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雲靜坐於屋中,凝神細聽著西廂房幾個哥哥書房裏傳來的聲音。一個很低沉的中年人的聲音緩緩響起,聲音裏帶著曆史的滄桑與厚重:“縱觀我們華夏曆史,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戰爭史。幾位少將軍如果細細讀過曆史就會發現,曆史中的每一個事件,都遵循著如是因,如是果的規律。”


    稍停片刻,那中年人繼續說道:“少將軍,小民讀史卻不懂史,所以也不會說史。小民這段時間正在重讀春秋戰國,就和您幾位說說春秋戰國時期的幾個名人吧。”


    他清了清嗓子,開始講述:“先從晉陽之役,三家分智說起。其實,用一通之乎者也的文言來表述,頗為繁瑣。換成大白話就是,春秋霸主晉國六卿中的兩位大佬,智氏的宗主智申和趙氏的宗主趙鞅,這兩位大佬老了,要選接班人。”


    “智申隻看到了其子智瑤的優秀,卻忽視了智瑤貪而愎的缺點,選了一個毫無容人之量、自大且聽不進去人言的繼承人。而趙氏趙鞅選繼承人,則是用三年時間考察,才最終定了趙襄子。”


    “這才有了後來的晉陽之戰,才有了趙襄子‘巢居而處’,反敗智瑤,智氏被滅,三家分智的壯舉。智瑤作為宗主、掌舵人,他看不清自家的實力,更加糟糕的是,對對手的實力也不清楚。而趙襄子在邯鄲和晉陽兩城做選擇時,就可以看出此人對自家的缺點和優勢很清楚,最後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關鍵時刻,一個能冷靜理智看待自己的宗主和一個自視甚高的宗主,在用人和選才上,哪個家族會走得更遠,不言而喻。其實說白了就是:謹慎與小心,是權力遊戲中最重要的生存技能。”


    中年人接著又說了變法的鼻祖——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魏國的李悝。他如數家珍地介紹道:“李悝成功從四方麵進行了變革:廢除世襲製度和‘井田製’,出台《法經》,在軍隊建立‘武卒’製。他的變法,動了人家的蛋糕,斷了人家的財路,最後還能善終,這在華夏曆史上可是極為罕見的。”


    曆數了李悝的功績後,中年人總結道:“一句話,李悝是才能和氣運並存的人。當然了,氣運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正當碧雲聽得入神,剛聽到先生要講商鞅時,就聽到下院傳來一陣嘈雜聲。緊接著,大表哥的親隨樂清和樂晨急步進到廂房,神色緊張地稟報道:“並州馮而永有動作,我們攔截了馮而永給平定州馮輝飛的信函。馮而永想和平定州的馮輝飛、寧武關的總兵韓大人合作……”


    碧雲聞言,眉頭微蹙,目光中閃過一絲凝重。她雖身處閨中,有著現代社會的靈魂,又讀過幾本史書,政治的敏銳與洞見還是有一些的。


    這究竟是馮而永得知大表哥他們的行蹤後做出的決定,還是僅僅是一個巧合?


    此事,宛若一顆巨石投入了平靜的湖麵,瞬間激起了層層波瀾,打破了原有的寧靜。


    中年人見狀,輕輕拍了拍手中的書卷,以一種沉穩的姿態示意兩人稍安勿躁。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看來,這並州的局勢遠比我們預想的要錯綜複雜。馮而永此舉,分明是在為皇後名下的二皇子鋪路。此人野心昭然若揭,一直對周邊的地盤虎視眈眈。他想與平定州的馮輝飛、寧武關的韓大人聯手,然而,平安馮大人與韓大人均與國公府交情匪淺,這一點馮而永不可能不知。他究竟意欲何為,實在值得我們深思。”


    孫安平仔細看完信件後,又把信件遞給中年人,補充道:“是啊,先生。馮而永在信中提及,欲借平定州與寧武關的兵力,共同對抗韃靼,並圖謀更大的利益。說是對抗韃靼,不如說是防備我們。”


    謝軒煜緊鎖眉頭,神色凝重,緩緩開口:“這究竟是企圖讓我們與國公府之間生出嫌隙的陰謀,還是真的有什麽重大事情迫使他們不得不聯手?”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疑惑與警惕。


    ……


    書房內的氣氛愈發沉重,接著便是一陣令人窒息的沉默。


    碧雲默默坐在一旁,心中泛起層層漣漪。她輕輕撫弄著發絲,不經意間發現其中竟夾雜了幾縷銀白,這與她內心向往的悠閑躺平生活大相徑庭。她不禁暗自感歎,在這等關乎家族命運的大事麵前,個人的力量渺小得如同滄海一粟,隻能被時代的洪流無情地裹挾著前行,絲毫沒有主動權可言。


    算了,她一個小女子還是出去轉轉吧,溫水湖周邊應該有野菜長出來了。


    碧雲走後不久,隨著二勇身後而來一位老者,老者身著青衫的,麵容清臒,眼神睿智,手中握著一柄精致的玉扇,顯得頗有幾分仙風道骨。此人乃是孫氏家族中的智者,人稱“玉扇先生”的孫山玉,孫侯爺的族叔。


    孫安平、謝軒煜等人一見進來之人,臉上瞬間浮現出恭敬之色,連忙起身,動作整齊劃一,如同經過排練一般,行禮問安,舉止間透露出良好的教養和對長輩的尊重。


    玉扇先生見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的光芒,他微笑著伸出手,輕輕地將眾位小輩扶起,動作溫和而有力,仿佛是在傳遞一種無形的力量和鼓勵。


    “老夫真是沒想到,你們幾個後生竟能做到如此地步,真是後生可畏,然而,越是到了這關鍵時刻,越是不能有絲毫的鬆懈。”


    老先生說完環視一周,目光最終落在中年人身上,微微點頭示意。隨後,他緩緩開口,聲音溫和而有力:“諸位不必過於焦慮,馮而永此舉,雖看似步步緊逼,實則漏洞百出。他欲借平定州與寧武關之力,對抗韃靼並圖謀更大利益,此計看似周密,實則過於急功近利。”


    中年人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異彩,顯然對玉扇先生的分析頗為讚同。他微微欠身,恭敬地問道:“先生有何高見?”


    玉扇先生輕輕拍玉扇,緩緩道來:“馮而永忽略了一點,平定州的馮輝飛與寧武關的韓大人,雖與國公府交情匪淺,但他們更是精明之人。在當前的局勢下,他們不會輕易站隊,更不會為了一個野心勃勃的二皇子而冒險。再者,韃靼雖時有侵擾,但近期並無大規模進犯之兆,馮而永以此為借口,實則是欲蓋彌彰。”


    謝軒煜聞言,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神色也緩和了許多。他點頭道:“先生所言極是,是我們過於緊張了。那依先生之見,我們應如何應對?”


    玉扇先生微微一笑,玉扇輕揮:“以靜製動,以不變應萬變。我們隻需密切關注馮而永的動向,同時加強與國公府的聯係,確保信息暢通。待到時機成熟……”


    書房內的氛圍隨著玉扇先生的話語逐漸變得輕鬆愉悅。孫安平望著叔爺僅憑寥寥數語便解開眾人疑難,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崇拜之情,滿眼敬仰地注視著這位老者。這便是他們孫氏一族中的智者,若非老人家不喜束縛,多年來雲遊四海,表弟與威北侯府或許不會陷入如今的困境。但轉念一想,二弟一直隨叔爺身邊受教,心中又倍感欣慰。


    二弟定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如今他行事間已頗具叔爺的睿智與從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後她不想有作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元非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元非雨並收藏重生後她不想有作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