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眉眼彎彎,笑容裏透著靈動與朝氣,身著一襲改良後的儒裙,既保留了傳統服飾的典雅,又融入了幾分現代的利落,顯得清爽又不失端莊。
朱元璋見狀,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笑著點頭,抬手示意她起身,“悅寧,今日咱特意帶小李和小牛來,瞧瞧你和鏡靜把這女子學院辦得怎麽樣了。”
朱悅寧引領著三人在學院內漫步參觀,同時有條不紊地介紹著,“父皇,學院裏的女學員們個個都十分努力上進。”
“在教學方麵,我們不僅傳授各類知識,還著重培養她們的獨立意識與社會責任感。”
“目前學院隻招收了200名女子,人員構成一半是軍戶或者普通百姓家的女兒,另一半則來自勳貴官員之家。”
她神色稍顯憂慮,繼續說道:“不過,在學院成立這短短二十來天裏,還是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就比如,勳貴家的女子骨子裏瞧不上當官家的女子,而當官家的又對百姓家的姑娘心生嫌棄。”
“倒是勳貴和軍戶家的女學員,因父輩大多是軍中袍澤,還能融洽相處。”
她無奈地歎了口氣,“當官的覺得百姓沒文化,雖然心裏對勳貴也有些瞧不上,可礙於對方家族的爵位,不敢輕易表露出來。”
李奧微微皺眉,“大明現在這種門第觀念確實不太好,會影響學院裏的團結和大家的學習氛圍。”
牛曉乾點頭附和:“是啊,本來大家都是來學習提升自己的,不應該被出身束縛。”
朱元璋神色凝重,看向朱悅寧:“悅寧,麵對這種情況,你們是如何處理的?”
朱悅寧認真道:“父皇,我和鏡靜姐姐已經著手處理這個問題了。”
“我們先是分別找不同出身的學員談心,了解她們的想法。”
“之後組織了幾場特別的課程,像是共同完成一幅大型刺繡作品,或者一起製定校園活動策劃。”
“在合作過程中,大家相互配合、彼此幫助,慢慢打破了隔閡。”
“現在,情況已經有了明顯的好轉,但我們深知,這種觀念的轉變並非一蹴而就,還需要持續不斷地引導。”
“而且,為了進一步消除這種因出身帶來的差異感,我找母後求來了錢財,給學員們做了統一的校服。”
“大家穿上一樣的衣服,站在一起,身份的差距被弱化,彼此間相處也更自然了,更願意交流和互相學習。”
朱元璋聽後,臉上露出讚許的神情,“做得不錯,繼續堅持。”
“女子學院的目的就是要讓所有女子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提升自己,不能被這些世俗的觀念阻礙。”
就在他們說話的間隙,已經來到了一間教室前,教室裏正在進行算術課程的教學。
隻見女學員們全神貫注地聽著老師講解,不時低頭在紙上計算著。
朱悅寧指著一位正在認真答題的軍戶家女孩,“她叫阿秀,雖然之前沒怎麽接觸過算術,但學習特別刻苦,現在已經是班上的佼佼者了,很多勳貴家的學員都很佩服她。”
“統一的校服也幫了阿秀不少忙。以前她因為穿著樸素,在同學們中間難免有些自卑,總是默默坐在角落裏。”
“現在穿上和大家一樣的校服,那種因穿著產生的差距感沒了,整個人自信多了,學習也更有勁頭,就像換了個人似的。”
李奧看著阿秀專注的神情,不禁讚歎道:“這孩子眼中的那股子求知欲,真是難得。”
“看來這女子學院,確實給了像阿秀這樣的女孩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牛曉乾點頭附和:“是啊,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打破階層的壁壘,讓每個有夢想的人都有綻放的可能。”
“統一的校服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這種改變,讓大家從外在到內心都更趨向平等。”
朱元璋眼中滿是欣慰:“不錯,看到這些孩子努力學習,咱這心裏很是寬慰。”
“悅寧,一定要給這些勤奮好學的學員更多的鼓勵和支持。”
朱悅寧認真地點點頭:“父皇放心,學院一直都很關注學員們的學習情況,對於表現優秀的學員,會給予學習資料和文具的獎勵,激勵她們繼續進步。”
接著,朱悅寧又帶大家來到了醫護室,隔著窗戶,就看到老五朱橚和朱鏡靜正教著女學員們醫護知識。
屋內,朱橚手中拿著一株草藥,詳細地講解著它的功效和用途,朱鏡靜則在一旁協助,展示著如何用草藥處理傷口。
女學員們圍坐在一起,眼睛緊緊地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時不時提出問題。
朱悅寧介紹道:“五哥和鏡靜姐姐為了這醫護課程費了不少心思,不僅親自編寫適合我大明的教材,還命人尋找草藥樣本,讓姐妹們能更直觀地學習。”
“現在姐妹們已經掌握了不少基礎的醫護技能,像簡單的包紮、止血,還有常見病症的識別和應對。”
這時,一位女學員正在嚐試為假人包紮傷口,手法雖然略顯生疏,但十分認真。
朱鏡靜在一旁耐心指導,不時糾正她的動作。
朱元璋靜靜地看了片刻,不禁感慨道,“這醫護知識可是關乎百姓生死的大事,人命關天。”
“女子們學會了這些,以後不管是在自家照顧親人,還是在民間救急扶傷,都能派上大用場。”
他眼中滿是讚許,“橚兒和鏡靜此舉,善莫大焉,實在是為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李奧看著教室裏,問道:“那這些學員學完醫護課程後,有什麽具體的安排嗎?”
朱悅寧笑著迴應,“我們計劃在學院附近設立一個義診點,讓學有所成的學員在老師的帶領下,為百姓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
“一方麵可以讓學員們積累實踐經驗,另一方麵也能切實幫助到百姓。”
牛曉乾稱讚,“這個想法可以,既學以致用,又造福民眾,一舉兩得。”
朱悅寧笑著說:“不僅如此,我們還打算與軍中的醫官合作,挑選一些優秀的學員,為她們提供更深入的軍事醫護培訓,將來在戰場上也能救助受傷的將士。”
朱元璋聽後,連聲說道:“甚好,甚好。”
“女子學院能有如此全麵且長遠的規劃,咱很是放心。”
“悅寧,你和鏡靜、橚兒一定要把這醫護教育堅持下去,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醫護人才。”
朱悅寧應道,“父皇放心,女兒定和五哥、鏡靜姐姐齊心協力,不負您的期望。”
“當當…當當…”
就在這時,一陣連續而急促的敲鑼聲毫無預兆地傳來,打破了原本和諧的氛圍,引得朱元璋不禁微微皺眉。
朱悅寧見父皇皺眉,趕忙輕聲解釋道,“父皇,這是下課鈴和午膳的信號,到時間了。”
朱元璋這才舒展眉頭,說道,“那就等鏡靜和橚兒出來了,咱們一起去吃口飯。”
不一會兒,朱鏡靜和朱橚結束了課程,趕忙出來拜見朱元璋。
朱元璋笑著擺擺手,“都是自家孩子,不必多禮,走,一起去用膳。”
一行人沿著學院的小徑前行,一路上,學子們看到朱橚、朱鏡靜和朱悅寧,紛紛熱情洋溢地打招唿,“老師好!”
三人則麵帶微笑,親切地一一迴應著學子們的問候。
而當學子們瞧見跟在三人身邊的朱元璋、李奧和牛曉乾時,眼中不禁流露出詫異的目光。
她們彼此交頭接耳,小聲嘀咕著,紛紛猜測著這三位陌生麵孔的身份,可終究無人知曉他們究竟是誰。
眾人來到學院的食堂,食堂裏熱鬧非凡,女學員們三兩成群地聚在一起,歡聲笑語不斷。
曾經,因出身差異而不自覺形成的小團體,如今在統一校服的映襯下,界限漸漸變得模糊不清。
大家無拘無束地交流著學習上的心得感悟,分享著生活中的趣事,氛圍格外融洽。
朱悅寧帶著大家來到一處較為安靜的用餐區域,不一會兒,膳食便被端了上來。
用餐期間,朱鏡靜看向朱元璋,認真地問道:“父皇,既然今日您來了女子學院,您看是否可以表明身份,去鼓舞鼓舞這些女學員們?”
“她們都很努力,若是能得到您的鼓勵,想必會更有動力。”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碗筷,沉思片刻,““也好,女子學院對於我大明意義非凡,這些女子為了追求知識,克服了諸多困難。”
“未來,她們更是撐起大明半邊天的重要力量,朕理應給她們一些鼓勵與支持。”
眾人聽聞,紛紛點頭讚同。
用完膳後,朱悅寧拍了拍手,示意食堂內的女學員們安靜下來。
待整個食堂鴉雀無聲,朱悅寧高聲說道:“姐妹們,今日有貴客前來,想必大家都好奇這幾位的身份。”
“現在,我向大家介紹,這位便是當今聖上!”
女學員們聞言,先是一愣,緊接著紛紛跪地行禮,口中高唿:“陛下萬歲!”
朱元璋站起身,目光溫和地掃過每一位學員,緩緩開口:“眾學子平身。”
“朕今日來到女子學院,看到你們勤奮學習、積極向上,深感欣慰。”
“不管你們出身如何,能在此求學,便是為了實現自身價值,為大明的未來添磚加瓦。”
“你們學習的知識,無論是醫術、算術還是其他,都有著重要意義。”
“日後,無論是救治百姓,還是輔助家庭,都要盡心盡力。”
“希望你們珍惜這難得的學習機會,努力成為大明的驕傲。”
朱元璋見狀,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笑著點頭,抬手示意她起身,“悅寧,今日咱特意帶小李和小牛來,瞧瞧你和鏡靜把這女子學院辦得怎麽樣了。”
朱悅寧引領著三人在學院內漫步參觀,同時有條不紊地介紹著,“父皇,學院裏的女學員們個個都十分努力上進。”
“在教學方麵,我們不僅傳授各類知識,還著重培養她們的獨立意識與社會責任感。”
“目前學院隻招收了200名女子,人員構成一半是軍戶或者普通百姓家的女兒,另一半則來自勳貴官員之家。”
她神色稍顯憂慮,繼續說道:“不過,在學院成立這短短二十來天裏,還是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就比如,勳貴家的女子骨子裏瞧不上當官家的女子,而當官家的又對百姓家的姑娘心生嫌棄。”
“倒是勳貴和軍戶家的女學員,因父輩大多是軍中袍澤,還能融洽相處。”
她無奈地歎了口氣,“當官的覺得百姓沒文化,雖然心裏對勳貴也有些瞧不上,可礙於對方家族的爵位,不敢輕易表露出來。”
李奧微微皺眉,“大明現在這種門第觀念確實不太好,會影響學院裏的團結和大家的學習氛圍。”
牛曉乾點頭附和:“是啊,本來大家都是來學習提升自己的,不應該被出身束縛。”
朱元璋神色凝重,看向朱悅寧:“悅寧,麵對這種情況,你們是如何處理的?”
朱悅寧認真道:“父皇,我和鏡靜姐姐已經著手處理這個問題了。”
“我們先是分別找不同出身的學員談心,了解她們的想法。”
“之後組織了幾場特別的課程,像是共同完成一幅大型刺繡作品,或者一起製定校園活動策劃。”
“在合作過程中,大家相互配合、彼此幫助,慢慢打破了隔閡。”
“現在,情況已經有了明顯的好轉,但我們深知,這種觀念的轉變並非一蹴而就,還需要持續不斷地引導。”
“而且,為了進一步消除這種因出身帶來的差異感,我找母後求來了錢財,給學員們做了統一的校服。”
“大家穿上一樣的衣服,站在一起,身份的差距被弱化,彼此間相處也更自然了,更願意交流和互相學習。”
朱元璋聽後,臉上露出讚許的神情,“做得不錯,繼續堅持。”
“女子學院的目的就是要讓所有女子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提升自己,不能被這些世俗的觀念阻礙。”
就在他們說話的間隙,已經來到了一間教室前,教室裏正在進行算術課程的教學。
隻見女學員們全神貫注地聽著老師講解,不時低頭在紙上計算著。
朱悅寧指著一位正在認真答題的軍戶家女孩,“她叫阿秀,雖然之前沒怎麽接觸過算術,但學習特別刻苦,現在已經是班上的佼佼者了,很多勳貴家的學員都很佩服她。”
“統一的校服也幫了阿秀不少忙。以前她因為穿著樸素,在同學們中間難免有些自卑,總是默默坐在角落裏。”
“現在穿上和大家一樣的校服,那種因穿著產生的差距感沒了,整個人自信多了,學習也更有勁頭,就像換了個人似的。”
李奧看著阿秀專注的神情,不禁讚歎道:“這孩子眼中的那股子求知欲,真是難得。”
“看來這女子學院,確實給了像阿秀這樣的女孩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牛曉乾點頭附和:“是啊,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打破階層的壁壘,讓每個有夢想的人都有綻放的可能。”
“統一的校服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這種改變,讓大家從外在到內心都更趨向平等。”
朱元璋眼中滿是欣慰:“不錯,看到這些孩子努力學習,咱這心裏很是寬慰。”
“悅寧,一定要給這些勤奮好學的學員更多的鼓勵和支持。”
朱悅寧認真地點點頭:“父皇放心,學院一直都很關注學員們的學習情況,對於表現優秀的學員,會給予學習資料和文具的獎勵,激勵她們繼續進步。”
接著,朱悅寧又帶大家來到了醫護室,隔著窗戶,就看到老五朱橚和朱鏡靜正教著女學員們醫護知識。
屋內,朱橚手中拿著一株草藥,詳細地講解著它的功效和用途,朱鏡靜則在一旁協助,展示著如何用草藥處理傷口。
女學員們圍坐在一起,眼睛緊緊地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時不時提出問題。
朱悅寧介紹道:“五哥和鏡靜姐姐為了這醫護課程費了不少心思,不僅親自編寫適合我大明的教材,還命人尋找草藥樣本,讓姐妹們能更直觀地學習。”
“現在姐妹們已經掌握了不少基礎的醫護技能,像簡單的包紮、止血,還有常見病症的識別和應對。”
這時,一位女學員正在嚐試為假人包紮傷口,手法雖然略顯生疏,但十分認真。
朱鏡靜在一旁耐心指導,不時糾正她的動作。
朱元璋靜靜地看了片刻,不禁感慨道,“這醫護知識可是關乎百姓生死的大事,人命關天。”
“女子們學會了這些,以後不管是在自家照顧親人,還是在民間救急扶傷,都能派上大用場。”
他眼中滿是讚許,“橚兒和鏡靜此舉,善莫大焉,實在是為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李奧看著教室裏,問道:“那這些學員學完醫護課程後,有什麽具體的安排嗎?”
朱悅寧笑著迴應,“我們計劃在學院附近設立一個義診點,讓學有所成的學員在老師的帶領下,為百姓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
“一方麵可以讓學員們積累實踐經驗,另一方麵也能切實幫助到百姓。”
牛曉乾稱讚,“這個想法可以,既學以致用,又造福民眾,一舉兩得。”
朱悅寧笑著說:“不僅如此,我們還打算與軍中的醫官合作,挑選一些優秀的學員,為她們提供更深入的軍事醫護培訓,將來在戰場上也能救助受傷的將士。”
朱元璋聽後,連聲說道:“甚好,甚好。”
“女子學院能有如此全麵且長遠的規劃,咱很是放心。”
“悅寧,你和鏡靜、橚兒一定要把這醫護教育堅持下去,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醫護人才。”
朱悅寧應道,“父皇放心,女兒定和五哥、鏡靜姐姐齊心協力,不負您的期望。”
“當當…當當…”
就在這時,一陣連續而急促的敲鑼聲毫無預兆地傳來,打破了原本和諧的氛圍,引得朱元璋不禁微微皺眉。
朱悅寧見父皇皺眉,趕忙輕聲解釋道,“父皇,這是下課鈴和午膳的信號,到時間了。”
朱元璋這才舒展眉頭,說道,“那就等鏡靜和橚兒出來了,咱們一起去吃口飯。”
不一會兒,朱鏡靜和朱橚結束了課程,趕忙出來拜見朱元璋。
朱元璋笑著擺擺手,“都是自家孩子,不必多禮,走,一起去用膳。”
一行人沿著學院的小徑前行,一路上,學子們看到朱橚、朱鏡靜和朱悅寧,紛紛熱情洋溢地打招唿,“老師好!”
三人則麵帶微笑,親切地一一迴應著學子們的問候。
而當學子們瞧見跟在三人身邊的朱元璋、李奧和牛曉乾時,眼中不禁流露出詫異的目光。
她們彼此交頭接耳,小聲嘀咕著,紛紛猜測著這三位陌生麵孔的身份,可終究無人知曉他們究竟是誰。
眾人來到學院的食堂,食堂裏熱鬧非凡,女學員們三兩成群地聚在一起,歡聲笑語不斷。
曾經,因出身差異而不自覺形成的小團體,如今在統一校服的映襯下,界限漸漸變得模糊不清。
大家無拘無束地交流著學習上的心得感悟,分享著生活中的趣事,氛圍格外融洽。
朱悅寧帶著大家來到一處較為安靜的用餐區域,不一會兒,膳食便被端了上來。
用餐期間,朱鏡靜看向朱元璋,認真地問道:“父皇,既然今日您來了女子學院,您看是否可以表明身份,去鼓舞鼓舞這些女學員們?”
“她們都很努力,若是能得到您的鼓勵,想必會更有動力。”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碗筷,沉思片刻,““也好,女子學院對於我大明意義非凡,這些女子為了追求知識,克服了諸多困難。”
“未來,她們更是撐起大明半邊天的重要力量,朕理應給她們一些鼓勵與支持。”
眾人聽聞,紛紛點頭讚同。
用完膳後,朱悅寧拍了拍手,示意食堂內的女學員們安靜下來。
待整個食堂鴉雀無聲,朱悅寧高聲說道:“姐妹們,今日有貴客前來,想必大家都好奇這幾位的身份。”
“現在,我向大家介紹,這位便是當今聖上!”
女學員們聞言,先是一愣,緊接著紛紛跪地行禮,口中高唿:“陛下萬歲!”
朱元璋站起身,目光溫和地掃過每一位學員,緩緩開口:“眾學子平身。”
“朕今日來到女子學院,看到你們勤奮學習、積極向上,深感欣慰。”
“不管你們出身如何,能在此求學,便是為了實現自身價值,為大明的未來添磚加瓦。”
“你們學習的知識,無論是醫術、算術還是其他,都有著重要意義。”
“日後,無論是救治百姓,還是輔助家庭,都要盡心盡力。”
“希望你們珍惜這難得的學習機會,努力成為大明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