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欺騙意識,


    大概是在大一下學期,或是大二上學期。


    具體時間已經記不清楚了。


    但節點他很清楚。


    那時候,他剛好完成了對這個世界一切的“命名”。


    清北圖書館裏所有的資料和書本、物理學會和自然科學期刊的所有論文,都為他完善眼前的這個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但科學發展的腳步,已經不足以滿足他對大量認知的需求。


    相反,無數理念的衝突和矛盾,開始讓他眼前的這個世界變得羸弱不堪、搖搖欲墜。


    但作為這個世界的“觀察者”和“繼承者”,他無法對這個看似精巧卻又充滿漏洞的世界進行任何修改。


    於是越來越多的悖論和矛盾,讓他開始懷疑自己辛辛苦苦所完善的這個世界,是否是真實的世界。


    ……


    這個世界的原點,是人類意識產生的那一刹那。


    人類的一切觀察、感受、丈量和接觸,經過意識的加工後,構成了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然後基於這個原點,


    人類慢慢建立起了一座名為科學的高山。


    但問題是,人類能看到的可見光波長在390nm~780nm之間,


    對於>780nm,<390nm的電磁波毫無察覺,


    人類能聽到的聲波波長在20 赫茲到


    赫茲之間,


    對於> 赫茲,<20赫茲的聲音充耳不聞,


    甚至即便是觸摸,也都是假象,


    看似人類可以觸碰到地球上的一切事物,


    但實際上在微觀層麵,人類和物體之間因為電磁斥力的存在,始終留有空隙。


    舉個例子,


    假如此刻,你握著男\/女朋友的手,


    你所感受到的觸覺、溫度,其實是手掌的原子之間的電磁力相互排斥而生成的“感覺”,


    實際上你並沒有真正握住男\/女朋友的手,


    也沒有男\/女朋友。


    當察覺到人類對於世界的認知極為片麵之後,


    無數疑問和質疑,最終醞釀出了更為濃鬱的懷疑,


    於是,當所有人還在物理學的這座大山下愚公移山的時候,


    顧然已經站在山頂,思索著一個問題——


    或許,他應該建立一座更大的山。


    ……


    在開始懷疑眼前的這個世界的同時,


    一個新的他所相信的“真實世界”也開始在意識中重新孵化。


    在這個孵化的過程,意識還是會幹預,


    過往對這個世界的一切了解,都會為這個“真實世界”的組成提供零部件,


    然後由意識一遍又一遍的暗示他,“世界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顧然始終不這麽認為。


    於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辯論拉開了帷幕,


    辯論的一方,是“我”,


    另一方,是“意識”。


    而顧然恰恰有著常人所不具備的偏執和倔強,


    所以當他開始對意識產生懷疑之後,


    對於意識所傳遞給他的一切信息,便被他全盤否認。


    最終,


    意識被逼入絕境,在這場辯論中輸的徹徹底底。


    ……


    過往的所有認知都被顧然摒棄的過程,


    讓意識產生了一種“將要被拋棄”的錯覺,


    或許為了繼續占據身體的主導,意識不得不為顧然提供新的信息,


    於是潛藏在水中的信息,終於開始激活。


    在當時,


    這場“意識”與“我”的辯論取的勝利之後,


    顧然能清晰的感受到,一些前所未有的認知,開始在意識中出現。


    也正是這些認知,幫助他實現了後來對鈁碎片的發現,以及在科研上的非凡成就。


    ……


    雖然對於欺騙意識這件事情顧然沒有十足的把握,


    但如果硬要讓他對“如何欺騙意識”進行方法總結的話,


    那簡單來說應該隻有兩步,


    第一步,懷疑,


    第二步,否認。


    在顧然沉思的同時,彈幕上也圍繞著這個問題進行著激烈的討論。


    “意識應該真的能被欺騙。”


    “有時候可能有個傷口,我沒意識到的時候,它有時候自己痊愈了我都不知道。”


    “這種情況很多的,比如走玻璃棧道,哪怕是同樣的寬度,高度不同,心態就不一樣。”


    “主播說的欺騙,應該就是這個意思。”


    “比如說緊張的時候身體會釋放一些激素,這些激素讓人更有效率,更容易爆發潛力,我們就可以在平常的時候欺騙意識,讓我們進入緊張狀態。”


    “我湊,那這要是能應用到體育上很牛啊。”


    “就比如短跑,我欺騙意識說我處在被恐龍捕食的環境下,那我跑的比兔子都快。”


    彈幕上各種奇思妙想層出不窮。


    有人講述著自己的經曆,


    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也有人從哲學、宗教的層麵,進行各種各樣的解釋。


    漫長的時間過後,


    彈幕上對“欺騙意識”的假說完全消化之後,


    讓顧然能夠省下來很多力氣,去專心的講述該如何利用這個機製。


    而在欺騙意識之前,首先需要正視意識。


    “其實,如果沒有意識,我們或許和ai沒有什麽區別,”顧然平靜的說道,


    “當一顆紅色的鑽石出現在麵前,”


    “如果沒有意識的存在,我們隻會客觀的分析它的顏色、它的形狀、它的材質、它的硬度等等。”


    “那麽意識帶給我們的是什麽?”


    “它為我們賦予了鑽石價值,定義了它的高級,也產生了內心的喜好。”


    “這是好事嗎?”


    顧然自問自答道:“或許是,正是意識對一切的定義,讓人類產生了美醜、善惡、喜好、愛恨、秩序。”


    “但大家仔細思考一下,在你這一生中,麵對所有事物的時候,”


    “是意識告訴你,應該喜歡或是應該討厭,”


    “是意識告訴你,這是對的,或是錯的。”


    “什麽都是淩駕於我們個體之上的意識決定的。”


    “那如果有一天,意識突然告訴你,人間不值得呢?”


    ……


    顧然說完,直播間突然變得沉默了許多。


    然後有人怯生生的問道:


    “應該……不會吧?”


    但很快,彈幕更加沉默了。


    因為所有人意識到,顧然似乎並非在危言聳聽。


    或許就在地球上的這一時刻,許多人正在經曆這個過程,


    隻是他們並不知道罪魁禍首竟然是自己的意識。


    人們似乎已經習慣了意識的存在,甚至將意識看作是“我”的一部分。


    所以,自然而然的認為,“意識”做出的決定,就是“我”的決定。


    其實不然,


    意識是意識,我是我。


    意識也會謀殺我們,


    隻是在法律層麵上,我們將其稱之為自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雪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雪糕並收藏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