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崔闌那頭傳來消息,雲嬪說至多不過五月下旬,給泓衍帝診脈的太醫估摸的也大差不差,如此看來,泓衍帝確實沒有多少時日了。


    太醫院也不全是庸才,自有那醫術高明的也知曉這境況,但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對此事保持緘默,畢竟沒有人想掉腦袋,會對一個暮年帝王說陛下你時日無多這話。


    與戶部尚書王敬的會麵定在三日後,一家臨河的清幽茶舍。


    王敬進了雅間,轉過山水屏風,就見公主殿下已在裏頭主位坐著,一身紫苑色素淨衣裙,頭上戴了小粒珍珠珠花,懷裏好似還抱著個貂兒。


    崔闌則在她右側低垂著眉眼煮茶,屋裏茶香嫋嫋。


    “臣參見長公主,公主殿下千歲。”王敬依例行禮問安。


    “免禮,王大人過來坐吧。”


    “謝公主殿下。”王敬在蕭月卿左側下首坐下。


    “王大人尋本宮的目的,崔闌已經代為轉達,隻是這事不小,所以本宮還是決定親自見見王大人。”蕭月卿漫不經心擼著靈珠毛絨絨的脊背。


    王敬道,“殿下,那沈千此事做的確實不對,隻是此人在江州經營多年,就是在整個南邊的官商圈子裏也是頗有影響力的,求殿下高抬貴手。”


    “高抬貴手?”蕭月卿抬眸睨了一眼王敬,“王大人,你可知那是三條活生生的人命?田氏父女一案,在父皇那裏也是掛了號的,本宮奉旨查辦此案,自是要給父皇一個交代的。”


    “臣明白,若殿下肯從中周旋,臣必不會讓殿下難做,案子該查的繼續查便是,至於查出什麽,如何稟報陛下,自是由殿下做主。若此次能保住沈千,臣每季給殿下這個數。”王敬伸出一隻手巴掌比了比。


    “王大人真是大手筆。”蕭月卿笑道。


    “這也是臣能拿出的最大誠意,畢竟要想搭上殿下這艘大船可不容易。”


    蕭月卿似在思考,慢慢品起了茶。


    待一盞茶喝得差不多了,才道,“從今日起,咱們便是一條船上的人了,嘴巴都給本宮管牢了,底下辦事的人也都囑咐好了。還有,王大人,此案必定是要查下去的,說不得本宮屆時還得奉旨南下一趟,你可得讓那沈千好生準備,千萬別叫本宮失望才是。”


    “是,臣明白,還請殿下放心。”王敬站起來鄭重道。


    “如此,王大人便先迴去吧,本宮還有些話要同崔闌說。”


    “那臣先告退了。”王敬轉身往外走去,轉過那架山水屏風後忍不住迴頭,就見兩道人影交疊在一處,赫然是那崔闌已經將公主殿下攬在了懷裏。


    王敬不敢繼續多看,快步出了雅間,心想這崔闌一介閹人,沒想到還有這本事,一邊享受著泓衍帝給他的高位榮寵;一邊憑借一副好皮囊,做了長公主的入幕之賓。


    長公主行事也真是隨心所欲,一點兒不避諱他這個外人。不過,這是不是也說明,公主殿下確實是把他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怎麽樣?人走了沒?”蕭月卿撒在崔闌懷裏小聲問。


    “應該是走了。”崔闌盯著公主殿下耳後雪白的肌膚,那裏有顆殷紅小痣,還有公主殿下慣用的那種冷香味道,此刻也近在咫尺。


    “那你還要抱到什麽時候?”蕭月卿瞪他。


    崔闌這才悻悻放開手。


    五月初一,殿試。


    殿試又稱禦試、廷試,為期一日,即指皇帝親自出題考試。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目的是對會試合格區別等第。


    泓衍帝隻在殿試開始時露了個麵,而後便交由禮部和太子主持。


    殿試隻考策問,應試者自黎明入,曆經點名、散卷、讚拜、行禮等禮節,然後頒發策題。製策題目,用時務策一道,題長二三百字,所詢一二事。


    策文不限長短,一般在兩千字左右,起收及中間的書寫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數限製,特別強調書寫,必須用正體,即所謂“院體”、“館閣體”,字要方正、光園、烏黑、體大。從某種角度來看,書法往往比文章重要。


    殿試隻一天,日暮交卷,經受卷、掌卷、彌封等官收存。讀卷官由皇帝親選的內閣大學士和部院大臣擔任,在文華殿兩廊閱卷,一般須在兩日內評閱完畢。


    至閱卷日,分交讀卷官八人,每人一桌,輪流傳閱,各加“○”、“△”、“\\”、“1”、“x”五種記號,得“○”最多者為佳卷,而後就所有卷中,選○最多的十本進呈皇帝,欽定禦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為狀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稱“進士及第”,又稱“三鼎甲”。二甲若幹人,占錄取者的三分之一,稱“進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稱傳臚。三甲若幹人,占錄取者的三分之二。最後由填榜官填寫發榜。


    一甲三人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二、三甲進士如欲授職入官,還要再經朝考次,綜合前後考試成績,擇優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即俗稱的“點翰林”。


    其他進士,分發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職,按殿試、朝考名次,分別授以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推官、知州、知縣等職。


    五月初五,殿試揭榜。


    雲霽被點為探花,一甲狀元是位年過而立的雲州籍書生,二甲榜眼隻有十五歲,從少時便是直隸有名的“神童”。


    三人都被授了翰林院的官職,很是清貴,這樣的人,意味著是要受陛下重用,來日大多是要進內閣成為閣臣的。陳寧和唐廣明等人也都被授了外放官職。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一甲三人於放榜當日打馬遊街,雖騎馬打頭的是狀元,但狀元郎已過而立之年,家中已有妻兒。


    雲霽之前就是京中頗負盛名的佳公子,這個探花名頭當之無愧。榜眼雖隻有十五歲,生得麵嫩了些,但也是個白淨清秀的樣貌。


    於是空巷而出的大姑娘小媳婦們,都盯著後頭的榜眼和探花瞧,香囊帕子、釵環珠花更是擲了一籮筐。


    榜下捉婿這樣的熱門戲碼,也是必須要上演一迴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月闌風燼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宮儀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宮儀薰並收藏月闌風燼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