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誰在馴化dna
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 作者:老雪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個問題,對他們來說顯然是超綱了。
你說dna在馴養人類,這還比較符合他們的認知,
畢竟那個什麽書上不是有一句很牛逼的話麽,說什麽人類是基因的奴隸。
但你要說dna也在被馴養……
那他們就徹底懵逼了。
所有觀眾都很有自知之明的放棄了思考這個問題,
轉而去思考一個更簡單的問題。
如果說咱是被dna馴養的,
而dna是被“實驗者”馴養的,
那咱們應該管“實驗者”叫什麽?
主人的主人?
太上主人!
二柱子!
媽的,人生已經足夠艱難和卑微了,
這麽一想,更受氣了。
顧然看著觀眾們的發散思維,
以及彈幕上飄蕩出來的那一股妄自菲薄的氣息,
讓他也是哭笑不得。
“我說一個現象之後,大家應該就能明白這個所謂的‘實驗者’了。”
顧然清了清嗓子:
“如果把目光放在人類整個族群,那不難發現,”
“人類具有共通性的存在多巴胺獎勵的知識領域就是宇宙、文明、天文、生命等。”
“但如果把目光放在個人視角,那情況就複雜很多,”
“有的人可能在生命、天文等人類普遍領域也沒有獎勵機製,而有的人則幾乎在一切領域都能觸發獎勵機製。”
“而這也就是為什麽大多數人是芸芸眾生,而有的人則百年難遇甚至千年一遇。”
“同樣的,針對這個情況也曾引發過一場討論——人類社會的發展曆來都是百分之一的人類引領剩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類。”
聽到這個說法,
直播間的不少人都是表示反對。
“百分之一太誇張了。”
“我覺得應該是百萬分之一。”
“確實。”
“比如孔子、老子,”
“比如牛頓,愛因斯坦。”
“比如那些科技大佬、商業大佬、政治大佬……”
“各行各業的大佬,創造的科技、文明、財富恐怕占比人類的百分之八九十,剩下的才是由無數普通人創造。”
“嗯,你要說推動的話,那我們倒也的確在推動社會,”
“但要說引領的話,肯定不是我們,而且百萬分之一我覺得都多了。”
“億分之一差不多。”
……
看著眾人的討論,顧然又道:“那如果我說馴養dna的‘實驗者’,就是這億分之一的人類呢?”
聲音落下,
直播間頓時安靜。
這個答案沒有鋪墊,沒有預熱,
直接公布。
直播間數千萬人先是詫異,
但緊接著,又覺得理所當然。
似乎這個答案……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別說,你還真別說。”
“細想一下還真有道理啊兄弟們。”
“你像咱們春秋戰國時候的百家諸子、聖人,”
“再比如牛頓,比如愛因斯坦……”
“他們可能早就已經把自己dna給開發滿了。”
“我湊,妙啊!”
“總說儒家思想已經刻進了華夏人的基因,那可不就是咱們孔哥加上董仲舒的手筆?”
“再者,幾千年的時間,你看歐洲分分合合一片碎渣,”
“再看看咱們,哪個帝王要是敢說隻想偏安一隅,不想一統天下的話,甭管你是暴君還是明君,滿朝文武天下百姓都得戳著脊梁骨罵。”
在眾人熱烈討論的同時,也有一些上過九年義務的觀眾看不下去了。
“兄弟們,先問是不是,再說為什麽。”
“這些說的‘刻進基因裏’的思想……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dna遺傳吧?”
“隻是一個形容而已,別望文生義了。”
“dna是不能直接繼承思想的。”
隨著義務教育小夥伴的提醒,
彈幕非但沒有沉寂下去,反而更熱烈了。
“不對……”
“兄弟們,顧神沒有用‘刻寫dna’這樣的詞,而是‘馴養’。”
“馴養怎麽理解,它本來就不是直接把東西塞進dna裏,而是創造出來一個環境來養蠱。”
“就像是煮雞蛋。”
“這些牛逼人物,在社會這個煮鍋裏放了點茶葉醬料,於是我們這些雞蛋就從普通的雞蛋變成了茶葉蛋。”
“這才叫‘馴養’。”
在彈幕上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之下,不但自圓其說,
而且還逐漸的進行起了自我修正。
這何嚐不是老祖宗留給人類族群的又一個逆天機製——
人類在無數次麵對前所未見的難題的時候,
總能通過群體效應,逐漸修正到正確的發展道路上。
顧然看著討論熱度有所迴落,
接著說道:
“想要成為這億分之一的人,起碼要能做到兩件事,”
“第一件事,要比任何人都明白,人類的正確方向到底在哪裏。”
“第二件事,要能通過自己的辦法,改變這個世界,讓人類朝著正確的方向前行。”
話音落下,
直播間無數觀眾不由得打了個激靈,
深夜一點多,
不知道有多少人鑽在被窩裏,緊握著拳頭,
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看著手機屏幕,高喊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
明白人類正確的發展方向……
改變這個世界……
雖然顧然隻是波瀾不驚的講述,
但對於一些自命不凡的觀眾而言,
簡直就是一場打雞血般的洗腦!
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豈能鬱鬱久居人下!
總要有人成為億分之一的人,為什麽不能是俺!
無數個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水靈靈的萌生,
然後很快湮滅。
原因是當他們開始思考該怎麽改變這個世界的時候,啞火了。
“怎麽改變世界?”
“這多冒昧啊,一下子來個這麽難的題。”
“我的奮……奮鬥?!”
“不破不立,依我看先核平,再重建!”
“靠在歐洲遊蕩的幽靈?”
……
看著眾人絞盡腦汁的思考過後,始終沒有什麽很好的改變世界的辦法,
顧然喝了口水,輕輕叩擊著桌子,將觀眾們發散出去的注意力重新聚攏:
“教育。”
“是改變世界最簡單的辦法。”
你說dna在馴養人類,這還比較符合他們的認知,
畢竟那個什麽書上不是有一句很牛逼的話麽,說什麽人類是基因的奴隸。
但你要說dna也在被馴養……
那他們就徹底懵逼了。
所有觀眾都很有自知之明的放棄了思考這個問題,
轉而去思考一個更簡單的問題。
如果說咱是被dna馴養的,
而dna是被“實驗者”馴養的,
那咱們應該管“實驗者”叫什麽?
主人的主人?
太上主人!
二柱子!
媽的,人生已經足夠艱難和卑微了,
這麽一想,更受氣了。
顧然看著觀眾們的發散思維,
以及彈幕上飄蕩出來的那一股妄自菲薄的氣息,
讓他也是哭笑不得。
“我說一個現象之後,大家應該就能明白這個所謂的‘實驗者’了。”
顧然清了清嗓子:
“如果把目光放在人類整個族群,那不難發現,”
“人類具有共通性的存在多巴胺獎勵的知識領域就是宇宙、文明、天文、生命等。”
“但如果把目光放在個人視角,那情況就複雜很多,”
“有的人可能在生命、天文等人類普遍領域也沒有獎勵機製,而有的人則幾乎在一切領域都能觸發獎勵機製。”
“而這也就是為什麽大多數人是芸芸眾生,而有的人則百年難遇甚至千年一遇。”
“同樣的,針對這個情況也曾引發過一場討論——人類社會的發展曆來都是百分之一的人類引領剩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類。”
聽到這個說法,
直播間的不少人都是表示反對。
“百分之一太誇張了。”
“我覺得應該是百萬分之一。”
“確實。”
“比如孔子、老子,”
“比如牛頓,愛因斯坦。”
“比如那些科技大佬、商業大佬、政治大佬……”
“各行各業的大佬,創造的科技、文明、財富恐怕占比人類的百分之八九十,剩下的才是由無數普通人創造。”
“嗯,你要說推動的話,那我們倒也的確在推動社會,”
“但要說引領的話,肯定不是我們,而且百萬分之一我覺得都多了。”
“億分之一差不多。”
……
看著眾人的討論,顧然又道:“那如果我說馴養dna的‘實驗者’,就是這億分之一的人類呢?”
聲音落下,
直播間頓時安靜。
這個答案沒有鋪墊,沒有預熱,
直接公布。
直播間數千萬人先是詫異,
但緊接著,又覺得理所當然。
似乎這個答案……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別說,你還真別說。”
“細想一下還真有道理啊兄弟們。”
“你像咱們春秋戰國時候的百家諸子、聖人,”
“再比如牛頓,比如愛因斯坦……”
“他們可能早就已經把自己dna給開發滿了。”
“我湊,妙啊!”
“總說儒家思想已經刻進了華夏人的基因,那可不就是咱們孔哥加上董仲舒的手筆?”
“再者,幾千年的時間,你看歐洲分分合合一片碎渣,”
“再看看咱們,哪個帝王要是敢說隻想偏安一隅,不想一統天下的話,甭管你是暴君還是明君,滿朝文武天下百姓都得戳著脊梁骨罵。”
在眾人熱烈討論的同時,也有一些上過九年義務的觀眾看不下去了。
“兄弟們,先問是不是,再說為什麽。”
“這些說的‘刻進基因裏’的思想……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dna遺傳吧?”
“隻是一個形容而已,別望文生義了。”
“dna是不能直接繼承思想的。”
隨著義務教育小夥伴的提醒,
彈幕非但沒有沉寂下去,反而更熱烈了。
“不對……”
“兄弟們,顧神沒有用‘刻寫dna’這樣的詞,而是‘馴養’。”
“馴養怎麽理解,它本來就不是直接把東西塞進dna裏,而是創造出來一個環境來養蠱。”
“就像是煮雞蛋。”
“這些牛逼人物,在社會這個煮鍋裏放了點茶葉醬料,於是我們這些雞蛋就從普通的雞蛋變成了茶葉蛋。”
“這才叫‘馴養’。”
在彈幕上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之下,不但自圓其說,
而且還逐漸的進行起了自我修正。
這何嚐不是老祖宗留給人類族群的又一個逆天機製——
人類在無數次麵對前所未見的難題的時候,
總能通過群體效應,逐漸修正到正確的發展道路上。
顧然看著討論熱度有所迴落,
接著說道:
“想要成為這億分之一的人,起碼要能做到兩件事,”
“第一件事,要比任何人都明白,人類的正確方向到底在哪裏。”
“第二件事,要能通過自己的辦法,改變這個世界,讓人類朝著正確的方向前行。”
話音落下,
直播間無數觀眾不由得打了個激靈,
深夜一點多,
不知道有多少人鑽在被窩裏,緊握著拳頭,
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看著手機屏幕,高喊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
明白人類正確的發展方向……
改變這個世界……
雖然顧然隻是波瀾不驚的講述,
但對於一些自命不凡的觀眾而言,
簡直就是一場打雞血般的洗腦!
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豈能鬱鬱久居人下!
總要有人成為億分之一的人,為什麽不能是俺!
無數個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水靈靈的萌生,
然後很快湮滅。
原因是當他們開始思考該怎麽改變這個世界的時候,啞火了。
“怎麽改變世界?”
“這多冒昧啊,一下子來個這麽難的題。”
“我的奮……奮鬥?!”
“不破不立,依我看先核平,再重建!”
“靠在歐洲遊蕩的幽靈?”
……
看著眾人絞盡腦汁的思考過後,始終沒有什麽很好的改變世界的辦法,
顧然喝了口水,輕輕叩擊著桌子,將觀眾們發散出去的注意力重新聚攏:
“教育。”
“是改變世界最簡單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