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打開銷路
混官場是要講背景的,而我正好有 作者:老莊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人寒暄了幾句,就在這時,隻聽“嘎吱”一聲,包廂的門被人從外麵輕輕推開了。
一個身材略顯發福、挺著個圓滾滾啤酒肚的中年男人出現在門口。
“哎呀,陳科長不好意思啊,廠裏臨時有點急事需要處理,所以來晚了,實在抱歉”,中年男人看著坐在桌前的陳斌,臉上堆滿了歉意。
“吳廠長你太客氣啦,我也是剛到沒一會兒”,陳斌微笑著擺了擺手,表示並不在意。
接著,陳斌轉過頭看向身旁的李達康,笑著說道:“老弟,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咱們市紡織廠的副廠長吳永強”。
“吳廠長,這位是安江縣官田鄉的鄉長李達康”。
“吳廠長你好!”,李達康趕忙站起身來,伸出右手向吳永強禮貌地打了個招唿。
“哈哈,李鄉長真是年輕有為啊!”,吳永強緊緊握住李達康的手。
市紡織廠是信英市政府直屬的正處級國有企業,吳永強這個副廠長是正兒八經的副處級幹部。
市紡織廠足有兩萬多工人,是信英市最大的國有企業,也是市政府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之一。
因此吳永強這個紡織廠的副廠長平日裏也是很傲氣的,連市裏一些局長他都不買賬。
今天也是陳斌這位市長秘書親自相邀,不然的話他還真不一定會來,想請他吃飯的人可以從信英市區排到安江縣城。
不過這會看到李達康之後,吳永強是真的有點震驚了。
這麽年輕的鄉長可還是頭一次見,看樣子比他兒子還小一點。
雖然官田鄉是全市出了名的貧困鄉,但鄉長的級別可不會因為窮而降低。
他在這個年紀的時候還是個車間工人,而李達康就已經是正科級的鄉長了,對方一看就很有背景,所以吳永強也是很自然的收起了自己的傲氣。
隨後其他幾位受邀的市屬國企的領導也陸續到場了,都是信英排得上號的企業,這其中最小的市食品廠也有三千多職工。
眾人紛紛落座後,服務員開始上菜。
因為李達康的特意交代,所以最先上來的就是一盤小蔥拌豆腐。
“各位,先來嚐嚐這道菜怎麽樣”,陳斌說完率先夾了一點豆腐放入口中,其餘幾人見狀也拿起筷子嚐了一下。
豆腐的鮮嫩和小蔥的清香在口中交融,帶來一種清爽的口感。
“嗯,不錯,這是我吃過最嫩的豆腐,一點豆腥味都沒有,好吃”。
李達康笑道:“這豆腐可是我們官田鄉下麵一個村裏做的,那裏水質好,並且用的還是獨家秘製的鹵水點的,所以做出來的豆腐格外的嫩”。
眾人聽聞不禁露出原來如此的神色。
接下來端上桌的是一道香氣撲鼻、令人垂涎欲滴的魚頭燉豆腐。
魚頭的鮮嫩仿佛能滴出水來一般,而豆腐更是滑嫩無比,輕輕一夾便如同果凍般晃動起來。
“大家覺得這豆腐的味道如何呀?”,陳斌滿臉笑容的問道。
“哎呀,真的太美味啦!這豆腐簡直入口即化,比我平時吃的要好吃多了”,其中一人迫不及待地迴答道,一邊說著一邊又往嘴裏送了一大口。
“可不是嘛,這豆腐要是買迴家自己做,也是一道不錯的菜品”,另一個人也附和著說道。
“吳廠長,你們紡織廠工人多,想必每天所消耗的各類食材也定然不在少數吧?”,李達康麵帶微笑地詢問道。
聽到這話,吳永強微微點頭,迴應道:“確實如此,不知李鄉長突然提及這個,是不是有什麽特別的想法呀?”。
“哈哈,吳廠長果然敏銳!你看我們鄉生產的豆腐不僅口感細膩爽滑,而且味道鮮美無比。所以我就在想,如果能在貴廠食堂的菜品裏加上這麽一道美味可口的豆腐佳肴,豈不是美事一樁?”。
這時,一旁的陳斌也說道:“吳廠長有所不知,李老弟他剛上任沒多久,一心想著如何為鄉裏的老百姓們增加些收入”。
“咱這紡織廠可是市屬企業的龍頭老大,於情於理,都得帶個頭兒,多多支持一下鄉鎮經濟的發展啊”。
吳永強微微一笑,“既然陳科長都已經發話了,那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了”。
“隻是這價格方麵?”。
“目前市場上的豆腐是四毛錢一斤,我們這豆腐口感更好,批發價打個九折三毛六一斤怎麽樣?”,李達康想了想說道。
“可以,那就先暫定每天三千斤吧,不知李鄉長這邊什麽時候可以開始送貨呢?”,吳永強點點頭,麵帶微笑地詢問道。
不說這豆腐的口感著實令人驚豔,即便味道稍遜一籌,但陳斌可是堂堂市長秘書,他都親自開口了,吳永強豈有不給麵子之理?
再者說了,能夠借此機會與李達康這樣一位前途無量的年輕鄉長建立良好關係,對於吳永強而言,絕對是一筆隻賺不虧的劃算買賣。
其實也不過就是更換一道菜品罷了,吳永強身為紡織廠分管後勤的副廠長,這僅僅隻是他動動嘴皮子就能輕鬆搞定的一件小事。
李達康略作思考後迴答道:“最快恐怕也得等到下個月了。主要是我們鄉裏的路況實在有些差,這豆腐還沒運抵市裏,怕是半路上就被顛碎了”。
“所以接下來我們鄉裏打算集中精力把路好好修一下,待路修好以後就可以供貨了”。
吳永強聽聞點了點頭,表示理解:“行,沒問題,到時候李鄉長直接跟我聯係即可”。
此時,其他幾人也紛紛表示自家企業的食堂也可以引入官田鄉的豆腐。
在座的哪個不是人精?吳永強能想到的他們自然也能想的明白。
李達康大喜,忙不迭感謝。
這幾個廠加起來,一共訂了七千斤豆腐,加上紡織廠的三千斤,剛好一萬斤,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酒足飯飽之後,李達康與幾人互留了電話,並約定等路修好之後,李達康會第一時間聯係他們。
隨即其他人就先告辭了,隻剩下陳斌和李達康。
“陳哥今天麻煩你了”。
“老弟你太客氣了,一點小事而已,如果沒其它事的話我就先迴去了”。
“好的,下次我再來找陳哥好好聚聚”,李達康說完便揮手跟陳斌告別。
一個身材略顯發福、挺著個圓滾滾啤酒肚的中年男人出現在門口。
“哎呀,陳科長不好意思啊,廠裏臨時有點急事需要處理,所以來晚了,實在抱歉”,中年男人看著坐在桌前的陳斌,臉上堆滿了歉意。
“吳廠長你太客氣啦,我也是剛到沒一會兒”,陳斌微笑著擺了擺手,表示並不在意。
接著,陳斌轉過頭看向身旁的李達康,笑著說道:“老弟,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咱們市紡織廠的副廠長吳永強”。
“吳廠長,這位是安江縣官田鄉的鄉長李達康”。
“吳廠長你好!”,李達康趕忙站起身來,伸出右手向吳永強禮貌地打了個招唿。
“哈哈,李鄉長真是年輕有為啊!”,吳永強緊緊握住李達康的手。
市紡織廠是信英市政府直屬的正處級國有企業,吳永強這個副廠長是正兒八經的副處級幹部。
市紡織廠足有兩萬多工人,是信英市最大的國有企業,也是市政府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之一。
因此吳永強這個紡織廠的副廠長平日裏也是很傲氣的,連市裏一些局長他都不買賬。
今天也是陳斌這位市長秘書親自相邀,不然的話他還真不一定會來,想請他吃飯的人可以從信英市區排到安江縣城。
不過這會看到李達康之後,吳永強是真的有點震驚了。
這麽年輕的鄉長可還是頭一次見,看樣子比他兒子還小一點。
雖然官田鄉是全市出了名的貧困鄉,但鄉長的級別可不會因為窮而降低。
他在這個年紀的時候還是個車間工人,而李達康就已經是正科級的鄉長了,對方一看就很有背景,所以吳永強也是很自然的收起了自己的傲氣。
隨後其他幾位受邀的市屬國企的領導也陸續到場了,都是信英排得上號的企業,這其中最小的市食品廠也有三千多職工。
眾人紛紛落座後,服務員開始上菜。
因為李達康的特意交代,所以最先上來的就是一盤小蔥拌豆腐。
“各位,先來嚐嚐這道菜怎麽樣”,陳斌說完率先夾了一點豆腐放入口中,其餘幾人見狀也拿起筷子嚐了一下。
豆腐的鮮嫩和小蔥的清香在口中交融,帶來一種清爽的口感。
“嗯,不錯,這是我吃過最嫩的豆腐,一點豆腥味都沒有,好吃”。
李達康笑道:“這豆腐可是我們官田鄉下麵一個村裏做的,那裏水質好,並且用的還是獨家秘製的鹵水點的,所以做出來的豆腐格外的嫩”。
眾人聽聞不禁露出原來如此的神色。
接下來端上桌的是一道香氣撲鼻、令人垂涎欲滴的魚頭燉豆腐。
魚頭的鮮嫩仿佛能滴出水來一般,而豆腐更是滑嫩無比,輕輕一夾便如同果凍般晃動起來。
“大家覺得這豆腐的味道如何呀?”,陳斌滿臉笑容的問道。
“哎呀,真的太美味啦!這豆腐簡直入口即化,比我平時吃的要好吃多了”,其中一人迫不及待地迴答道,一邊說著一邊又往嘴裏送了一大口。
“可不是嘛,這豆腐要是買迴家自己做,也是一道不錯的菜品”,另一個人也附和著說道。
“吳廠長,你們紡織廠工人多,想必每天所消耗的各類食材也定然不在少數吧?”,李達康麵帶微笑地詢問道。
聽到這話,吳永強微微點頭,迴應道:“確實如此,不知李鄉長突然提及這個,是不是有什麽特別的想法呀?”。
“哈哈,吳廠長果然敏銳!你看我們鄉生產的豆腐不僅口感細膩爽滑,而且味道鮮美無比。所以我就在想,如果能在貴廠食堂的菜品裏加上這麽一道美味可口的豆腐佳肴,豈不是美事一樁?”。
這時,一旁的陳斌也說道:“吳廠長有所不知,李老弟他剛上任沒多久,一心想著如何為鄉裏的老百姓們增加些收入”。
“咱這紡織廠可是市屬企業的龍頭老大,於情於理,都得帶個頭兒,多多支持一下鄉鎮經濟的發展啊”。
吳永強微微一笑,“既然陳科長都已經發話了,那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了”。
“隻是這價格方麵?”。
“目前市場上的豆腐是四毛錢一斤,我們這豆腐口感更好,批發價打個九折三毛六一斤怎麽樣?”,李達康想了想說道。
“可以,那就先暫定每天三千斤吧,不知李鄉長這邊什麽時候可以開始送貨呢?”,吳永強點點頭,麵帶微笑地詢問道。
不說這豆腐的口感著實令人驚豔,即便味道稍遜一籌,但陳斌可是堂堂市長秘書,他都親自開口了,吳永強豈有不給麵子之理?
再者說了,能夠借此機會與李達康這樣一位前途無量的年輕鄉長建立良好關係,對於吳永強而言,絕對是一筆隻賺不虧的劃算買賣。
其實也不過就是更換一道菜品罷了,吳永強身為紡織廠分管後勤的副廠長,這僅僅隻是他動動嘴皮子就能輕鬆搞定的一件小事。
李達康略作思考後迴答道:“最快恐怕也得等到下個月了。主要是我們鄉裏的路況實在有些差,這豆腐還沒運抵市裏,怕是半路上就被顛碎了”。
“所以接下來我們鄉裏打算集中精力把路好好修一下,待路修好以後就可以供貨了”。
吳永強聽聞點了點頭,表示理解:“行,沒問題,到時候李鄉長直接跟我聯係即可”。
此時,其他幾人也紛紛表示自家企業的食堂也可以引入官田鄉的豆腐。
在座的哪個不是人精?吳永強能想到的他們自然也能想的明白。
李達康大喜,忙不迭感謝。
這幾個廠加起來,一共訂了七千斤豆腐,加上紡織廠的三千斤,剛好一萬斤,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酒足飯飽之後,李達康與幾人互留了電話,並約定等路修好之後,李達康會第一時間聯係他們。
隨即其他人就先告辭了,隻剩下陳斌和李達康。
“陳哥今天麻煩你了”。
“老弟你太客氣了,一點小事而已,如果沒其它事的話我就先迴去了”。
“好的,下次我再來找陳哥好好聚聚”,李達康說完便揮手跟陳斌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