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達康等的就是袁凱這句話。


    “袁書記,目前我們麵臨的最大困難就是路的問題,我們鄉裏的路況那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啊,您看縣裏是不是在這方麵給我們一點支持?”。


    “好你個李達康,啊,原來在這兒等著我呢!”,袁凱臉上掛著一抹淡淡的笑,看著站在麵前的李達康笑嗬嗬的說道。


    李達康搓了搓手,“袁書記,我這不也是沒辦法嘛,咱們鄉想要發展,離不開您的大力支持啊”。


    袁凱輕輕點了點頭,表示理解,然後緩緩開口道:“達康同誌,縣財政確實也不寬裕啊。不過鄉裏要發展,縣裏總不能一點兒表示都沒有”。


    “這樣吧,我做主給你批三十萬。不過,剩下的缺口就要你自己想辦法去解決了”。


    聽到這個數字,李達康心中一喜,但表麵上還是保持著感激之情:“太感謝袁書記對我們鄉裏工作的支持了”。


    李達康從來沒有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縣裏,畢竟安江縣的實際情況擺在這,能拿到三十萬已經是袁凱對他的特殊照顧了。


    袁凱擺了擺手,接著又補充道:“不過呢,這件事情你還得去曾縣長那邊匯報一下。畢竟政府主抓經濟工作嘛,有的時候,我也不好直接插手政府那邊的工作”。


    李達康連忙應道:“我明白的,袁書記,一會我就去曾縣長那”。


    袁凱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嗯,要是沒其它要緊事的話,那你就先過去吧”。


    見縣長曾學軍就沒有見袁凱那麽順暢了,李達康到了縣長辦公室外麵的時候,發現前麵還有好幾個人在排著隊呢,都是其它單位的一二把手。


    副職基本上是沒有機會直接向縣委書記和縣長匯報工作的,除非是像李達康這種背景深厚的人。


    等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終於輪到了李達康。


    曾學軍穿著一身黑色西服,頭發梳的一絲不苟。


    “曾縣長您好,我是官田鄉的李達康,來向您匯報一下工作”。


    “嗯,你先坐一下,我先處理一下這份文件”,曾學軍沒有抬頭,手上拿著一支筆在一份文件上做著批示。


    李達康自覺的在辦公桌前的椅子上坐了下來,靜靜的等待著。


    李達康心裏早有準備,知道曾學軍肯定想拿捏一下自己,誰讓他是縣委書記袁凱的人呢,因此他沒有半分的不耐。


    曾學軍雖然眼睛一直盯著桌上的文件,但眼角的餘光卻在觀察著李達康。


    心裏暗自琢磨著:“這小子倒也真沉得住氣,不知道他跟袁凱是什麽關係,竟然力排眾議任命他為官田鄉的鄉長,這麽年輕能行嗎?哼,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過了十幾分鍾,曾學軍這才放下手中的筆,抬起頭緩緩的說道:“李達康同誌,說吧,有什麽事來找我?”。


    於是李達康又把剛才在袁凱那裏匯報的內容重複了一遍。


    聽完李達康的講述之後,曾學軍也不禁動容了起來。


    千萬級的企業,還是在官田這個出了名的貧困鄉,這種政績是任何一個領導都無法忽視的。


    雖然李達康是袁凱的人,但官田鄉畢竟還是安江縣的一份子,出了任何成績,他這個做縣長的功勞都是跑不掉的。


    曾學軍能當上縣長,大局觀自然還是有的。


    政治就是這樣,沒有永遠的對手,隻有永恆的利益。


    隻要能給自己帶來好處,敵人也可以變成朋友,哪怕是暫時的。


    天知道曾學軍這個縣長壓力有多大,發展經濟是他這個縣長的首要職責,安江縣的經濟發展不起來,第一個要挨板子的就是他這個縣長。


    這官田鄉年年拖縣裏的後腿,各項指標一直是全縣倒數,之前換了幾任鄉領導都沒用,沒想到這個年輕的鄉長倒還真有幾分本事。


    雖然現在一切都還是紙麵計劃,但有計劃總比沒有強啊,死馬當作活馬醫,萬一呢?


    想到這,曾學軍立馬換了一副麵容,麵帶微笑的說道:“達康鄉長,對於你的計劃原則上我是支持的,但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啊’,我這個縣長當的也難啊,縣財政也不寬裕,到處都要錢”。


    “曾縣長,我們官田的情況您是知道的,如果縣裏一點實際支持都沒有的話,那我真的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


    “剛才袁書記做主給我們鄉裏批了三十萬用來修路,我就是希望曾縣長能夠看在我們官田的父老鄉親迫切需要發展的份上,把這筆錢盡快的撥下去”,李達康語氣誠懇的說道。


    既然袁凱都已經同意了,曾學軍也就不好再打馬虎眼了,否則的話勢必會引發兩人新的鬥爭,而曾學軍目前是鬥不過袁凱的。


    “好吧,既然袁書記都批示了,你放心,我會讓財政局盡快給你們撥款的”。


    “我代官田的父老鄉親先謝謝曾縣長了”,李達康笑著說道。


    ……


    迴到鄉裏,李達康又給郭振華打去了電話。


    “喂,郭叔,沒有打擾到您吧?”。


    “說吧達康,又遇到什麽困難了?”。


    “是這樣的郭叔,我們鄉裏準備創辦一家企業,目前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修路的問題,我這磨破了嘴皮子,才從縣裏要到了三十萬,可還是差的遠啊,沒辦法,隻能來向您求助了”。


    “是不是豆製品廠?”,幫李達康推銷豆腐這個事陳斌早就跟郭振華匯報過了。


    “是的郭叔,什麽事都瞞不過您”。


    “哈哈,你小子有事才想到我,不過達康,市財政現在也很緊張”。


    “這樣吧,我從我的市長專項經費裏麵給你撥六十萬,這筆錢我會讓人直接打到你們鄉裏的賬戶上,多的是真沒有了”。


    “我明白,謝謝郭叔,最近鄉裏比較忙,等改天我抽空再去市裏當麵感謝您”。


    掛斷電話後李達康心裏盤算了一下,縣裏三十萬加上郭振華給的六十萬,那就是九十萬,修通鄭家村到鄉上這段路應該是夠用了。


    至於修從官田到縣城這段路所需要的資金,那就得去省裏要錢了。


    對於這一點李達康早有計劃,別忘了曹勇他家老頭子是幹啥的。


    領導重視,效率就是高。


    李達康上午去的縣裏,下午縣財政局就把三十萬撥了下來。


    緊接著郭振華答應的六十萬也直接打到了鄉財政的賬上。


    一切萬事俱備,就隻欠東風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混官場是要講背景的,而我正好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莊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莊屋並收藏混官場是要講背景的,而我正好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