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內,柳楠對著靈位,聲音漸漸轉為喃喃的哭訴與思念,話語裏滿是對兒子的追憶和無盡的哀傷。
屋頂上的謝六,在確認柳楠再無更關鍵的秘密吐露後,小心翼翼地挪動身形,他的動作輕緩且無聲,生怕發出半點聲響驚動屋內之人。
待找準時機,謝六施展 “飛燕十二” 絕技,身形如一抹黑色的幻影,瞬間從屋頂飛掠而下,消失在柳府的夜色之中。
離開柳府後,謝六一路疾馳,京城的街巷在他腳下迅速後退。然而,此刻的他,心思全然不在趕路之上,柳楠那番驚人的話語如同魔咒一般,在他腦海中不斷盤旋迴響。
“絕秦氏”,這幾個字如同重錘,一下又一下地撞擊著他的內心。
迴到家中,謝六徑直走進房間,癱坐在椅子上。他的眼神空洞,直直地盯著前方,腦海中一片混亂。許久,他才緩過神來,端起桌上的茶杯,卻發現手在不自覺地顫抖,杯中的茶水灑出些許,浸濕了桌麵。
謝六深知,這個秘密一旦泄露,朝堂必將陷入腥風血雨,各方勢力會因此重新洗牌,無數人的命運將被改寫。而自己,卻在這無意之中,卷入了一場驚天陰謀的核心。
他努力想要理清思緒,思考應對之策,可那驚人的秘密如同濃重的迷霧,將他的思維層層籠罩,讓他一時之間竟有些不知所措。
不知過了多久,窗外的天色漸漸泛起魚肚白,謝六依舊坐在房間之中,眼神中滿是疲憊與迷茫,卻又隱隱透著一絲決絕,似是在黑暗中努力探尋著一絲曙光,試圖在這場風暴來臨之前,尋得一線生機 。
謝六在房中枯坐了一夜,東方既白之時,他終於從那混沌的思緒中掙脫出來,心中已然有了決斷。思量許久後,他深知此事關係重大,不能貿然行動。
當下,他決定先去見皇太孫秦承煜,探探今日秦承煜有何計劃。畢竟,秦承煜作為關鍵人物,他的一舉一動或許能透露出更多線索。
然後在隨後的日子裏,暗中展開調查,弄清楚秦承煜對自己身世是否知情。同時,也要探探除了柳楠,柳府其他人馬是否知曉這個驚天秘密。
隻有掌握了這些情況,他才能做出最為恰當的應對之策。是與柳楠攤牌,以此來換取對自己有利的條件,還是將這個秘密作為殺手鐧,給柳家致命一擊,這一切都需要謹慎權衡。
心裏有了清晰的盤算,謝六不再猶豫。他迅速起身,簡單收拾了一番,係緊腰間的 “含霜” 刀,大步走出家門。清晨的街道上彌漫著薄薄的晨霧,謝六踏著這朦朧的霧氣,朝著皇宮的方向走去。
與此同時,京都城門緩緩打開,“嘎吱” 聲響徹清晨的空氣。成無柳一身風塵,發絲淩亂,牽著同樣疲憊的馬兒踏入京都的大門。
他眼神焦急又警惕,身上的包袱還沾著未幹的晨露。城門處人來人往,喧鬧嘈雜,但成無柳無心顧及這些。他有要事必須急報福王。
齊王府的書房內,梅山七子魚貫而入。他們在外奔波多日,衣衫上沾染著旅途的塵土,可眼神中卻透著興奮與期待。
書房內彌漫著淡淡的茶香,齊王端坐在主位上,目光銳利地掃過七子。
梅山大師兄葉煙上前一步,雙手抱拳,恭敬說道:“王爺,此番外出,我等收獲頗豐。”
說著,他從懷中掏出一個用油紙包著的物件,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緩緩打開,裏麵是一塊繡著奇怪符號的錦帕。“王爺請看,這是我們在高句麗邊境的一個隱秘據點發現的,據多方打探,這符號與高句麗宰相府以及柳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齊王拿起錦帕,仔細端詳著上麵的符號,眼中閃過一絲思索:“這符號究竟代表著什麽?與柳楠又有何關聯?你們繼續說。”
葉煙看了一眼一旁的秦瀟文,獲得對方得首肯後對齊王說道:“這符號是柳家死士寫密信時得落款,我二師弟在潛入高句麗時發現,這個標記在很多高句麗宰相府中的書信中都有。”
梅山二師兄葉少欽接過話茬說道:“王爺,我們得知,高句麗王女在大懿遊學期間,與柳楠的手下有過多次秘密會麵,似乎在謀劃著什麽,便一路潛入高句麗做了一些調查。而且,如今高句麗國內貴族造反,局勢大亂,這背後說不定也有柳楠的手筆。”
齊王聽聞,臉色微微一變,冷哼一聲:“好你個柳楠,竟妄圖勾結外邦,意圖不軌。”但說完後,似乎又想到了什麽,在眾人不解得目光中,莫名的笑了起來。
皇宮深處的禦書房內,禦前侍衛總管商直彎腰行禮,身姿筆挺卻難掩周身疲憊。
皇帝斜靠著龍椅,眼神中滿是倦怠,麵前的桌上放著那份來自高句麗的國報。
皇帝微微抬眸,聲音略帶沙啞地問道:“商直,你說這高句麗宰相的求援信,我們該如何應對?”
商直身子微微一顫,猶豫片刻後,緩緩開口:“陛下,高句麗局勢危急,若我朝此時出兵相助,既能彰顯大國風範,又可在高句麗樹立威望。隻是…… 出兵一事,還需從長計議,糧草調配、將領選拔皆需謹慎安排。再者,這其中是否暗藏玄機,也需仔細斟酌。”
皇帝微微點頭,目光重新落迴國報上,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深知,出兵高句麗,牽一發而動全身,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一係列連鎖反應,影響大懿的國勢。
許久,皇帝長歎一聲:“內憂外患,不過如此。叫謝六過來,然後下旨讓李淑宗快馬迴京覲見。” 禦書房內,凝重的氣息愈發濃鬱,仿佛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讓人感到壓抑 。
商直聞言,立刻領命而去。
而此刻的東宮中,一夜未眠的皇太孫秦承煜手裏緊緊捏著柳楠給他的密信,神色陰沉。晨光還在微弱,他的書房內燭火搖曳,跳動的火苗將他的影子扭曲拉長,映在牆壁之上,更添幾分凝重。
秦承煜踱步至窗邊,推開窗扉,清晨的涼風撲麵而來,卻未能吹散他心頭的陰霾。
手中密信仿佛有千斤重,那是柳楠精心謀劃的 “大計”,涉及柳家在高句麗的和謀劃,對於高句麗求援一事,提議由他帶兵出征,平定叛亂。
這看似是個建功立業、樹立威望的好機會,可秦承煜卻敏銳地察覺到背後隱藏的危機。
屋頂上的謝六,在確認柳楠再無更關鍵的秘密吐露後,小心翼翼地挪動身形,他的動作輕緩且無聲,生怕發出半點聲響驚動屋內之人。
待找準時機,謝六施展 “飛燕十二” 絕技,身形如一抹黑色的幻影,瞬間從屋頂飛掠而下,消失在柳府的夜色之中。
離開柳府後,謝六一路疾馳,京城的街巷在他腳下迅速後退。然而,此刻的他,心思全然不在趕路之上,柳楠那番驚人的話語如同魔咒一般,在他腦海中不斷盤旋迴響。
“絕秦氏”,這幾個字如同重錘,一下又一下地撞擊著他的內心。
迴到家中,謝六徑直走進房間,癱坐在椅子上。他的眼神空洞,直直地盯著前方,腦海中一片混亂。許久,他才緩過神來,端起桌上的茶杯,卻發現手在不自覺地顫抖,杯中的茶水灑出些許,浸濕了桌麵。
謝六深知,這個秘密一旦泄露,朝堂必將陷入腥風血雨,各方勢力會因此重新洗牌,無數人的命運將被改寫。而自己,卻在這無意之中,卷入了一場驚天陰謀的核心。
他努力想要理清思緒,思考應對之策,可那驚人的秘密如同濃重的迷霧,將他的思維層層籠罩,讓他一時之間竟有些不知所措。
不知過了多久,窗外的天色漸漸泛起魚肚白,謝六依舊坐在房間之中,眼神中滿是疲憊與迷茫,卻又隱隱透著一絲決絕,似是在黑暗中努力探尋著一絲曙光,試圖在這場風暴來臨之前,尋得一線生機 。
謝六在房中枯坐了一夜,東方既白之時,他終於從那混沌的思緒中掙脫出來,心中已然有了決斷。思量許久後,他深知此事關係重大,不能貿然行動。
當下,他決定先去見皇太孫秦承煜,探探今日秦承煜有何計劃。畢竟,秦承煜作為關鍵人物,他的一舉一動或許能透露出更多線索。
然後在隨後的日子裏,暗中展開調查,弄清楚秦承煜對自己身世是否知情。同時,也要探探除了柳楠,柳府其他人馬是否知曉這個驚天秘密。
隻有掌握了這些情況,他才能做出最為恰當的應對之策。是與柳楠攤牌,以此來換取對自己有利的條件,還是將這個秘密作為殺手鐧,給柳家致命一擊,這一切都需要謹慎權衡。
心裏有了清晰的盤算,謝六不再猶豫。他迅速起身,簡單收拾了一番,係緊腰間的 “含霜” 刀,大步走出家門。清晨的街道上彌漫著薄薄的晨霧,謝六踏著這朦朧的霧氣,朝著皇宮的方向走去。
與此同時,京都城門緩緩打開,“嘎吱” 聲響徹清晨的空氣。成無柳一身風塵,發絲淩亂,牽著同樣疲憊的馬兒踏入京都的大門。
他眼神焦急又警惕,身上的包袱還沾著未幹的晨露。城門處人來人往,喧鬧嘈雜,但成無柳無心顧及這些。他有要事必須急報福王。
齊王府的書房內,梅山七子魚貫而入。他們在外奔波多日,衣衫上沾染著旅途的塵土,可眼神中卻透著興奮與期待。
書房內彌漫著淡淡的茶香,齊王端坐在主位上,目光銳利地掃過七子。
梅山大師兄葉煙上前一步,雙手抱拳,恭敬說道:“王爺,此番外出,我等收獲頗豐。”
說著,他從懷中掏出一個用油紙包著的物件,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緩緩打開,裏麵是一塊繡著奇怪符號的錦帕。“王爺請看,這是我們在高句麗邊境的一個隱秘據點發現的,據多方打探,這符號與高句麗宰相府以及柳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齊王拿起錦帕,仔細端詳著上麵的符號,眼中閃過一絲思索:“這符號究竟代表著什麽?與柳楠又有何關聯?你們繼續說。”
葉煙看了一眼一旁的秦瀟文,獲得對方得首肯後對齊王說道:“這符號是柳家死士寫密信時得落款,我二師弟在潛入高句麗時發現,這個標記在很多高句麗宰相府中的書信中都有。”
梅山二師兄葉少欽接過話茬說道:“王爺,我們得知,高句麗王女在大懿遊學期間,與柳楠的手下有過多次秘密會麵,似乎在謀劃著什麽,便一路潛入高句麗做了一些調查。而且,如今高句麗國內貴族造反,局勢大亂,這背後說不定也有柳楠的手筆。”
齊王聽聞,臉色微微一變,冷哼一聲:“好你個柳楠,竟妄圖勾結外邦,意圖不軌。”但說完後,似乎又想到了什麽,在眾人不解得目光中,莫名的笑了起來。
皇宮深處的禦書房內,禦前侍衛總管商直彎腰行禮,身姿筆挺卻難掩周身疲憊。
皇帝斜靠著龍椅,眼神中滿是倦怠,麵前的桌上放著那份來自高句麗的國報。
皇帝微微抬眸,聲音略帶沙啞地問道:“商直,你說這高句麗宰相的求援信,我們該如何應對?”
商直身子微微一顫,猶豫片刻後,緩緩開口:“陛下,高句麗局勢危急,若我朝此時出兵相助,既能彰顯大國風範,又可在高句麗樹立威望。隻是…… 出兵一事,還需從長計議,糧草調配、將領選拔皆需謹慎安排。再者,這其中是否暗藏玄機,也需仔細斟酌。”
皇帝微微點頭,目光重新落迴國報上,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深知,出兵高句麗,牽一發而動全身,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一係列連鎖反應,影響大懿的國勢。
許久,皇帝長歎一聲:“內憂外患,不過如此。叫謝六過來,然後下旨讓李淑宗快馬迴京覲見。” 禦書房內,凝重的氣息愈發濃鬱,仿佛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讓人感到壓抑 。
商直聞言,立刻領命而去。
而此刻的東宮中,一夜未眠的皇太孫秦承煜手裏緊緊捏著柳楠給他的密信,神色陰沉。晨光還在微弱,他的書房內燭火搖曳,跳動的火苗將他的影子扭曲拉長,映在牆壁之上,更添幾分凝重。
秦承煜踱步至窗邊,推開窗扉,清晨的涼風撲麵而來,卻未能吹散他心頭的陰霾。
手中密信仿佛有千斤重,那是柳楠精心謀劃的 “大計”,涉及柳家在高句麗的和謀劃,對於高句麗求援一事,提議由他帶兵出征,平定叛亂。
這看似是個建功立業、樹立威望的好機會,可秦承煜卻敏銳地察覺到背後隱藏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