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廢物的dna,廢物的我
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 作者:老雪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說科學技術是樹苗和果實的話,
那理論物理學發展,就是開墾荒地的過程。
開墾出來更多的沃土,就能種更多的樹苗,結更多的果子。
而現實是,
自二十一世紀以來,在華夏科技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
理論物理儲備已經嚴重告急。
丁一曾經是中科院天體物理重點研究所所長,也是這次調任的院士中,職級最高的一個。
他的任務簡單來說,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推動理論物理的發展。
除了他們這些院士們發光發熱之外,還需要通過各種舉措,為理論物理的開拓工作創造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具體的措施包括但不限於教育改革、人才培養、人才挖掘……
但當他接受這個任務之後,才發現任務的艱巨。
因為國內物理學教育長久以來都是一條腿走路,
對於不賺錢、沒什麽經濟價值、帶來不了太大效益的理論物理,都不能說是忽視,基本可以說是放棄。
這就導致肩負著發展理論物理任務的丁一,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在黑暗的箱子裏撞得鼻青臉腫。
而現在,
他看著屏幕上的顧然,似乎在極致的黑暗中看到了那麽一抹微弱的光亮。
眾人的嚴肅和認真,標誌著他們清晰的知道華夏科工部身上的重擔,以及這個重擔的嚴重性,
所以丁一也就不再彎彎繞繞,直截了當的說出了自己的態度:“顧然,我們科工部要了。”
學識水平?
他確實不清楚顧然的學識如何。
但卻並不擔心。
中科院的院士們,就是最好的家教老師。
和絕無僅有的思維方式相比,學識的填充那太容易了。
原本還得意洋洋的趙恆,聽到丁一的話突然愣住了。
“老丁,你什麽意思?”
中科院院長胡安更是一拍桌子:“丁一,你別太過分了。”
丁一清了清嗓子,一字一頓道:“我說——顧然,我要了。”
科工委,國家直屬。
先斬後奏,決策淩駕於中科院之上。
說起話來,也是霸氣十足。
趙恆緊皺眉頭,急的直吹眉毛:“不是,鈁碎片的研究現在也迫在眉睫,現在了解鈁碎片的隻有顧然一個人,你把人給要走了,我怎麽辦?”
“我可以把他借給你用。”
“丁一,我看你是一點兒也不把我們中科院放在眼裏了,”
胡安怒道:“這事兒要講道理,你別想蠻橫,顧然我們中科院要定了。”
……
在中科院吵得熱火朝天的同時,
顧然在無數禮物和彈幕的簇擁下,繼續著先前的話題。
無論新老觀眾,對他的猜想有著很高的接受度,
惟一的區別,是新觀眾在沒有看過前幾期直播的情況下,對於水、dna和信息三者之間的聯係有些迷糊。
於是,在講述高等生物到人類之間的故事之前,顧然先簡單進行了闡述。
“大家應該會比較好奇,為什麽在原始動物和原始動物的同一個dna裏,會發展出現在這麽多不同的物種門類,”
“但實際上我要告訴大家的是,dna的潛力遠不止如此,現在繁多的物種,隻是dna中所攜帶的信息小試牛刀的結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無用dna或者說垃圾dna的說法?”
顧然話音落下。
彈幕上立馬就熱鬧了起來。
“有一個人輕輕的碎掉了。”
“主播不帶這麽紮心的。”
“我感覺我就是。”
“垃圾dna造就了垃圾的我。”
“笑死,我有一個朋友破防了。”
……
密密麻麻的彈幕,基本上都在玩梗。
能夠真正表述出垃圾dna的彈幕寥寥無幾。
而觀看直播的王蘇杭,在顧然的提醒下,突然意識到了什麽,輕聲說道:“我明白了……這麽一來,他的猜測,論據就充足了很多……”
其他院士還沒有意識到什麽,剛打算詢問王蘇杭發現了什麽時,顧然便已經開始解釋了。
“人類基因組大約有31.6億個堿基對,而實際上構成基因堿基對數量,不足總數的百分之二。”
“再除開百分之三左右的負責調控編碼蛋白質基因的堿基對,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五的堿基對,並不具備編碼蛋白質的功能,我們稱之為無用dna。”
“那麽問題來了,既然這些無用dna的存在對生命發展起不到任何意義,那為什麽我們要一代一代的複製下去?”
顧然解釋完後,彈幕上布滿了震驚。
“這意味著,人類對dna信息的挖掘……隻有2%?”
“剩下百分之九十五蘊藏著什麽東西?”
“為什麽我感覺有點嚇人?”
“聽主播這麽說,大家有沒有感覺……”
“人類特別像是一個容器。”
“儲存信息的容器……”
在顧然的解釋和引導之下。
一股濃鬱的詭譎,在彈幕上逐漸彌漫了開來。
這些內容,他們之前還真不知道。
甚至他們都不敢想象,人類如此複雜聰明的生物,真正起作用的dna居然隻有2%。
顧然查看著彈幕,微微點頭:“有一個彈幕很有意思,他說人類就像是一個儲存信息的容器。”
“實際上,的確如此。”
“dna就像是寫滿了信息的硬盤,隻有當生命體需要進行什麽活動的時候,才會調用硬盤中的信息。”
“而人類所能調用的信息,隻占據了整個硬盤的2%。”
“當然,我知道大家可能會說,這隻是對dna的一個猜測,或許那些其他無用dna並沒有任何意義也沒有攜帶任何信息。”
顧然搖了搖頭,“但可惜,並非如此。”
“在一些古老的細菌中,他們的體內還留存著比較初始的dna,”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有不少科學家對這些dna展開了研究,”
“隨即的一個發現,顛覆了人類的認知,在這些古老細菌的dna中居然表現出了非常詭異基因序列,”
“每兩對固定堿基對中,居然放置著各不相同的無序堿基對。”
看觀眾有些茫然,他接著舉例:“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在做語文閱讀理解的時候,出現人物對話時,人物的所有說話內容,是不是全部在雙引號裏麵?”
“不管說什麽話,格式一定是先前引號,然後是人物說話的內容,然後後引號。”
“而延伸到這些古老細菌的dna中,”
“我們可以認為引號就是固定堿基對,”
“說話的內容就是夾在中間的沒有任何規律的無序堿基對。”
顧然拿起了水杯,輕聲細語:“根據我們dna中攜帶信息的猜想來看,這些無序堿基對,很有可能就是dna中蘊含的信息,”
“但大家絕對想不到的是,這些無序堿基對其實並非毫無意義的隨機組合,”
“而是來自我們直播開始時故意跳過的那個生物身上——”
“病毒。”
那理論物理學發展,就是開墾荒地的過程。
開墾出來更多的沃土,就能種更多的樹苗,結更多的果子。
而現實是,
自二十一世紀以來,在華夏科技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
理論物理儲備已經嚴重告急。
丁一曾經是中科院天體物理重點研究所所長,也是這次調任的院士中,職級最高的一個。
他的任務簡單來說,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推動理論物理的發展。
除了他們這些院士們發光發熱之外,還需要通過各種舉措,為理論物理的開拓工作創造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具體的措施包括但不限於教育改革、人才培養、人才挖掘……
但當他接受這個任務之後,才發現任務的艱巨。
因為國內物理學教育長久以來都是一條腿走路,
對於不賺錢、沒什麽經濟價值、帶來不了太大效益的理論物理,都不能說是忽視,基本可以說是放棄。
這就導致肩負著發展理論物理任務的丁一,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在黑暗的箱子裏撞得鼻青臉腫。
而現在,
他看著屏幕上的顧然,似乎在極致的黑暗中看到了那麽一抹微弱的光亮。
眾人的嚴肅和認真,標誌著他們清晰的知道華夏科工部身上的重擔,以及這個重擔的嚴重性,
所以丁一也就不再彎彎繞繞,直截了當的說出了自己的態度:“顧然,我們科工部要了。”
學識水平?
他確實不清楚顧然的學識如何。
但卻並不擔心。
中科院的院士們,就是最好的家教老師。
和絕無僅有的思維方式相比,學識的填充那太容易了。
原本還得意洋洋的趙恆,聽到丁一的話突然愣住了。
“老丁,你什麽意思?”
中科院院長胡安更是一拍桌子:“丁一,你別太過分了。”
丁一清了清嗓子,一字一頓道:“我說——顧然,我要了。”
科工委,國家直屬。
先斬後奏,決策淩駕於中科院之上。
說起話來,也是霸氣十足。
趙恆緊皺眉頭,急的直吹眉毛:“不是,鈁碎片的研究現在也迫在眉睫,現在了解鈁碎片的隻有顧然一個人,你把人給要走了,我怎麽辦?”
“我可以把他借給你用。”
“丁一,我看你是一點兒也不把我們中科院放在眼裏了,”
胡安怒道:“這事兒要講道理,你別想蠻橫,顧然我們中科院要定了。”
……
在中科院吵得熱火朝天的同時,
顧然在無數禮物和彈幕的簇擁下,繼續著先前的話題。
無論新老觀眾,對他的猜想有著很高的接受度,
惟一的區別,是新觀眾在沒有看過前幾期直播的情況下,對於水、dna和信息三者之間的聯係有些迷糊。
於是,在講述高等生物到人類之間的故事之前,顧然先簡單進行了闡述。
“大家應該會比較好奇,為什麽在原始動物和原始動物的同一個dna裏,會發展出現在這麽多不同的物種門類,”
“但實際上我要告訴大家的是,dna的潛力遠不止如此,現在繁多的物種,隻是dna中所攜帶的信息小試牛刀的結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無用dna或者說垃圾dna的說法?”
顧然話音落下。
彈幕上立馬就熱鬧了起來。
“有一個人輕輕的碎掉了。”
“主播不帶這麽紮心的。”
“我感覺我就是。”
“垃圾dna造就了垃圾的我。”
“笑死,我有一個朋友破防了。”
……
密密麻麻的彈幕,基本上都在玩梗。
能夠真正表述出垃圾dna的彈幕寥寥無幾。
而觀看直播的王蘇杭,在顧然的提醒下,突然意識到了什麽,輕聲說道:“我明白了……這麽一來,他的猜測,論據就充足了很多……”
其他院士還沒有意識到什麽,剛打算詢問王蘇杭發現了什麽時,顧然便已經開始解釋了。
“人類基因組大約有31.6億個堿基對,而實際上構成基因堿基對數量,不足總數的百分之二。”
“再除開百分之三左右的負責調控編碼蛋白質基因的堿基對,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五的堿基對,並不具備編碼蛋白質的功能,我們稱之為無用dna。”
“那麽問題來了,既然這些無用dna的存在對生命發展起不到任何意義,那為什麽我們要一代一代的複製下去?”
顧然解釋完後,彈幕上布滿了震驚。
“這意味著,人類對dna信息的挖掘……隻有2%?”
“剩下百分之九十五蘊藏著什麽東西?”
“為什麽我感覺有點嚇人?”
“聽主播這麽說,大家有沒有感覺……”
“人類特別像是一個容器。”
“儲存信息的容器……”
在顧然的解釋和引導之下。
一股濃鬱的詭譎,在彈幕上逐漸彌漫了開來。
這些內容,他們之前還真不知道。
甚至他們都不敢想象,人類如此複雜聰明的生物,真正起作用的dna居然隻有2%。
顧然查看著彈幕,微微點頭:“有一個彈幕很有意思,他說人類就像是一個儲存信息的容器。”
“實際上,的確如此。”
“dna就像是寫滿了信息的硬盤,隻有當生命體需要進行什麽活動的時候,才會調用硬盤中的信息。”
“而人類所能調用的信息,隻占據了整個硬盤的2%。”
“當然,我知道大家可能會說,這隻是對dna的一個猜測,或許那些其他無用dna並沒有任何意義也沒有攜帶任何信息。”
顧然搖了搖頭,“但可惜,並非如此。”
“在一些古老的細菌中,他們的體內還留存著比較初始的dna,”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有不少科學家對這些dna展開了研究,”
“隨即的一個發現,顛覆了人類的認知,在這些古老細菌的dna中居然表現出了非常詭異基因序列,”
“每兩對固定堿基對中,居然放置著各不相同的無序堿基對。”
看觀眾有些茫然,他接著舉例:“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在做語文閱讀理解的時候,出現人物對話時,人物的所有說話內容,是不是全部在雙引號裏麵?”
“不管說什麽話,格式一定是先前引號,然後是人物說話的內容,然後後引號。”
“而延伸到這些古老細菌的dna中,”
“我們可以認為引號就是固定堿基對,”
“說話的內容就是夾在中間的沒有任何規律的無序堿基對。”
顧然拿起了水杯,輕聲細語:“根據我們dna中攜帶信息的猜想來看,這些無序堿基對,很有可能就是dna中蘊含的信息,”
“但大家絕對想不到的是,這些無序堿基對其實並非毫無意義的隨機組合,”
“而是來自我們直播開始時故意跳過的那個生物身上——”
“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