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挖到金礦了
重生1987:能苟才能浪 作者:高鳥二月恨長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史由之今天特別高興。
在音像出版社工作了好幾年了,論業務,他早就是出版社的骨幹了,尤其這兩年,史由之自己大致算了算,自己給社裏賺得錢不下數百萬,但分錢的時候又得論資排輩;想升職資曆還差得遠,讓史由之憤怒不已。
去年他偶爾發現外地一些民營音像店拿貨困難,為了拿貨,願意多加好幾個點,有的甚至多加十個點都要貨,不少出版社的銷售都暗地裏出貨,竟然慢慢形成了一個二渠道,這些人甩開首都發行所,自己從出版社拿貨,出版社不敢自己做,一些銷售就私下找人拿了貨後轉手,一出一入,也不少賺。史由之看著心動,又覺得問題不大,賣給誰不是賣啊,也加入了二渠道的行列。
幫史由之出貨的是他的弟弟史知之,他弟弟高中畢業考不上大學,早早就混了社會,本來沒事幹,今年哥哥幫他拿了一個個體工商戶執照,順利成了出版界的一元,不過他各方麵都靠他哥,他哥說什麽貨好賣,他就進什麽貨,竟然很少失算,這也讓兄弟少了很多爭執,合作得很好。
接到張鹿雲的電話後,史由之冥冥中就有一種感覺,機會來了!
p大是自己的母親,離開母校已經3年多了,有機會迴去看看當然是好事,尤其是還被邀請參加開學典禮,這可是一個無上的榮耀啊!自己那些分配到中央部委的同學,這幾年也還在最底層混呢。所以不管什麽專輯好不好賣,史由之都必須來。
來了之後史由之才發現,有點失算,哪裏是學校邀請啊,就是學校出版社這個張鹿雲在瞎折騰,不過聽了張鹿雲給的磁帶以後,史由之倒是改觀了。這水平,直追歐美啊!而且還都是中文歌,如果真出了專輯,以史由之的眼光來看,絕對會大賣。
現在的史由之已經不是剛出校門時候那樣沒有城府了,他也不評價,隻是說看看再說。
到了開學典禮現場,發現二渠道的發行商,隻有自己,首所的倒是來了倆,這讓史由之心裏不由得大喜。首所這些人才不會管什麽好賣什麽不好賣呢。好賣最多給你加點貨,迴款說不定照樣很慢。如果張鹿雲想多賣貨,還得靠自己,不過也得防著點其他二渠道的,好在自己已經占了先機。
在現場聽了這幾個師妹師弟的表演,史由之徹底放了心,聽眾反應有多熱烈,越能證明史由之的判斷沒有出問題。現在的問題就是好好和張鹿雲談談了,另外史由之也在心裏暗暗盤算了一下自己公司的現金,看有沒有必要玩一把大的。
開學典禮結束之後,史由之緊跟著張鹿雲,也不談卡帶的事,隻是敘舊。
“咱們圖管留京的有多少啊?我這幾年一直瞎混,一個老同學都沒見,說真的,還挺想大家的。”史由之開始閑聊。
“加上你我一共才7個人,這你都不知道?你不是挺活躍的嗎?怎麽現在賺錢了,不和我們窮人來往了啊?”張鹿雲打趣道。
“哎,鹿雲,你可別胡說啊!這事要是讓社裏知道了,我可就完蛋了。而且我真沒幹什麽,都是我弟弟,你也見過我弟弟吧?他以前在社裏幫著幹點雜工,去年自己搞了一個個體工商,我最多幫他出出主意。”明麵上史由之一直在撇清自己,誰讓現在政策還不讓人放心呢。
“瞧你嚇得!至於嘛,現在政策變了,個體戶都給發營業執照了,你還怕啥?要沒有你,你弟弟連大學都沒上過,他能懂什麽?再說了,今天找你來,不就為了賣貨的事嗎?好,與你無幹,那你就迴去吧。”
“哈哈,都工作三年多了,你的性格倒是一直都沒變啊!”史由之連忙打哈哈。
“對了,我三年沒迴學校了,感覺學校還是有一些變化啊!好想到處走走,好懷念以前的生活啊!”史由之想借著閑聊再探探張鹿雲的底。
“換了校長,搞了改革嘛。現在學校也不吃大鍋飯了,現在各個院、係、社和中心都有一定的經濟自主權。還搞了不少建設。新建了一個學四食堂,等會請你吃食堂,別嫌棄啊!”張鹿雲沒有戒心,有什麽就說什麽。
“有經濟自主權?那很厲害啊!我們出版社這一塊可真是不如咱們學校啊!那你們出版社有多少自主權?”史由之問。
“告訴你也沒啥,我們有五個點自主權,可以按出力大小分配,也照顧級別,不過我沒多少野心,給多少都不嫌少。”
“五個點啊!那你們可賺不少啊!我們社可是一點都不給分,我們頭頭最怕犯錯誤了。”說起這個史由之還是有些羨慕的。
“而且我們那真不好分,你拿多了別人肯定說閑話。”
兩個人一路走一路聊著,剛好碰到前麵一群學生在接受采訪。
“這是校刊的吧,還拿麥克風錄音呢!”史由之問。
“錄音啊,一看就知道是廣播電台的。”張鹿雲迴答。
“目送手揮啊,目送手揮,咱們學校出了人才了。你們不懂音樂,不知道這有多麽偉大,而且他們搞的都是原創音樂!今天聽了兩遍,感覺也不過癮,你們電台能不能傍晚把這些歌多放兩遍!”
兩人聽到那個接受采訪的男生提著要求,其他人也紛紛提出各種意見。
史由之和張鹿雲沒有參與,看了一會就繼續走。
“這小夥子有眼光啊,咱們學校這次確實出人才了。聽說這次這張專輯是你挖掘的?”史由之問,參會前,他不知道從哪聽到是出版社一位編輯聽了歌之後,強烈向學校建議,然後校方才趁便出專輯。
“你聽誰胡說?有我沒我都差不多,我最多算是加速了一下速度吧。暑假前他們就經常在大草坪唱歌,聽得人可多了,當時我還納悶,他們唱的歌我怎麽都沒聽過。”
“那你也絕對算是伯樂了啊!聽的人多了,能想著幫他們出專輯的可沒多少。你算是幫你們出版社挖到金礦了。老實說,我挺看好他們的,有什麽我能幫的你盡管說,這事對大家都有好處。”
想了半天之後,史由之覺得還是實話實說比較好,張鹿雲和自己是同學又是朋友,沒必要瞞著她。
在音像出版社工作了好幾年了,論業務,他早就是出版社的骨幹了,尤其這兩年,史由之自己大致算了算,自己給社裏賺得錢不下數百萬,但分錢的時候又得論資排輩;想升職資曆還差得遠,讓史由之憤怒不已。
去年他偶爾發現外地一些民營音像店拿貨困難,為了拿貨,願意多加好幾個點,有的甚至多加十個點都要貨,不少出版社的銷售都暗地裏出貨,竟然慢慢形成了一個二渠道,這些人甩開首都發行所,自己從出版社拿貨,出版社不敢自己做,一些銷售就私下找人拿了貨後轉手,一出一入,也不少賺。史由之看著心動,又覺得問題不大,賣給誰不是賣啊,也加入了二渠道的行列。
幫史由之出貨的是他的弟弟史知之,他弟弟高中畢業考不上大學,早早就混了社會,本來沒事幹,今年哥哥幫他拿了一個個體工商戶執照,順利成了出版界的一元,不過他各方麵都靠他哥,他哥說什麽貨好賣,他就進什麽貨,竟然很少失算,這也讓兄弟少了很多爭執,合作得很好。
接到張鹿雲的電話後,史由之冥冥中就有一種感覺,機會來了!
p大是自己的母親,離開母校已經3年多了,有機會迴去看看當然是好事,尤其是還被邀請參加開學典禮,這可是一個無上的榮耀啊!自己那些分配到中央部委的同學,這幾年也還在最底層混呢。所以不管什麽專輯好不好賣,史由之都必須來。
來了之後史由之才發現,有點失算,哪裏是學校邀請啊,就是學校出版社這個張鹿雲在瞎折騰,不過聽了張鹿雲給的磁帶以後,史由之倒是改觀了。這水平,直追歐美啊!而且還都是中文歌,如果真出了專輯,以史由之的眼光來看,絕對會大賣。
現在的史由之已經不是剛出校門時候那樣沒有城府了,他也不評價,隻是說看看再說。
到了開學典禮現場,發現二渠道的發行商,隻有自己,首所的倒是來了倆,這讓史由之心裏不由得大喜。首所這些人才不會管什麽好賣什麽不好賣呢。好賣最多給你加點貨,迴款說不定照樣很慢。如果張鹿雲想多賣貨,還得靠自己,不過也得防著點其他二渠道的,好在自己已經占了先機。
在現場聽了這幾個師妹師弟的表演,史由之徹底放了心,聽眾反應有多熱烈,越能證明史由之的判斷沒有出問題。現在的問題就是好好和張鹿雲談談了,另外史由之也在心裏暗暗盤算了一下自己公司的現金,看有沒有必要玩一把大的。
開學典禮結束之後,史由之緊跟著張鹿雲,也不談卡帶的事,隻是敘舊。
“咱們圖管留京的有多少啊?我這幾年一直瞎混,一個老同學都沒見,說真的,還挺想大家的。”史由之開始閑聊。
“加上你我一共才7個人,這你都不知道?你不是挺活躍的嗎?怎麽現在賺錢了,不和我們窮人來往了啊?”張鹿雲打趣道。
“哎,鹿雲,你可別胡說啊!這事要是讓社裏知道了,我可就完蛋了。而且我真沒幹什麽,都是我弟弟,你也見過我弟弟吧?他以前在社裏幫著幹點雜工,去年自己搞了一個個體工商,我最多幫他出出主意。”明麵上史由之一直在撇清自己,誰讓現在政策還不讓人放心呢。
“瞧你嚇得!至於嘛,現在政策變了,個體戶都給發營業執照了,你還怕啥?要沒有你,你弟弟連大學都沒上過,他能懂什麽?再說了,今天找你來,不就為了賣貨的事嗎?好,與你無幹,那你就迴去吧。”
“哈哈,都工作三年多了,你的性格倒是一直都沒變啊!”史由之連忙打哈哈。
“對了,我三年沒迴學校了,感覺學校還是有一些變化啊!好想到處走走,好懷念以前的生活啊!”史由之想借著閑聊再探探張鹿雲的底。
“換了校長,搞了改革嘛。現在學校也不吃大鍋飯了,現在各個院、係、社和中心都有一定的經濟自主權。還搞了不少建設。新建了一個學四食堂,等會請你吃食堂,別嫌棄啊!”張鹿雲沒有戒心,有什麽就說什麽。
“有經濟自主權?那很厲害啊!我們出版社這一塊可真是不如咱們學校啊!那你們出版社有多少自主權?”史由之問。
“告訴你也沒啥,我們有五個點自主權,可以按出力大小分配,也照顧級別,不過我沒多少野心,給多少都不嫌少。”
“五個點啊!那你們可賺不少啊!我們社可是一點都不給分,我們頭頭最怕犯錯誤了。”說起這個史由之還是有些羨慕的。
“而且我們那真不好分,你拿多了別人肯定說閑話。”
兩個人一路走一路聊著,剛好碰到前麵一群學生在接受采訪。
“這是校刊的吧,還拿麥克風錄音呢!”史由之問。
“錄音啊,一看就知道是廣播電台的。”張鹿雲迴答。
“目送手揮啊,目送手揮,咱們學校出了人才了。你們不懂音樂,不知道這有多麽偉大,而且他們搞的都是原創音樂!今天聽了兩遍,感覺也不過癮,你們電台能不能傍晚把這些歌多放兩遍!”
兩人聽到那個接受采訪的男生提著要求,其他人也紛紛提出各種意見。
史由之和張鹿雲沒有參與,看了一會就繼續走。
“這小夥子有眼光啊,咱們學校這次確實出人才了。聽說這次這張專輯是你挖掘的?”史由之問,參會前,他不知道從哪聽到是出版社一位編輯聽了歌之後,強烈向學校建議,然後校方才趁便出專輯。
“你聽誰胡說?有我沒我都差不多,我最多算是加速了一下速度吧。暑假前他們就經常在大草坪唱歌,聽得人可多了,當時我還納悶,他們唱的歌我怎麽都沒聽過。”
“那你也絕對算是伯樂了啊!聽的人多了,能想著幫他們出專輯的可沒多少。你算是幫你們出版社挖到金礦了。老實說,我挺看好他們的,有什麽我能幫的你盡管說,這事對大家都有好處。”
想了半天之後,史由之覺得還是實話實說比較好,張鹿雲和自己是同學又是朋友,沒必要瞞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