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令維和曹朗一路闖進決賽,兩人都是校園的風雲人物,決賽這晚學校小禮堂幾乎擠滿了人,有的人沒搶到位置,甚至趴在窗戶上看。
沈雅琪進了十六強但遺憾止步八強,不過她很樂觀,還和那位長跑隊組員約定一起到現場看決賽。
這位組員今天下午正好沒課,非常適合搶座。
於是乎,托她的福,在人頭攢動、座無虛席的今晚,安燃和周莞爾幸運地擁有一個座位,還是在正中間最佳觀賽區。
十九點整,比賽開始。
主持人開采白結束後,書記致辭。恍恍惚惚半個小時過去了,才終於開始介紹評委老師。
評委老師一共有四位,分別是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和金融學的老師。
這微觀經濟學的評委代表是錢老師——今年竟然把這尊佛請來了。
其他老師都穿著便衣,隻有他是黑色西裝加領帶,肩寬腰窄,體態修長,微微鞠躬示意的時候,全場掌聲簡直震天,還伴有尖叫和吹口哨的聲音。
安燃清晰地看見他的眉頭狠狠地皺了一下,臉黑得不行,像美劇裏的吸血鬼。
尖叫的還有周莞爾,她還扭頭特地向安燃道歉:“對不起,我又愛上錢老師啦!”
掌聲響起又落下,在主持人的旁白下進入決賽的八強開始上場。
這次決賽的上半場是通過搶答、輪答決出最終進入總決賽的兩隊。
顧令維和曹朗這一對搶答非常快,準確率幾乎百分百,輪答也很出色,最終以比第二名多三分的成績進入總決賽。
周莞爾驚訝地說道:“哇,令維這是深藏不露啊!”
安燃也非常驚訝,感歎道:“是啊,刮目相看。”
隻有沈雅琪一臉不可置信,試圖從台上那披著大波浪的女孩身上找到一絲熟悉的影子。
這是她認識的顧令維嗎?難道真的“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第二名是金融學的班長和他數學係的女朋友。
一對是緋聞情侶,一對是真實情侶,還都是金童玉女,周圍人都瘋了,喝彩聲不絕於耳,快要把小禮堂的屋頂給掀翻。
中場休息的間隙還源源不斷地有人從四麵八方趕來……
總決賽是計算題和簡答題,所以規則有些改變。
不需要搶答,也不限製時間——兩隊每人手裏都有一個裝有感應器的白色寫字板和一支黑色水性馬克筆,隻要將答案寫在板上然後舉起,誰對誰勝,如果都對,則先舉著勝。
隨著時間逼近,兩隊相持不下。
比賽末尾,上半場的積累讓顧令維和曹朗暫時領先兩分。
而最後一題有三分。
全場屏息靜氣,當最後這題出現在大屏幕時,不少人倒吸了口氣。
這題與博弈論有關。
博弈論雖然大體上屬於微觀經濟學決策理論,但嚴格意義上說,隻是一種方法論,一個數學工具。
故震旦大學為它單獨設立一個課程,且開設在大三上學期。
“有兩個玩家a和b參與一個博弈……兩個玩家該如何選擇……最大化他們的總分數?”
對於這個博弈,需要使用納什均衡解決。
安燃看完題目,心中開始默默計算,“兩個玩家都選擇合作……選擇不合作……”
突然,“我們的曹同學先舉起小白板,”主持人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思考,心裏暗驚,“這麽快?”
她拾起被打斷的思緒,在腦海裏列出一個二階線性方程組,但因為沒有紙筆方便,計算得很慢。
“好的,我們王同學也‘交卷’了。”
主持人話音剛落,安燃終於也解出來了:兩位玩家不合作才能最大化他們的總分數。
“兩組的答案都是不合作,對不對呢,讓我們看大屏幕。”主持人說著往後一側,屏幕一亮,上麵明晃晃地顯示三個大字:不合作。
“都答對了,那我們的曹同學先……”
“等一下。”
主持人正要宣布冠軍,卻被錢老師打斷,他神色嚴肅,眼神凜冽,“這種計算題需要展示計算過程。”
觀賽的同學愣住了,正準備呐喊歡唿的同學張著口,像等待喂食的動物。
旁邊金融學袁老師臉色變了變,笑道:“答案對,計算過程肯定沒問題,不看也沒關係。”
錢老師冷著臉,沒有說話。
教宏觀經濟學的孫老師老好人一個,樂嗬嗬地打圓場:“題目裏沒有對計算過程的要求,錢老師要求不要這麽高嘛。”
“題目裏沒有,但規則裏有,”錢老師冰冷的臉鬆了鬆,一隻手插兜,盯著台上的人,“不展示計算過程也行,你們解釋一下什麽叫納什均衡。”他特地強調寫在白板上。
孫老師樂嗬嗬地點頭,“也行,也行。”
圓滾滾的書記說道:“那就答案1.5分,解釋1.5分?”
見其他老師都沒意見,袁老師也隻好同意。
顧令維一向高傲的神情有了一絲裂痕,但很快恢複過來,提起筆,思考了一會兒,慢慢地在白板上寫字。
速度遠沒有答題時快。
另一組王同學很快寫好,舉起板,上麵寫的是納什均衡的完整定義。
而顧令維寫的則是:符合所有玩家利益的最佳策略。
錢老師冷笑一聲,沒有說話。
安燃看完兩人答案,眉毛微挑,又看向評委台,那邊的老師嘴巴一張一合,不知道在說些什麽,但錢老師臉上的顏色一點點加深,甚至比開場的時候更黑。
還有,他的眼睛……
正看著,周莞爾突然問她:“令維寫錯了嗎?”她看了半天也沒看出區別,頂多一個字多,一個字少?
安燃小聲迴她:“迴去再跟你說。”
這時,評委的討論結束,主持人走上台,宣布道:“經過我們評委老師激烈的討論,王同學的的答案更為正確,所以這題兩組各加1.5分。”
“顧同學和曹同學仍舊領先兩分,恭喜你們!”
歡唿聲再次響起,全場人潮湧動。
“令維~令維~”
“曹朗~曹朗~”
外麵的人往裏麵擠,裏麵的人往舞台擠,人擠人擠人。
這擁擠的畫麵,頒獎還沒開始,錢老師卻早已離場。
沈雅琪進了十六強但遺憾止步八強,不過她很樂觀,還和那位長跑隊組員約定一起到現場看決賽。
這位組員今天下午正好沒課,非常適合搶座。
於是乎,托她的福,在人頭攢動、座無虛席的今晚,安燃和周莞爾幸運地擁有一個座位,還是在正中間最佳觀賽區。
十九點整,比賽開始。
主持人開采白結束後,書記致辭。恍恍惚惚半個小時過去了,才終於開始介紹評委老師。
評委老師一共有四位,分別是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和金融學的老師。
這微觀經濟學的評委代表是錢老師——今年竟然把這尊佛請來了。
其他老師都穿著便衣,隻有他是黑色西裝加領帶,肩寬腰窄,體態修長,微微鞠躬示意的時候,全場掌聲簡直震天,還伴有尖叫和吹口哨的聲音。
安燃清晰地看見他的眉頭狠狠地皺了一下,臉黑得不行,像美劇裏的吸血鬼。
尖叫的還有周莞爾,她還扭頭特地向安燃道歉:“對不起,我又愛上錢老師啦!”
掌聲響起又落下,在主持人的旁白下進入決賽的八強開始上場。
這次決賽的上半場是通過搶答、輪答決出最終進入總決賽的兩隊。
顧令維和曹朗這一對搶答非常快,準確率幾乎百分百,輪答也很出色,最終以比第二名多三分的成績進入總決賽。
周莞爾驚訝地說道:“哇,令維這是深藏不露啊!”
安燃也非常驚訝,感歎道:“是啊,刮目相看。”
隻有沈雅琪一臉不可置信,試圖從台上那披著大波浪的女孩身上找到一絲熟悉的影子。
這是她認識的顧令維嗎?難道真的“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第二名是金融學的班長和他數學係的女朋友。
一對是緋聞情侶,一對是真實情侶,還都是金童玉女,周圍人都瘋了,喝彩聲不絕於耳,快要把小禮堂的屋頂給掀翻。
中場休息的間隙還源源不斷地有人從四麵八方趕來……
總決賽是計算題和簡答題,所以規則有些改變。
不需要搶答,也不限製時間——兩隊每人手裏都有一個裝有感應器的白色寫字板和一支黑色水性馬克筆,隻要將答案寫在板上然後舉起,誰對誰勝,如果都對,則先舉著勝。
隨著時間逼近,兩隊相持不下。
比賽末尾,上半場的積累讓顧令維和曹朗暫時領先兩分。
而最後一題有三分。
全場屏息靜氣,當最後這題出現在大屏幕時,不少人倒吸了口氣。
這題與博弈論有關。
博弈論雖然大體上屬於微觀經濟學決策理論,但嚴格意義上說,隻是一種方法論,一個數學工具。
故震旦大學為它單獨設立一個課程,且開設在大三上學期。
“有兩個玩家a和b參與一個博弈……兩個玩家該如何選擇……最大化他們的總分數?”
對於這個博弈,需要使用納什均衡解決。
安燃看完題目,心中開始默默計算,“兩個玩家都選擇合作……選擇不合作……”
突然,“我們的曹同學先舉起小白板,”主持人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思考,心裏暗驚,“這麽快?”
她拾起被打斷的思緒,在腦海裏列出一個二階線性方程組,但因為沒有紙筆方便,計算得很慢。
“好的,我們王同學也‘交卷’了。”
主持人話音剛落,安燃終於也解出來了:兩位玩家不合作才能最大化他們的總分數。
“兩組的答案都是不合作,對不對呢,讓我們看大屏幕。”主持人說著往後一側,屏幕一亮,上麵明晃晃地顯示三個大字:不合作。
“都答對了,那我們的曹同學先……”
“等一下。”
主持人正要宣布冠軍,卻被錢老師打斷,他神色嚴肅,眼神凜冽,“這種計算題需要展示計算過程。”
觀賽的同學愣住了,正準備呐喊歡唿的同學張著口,像等待喂食的動物。
旁邊金融學袁老師臉色變了變,笑道:“答案對,計算過程肯定沒問題,不看也沒關係。”
錢老師冷著臉,沒有說話。
教宏觀經濟學的孫老師老好人一個,樂嗬嗬地打圓場:“題目裏沒有對計算過程的要求,錢老師要求不要這麽高嘛。”
“題目裏沒有,但規則裏有,”錢老師冰冷的臉鬆了鬆,一隻手插兜,盯著台上的人,“不展示計算過程也行,你們解釋一下什麽叫納什均衡。”他特地強調寫在白板上。
孫老師樂嗬嗬地點頭,“也行,也行。”
圓滾滾的書記說道:“那就答案1.5分,解釋1.5分?”
見其他老師都沒意見,袁老師也隻好同意。
顧令維一向高傲的神情有了一絲裂痕,但很快恢複過來,提起筆,思考了一會兒,慢慢地在白板上寫字。
速度遠沒有答題時快。
另一組王同學很快寫好,舉起板,上麵寫的是納什均衡的完整定義。
而顧令維寫的則是:符合所有玩家利益的最佳策略。
錢老師冷笑一聲,沒有說話。
安燃看完兩人答案,眉毛微挑,又看向評委台,那邊的老師嘴巴一張一合,不知道在說些什麽,但錢老師臉上的顏色一點點加深,甚至比開場的時候更黑。
還有,他的眼睛……
正看著,周莞爾突然問她:“令維寫錯了嗎?”她看了半天也沒看出區別,頂多一個字多,一個字少?
安燃小聲迴她:“迴去再跟你說。”
這時,評委的討論結束,主持人走上台,宣布道:“經過我們評委老師激烈的討論,王同學的的答案更為正確,所以這題兩組各加1.5分。”
“顧同學和曹同學仍舊領先兩分,恭喜你們!”
歡唿聲再次響起,全場人潮湧動。
“令維~令維~”
“曹朗~曹朗~”
外麵的人往裏麵擠,裏麵的人往舞台擠,人擠人擠人。
這擁擠的畫麵,頒獎還沒開始,錢老師卻早已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