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文化的交融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作者:安知小鍋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金碧輝煌的皇宮內,一場盛大的文化交流晚宴正在舉行。
郭淩峰身著華服,神采奕奕地站在大殿中央,熱情地招待著來自各國的使節和國內的文化名人。他舉起酒杯,朗聲說道:“今日,我們歡聚一堂,共賞各國文化之美,希望各位賓客盡情交流,不負這良辰美景!”
悠揚的樂曲聲中,身著異域服飾的舞者們翩翩起舞,他們熱情奔放的舞姿,引來陣陣驚歎。來自西方的使節詹姆斯,更是帶來了他們國家的特色樂器,悠揚的琴聲迴蕩在大殿之中,仿佛將人們帶到了遙遠的國度。
“妙!妙啊!”一位老學者撫掌稱讚,“老夫鑽研音律數十年,竟從未聽過如此美妙的音樂,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是啊,是啊!”另一位文士也點頭附和,“這舞蹈熱情奔放,充滿異域風情,真是精彩絕倫!”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對這場文化交流持歡迎態度。
“哼,一群跳梁小醜!”保守派大臣李忠在一旁冷嘲熱諷,“這些蠻夷之邦的玩意兒,不過是些粗俗不堪的東西,怎能與我華夏文明相提並論?”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不屑和鄙夷,讓周圍的賓客們不禁皺起了眉頭。郭淩峰不動聲色地看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
詹姆斯聽到李忠的話,臉色頓時沉了下來。他雖然不懂他們的語言,但從對方的神情和語氣中,也能感受到那份輕蔑和敵意。
“李大人此言差矣。”一位精通多國語言的年輕官員站了出來,他正是郭淩峰特意安排的翻譯官林娜,“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我們應該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看待不同的文化,而不是一味地排斥和貶低。”
“你……”李忠被林娜一番義正言辭的話語懟得啞口無言,他指著林娜,你了半天,卻說不出一個字來。
“李大人,文化交流,貴在取長補短。”一直沉默不語的陳教授緩緩開口,他德高望重,在文化界頗有威望,“我們不能因為固步自封,而錯失了學習和進步的機會。”
李忠還想再反駁,卻被郭淩峰一個眼神製止了。
“各位,請聽我一言。”郭淩峰的聲音不高,卻充滿了力量,瞬間就壓下了大殿內的喧鬧聲,“我相信……”
他的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了坐在席間,優雅端莊的陶夭夭身上,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和期待,“……這場文化交流,將會是一場精彩紛呈的盛宴,它將為我們帶來……”
“……一場文化的盛宴,它將為我們帶來全新的視野和無限的可能。”郭淩峰的目光與陶夭夭交匯,仿佛在鼓勵著她。
陶夭夭輕輕點頭,優雅地起身,在眾人的注視下走到了大殿中央。她身著一襲淡紫色宮裝,精致的妝容襯托出她白瓷般的肌膚,烏黑的長發挽成高高的發髻,點綴著幾朵精致的珠花,整個人顯得高貴典雅,卻又帶著幾分少女的嬌俏。
“諸位遠道而來,辛苦了。”陶夭夭的聲音清脆悅耳,如同空穀黃鶯般動聽,“今日,我們齊聚一堂,共襄文化盛舉,這是一場交流的盛宴,更是一次學習的機會。”
她環顧四周,目光堅定而自信,“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和魅力,我們應該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學習和借鑒彼此的優點,而不是以狹隘和偏見的眼光去排斥和貶低。”
“正如百花齊放,才能春色滿園;文化交融,才能相得益彰。”陶夭夭的聲音充滿了感染力,她的目光掃過那些麵露沉思的賓客,最後落在了李忠身上,“閉門造車隻會讓我們故步自封,隻有敞開心胸,才能不斷進步。”
她的演講贏得了滿堂喝彩,許多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就連一些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官員,也被她的真誠和睿智所打動。
然而,李忠的臉色卻越發陰沉。他冷哼一聲,拂袖而去,心中已經打定了主意,絕不能讓這場鬧劇繼續下去。
次日早朝,李忠便迫不及待地站了出來,向皇帝稟報道:“陛下,臣有事啟奏!”
“何事如此慌張?”皇帝不悅地皺了皺眉。
“陛下,那文化交流活動,實乃荒唐至極!”李忠義憤填膺地說道,“那些蠻夷之邦的文化,粗俗不堪,與我大國文化格格不入,若任其傳播,必將敗壞我華夏文明之根基!”
皇帝沉吟不語,似乎在權衡著什麽。
“陛下,臣懇請立即停止這場鬧劇,以免貽害萬年!”李忠語氣堅決,絲毫不肯退讓。
“李大人,你這是何意?”郭淩峰從隊列中走出,不卑不亢地反駁道,“文化交流,利國利民……”
“利國利民?我看是禍國殃民!”李忠怒斥道,“他們的文化,充滿著野蠻和暴力,隻會汙染我們的思想,腐蝕我們的精神!”
“李大人此言差矣,”郭淩峰不慌不忙,從容應對,“每個文明都有其獨特之處,我們應當以包容的心態去學習和借鑒。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才能更好地發展自身。”
“荒謬!我大國地大物博,文化源遠流長,豈需向蠻夷學習?”李忠不屑一顧。
“李大人,您可知那千裏鏡、自鳴鍾是何物?”郭淩峰突然問道。
李忠一愣,這些東西他自然知道,也正是因為它們的精妙,才更讓他對那些“蠻夷之邦”感到忌憚。
“這些東西,正是來自海外。”郭淩峰接著說道,“若我們一味閉門造車,故步自封,又怎能見識到這些新奇玩意,又怎能讓我大國更加強盛?”
皇帝一直沉默不語,聽著兩人的爭論。他心中明白,郭淩峰所言不無道理,但李忠的擔憂也並非毫無根據。
就在這時,翻譯官林娜站了出來,她向皇帝行了一禮,說道:“陛下,詹姆斯先生想說幾句話。”
詹姆斯是外國使節團的代表,他操著一口不太流利的漢語,說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們這次前來,是帶著友誼和誠意,希望能與貴國進行文化交流。我們帶來了我國的特色藝術,希望能與貴國的藝術家們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林娜將詹姆斯的話翻譯給皇帝聽,皇帝聽後,微微點頭,說道:“詹姆斯先生遠道而來,辛苦了。朕相信,文化交流,必將增進兩國之間的友誼。”
晚宴在一片祥和的氛圍中進行,各國使節紛紛獻上自己國家的特色表演,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李忠雖然心中不悅,但也不好再說什麽,隻能冷眼旁觀。
宴會結束後,郭淩峰和陶夭夭並肩走出了皇宮。
“看來,李大人那邊,還需要多費些心思啊。”陶夭夭輕歎一聲。
“放心吧,我有辦法。”郭淩峰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今晚,我們去拜訪一下李大人。”
陶夭夭有些疑惑,但看到郭淩峰胸有成竹的樣子,便點了點頭,兩人一同朝李府走去……夜幕降臨,皇城內華燈初上,街道上人流如織,熱鬧非凡。然而,在李府的書房裏,氣氛卻顯得格外凝重。
李忠獨自一人坐在書桌前,手中握著一卷竹簡,眉頭緊鎖,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他眼前浮現的,是晚宴上那些異域歌舞,那些奇裝異服,那些他所不能理解的文化。
“大人,您在想什麽呢?”侍女端著一杯熱茶走進書房,輕聲問道。
“沒什麽。”李忠迴過神來,揮了揮手,示意侍女退下。
侍女離開後,李忠放下竹簡,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繁華的夜景,心中卻滿是憂慮。他並非頑固不化之人,也並非不理解皇帝和郭淩峰的良苦用心。他知道,閉關鎖國隻會讓自己落後於世界潮流,但要他接受那些與自己文化格格不入的東西,他心中始終有一道難以逾越的坎。
“咚咚咚……”
敲門聲響起,打斷了李忠的思緒。
“進來。”
書房的門被推開,管家走了進來,躬身說道:“大人,郭大人和陶姑娘來了,正在前廳等候。”
李忠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又恢複了平靜。他知道郭淩峰此行的目的,心中暗暗歎了口氣,說道:“我知道了,請他們進來吧。”
片刻之後,郭淩峰和陶夭夭在管家的帶領下走進了書房。
“李大人,深夜造訪,多有打擾,還望見諒。”郭淩峰拱手說道。
“郭大人客氣了,請坐。”李忠麵無表情地招唿兩人坐下,又吩咐管家上茶。
“李大人,”郭淩峰開門見山地說道,“今日之事,想必您心中已有定論。我此番前來,是想與您好好談談。”
李忠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淡淡地說道:“郭大人想談什麽?”
“自然是談談文化交流之事。”郭淩峰說道,“我知道您對異域文化心存芥蒂,但……”
“郭大人,”李忠放下茶杯,打斷了郭淩峰的話,“我並非頑固不化之人,也並非不理解陛下的苦心。隻是,我始終認為,我大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何須向那些蠻夷之邦學習?”
“李大人此言差矣,”陶夭夭在一旁插話道,“文化本就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隻有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才能共同進步。”
“陶姑娘說得對,”郭淩峰點頭附和道,“李大人,您可還記得我之前送您的那幾本……”
郭淩峰話未說完,突然從懷中掏出一個精致的木盒,放在李忠麵前的書桌上。
“這是……”李忠疑惑地看著郭淩峰。
郭淩峰神秘一笑,緩緩打開了木盒……
郭淩峰身著華服,神采奕奕地站在大殿中央,熱情地招待著來自各國的使節和國內的文化名人。他舉起酒杯,朗聲說道:“今日,我們歡聚一堂,共賞各國文化之美,希望各位賓客盡情交流,不負這良辰美景!”
悠揚的樂曲聲中,身著異域服飾的舞者們翩翩起舞,他們熱情奔放的舞姿,引來陣陣驚歎。來自西方的使節詹姆斯,更是帶來了他們國家的特色樂器,悠揚的琴聲迴蕩在大殿之中,仿佛將人們帶到了遙遠的國度。
“妙!妙啊!”一位老學者撫掌稱讚,“老夫鑽研音律數十年,竟從未聽過如此美妙的音樂,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是啊,是啊!”另一位文士也點頭附和,“這舞蹈熱情奔放,充滿異域風情,真是精彩絕倫!”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對這場文化交流持歡迎態度。
“哼,一群跳梁小醜!”保守派大臣李忠在一旁冷嘲熱諷,“這些蠻夷之邦的玩意兒,不過是些粗俗不堪的東西,怎能與我華夏文明相提並論?”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不屑和鄙夷,讓周圍的賓客們不禁皺起了眉頭。郭淩峰不動聲色地看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
詹姆斯聽到李忠的話,臉色頓時沉了下來。他雖然不懂他們的語言,但從對方的神情和語氣中,也能感受到那份輕蔑和敵意。
“李大人此言差矣。”一位精通多國語言的年輕官員站了出來,他正是郭淩峰特意安排的翻譯官林娜,“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我們應該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看待不同的文化,而不是一味地排斥和貶低。”
“你……”李忠被林娜一番義正言辭的話語懟得啞口無言,他指著林娜,你了半天,卻說不出一個字來。
“李大人,文化交流,貴在取長補短。”一直沉默不語的陳教授緩緩開口,他德高望重,在文化界頗有威望,“我們不能因為固步自封,而錯失了學習和進步的機會。”
李忠還想再反駁,卻被郭淩峰一個眼神製止了。
“各位,請聽我一言。”郭淩峰的聲音不高,卻充滿了力量,瞬間就壓下了大殿內的喧鬧聲,“我相信……”
他的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了坐在席間,優雅端莊的陶夭夭身上,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和期待,“……這場文化交流,將會是一場精彩紛呈的盛宴,它將為我們帶來……”
“……一場文化的盛宴,它將為我們帶來全新的視野和無限的可能。”郭淩峰的目光與陶夭夭交匯,仿佛在鼓勵著她。
陶夭夭輕輕點頭,優雅地起身,在眾人的注視下走到了大殿中央。她身著一襲淡紫色宮裝,精致的妝容襯托出她白瓷般的肌膚,烏黑的長發挽成高高的發髻,點綴著幾朵精致的珠花,整個人顯得高貴典雅,卻又帶著幾分少女的嬌俏。
“諸位遠道而來,辛苦了。”陶夭夭的聲音清脆悅耳,如同空穀黃鶯般動聽,“今日,我們齊聚一堂,共襄文化盛舉,這是一場交流的盛宴,更是一次學習的機會。”
她環顧四周,目光堅定而自信,“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和魅力,我們應該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學習和借鑒彼此的優點,而不是以狹隘和偏見的眼光去排斥和貶低。”
“正如百花齊放,才能春色滿園;文化交融,才能相得益彰。”陶夭夭的聲音充滿了感染力,她的目光掃過那些麵露沉思的賓客,最後落在了李忠身上,“閉門造車隻會讓我們故步自封,隻有敞開心胸,才能不斷進步。”
她的演講贏得了滿堂喝彩,許多人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就連一些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官員,也被她的真誠和睿智所打動。
然而,李忠的臉色卻越發陰沉。他冷哼一聲,拂袖而去,心中已經打定了主意,絕不能讓這場鬧劇繼續下去。
次日早朝,李忠便迫不及待地站了出來,向皇帝稟報道:“陛下,臣有事啟奏!”
“何事如此慌張?”皇帝不悅地皺了皺眉。
“陛下,那文化交流活動,實乃荒唐至極!”李忠義憤填膺地說道,“那些蠻夷之邦的文化,粗俗不堪,與我大國文化格格不入,若任其傳播,必將敗壞我華夏文明之根基!”
皇帝沉吟不語,似乎在權衡著什麽。
“陛下,臣懇請立即停止這場鬧劇,以免貽害萬年!”李忠語氣堅決,絲毫不肯退讓。
“李大人,你這是何意?”郭淩峰從隊列中走出,不卑不亢地反駁道,“文化交流,利國利民……”
“利國利民?我看是禍國殃民!”李忠怒斥道,“他們的文化,充滿著野蠻和暴力,隻會汙染我們的思想,腐蝕我們的精神!”
“李大人此言差矣,”郭淩峰不慌不忙,從容應對,“每個文明都有其獨特之處,我們應當以包容的心態去學習和借鑒。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才能更好地發展自身。”
“荒謬!我大國地大物博,文化源遠流長,豈需向蠻夷學習?”李忠不屑一顧。
“李大人,您可知那千裏鏡、自鳴鍾是何物?”郭淩峰突然問道。
李忠一愣,這些東西他自然知道,也正是因為它們的精妙,才更讓他對那些“蠻夷之邦”感到忌憚。
“這些東西,正是來自海外。”郭淩峰接著說道,“若我們一味閉門造車,故步自封,又怎能見識到這些新奇玩意,又怎能讓我大國更加強盛?”
皇帝一直沉默不語,聽著兩人的爭論。他心中明白,郭淩峰所言不無道理,但李忠的擔憂也並非毫無根據。
就在這時,翻譯官林娜站了出來,她向皇帝行了一禮,說道:“陛下,詹姆斯先生想說幾句話。”
詹姆斯是外國使節團的代表,他操著一口不太流利的漢語,說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們這次前來,是帶著友誼和誠意,希望能與貴國進行文化交流。我們帶來了我國的特色藝術,希望能與貴國的藝術家們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林娜將詹姆斯的話翻譯給皇帝聽,皇帝聽後,微微點頭,說道:“詹姆斯先生遠道而來,辛苦了。朕相信,文化交流,必將增進兩國之間的友誼。”
晚宴在一片祥和的氛圍中進行,各國使節紛紛獻上自己國家的特色表演,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李忠雖然心中不悅,但也不好再說什麽,隻能冷眼旁觀。
宴會結束後,郭淩峰和陶夭夭並肩走出了皇宮。
“看來,李大人那邊,還需要多費些心思啊。”陶夭夭輕歎一聲。
“放心吧,我有辦法。”郭淩峰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今晚,我們去拜訪一下李大人。”
陶夭夭有些疑惑,但看到郭淩峰胸有成竹的樣子,便點了點頭,兩人一同朝李府走去……夜幕降臨,皇城內華燈初上,街道上人流如織,熱鬧非凡。然而,在李府的書房裏,氣氛卻顯得格外凝重。
李忠獨自一人坐在書桌前,手中握著一卷竹簡,眉頭緊鎖,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他眼前浮現的,是晚宴上那些異域歌舞,那些奇裝異服,那些他所不能理解的文化。
“大人,您在想什麽呢?”侍女端著一杯熱茶走進書房,輕聲問道。
“沒什麽。”李忠迴過神來,揮了揮手,示意侍女退下。
侍女離開後,李忠放下竹簡,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繁華的夜景,心中卻滿是憂慮。他並非頑固不化之人,也並非不理解皇帝和郭淩峰的良苦用心。他知道,閉關鎖國隻會讓自己落後於世界潮流,但要他接受那些與自己文化格格不入的東西,他心中始終有一道難以逾越的坎。
“咚咚咚……”
敲門聲響起,打斷了李忠的思緒。
“進來。”
書房的門被推開,管家走了進來,躬身說道:“大人,郭大人和陶姑娘來了,正在前廳等候。”
李忠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又恢複了平靜。他知道郭淩峰此行的目的,心中暗暗歎了口氣,說道:“我知道了,請他們進來吧。”
片刻之後,郭淩峰和陶夭夭在管家的帶領下走進了書房。
“李大人,深夜造訪,多有打擾,還望見諒。”郭淩峰拱手說道。
“郭大人客氣了,請坐。”李忠麵無表情地招唿兩人坐下,又吩咐管家上茶。
“李大人,”郭淩峰開門見山地說道,“今日之事,想必您心中已有定論。我此番前來,是想與您好好談談。”
李忠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淡淡地說道:“郭大人想談什麽?”
“自然是談談文化交流之事。”郭淩峰說道,“我知道您對異域文化心存芥蒂,但……”
“郭大人,”李忠放下茶杯,打斷了郭淩峰的話,“我並非頑固不化之人,也並非不理解陛下的苦心。隻是,我始終認為,我大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何須向那些蠻夷之邦學習?”
“李大人此言差矣,”陶夭夭在一旁插話道,“文化本就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隻有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才能共同進步。”
“陶姑娘說得對,”郭淩峰點頭附和道,“李大人,您可還記得我之前送您的那幾本……”
郭淩峰話未說完,突然從懷中掏出一個精致的木盒,放在李忠麵前的書桌上。
“這是……”李忠疑惑地看著郭淩峰。
郭淩峰神秘一笑,緩緩打開了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