇的山地上如履平地的玩“牧羊人躍”,曠雅先生見著小女孩矯健的身姿不由心喜,於是找到小女孩的父母收下了這個第十八弟子。


    而後不久他又在日喀則的一個小鎮上見著了一個漂亮得就像童話故事裏跳出來的哈薩克斯坦姑娘。


    “皎皎兮似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迴風之流雪”。


    修行界向來信奉一個道理:極致者不凡。無論高矮胖瘦或是別的什麽外顯,隻要足夠特別,其人便必有不同尋常之處。如果說唐澤是那種先天呂布狂戰士的模樣,這個哈族姑娘可以說就是賽貂蟬了,所以曠雅先生又收下了這個十九弟子。


    從學校到山門有2000多公裏,唐澤因為興奮與憧憬一刻不停的驅車20個小時直奔祖山。到的時候大師兄,三師兄和十六師兄已經在停車場等著他了。


    “見過三位師兄。”唐澤執禮敬之


    大師兄靖岩,剛過而立之年,是眾師兄弟中唯一已經可以出師收弟子的,據說在東南亞有個100平方公裏私人島嶼,所以他平時基本上都是隨著師父四處雲遊的。目標是成為天下第一術士。


    三師兄靖姝,號稱鐵口直斷,是眾師兄弟中命理學的最好的,師父在太原的道堂主要是她在負責打理。


    十六師兄靖緹,三十五,早唐澤入門一個月,之前是因為頑疾四處尋醫而碰上了師父,病好過後就毅然投身道門。東都洛陽人,現居長安,普通白領小孩兩歲。


    “師父呢”唐澤問到


    “在挨師爺罵呢,估計晚飯才看得到人了。”大師兄笑著說


    “咋的了”


    “去年師爺就在說師父收徒收太多了,結果一年過了又多了四個,現在師父準備提高收徒門檻了”三師兄說到


    “怎麽個提高法啊”


    “還在想,大師兄的意思是不如搞個拜師費,拜師20w,不二價,童叟無欺。”


    “我覺得這個好,隻要不讓我們補這個拜師費就行。”


    “要補的話我立馬走人”十六師兄默默補了一句。


    “+1”唐澤舉手


    “附議”三師兄點頭。


    ......


    第二天,端午法會如期舉行,敬天地,拜祖師,接著是新人拜師入冊儀式,最後師爺開壇講道,然後就是吃喝玩樂時間。


    山裏待了兩天,唐澤就跟著師兄弟們的大部隊去了太原。


    師爺維玄子,是玉堂派的正統傳承人,他承襲上古技法加以創新完善,將其融會貫通,係統整理,形成一套科學嚴謹、實用精準的係列課程,並將此法傳播弘揚。而後於不惑之年在晉地鹿泉山,昔日南極仙翁飛升之道場開山立新教,名玄霄。


    又有詞雲“順者凡逆為仙我在其中顛倒顛,山之巔傲世間有家玄霄便有天。”


    維玄子收徒七人,在業內號稱玄霄七子。六弟子曠雅先生,於山西太原建玄霄道堂,目前正準備開一家密室逃脫,眾弟子想幫忙的或者說找不著工作的都可以去上班,可謂是“上班裝鬼,下班捉鬼。”


    曠雅先生目前收徒十九,眾弟子紛紛猜想師父是想湊個28星宿還是36天罡或者72地煞。反正拜師禮已經從以前的街邊擺兩桌提個果籃牛奶啥的就行變成了20w現金紅包。主打一個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從太原迴到珠海之後,唐澤的大一就是真的快玩兒完了。於是他計劃了一個從珠海到成都途經十二個城市耗時大概二十天左右的暑期自駕行程。而將與他同行的則是兩個美女校友,一個是他的好友兼老鄉,另一個是這個成都姑娘的室友。


    那麽唐澤一行三人的自駕之路會發生什麽樣的故事呢,嘿嘿嘿,等著瞧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靖字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靖字輩並收藏新世紀道士討生活指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