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動工
混官場是要講背景的,而我正好有 作者:老莊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天後,還是鄭家村打穀場。
今天的鄭家村打穀場可謂是人山人海,彩旗飄揚。
天公也很作美,晴空萬裏。
因為從鄭家村到鄉上這段二十餘裏的路,有一大段也是其它幾個村子的必經之路,單純屬於鄭家村的其實隻有一段大約六裏左右的路。
所以副鄉長黃泰三建議發動其它幾個村子的村民一起來修路,這樣進度會更快。
李達康欣然采納了黃泰三的建議,說起來這也是他的疏忽。
於是李達康就把幾個村子的村幹部都召集起來,把事情說了一下。
一聽說鄉裏要修路,村幹部都很支持,迴去給村民們一說,大家都熱情高漲,畢竟路是每個人都要走的,把路修好了,以後去鄉上賣點東西也方便的多。
哪怕知道修路是沒有工資的,但村民依然踴躍報名參加。
這年代農村人的集體榮譽感還是很強的,別人都去修路,你要是不去,等路修好了之後你好意思走?
這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於是這一天鄭家村打穀場上被人群圍的是水泄不通,連周圍的樹上都站了人。
幾個村子裏但凡能動的人都過來了,老人小孩也跑過來看熱鬧。
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此情此景仿佛讓他們迴到了三十多年前,集體修建官田水庫的時候,那時候也像今天這樣這麽多人。
上午九時許,鄉黨委書記孫偉和鄉長李達康在一幫人的簇擁之下來到了特意搭建的主席台上入座。
今天的孫偉可謂是意氣風發,不但把壓箱底的西服和皮鞋穿上了,還特意把頭發弄得油光鋥亮,整個人看起來年輕了有十歲。
今天除了幾個留守鄉政府的工作人員之外,其他的鄉領導幹部都來到了現場。
畢竟大家都知道這條路要是修通了意味著什麽,能夠參與其中,哪怕隻是掛個名,將來也是能夠在自己的履曆中寫上一筆的。
因為來的人太多,沒有那麽多座位,因此隻有鄉黨委委員和幾個村的村支書才能在主席台上就坐。
待眾人坐好之後,李達康示意鄭耀先可以開始了。
“大家靜一靜,接下來,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有請鄉政府的李達康鄉長講話!”,鄭耀先高亢激昂地喊道。
話音剛落,台下立刻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那聲音仿佛要衝破雲霄一般,震得整個打穀場都微微顫動起來。
經過這段日子裏村民們的情報傳遞,所有人心裏都跟明鏡兒似的,十分清楚到底是誰讓他們有機會修建這條道路。
所以,對於李達康這位鄉長,村民們內心深處充滿了由衷的欽佩與深深的感激之情。
李達康迎著台下眾多熱切期盼的目光,從容不迫地拿起話筒,語氣堅定而有力地說道:“鄉親們,多餘的話我就不說了。今天咱們之所以如此隆重地在此相聚一堂,就是因為有這麽一件關乎到咱們每一個村民切身利益、關係到子孫後代幸福生活的天大喜事”。
“我希望大夥能夠鼓足幹勁,充分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爭分奪秒地把這條帶領咱們走向富裕的道路給修築好,盡快踏上全麵奔向小康社會的光明大道!”。
“好……”。
話音剛落,台下隨即又掀起了一波更為猛烈的掌聲浪潮,那聲勢簡直如同排山倒海一般,經久不息。
“接下來,請鄉黨委書記孫偉孫書記發表講話,大家鼓掌歡迎”,鄭耀先繼續高聲喊道。
孫偉微笑著從李達康手中接過話筒,先是環視了一圈台下熱情洋溢的鄉親們,然後才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各位父老鄉親……”。
一番常規講話之後,孫偉振臂高唿:“現在,我鄭重宣布——修路工程正式啟動!”。
這一聲宣告猶如一道驚雷,瞬間點燃了全場的氣氛,人們歡唿雀躍,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
一旁早已經準備好的鑼鼓隊頓時敲打了起來,鞭炮聲也劈裏啪啦的響了起來。
一時間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隨後,參與修路的村民們在各位村幹部的帶領之下,拿著鋤頭和鐵鍬,朝著已經劃分好的路段區域而去。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興奮與期待,此情此景,讓人仿佛迴到了當年集體勞動的時候。
簡短而莊重的開工儀式剛剛結束,孫偉便帶著大部分人員先行返迴了鄉裏,李達康帶著剩下的幾個人留在現場巡視起來。
走著走著,李達康突然停下腳步,轉身對跟在身後的副鄉長張小燕囑咐道:“張副鄉長,這次修路可是咱們鄉的大事兒!這後勤保障工作一定得落實到位才行”。
“現在這天兒這麽熱,得多熬些綠豆湯給大夥解解暑氣”。
“還有啊,這夥食方麵可不能馬虎,別怕花錢,飯菜裏的油水一定要足,隻有讓大家吃得飽、吃得好,才更有勁兒去幹活嘛!”。
張小燕連忙點頭應道:“放心吧,鄉長!我跟養豬場那邊聯係好了,每天送兩頭大肥豬過來,讓大家每天都能吃上肉”。
“另外我讓幾個村子的婦女主任,把那些勞動能力稍弱一些的婦女同誌們都召集到一塊兒,架起了二十口大鍋,專門負責給大夥兒做飯做菜,保證能讓所有人都吃上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
至於勞動能力強的婦女在幹嘛?當然也是在修路了。
農村的婦女可是跟男人沒啥區別的,啥活都要幹,甚至有些婦女幹起活來比男的還利索。
就連老人和小孩都被組織起來到處去撿柴火了,不浪費每一分人力,可謂是男女老少齊上陣。
“肖副鄉長,一會你給鄉衛生院打個電話,讓他們派幾個人帶著藥箱到這來候著,防止有突發情況發生,每人每天鄉裏給五塊錢補助”。
“好的鄉長,我馬上就去給高院長打電話”。
交代完這一切後,李達康這才放下心來。
巡視了一圈沒發現什麽問題之後,李達康就迴到了鄉裏。
剛到辦公室坐下沒多久,鄉人大主席沈大為就敲門走了進來,身後還跟著一個夾著皮包,約摸三十歲左右的男人。
今天的鄭家村打穀場可謂是人山人海,彩旗飄揚。
天公也很作美,晴空萬裏。
因為從鄭家村到鄉上這段二十餘裏的路,有一大段也是其它幾個村子的必經之路,單純屬於鄭家村的其實隻有一段大約六裏左右的路。
所以副鄉長黃泰三建議發動其它幾個村子的村民一起來修路,這樣進度會更快。
李達康欣然采納了黃泰三的建議,說起來這也是他的疏忽。
於是李達康就把幾個村子的村幹部都召集起來,把事情說了一下。
一聽說鄉裏要修路,村幹部都很支持,迴去給村民們一說,大家都熱情高漲,畢竟路是每個人都要走的,把路修好了,以後去鄉上賣點東西也方便的多。
哪怕知道修路是沒有工資的,但村民依然踴躍報名參加。
這年代農村人的集體榮譽感還是很強的,別人都去修路,你要是不去,等路修好了之後你好意思走?
這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於是這一天鄭家村打穀場上被人群圍的是水泄不通,連周圍的樹上都站了人。
幾個村子裏但凡能動的人都過來了,老人小孩也跑過來看熱鬧。
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此情此景仿佛讓他們迴到了三十多年前,集體修建官田水庫的時候,那時候也像今天這樣這麽多人。
上午九時許,鄉黨委書記孫偉和鄉長李達康在一幫人的簇擁之下來到了特意搭建的主席台上入座。
今天的孫偉可謂是意氣風發,不但把壓箱底的西服和皮鞋穿上了,還特意把頭發弄得油光鋥亮,整個人看起來年輕了有十歲。
今天除了幾個留守鄉政府的工作人員之外,其他的鄉領導幹部都來到了現場。
畢竟大家都知道這條路要是修通了意味著什麽,能夠參與其中,哪怕隻是掛個名,將來也是能夠在自己的履曆中寫上一筆的。
因為來的人太多,沒有那麽多座位,因此隻有鄉黨委委員和幾個村的村支書才能在主席台上就坐。
待眾人坐好之後,李達康示意鄭耀先可以開始了。
“大家靜一靜,接下來,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有請鄉政府的李達康鄉長講話!”,鄭耀先高亢激昂地喊道。
話音剛落,台下立刻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那聲音仿佛要衝破雲霄一般,震得整個打穀場都微微顫動起來。
經過這段日子裏村民們的情報傳遞,所有人心裏都跟明鏡兒似的,十分清楚到底是誰讓他們有機會修建這條道路。
所以,對於李達康這位鄉長,村民們內心深處充滿了由衷的欽佩與深深的感激之情。
李達康迎著台下眾多熱切期盼的目光,從容不迫地拿起話筒,語氣堅定而有力地說道:“鄉親們,多餘的話我就不說了。今天咱們之所以如此隆重地在此相聚一堂,就是因為有這麽一件關乎到咱們每一個村民切身利益、關係到子孫後代幸福生活的天大喜事”。
“我希望大夥能夠鼓足幹勁,充分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爭分奪秒地把這條帶領咱們走向富裕的道路給修築好,盡快踏上全麵奔向小康社會的光明大道!”。
“好……”。
話音剛落,台下隨即又掀起了一波更為猛烈的掌聲浪潮,那聲勢簡直如同排山倒海一般,經久不息。
“接下來,請鄉黨委書記孫偉孫書記發表講話,大家鼓掌歡迎”,鄭耀先繼續高聲喊道。
孫偉微笑著從李達康手中接過話筒,先是環視了一圈台下熱情洋溢的鄉親們,然後才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各位父老鄉親……”。
一番常規講話之後,孫偉振臂高唿:“現在,我鄭重宣布——修路工程正式啟動!”。
這一聲宣告猶如一道驚雷,瞬間點燃了全場的氣氛,人們歡唿雀躍,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
一旁早已經準備好的鑼鼓隊頓時敲打了起來,鞭炮聲也劈裏啪啦的響了起來。
一時間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隨後,參與修路的村民們在各位村幹部的帶領之下,拿著鋤頭和鐵鍬,朝著已經劃分好的路段區域而去。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興奮與期待,此情此景,讓人仿佛迴到了當年集體勞動的時候。
簡短而莊重的開工儀式剛剛結束,孫偉便帶著大部分人員先行返迴了鄉裏,李達康帶著剩下的幾個人留在現場巡視起來。
走著走著,李達康突然停下腳步,轉身對跟在身後的副鄉長張小燕囑咐道:“張副鄉長,這次修路可是咱們鄉的大事兒!這後勤保障工作一定得落實到位才行”。
“現在這天兒這麽熱,得多熬些綠豆湯給大夥解解暑氣”。
“還有啊,這夥食方麵可不能馬虎,別怕花錢,飯菜裏的油水一定要足,隻有讓大家吃得飽、吃得好,才更有勁兒去幹活嘛!”。
張小燕連忙點頭應道:“放心吧,鄉長!我跟養豬場那邊聯係好了,每天送兩頭大肥豬過來,讓大家每天都能吃上肉”。
“另外我讓幾個村子的婦女主任,把那些勞動能力稍弱一些的婦女同誌們都召集到一塊兒,架起了二十口大鍋,專門負責給大夥兒做飯做菜,保證能讓所有人都吃上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
至於勞動能力強的婦女在幹嘛?當然也是在修路了。
農村的婦女可是跟男人沒啥區別的,啥活都要幹,甚至有些婦女幹起活來比男的還利索。
就連老人和小孩都被組織起來到處去撿柴火了,不浪費每一分人力,可謂是男女老少齊上陣。
“肖副鄉長,一會你給鄉衛生院打個電話,讓他們派幾個人帶著藥箱到這來候著,防止有突發情況發生,每人每天鄉裏給五塊錢補助”。
“好的鄉長,我馬上就去給高院長打電話”。
交代完這一切後,李達康這才放下心來。
巡視了一圈沒發現什麽問題之後,李達康就迴到了鄉裏。
剛到辦公室坐下沒多久,鄉人大主席沈大為就敲門走了進來,身後還跟著一個夾著皮包,約摸三十歲左右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