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騎一軍用地雷陣大戰日軍時,李誌堅也在一直琢磨,這一戰中他的新三師怎麽打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從大的戰術方麵講,想要贏得此戰,必須充分發揮空間換時間的策略,將戰線拉長,進而使日軍在沿線的運輸上進行分兵,最大限度的利用山西表裏河山的地形。
所以當初他將新三師帶到了平型關,而不是在雁門關處,雁門關的地形雖然也不錯,但是距離忻口太近,不利於空間的展開。
平型關還有個優勢,就是有直接穿過渾源到達大同外圍的道路,是個三角位置,可攻,又有良好地形可守。
日軍第五師團將大同作為前線指揮地和出發地,但是物資主要是通過張家口向大同進行集中。二十六師團和一零八師團、野戰第二重炮旅團從北平出發,主要補給隻能是自行攜帶,如果想要補充,則需要從大同方向來接濟。後續補給如果繼續走平型關一線,以這一線的地形,沒有大軍護送,很容易被劫斷。
現在新三師這點力量,想要掐斷大同到日軍前線的聯係難度很大,騎兵軍有機動優勢,他的新三師都是步兵,麵對如今大軍,以日軍的耐力和機械化水平,和騎一軍一樣使用雷場戰術未必能能取得好效果。雖然該布雷的緊要地方還是要布置,不過最多隻能起到一些遲滯的作用。
並且他一個新兵超過七成的師,硬扛現在士氣正高的二十六師團和一零八師團,無異於以卵擊石。
而最好的戰法就是出其不意,打蛇七寸。
現在從大同到日軍前線的力量是最強的,大同後方則估計沒有多少力量,日軍這次北線三個多師團同時進攻,一定是抱著必勝的信心,所以在後方不會再預留大量的預備補充隊伍。
李誌堅認為現在日軍的軟肋就在大同後方,就如同一個人蓄力將拳頭揮舞出來,那麽拳頭指向的方向,力量肯定是最強,但是他的腋下,絕對就是薄弱之處。
現在他的新三師在平型關周圍也不是秘密,以日軍的情報偵察能力,不可能了解不到。所有人都覺得新三師在平型關是用來阻擋淶源方向的敵人,麵對兩個多師團,絕對要全力以赴,那麽在大同後方,估計就不會太過防備。
於是李誌堅將兩個旅長李傑和林奇叫到他這裏,詢問誰願意率軍到日軍後方去打遊擊,林奇是副官出身,當初來到教導旅也是為了鍍金,這次有幸隨著教導旅一起升格,成了旅長他已經滿足了,從內心將並不願意獨自領兵到危險的敵後去。所以是打定主意不說話,看到林奇不表態,李傑有點戲謔的看著林奇,他跟了李誌堅多年,自然猜到李誌堅的意圖。
於是李誌堅就開始點將,直接讓林奇率軍前往,林奇再也憋不住,臉色漲的通紅,嘴上嘟嘟的想說什麽,但是一直沒有說出來。看到林奇這個樣子,李傑也是拱火,說是後方多麽危險,補給多麽不暢,到時候增援如何不利,這可是九死一生的任務。
聽到李傑的話,林奇更是不願意去了,於是開始直接反問李誌堅:“師座,為什麽讓我們二旅去敵後,而不是讓一旅去,按照編製,一旅可是比二旅靠前。”
林奇這樣說,李誌堅等的就是林奇這句話,不過他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繼續問了林奇一句,“你不願意去嗎?”
林奇漲紅臉,他不敢說不願意,更不敢說願意,隻能轉移問題,說道:“我隻是覺得一旅更合適。”
說到這裏,李誌堅也不再逼林奇,這次到敵後,李誌堅原本就是要安排一旅去,他自己實際想去,但是知道這種大戰之時,他這個主將最好不要離主戰場太遠,所以隻能派李傑去。
敵後作戰沒有一定經驗根本不行,林奇的經驗太少,並且人望不足,性情中的拈輕怕重,就決定了林奇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將領。但是這次敵後作戰,直接插到日軍的薄弱之處,應該反而會出其不意,獲得一些戰功,而在平型關前線,到時候要打的都是硬仗。
他怕到時候林奇說他安排不公,所以來了剛才那麽一出,畢竟林奇與閻錫山的關係親密,不能讓他產生其他想法。
李誌堅再次向李傑問道:“你可願意到敵後去?”
李傑直接正身達到:“卑職願意。”
看到李傑將任務接了去,林奇的心才掉進了肚裏。李誌堅也不再墨跡,直接安排李傑率領一旅迂迴到達大同外圍進行遊擊,不過特戰隊沒有隨李傑一起行動,而是由李誌堅親自率領。
在李傑率領新三師一旅到達大同東北後,李誌堅將晉北十六個遊擊區隊全部召集到了平型關處。麵對日軍重兵,隻用剩下的一個旅,實力根本不足,即使有地形做支撐,但是兵力不足也難以起到多大實際作用,所以必須將所有力量集中起來。
所以當初他將新三師帶到了平型關,而不是在雁門關處,雁門關的地形雖然也不錯,但是距離忻口太近,不利於空間的展開。
平型關還有個優勢,就是有直接穿過渾源到達大同外圍的道路,是個三角位置,可攻,又有良好地形可守。
日軍第五師團將大同作為前線指揮地和出發地,但是物資主要是通過張家口向大同進行集中。二十六師團和一零八師團、野戰第二重炮旅團從北平出發,主要補給隻能是自行攜帶,如果想要補充,則需要從大同方向來接濟。後續補給如果繼續走平型關一線,以這一線的地形,沒有大軍護送,很容易被劫斷。
現在新三師這點力量,想要掐斷大同到日軍前線的聯係難度很大,騎兵軍有機動優勢,他的新三師都是步兵,麵對如今大軍,以日軍的耐力和機械化水平,和騎一軍一樣使用雷場戰術未必能能取得好效果。雖然該布雷的緊要地方還是要布置,不過最多隻能起到一些遲滯的作用。
並且他一個新兵超過七成的師,硬扛現在士氣正高的二十六師團和一零八師團,無異於以卵擊石。
而最好的戰法就是出其不意,打蛇七寸。
現在從大同到日軍前線的力量是最強的,大同後方則估計沒有多少力量,日軍這次北線三個多師團同時進攻,一定是抱著必勝的信心,所以在後方不會再預留大量的預備補充隊伍。
李誌堅認為現在日軍的軟肋就在大同後方,就如同一個人蓄力將拳頭揮舞出來,那麽拳頭指向的方向,力量肯定是最強,但是他的腋下,絕對就是薄弱之處。
現在他的新三師在平型關周圍也不是秘密,以日軍的情報偵察能力,不可能了解不到。所有人都覺得新三師在平型關是用來阻擋淶源方向的敵人,麵對兩個多師團,絕對要全力以赴,那麽在大同後方,估計就不會太過防備。
於是李誌堅將兩個旅長李傑和林奇叫到他這裏,詢問誰願意率軍到日軍後方去打遊擊,林奇是副官出身,當初來到教導旅也是為了鍍金,這次有幸隨著教導旅一起升格,成了旅長他已經滿足了,從內心將並不願意獨自領兵到危險的敵後去。所以是打定主意不說話,看到林奇不表態,李傑有點戲謔的看著林奇,他跟了李誌堅多年,自然猜到李誌堅的意圖。
於是李誌堅就開始點將,直接讓林奇率軍前往,林奇再也憋不住,臉色漲的通紅,嘴上嘟嘟的想說什麽,但是一直沒有說出來。看到林奇這個樣子,李傑也是拱火,說是後方多麽危險,補給多麽不暢,到時候增援如何不利,這可是九死一生的任務。
聽到李傑的話,林奇更是不願意去了,於是開始直接反問李誌堅:“師座,為什麽讓我們二旅去敵後,而不是讓一旅去,按照編製,一旅可是比二旅靠前。”
林奇這樣說,李誌堅等的就是林奇這句話,不過他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繼續問了林奇一句,“你不願意去嗎?”
林奇漲紅臉,他不敢說不願意,更不敢說願意,隻能轉移問題,說道:“我隻是覺得一旅更合適。”
說到這裏,李誌堅也不再逼林奇,這次到敵後,李誌堅原本就是要安排一旅去,他自己實際想去,但是知道這種大戰之時,他這個主將最好不要離主戰場太遠,所以隻能派李傑去。
敵後作戰沒有一定經驗根本不行,林奇的經驗太少,並且人望不足,性情中的拈輕怕重,就決定了林奇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將領。但是這次敵後作戰,直接插到日軍的薄弱之處,應該反而會出其不意,獲得一些戰功,而在平型關前線,到時候要打的都是硬仗。
他怕到時候林奇說他安排不公,所以來了剛才那麽一出,畢竟林奇與閻錫山的關係親密,不能讓他產生其他想法。
李誌堅再次向李傑問道:“你可願意到敵後去?”
李傑直接正身達到:“卑職願意。”
看到李傑將任務接了去,林奇的心才掉進了肚裏。李誌堅也不再墨跡,直接安排李傑率領一旅迂迴到達大同外圍進行遊擊,不過特戰隊沒有隨李傑一起行動,而是由李誌堅親自率領。
在李傑率領新三師一旅到達大同東北後,李誌堅將晉北十六個遊擊區隊全部召集到了平型關處。麵對日軍重兵,隻用剩下的一個旅,實力根本不足,即使有地形做支撐,但是兵力不足也難以起到多大實際作用,所以必須將所有力量集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