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文化的和解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作者:安知小鍋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木盒內,靜靜躺著一隻玲瓏剔透的玻璃杯,在燭光下折射出夢幻的光芒。李忠不禁伸手拿起杯子,細細端詳。
“這晶瑩剔透之物,可是琉璃?”李忠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驚奇。
“李大人好眼力,這正是琉璃,不過,這可不是我大國工匠所造,而是來自遙遠的西方。”郭淩峰語調平穩,卻字字珠璣,瞬間抓住了李忠的注意力。
李忠的手微微一頓,目光從琉璃杯上移開,看向郭淩峰:“郭大人想說什麽?”
“李大人,您之前說,我大國文化博大精深,無需向蠻夷之邦學習。可是,您可知,這琉璃杯,正是因為與西方交流,學習了他們的製作工藝,才得以在我大國重現光彩?”郭淩峰頓了頓,繼續說道,“不僅如此,我們還從他們那裏學習了更先進的織布技術、造船技術,這些技術,都在實實在在地改善著百姓的生活,推動著我大國的進步。”
李忠沒有說話,隻是沉默地摩挲著手中的琉璃杯,似乎在權衡著什麽。
“李大人,”陶夭夭見時機成熟,也柔聲說道,“我前幾日參加了宮中舉辦的文化交流會,親眼見到了那些來自異國的奇珍異寶,也聆聽了他們的音樂、觀賞了他們的舞蹈,感觸頗深。”
“哦?陶姑娘也對此感興趣?”李忠有些意外地看向陶夭夭。
“我開始也和李大人一樣,認為我大國文化博大精深,無需借鑒其他文化。可是,當我真正接觸到那些來自異域的文化時,才發現,原來這世上還有如此多姿多彩的事物,原來不同的文化之間,也可以相互借鑒,相互融合,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東西。”
陶夭夭頓了頓,目光中閃爍著迴憶的光芒:“我還記得,有一位來自西域的使節,他彈奏的樂曲,雖然與我大國的音樂風格迥異,但卻同樣優美動聽,令人心曠神怡。他還向我們介紹了他們的樂器,他們的音樂理念,我這才發現,原來音樂還可以這樣表達……”
陶夭夭的講述,仿佛為李忠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讓他看到了一個與自己認知完全不同的世界。他看著陶夭夭眼中閃爍的光芒,心中那堵高牆,似乎出現了一絲裂縫……
“李大人,”郭淩峰的聲音再次響起,將李忠的思緒拉了迴來,“我知道您心中還有顧慮,但請您相信,文化交流並非是一味地接受,更不是要摒棄我們自己的文化。我們所要做的,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郭淩峰的聲音越來越低,因為他看到,李忠的臉上,已經不再是之前那般堅決,他的眼中,似乎多了一絲迷茫,一絲思索……
“郭大人,你的意思我明白,隻是……”李忠欲言又止,似乎還在掙紮著。
“李大人,”郭淩峰知道,是時候拋出最後一擊了,“您還記得,我之前送您的那幾本……”“李大人,”郭淩峰知道,是時候拋出最後一擊了,“您還記得,我之前送您的那幾本西方遊記嗎?”
李忠微微一愣,腦海中浮現出幾本裝幀精美、文字奇特的書籍,那是郭淩峰從宮中淘來的西方書籍,說是能開闊眼界,了解外麵的世界。當時他隻是草草翻了幾頁,便束之高閣,如今想來,郭淩峰今日種種言論,怕是與這些書脫不了幹係。
“郭大人用心良苦,老夫……慚愧。”李忠歎了口氣,語氣中已少了之前的抗拒。
“李大人言重了,我等皆是為大國著想,隻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罷了。”郭淩峰說著,向陶夭夭使了個眼色。
陶夭夭會意,繼續說道:“李大人,我記得您喜歡品茶,我曾在書中讀到,西方有一種名為‘咖啡’的飲品,與茶葉一樣,也深受當地人喜愛,而且他們品嚐咖啡的方式也十分講究……”
陶夭夭將自己在書中看到的關於咖啡的知識娓娓道來,從咖啡的種植、烘焙到衝泡、品嚐,每一個細節都描述得栩栩如生,仿佛將李忠帶到了遙遠的西方世界,感受著那異域的風情。
“有趣,有趣!”李忠聽得入神,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沒想到這世上還有如此奇特的飲品,有機會定要嚐嚐。”
見李忠的態度有所鬆動,一直沉默不語的陳教授也開口了:“李大人,其實文化之間的交流,就好比這茶與咖啡,雖然味道不同,但都能讓人在品味中得到享受,得到啟發。”
陳教授是國子監的博士,研究了一輩子文化典籍,對各國文化都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從書架上取下一本古籍,翻開其中一頁,指著上麵的文字說道:“李大人請看,這上麵記載的,是我大國古代的一種樂器,名曰‘胡笳’,您可知這胡笳是來自何處?”
李忠搖了搖頭,他雖然博覽群書,但對於這些冷僻的知識卻並不了解。
“這胡笳,正是來自西域的一種樂器,在傳入我大國後,經過曆代樂師的改良,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胡笳音樂,成為我大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陳教授頓了頓,繼續說道,“由此可見,文化之間並非是封閉的,而是可以相互借鑒,相互融合,最終形成更加多元、更加豐富的文化形態。”
李忠仔細地看著古籍上的文字和圖畫,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李大人,”陳教授合上古籍,語重心長地說道,“我們應該有足夠的自信,相信我大國文化的包容性,相信我們有能力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保留自身的特色,發揚光大。”
房間裏安靜了下來,李忠沉默著,似乎在消化著這些話語。窗外,夕陽西下,將天邊染成一片金紅,也映紅了李忠那張飽經風霜的臉龐。
“郭大人,明日的宮宴……”李忠突然開口,目光望向郭淩峰,欲言又止。
“李大人,明日的宮宴……”李忠欲言又止,目光中帶著幾分複雜的情緒,有掙紮,有猶疑,但更多的是對未知的探尋。
郭淩峰沒有插話,他知道李忠心中那道防線已經鬆動,隻待最後一絲推力。
仿佛是為了印證他的想法,一直在一旁充當背景板的翻譯官林娜開口了,她用流利的西域語言翻譯了方才的對話,末了補充道:“尊敬的李大人,詹姆斯先生也曾多次向我表達過對貴國文化的敬佩之情,他希望能有機會學習貴國的文化,並將貴國的文化介紹給更多的人。”
李忠聞言,看向詹姆斯,這位來自異國的使節正用一種謙遜而真誠的目光迴望著他。李忠心中最後一絲顧慮也煙消雲散了,他長歎一聲,緩緩說道:“諸位今日之言,令老夫茅塞頓開啊!是老夫太過執拗,將事情想得過於簡單了。”
他站起身,走到書架前,手指輕輕拂過一排排書籍,感慨道:“我大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自然應該積極地將它介紹給全世界,但同時,我們也要有清醒的認識,文化交流是雙向的,我們不能故步自封,也要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
李忠轉過身,目光炯炯地看著眾人,語氣堅定地說道:“郭大人,你說的沒錯,文化交流是利國利民的大事,老夫支持!”
聽到李忠最終的決定,郭淩峰和陶夭夭相視一笑,心中懸著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
李忠接著說道:“不過,老夫認為,在進行文化交流的同時,也要注意一些問題。”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首先,我們要加強對本國文化的宣傳和保護,讓更多的人了解和熱愛我們的文化,這是我們進行文化交流的基礎。”
“其次,我們要建立嚴格的文化交流審查機製,對於外來的文化,要進行仔細的甄別和篩選,防止一些不良文化對我國傳統文化造成衝擊。”
李忠的語氣嚴肅而認真,顯然是經過了深思熟慮。郭淩峰和陶夭夭認真地聽著,不住點頭,表示讚同。
“李大人的建議十分中肯,我們一定會認真考慮,在今後的文化交流活動中加以落實。”郭淩峰語氣誠懇地說道。
“是啊,李大人,您的意見對我們非常寶貴。”陶夭夭也附和道。
李忠欣慰地點了點頭,房間裏的氣氛變得輕鬆起來,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戶灑進來,為房間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也照亮了眾人期許的目光……
金色的光暈中,李忠欣慰地看著眼前的年輕人。郭淩峰,這位年輕有為的官員,總能帶來新奇的想法,挑戰他固有的認知。但不可否認的是,郭淩峰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國家。
“好,好,好!”李忠連說了三個好字,蒼老的聲音中充滿了欣慰和期待,“老夫老了,思想跟不上你們年輕人了。文化交流之事,就交給你們去辦吧,老夫相信你們能做好!”
“李大人放心,我們一定會竭盡全力!”郭淩峰鄭重地承諾道,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句承諾,更是肩負著曆史的責任。
“李大人,您就放心吧,我們一定會把文化交流的事情辦得妥妥當當的!”陶夭夭也笑著說道,靈動的雙眸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哈哈哈,好,好!”李忠開懷大笑,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對未來的憧憬,“老夫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你們將會為這個國家帶來怎樣的改變了!”
告別了李忠,郭淩峰和陶夭夭並肩走出書房,夕陽將他們的身影拉得格外修長。
“淩峰,你說這次文化交流,真的能順利進行嗎?”陶夭夭抬頭望著郭淩峰,眼中還殘留著一絲擔憂。
“放心吧,夭夭,我已經做了萬全的準備。”郭淩峰輕輕握住陶夭夭的手,給她一個安心的眼神,“我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難,讓文化交流的橋梁更加穩固!”
夕陽下,兩人的身影漸漸遠去,隻留下滿地的金黃和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語在空氣中迴蕩。
“報——”
一名侍衛急匆匆地跑進院子,打斷了這靜謐的氛圍。
“啟稟大人,文化廣場那邊出事了!”
“這晶瑩剔透之物,可是琉璃?”李忠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驚奇。
“李大人好眼力,這正是琉璃,不過,這可不是我大國工匠所造,而是來自遙遠的西方。”郭淩峰語調平穩,卻字字珠璣,瞬間抓住了李忠的注意力。
李忠的手微微一頓,目光從琉璃杯上移開,看向郭淩峰:“郭大人想說什麽?”
“李大人,您之前說,我大國文化博大精深,無需向蠻夷之邦學習。可是,您可知,這琉璃杯,正是因為與西方交流,學習了他們的製作工藝,才得以在我大國重現光彩?”郭淩峰頓了頓,繼續說道,“不僅如此,我們還從他們那裏學習了更先進的織布技術、造船技術,這些技術,都在實實在在地改善著百姓的生活,推動著我大國的進步。”
李忠沒有說話,隻是沉默地摩挲著手中的琉璃杯,似乎在權衡著什麽。
“李大人,”陶夭夭見時機成熟,也柔聲說道,“我前幾日參加了宮中舉辦的文化交流會,親眼見到了那些來自異國的奇珍異寶,也聆聽了他們的音樂、觀賞了他們的舞蹈,感觸頗深。”
“哦?陶姑娘也對此感興趣?”李忠有些意外地看向陶夭夭。
“我開始也和李大人一樣,認為我大國文化博大精深,無需借鑒其他文化。可是,當我真正接觸到那些來自異域的文化時,才發現,原來這世上還有如此多姿多彩的事物,原來不同的文化之間,也可以相互借鑒,相互融合,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東西。”
陶夭夭頓了頓,目光中閃爍著迴憶的光芒:“我還記得,有一位來自西域的使節,他彈奏的樂曲,雖然與我大國的音樂風格迥異,但卻同樣優美動聽,令人心曠神怡。他還向我們介紹了他們的樂器,他們的音樂理念,我這才發現,原來音樂還可以這樣表達……”
陶夭夭的講述,仿佛為李忠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讓他看到了一個與自己認知完全不同的世界。他看著陶夭夭眼中閃爍的光芒,心中那堵高牆,似乎出現了一絲裂縫……
“李大人,”郭淩峰的聲音再次響起,將李忠的思緒拉了迴來,“我知道您心中還有顧慮,但請您相信,文化交流並非是一味地接受,更不是要摒棄我們自己的文化。我們所要做的,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郭淩峰的聲音越來越低,因為他看到,李忠的臉上,已經不再是之前那般堅決,他的眼中,似乎多了一絲迷茫,一絲思索……
“郭大人,你的意思我明白,隻是……”李忠欲言又止,似乎還在掙紮著。
“李大人,”郭淩峰知道,是時候拋出最後一擊了,“您還記得,我之前送您的那幾本……”“李大人,”郭淩峰知道,是時候拋出最後一擊了,“您還記得,我之前送您的那幾本西方遊記嗎?”
李忠微微一愣,腦海中浮現出幾本裝幀精美、文字奇特的書籍,那是郭淩峰從宮中淘來的西方書籍,說是能開闊眼界,了解外麵的世界。當時他隻是草草翻了幾頁,便束之高閣,如今想來,郭淩峰今日種種言論,怕是與這些書脫不了幹係。
“郭大人用心良苦,老夫……慚愧。”李忠歎了口氣,語氣中已少了之前的抗拒。
“李大人言重了,我等皆是為大國著想,隻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罷了。”郭淩峰說著,向陶夭夭使了個眼色。
陶夭夭會意,繼續說道:“李大人,我記得您喜歡品茶,我曾在書中讀到,西方有一種名為‘咖啡’的飲品,與茶葉一樣,也深受當地人喜愛,而且他們品嚐咖啡的方式也十分講究……”
陶夭夭將自己在書中看到的關於咖啡的知識娓娓道來,從咖啡的種植、烘焙到衝泡、品嚐,每一個細節都描述得栩栩如生,仿佛將李忠帶到了遙遠的西方世界,感受著那異域的風情。
“有趣,有趣!”李忠聽得入神,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沒想到這世上還有如此奇特的飲品,有機會定要嚐嚐。”
見李忠的態度有所鬆動,一直沉默不語的陳教授也開口了:“李大人,其實文化之間的交流,就好比這茶與咖啡,雖然味道不同,但都能讓人在品味中得到享受,得到啟發。”
陳教授是國子監的博士,研究了一輩子文化典籍,對各國文化都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從書架上取下一本古籍,翻開其中一頁,指著上麵的文字說道:“李大人請看,這上麵記載的,是我大國古代的一種樂器,名曰‘胡笳’,您可知這胡笳是來自何處?”
李忠搖了搖頭,他雖然博覽群書,但對於這些冷僻的知識卻並不了解。
“這胡笳,正是來自西域的一種樂器,在傳入我大國後,經過曆代樂師的改良,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胡笳音樂,成為我大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陳教授頓了頓,繼續說道,“由此可見,文化之間並非是封閉的,而是可以相互借鑒,相互融合,最終形成更加多元、更加豐富的文化形態。”
李忠仔細地看著古籍上的文字和圖畫,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李大人,”陳教授合上古籍,語重心長地說道,“我們應該有足夠的自信,相信我大國文化的包容性,相信我們有能力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保留自身的特色,發揚光大。”
房間裏安靜了下來,李忠沉默著,似乎在消化著這些話語。窗外,夕陽西下,將天邊染成一片金紅,也映紅了李忠那張飽經風霜的臉龐。
“郭大人,明日的宮宴……”李忠突然開口,目光望向郭淩峰,欲言又止。
“李大人,明日的宮宴……”李忠欲言又止,目光中帶著幾分複雜的情緒,有掙紮,有猶疑,但更多的是對未知的探尋。
郭淩峰沒有插話,他知道李忠心中那道防線已經鬆動,隻待最後一絲推力。
仿佛是為了印證他的想法,一直在一旁充當背景板的翻譯官林娜開口了,她用流利的西域語言翻譯了方才的對話,末了補充道:“尊敬的李大人,詹姆斯先生也曾多次向我表達過對貴國文化的敬佩之情,他希望能有機會學習貴國的文化,並將貴國的文化介紹給更多的人。”
李忠聞言,看向詹姆斯,這位來自異國的使節正用一種謙遜而真誠的目光迴望著他。李忠心中最後一絲顧慮也煙消雲散了,他長歎一聲,緩緩說道:“諸位今日之言,令老夫茅塞頓開啊!是老夫太過執拗,將事情想得過於簡單了。”
他站起身,走到書架前,手指輕輕拂過一排排書籍,感慨道:“我大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自然應該積極地將它介紹給全世界,但同時,我們也要有清醒的認識,文化交流是雙向的,我們不能故步自封,也要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和長處。”
李忠轉過身,目光炯炯地看著眾人,語氣堅定地說道:“郭大人,你說的沒錯,文化交流是利國利民的大事,老夫支持!”
聽到李忠最終的決定,郭淩峰和陶夭夭相視一笑,心中懸著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
李忠接著說道:“不過,老夫認為,在進行文化交流的同時,也要注意一些問題。”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首先,我們要加強對本國文化的宣傳和保護,讓更多的人了解和熱愛我們的文化,這是我們進行文化交流的基礎。”
“其次,我們要建立嚴格的文化交流審查機製,對於外來的文化,要進行仔細的甄別和篩選,防止一些不良文化對我國傳統文化造成衝擊。”
李忠的語氣嚴肅而認真,顯然是經過了深思熟慮。郭淩峰和陶夭夭認真地聽著,不住點頭,表示讚同。
“李大人的建議十分中肯,我們一定會認真考慮,在今後的文化交流活動中加以落實。”郭淩峰語氣誠懇地說道。
“是啊,李大人,您的意見對我們非常寶貴。”陶夭夭也附和道。
李忠欣慰地點了點頭,房間裏的氣氛變得輕鬆起來,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戶灑進來,為房間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也照亮了眾人期許的目光……
金色的光暈中,李忠欣慰地看著眼前的年輕人。郭淩峰,這位年輕有為的官員,總能帶來新奇的想法,挑戰他固有的認知。但不可否認的是,郭淩峰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國家。
“好,好,好!”李忠連說了三個好字,蒼老的聲音中充滿了欣慰和期待,“老夫老了,思想跟不上你們年輕人了。文化交流之事,就交給你們去辦吧,老夫相信你們能做好!”
“李大人放心,我們一定會竭盡全力!”郭淩峰鄭重地承諾道,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句承諾,更是肩負著曆史的責任。
“李大人,您就放心吧,我們一定會把文化交流的事情辦得妥妥當當的!”陶夭夭也笑著說道,靈動的雙眸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哈哈哈,好,好!”李忠開懷大笑,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對未來的憧憬,“老夫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你們將會為這個國家帶來怎樣的改變了!”
告別了李忠,郭淩峰和陶夭夭並肩走出書房,夕陽將他們的身影拉得格外修長。
“淩峰,你說這次文化交流,真的能順利進行嗎?”陶夭夭抬頭望著郭淩峰,眼中還殘留著一絲擔憂。
“放心吧,夭夭,我已經做了萬全的準備。”郭淩峰輕輕握住陶夭夭的手,給她一個安心的眼神,“我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難,讓文化交流的橋梁更加穩固!”
夕陽下,兩人的身影漸漸遠去,隻留下滿地的金黃和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語在空氣中迴蕩。
“報——”
一名侍衛急匆匆地跑進院子,打斷了這靜謐的氛圍。
“啟稟大人,文化廣場那邊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