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吵得熱火朝天,


    所有人的好奇心和疑惑越發濃鬱。


    顧然本來並不打算在這個問題上做過多解釋,但也是沒有想到觀眾們上了這麽多天課,連萬有引力常量是否會變化這個問題都搞不準,


    “我記得很早之前的直播裏就提過,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事物是一成不變的。”


    “除非他是一個完全封閉且獨立的空間。”


    “就比如一個瓶子裏裝著氣體,根據質量守恆定律,瓶子體積增大密度減小,體積減小密度增大,看上去他是一個一成不變的關係式。”


    “但如果把它的能量轉換、熱力學變化等因素如果加進去,我們會發現這個等式中間的字符也不是一個等號,而是一個約等號。”


    “因為我們忽略了這個瓶子外麵還有我們的手。”


    “而宇宙也一樣,萬有引力定律的計算,無非是把瓶子變成了天體。”


    “如果說這個宇宙隻是一個巨大的瓶子,那這個萬有引力定律,或許就是一個一成不變的定值。”


    “但問題在於,宇宙一直在加速膨脹。”


    “雖然沒有人知道宇宙這個‘大瓶子’外麵的‘大手’是什麽,但它客觀存在。”


    “所以,萬有引力常量的一成不變,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當然,除了猜想,在一些論文中,也有許多科學家對此進行了相關論述。”


    “比如迪克(robert h. dicke)在science期刊中發表的一篇文章the earth and cosmology中,最後一句闡述了這樣一句話:引力常數確實在發生變化。”


    “再比如海森斯在引力測量、基本計量和常數論文中提到了引力常數的時間變化。”


    “也包括上世紀一係列可變引力常數的宇宙模型。”


    “當然,這些對於不搞學術的大家而言,似乎都不夠直觀。”


    “那我們可以隻看實驗數據,”


    “之前在翻閱1983到2013這三十年的萬有引力常量測量工作數據時,我當時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在上世紀到本世紀初實驗儀器精度較為落後的測量中,差值一般在0.02%~0.15%之間徘徊,”


    “而後麵的幾年,實驗儀器的精度上來了,但差值卻提升到了0.2%~0.4%。”


    “最大的差值出現在2013年,達到了0.363%。”


    “當然,這個差值不是說試驗一次,有多少誤差就記錄這個誤差。”


    “這就失去了物理學的嚴謹性。”


    “大家要知道,一般來說,年度測量起碼要測量十次,然後取平均值來記錄誤差。”


    “那麽大家猜猜對於2013年的這個巨大誤差,科研人員測量了多少次?”


    顧然說完,


    直播間除了安靜還是安靜。


    什麽叫人形圖書館,


    什麽叫記憶宮殿,


    直播間的無數觀眾們也是徹徹底底開了眼界了。


    先別說真不真,


    光是對數據這麽信手拈來,就讓所有人感到不可思議。


    雖然直播間中許多觀眾已經不是第一次見識,但這次還真就是最讓人匪夷所思的一次。


    因為這種年度數據,就像是財務報表一樣,往往不值得專門發表一篇論文來記錄,


    因為這種毫無新意的選題就算發表了,也很難被知名物理學期刊所錄用。


    所以,這些數據往往是存在於一些論文某個不起眼的引用說明中,


    對於論文內容而言,這些數據可能根本不會引人注意。


    但顧然卻能將這一個又一個不起眼的數據記錄下來,並且進行誤差歸納,


    這就非常可怕了。


    這就像是你是開飯店的,做了一年的刀削麵。


    然後到年末了,突然有個人跑了過來,二話不說拿出本子幫你迴憶了一下從年初到年末,每一碗刀削麵裏芫荽葉子的數量變化曲線,


    然後通過這個變化曲線,分析得出每年九月到十月芫荽最便宜,讓你在九月十月囤積芫荽。


    這誰能受得了?


    別說直播間的普通觀眾,


    就算是中科院的院士們,這會兒也都有點來了興致。


    別說,


    真別說,


    顧然這小東西有點東西的。


    這種細枝末節的數據,他居然能記得這麽清楚。


    就連丁一和胡安都有些意外。


    他們之前是聽顧然說過他曾經看過幾乎所有論文,


    但看過也有很多種,


    他們之前以為的看,是走馬觀花的看。


    誰能想到這小子竟然是直接刻錄到了腦子裏,甚至還能搜索關鍵詞隨意調動。


    這就太哈人了。


    按照人類正常的記憶力水平,怎麽可能達到這個程度啊?


    中科院的內部群中,一些年輕的科研人員都是連連發出了驚歎。


    都是做學術的,也都是腦子最靈光的那一批人。


    你要說他們和顧然比起來差一點的話,他們都沒啥意見。


    但問題是顧然的水平已經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水平,


    人類的記憶能力總有一個上限,


    甚至在腦神經科學中也有一個分支,目的就是探索這個上限,


    他們提出了無數個上限的可能,


    但這些上限在顧然麵前通通被秒了,


    甚至你就是說這是人腦裏麵植入了一個計算機,他們都敢毫不猶豫的相信。


    中科院的眾人早就把顧然提出的問題拋到了腦後,


    他們現在隻對自己小師弟的腦子感到好奇。


    看著群裏的熱烈討論,胡安解釋道:“之前顧然提過,他的學習和大家理解的都不一樣,他是在腦海裏自己形成了一個宇宙,然後各個學科的學習,對他來說就像是完善這個宇宙的過程。”


    “所以一些數據的變化可能對大家來說並不敏感,但對他來說則是一次巨大的物理學衝擊,”


    “而且我覺得他之所以能思考那麽多奇奇怪怪的問題,和這個思維方式也有一定的關係。”


    顧然或許也沒有超越人類的極限,他記的東西也未必比別人更多,


    隻是他心無旁騖,腦海中或許隻有他的那個宇宙。


    萬有引力常量,對其他人而言,可能隻是一個數字和一個知識點,


    但對於顧然而言,是足夠讓他的宇宙毀滅的巨大災難。


    所以,在這個變化上,他就會比別人更加敏感。


    當心中的疑惑和好奇得到解答之後,


    一些科研人員,便打開論文庫,


    搜尋起了2013年萬有引力常量測量次數的問題,


    緊接著……


    當一個數字出現在內部工作群之後,


    整個群聊死一般的寂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雪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雪糕並收藏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