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如果,萬有引力常量增加2%
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 作者:老雪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家都知道,潮汐效應,是月亮對地球的一個重大影響。”
“而潮汐效應中,有一個重要的表現參數,就是潮汐高度。”
“這個潮汐高度是什麽意思呢?”
“就是指海水在天體引潮力作用下產生的漲落現象的高度變化。”
顧然知道,一講到這個內容,直播間的流失率就居高不下,
所以他特意打了個響指,給兄弟們提提神:“好,那我們來觀察一下萬有引力常量的變化,對於潮汐高度的影響。”
“學過流體力學的兄弟們都知道,在相對平衡的流通液體中,等勢麵即是等壓麵,”
“所以根據引力勢能、公轉和自轉的慣性勢能,很容易就能列出潮汐高度的表達函數。”
“這個函數推導起來有一丟丟麻煩,所以我就不列了,”
“不過根據天體物理的一些常識,我們通常知道潮汐高度一般和地月距離的三次方成反比,地月距離的平方和引力成反比,”
“所以,一通口算下來,”
“我們很快就能知道,如果引力常量增加了百分之二,那麽地球洋流的潮汐高度將會增加百分之三左右。”
“目前已知的是受月球影響,潮汐高度大概在0.8米左右。”
“所以在萬有引力常量增加後,對於潮汐高度的影響會有兩三厘米的影響。”
經過顧然的一串貫口,
還留在直播間的觀眾們,陸陸續續的被哄睡了一大批。
這就像是一個天體物理學家,在上一場公開課,
顧神講的津津有味,
但問題是他沒有認識到觀眾們的知識水平。
什麽等勢麵就是等壓麵,
什麽潮汐高度和地月距離的三次方成反比,
什麽引力又和地月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這樣的知識,根本沒有辦法被大腦消化,
除了一些對天體物理相關專業的學生之外,絕大部分人根本跟不上顧然的思路。
但慶幸的是,他們似乎也不需要跟上了。
因為顧然最後給出了結論。
的確有影響,但隻有兩三厘米的影響。
說實話,或許對國家天文台來說,這個影響或許需要注意,
但對於普通觀眾而言,這個兩厘米的變化,幾乎……和沒變化一樣。
頓時間,直播間裏還沒有睡著的觀眾們,也是開始遺憾了起來。
“啊,就兩三厘米?”
“失望了,我以為能把倭國淹了呢。”
“難繃,大點的海嘯比這個影響還要大。”
“我以為會上演什麽世界末日呢。”
“不夠刺激啊。”
“電影要是用這個設定,會不會太無聊了?”
絕大部分觀眾,開始對這個萬有引力常量增加百分之二感到失望。
但一些人,則從潮汐高度看到了更加嚴重的問題。
因為引力影響的不單單是潮汐。
畢竟在引力前麵,還有一個修飾詞——“萬有”。
萬事萬物,
從基本粒子到宇宙星辰,都繞不開引力的影響。
這意味著在海洋潮汐上發生的事情,在地球上的任何物質身上,都會發生。
量子漲落、地球密度、大氣層、水循環……
當這些有著基本的物理學素養的人開始延伸思考的一刹那,
這個萬有引力常量增加百分之二的設定,就像是打開了地獄的大門,放出了無窮無盡的惡魔。
世界在此刻,開始崩壞。
於是,
顧然隻需要愜意的喝著水,彈幕上一些高學曆的觀眾,已經開始幫他解釋了起來。
“兄弟們,我意識到問題所在了。”
“顧神舉了潮汐高度的例子,但實際上引力影響的可不是隻有潮汐。”
“而是一個可怕的連鎖反應。”
“比如地殼內部壓力增大,這百分之二的變化,可能會導致地殼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甚至地表會向內塌陷個百分之二,那可是一二十公裏啊!”
“再比如地熱穩定性被打破,火山噴發的頻次和規模可能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升。”
“還有海洋,地表塌陷,海平麵肯定也會升高,地麵塌陷百分之二,海平麵升高百分之二,一加一減,那恐怕得有四分之一的陸地被海洋覆蓋。”
“至於生物和人類,肯定也會受到影響,首先生存的空間被壓縮了,其次大氣壓的變化,也會讓生物發生一係列的適應性計劃,可能會變的更大?或者更小。”
“就比如恐龍,為啥能長那麽大?恐怕和大氣壓的改變也有關係。”
“這些其實都太宏大了,我就說個最直觀的。”
“人類進入工業文明以來,所建造的所有工業奇跡,什麽高樓大廈,什麽橋梁隧道,地球這百分之二的變化,輕易就能全部撕扯破碎。”
……
隨著彈幕上的解釋,
直播間逐漸沉默了下來。
所有觀眾在這一係列的科普之下,這才意識到,
原來一個小小的百分之二,影響居然這麽大。
顧然看著彈幕上的解釋,也微微點了點頭。
分析的都沒有問題,事實上,增加百分之二的可怕之處不是它在改變之後第一時間所造成的影響,
而是百分之二的改變隻是開始,
它造成的影響,還會進一步造成影響。
最後不是地球怎麽樣,
而是整個宇宙係統的崩潰。
這一點,對於學過編程的人很清楚,
麵對穩定運行的程序,千萬不要嚐試去改變它,
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你的一次熱心將會造成多大的麻煩。
顧然捧著水杯,平靜的說出了一個萬有引力常量增加之後,最可怕的影響:
“引力幾乎參與了物理學的一切計算,如果沒有參與,那並不能證明引力沒有作用,隻能證明這個計算不夠周全。”
“而萬有引力常量如果真的發生了變化,那就意味著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完全錯誤。”
觀眾們聽著顧然的話,紛紛倒吸了一口冷氣。
先前那些覺得電影用這個設定不好的觀眾們,
這時候都改變了看法。
或許科幻電影的確不需要那麽誇張的前置條件,
一個微不足道的變化,就足夠讓整個宇宙改頭換麵,
而這,何嚐不是物理學的魅力所在呢?
看觀眾們逐漸消化了這個設定,顧然這才接著說道:
“講個鬼故事,事實上,萬有引力常量的確在變化。”
“而潮汐效應中,有一個重要的表現參數,就是潮汐高度。”
“這個潮汐高度是什麽意思呢?”
“就是指海水在天體引潮力作用下產生的漲落現象的高度變化。”
顧然知道,一講到這個內容,直播間的流失率就居高不下,
所以他特意打了個響指,給兄弟們提提神:“好,那我們來觀察一下萬有引力常量的變化,對於潮汐高度的影響。”
“學過流體力學的兄弟們都知道,在相對平衡的流通液體中,等勢麵即是等壓麵,”
“所以根據引力勢能、公轉和自轉的慣性勢能,很容易就能列出潮汐高度的表達函數。”
“這個函數推導起來有一丟丟麻煩,所以我就不列了,”
“不過根據天體物理的一些常識,我們通常知道潮汐高度一般和地月距離的三次方成反比,地月距離的平方和引力成反比,”
“所以,一通口算下來,”
“我們很快就能知道,如果引力常量增加了百分之二,那麽地球洋流的潮汐高度將會增加百分之三左右。”
“目前已知的是受月球影響,潮汐高度大概在0.8米左右。”
“所以在萬有引力常量增加後,對於潮汐高度的影響會有兩三厘米的影響。”
經過顧然的一串貫口,
還留在直播間的觀眾們,陸陸續續的被哄睡了一大批。
這就像是一個天體物理學家,在上一場公開課,
顧神講的津津有味,
但問題是他沒有認識到觀眾們的知識水平。
什麽等勢麵就是等壓麵,
什麽潮汐高度和地月距離的三次方成反比,
什麽引力又和地月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這樣的知識,根本沒有辦法被大腦消化,
除了一些對天體物理相關專業的學生之外,絕大部分人根本跟不上顧然的思路。
但慶幸的是,他們似乎也不需要跟上了。
因為顧然最後給出了結論。
的確有影響,但隻有兩三厘米的影響。
說實話,或許對國家天文台來說,這個影響或許需要注意,
但對於普通觀眾而言,這個兩厘米的變化,幾乎……和沒變化一樣。
頓時間,直播間裏還沒有睡著的觀眾們,也是開始遺憾了起來。
“啊,就兩三厘米?”
“失望了,我以為能把倭國淹了呢。”
“難繃,大點的海嘯比這個影響還要大。”
“我以為會上演什麽世界末日呢。”
“不夠刺激啊。”
“電影要是用這個設定,會不會太無聊了?”
絕大部分觀眾,開始對這個萬有引力常量增加百分之二感到失望。
但一些人,則從潮汐高度看到了更加嚴重的問題。
因為引力影響的不單單是潮汐。
畢竟在引力前麵,還有一個修飾詞——“萬有”。
萬事萬物,
從基本粒子到宇宙星辰,都繞不開引力的影響。
這意味著在海洋潮汐上發生的事情,在地球上的任何物質身上,都會發生。
量子漲落、地球密度、大氣層、水循環……
當這些有著基本的物理學素養的人開始延伸思考的一刹那,
這個萬有引力常量增加百分之二的設定,就像是打開了地獄的大門,放出了無窮無盡的惡魔。
世界在此刻,開始崩壞。
於是,
顧然隻需要愜意的喝著水,彈幕上一些高學曆的觀眾,已經開始幫他解釋了起來。
“兄弟們,我意識到問題所在了。”
“顧神舉了潮汐高度的例子,但實際上引力影響的可不是隻有潮汐。”
“而是一個可怕的連鎖反應。”
“比如地殼內部壓力增大,這百分之二的變化,可能會導致地殼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甚至地表會向內塌陷個百分之二,那可是一二十公裏啊!”
“再比如地熱穩定性被打破,火山噴發的頻次和規模可能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上升。”
“還有海洋,地表塌陷,海平麵肯定也會升高,地麵塌陷百分之二,海平麵升高百分之二,一加一減,那恐怕得有四分之一的陸地被海洋覆蓋。”
“至於生物和人類,肯定也會受到影響,首先生存的空間被壓縮了,其次大氣壓的變化,也會讓生物發生一係列的適應性計劃,可能會變的更大?或者更小。”
“就比如恐龍,為啥能長那麽大?恐怕和大氣壓的改變也有關係。”
“這些其實都太宏大了,我就說個最直觀的。”
“人類進入工業文明以來,所建造的所有工業奇跡,什麽高樓大廈,什麽橋梁隧道,地球這百分之二的變化,輕易就能全部撕扯破碎。”
……
隨著彈幕上的解釋,
直播間逐漸沉默了下來。
所有觀眾在這一係列的科普之下,這才意識到,
原來一個小小的百分之二,影響居然這麽大。
顧然看著彈幕上的解釋,也微微點了點頭。
分析的都沒有問題,事實上,增加百分之二的可怕之處不是它在改變之後第一時間所造成的影響,
而是百分之二的改變隻是開始,
它造成的影響,還會進一步造成影響。
最後不是地球怎麽樣,
而是整個宇宙係統的崩潰。
這一點,對於學過編程的人很清楚,
麵對穩定運行的程序,千萬不要嚐試去改變它,
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你的一次熱心將會造成多大的麻煩。
顧然捧著水杯,平靜的說出了一個萬有引力常量增加之後,最可怕的影響:
“引力幾乎參與了物理學的一切計算,如果沒有參與,那並不能證明引力沒有作用,隻能證明這個計算不夠周全。”
“而萬有引力常量如果真的發生了變化,那就意味著人類對於宇宙的認知,完全錯誤。”
觀眾們聽著顧然的話,紛紛倒吸了一口冷氣。
先前那些覺得電影用這個設定不好的觀眾們,
這時候都改變了看法。
或許科幻電影的確不需要那麽誇張的前置條件,
一個微不足道的變化,就足夠讓整個宇宙改頭換麵,
而這,何嚐不是物理學的魅力所在呢?
看觀眾們逐漸消化了這個設定,顧然這才接著說道:
“講個鬼故事,事實上,萬有引力常量的確在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