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被鎮國將軍看中
都當小妾了,誰還守婦德啊 作者:一隻做夢的鹹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長安抬起頭,眼中滿是感動,笑看著兄長。
用力地點了點頭,語氣誠懇地迴應道:“多謝大哥,有大哥這話,長安心裏踏實多了。”
北長霄聽了,笑著收迴了手,滿臉都是為三弟高興的神情,又接著說道:“你我兄弟之間,不必說這些客氣話,等你從軍中歸來,咱們兄弟可得好好喝上幾杯,到時候聽你講講軍中的那些事兒。”
至於他自己,作為侯府的世子,肩負著侯府的未來。
軍中肯定是去不了的。
四少爺北長瑞在一旁聽著,心裏可有些不樂意了。
他眨巴眨巴眼睛,笑眯眯地湊了過來,伸手勾在北長安的肩頭,嘴裏小聲嘀咕著:“三哥,要不我也跟你去吧,你要是走了,往後在這侯府裏可就沒人陪我玩了,多沒意思!”
北長安聽了這話,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心裏想著這戰場上可不是玩耍的地方。
還不等他開口迴應,世子北長霄就一臉嫌棄地看著自己這個弟弟,沒好氣地說道:“就你那三腳貓功夫,連你二哥都打不過,你還想著去戰場?你去了,那可都是拖三弟的後腿,淨添亂,還是乖乖在侯府待著吧。”
北長瑞被大哥這麽一嗆,臉上一陣紅一陣白。
嘴巴一撇,嘟囔道:“我就是說說嘛,你兇什麽兇。”
不過他心裏也明白,大哥說的是實話。
自己的功夫確實不怎麽樣,去了戰場也隻是個累贅。
想到這兒,他有些失落地鬆開了勾在北長安肩頭的手。
蕭氏看著幾個孩子的互動,不禁搖頭輕笑,隨後又正色看向蘇璃和北長安,說道:“此次讓長安跟著鎮國將軍去宿州剿匪,是個難得的機會,但也是充滿危險的。宿州的匪患由來已久,那些土匪狡猾兇狠,長安此去,一定要多加小心。”
北長安神情嚴肅,認真地點點頭,說道:“母親放心,長安定當全力以赴,不負母親和侯府的期望。”
他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那是對未來征程的期待,也是對自己的信心。
蘇璃看著兒子堅毅的模樣,心中既驕傲又擔憂。
她輕輕握住北長安的手,說道:“長安,在外麵一定要照顧好自己,遇到什麽事都別逞強,平安歸來才是最重要的。”
說著,她的眼眶微微泛紅。
畢竟是自己的心頭肉,要去那麽危險的地方,怎能不心疼。
北長安反手握住母親的手,安慰道:“娘親,您別擔心,我已經長大了,會保護好自己的。再說了,還有鎮國將軍在了。”
夫人蕭氏頓時就笑了起來,“既然你們願意,那就跟本夫人走一趟,得讓鎮國將軍看看長安,若是長安沒有入他的眼,怕也是去不成的。”
畢竟是戰場,不是開玩笑的。
而且,長安如今也才十歲。
年紀並不大。
蘇璃連連點頭。
這些年,夫人也帶她見了很多的夫人。
不得不說,夫人待她是真好。
於是,一行人坐上了侯府的馬車。
往鎮國將軍府去了。
在鎮國將軍看到北長安的時候,就皺起了眉頭。
這麽小的孩子去戰場,那跟送死有什麽區別!
可在聽到是北長安的時候,猶豫了一下。
早在五年前,他就聽自家夫人說起過逍遙侯府的三公子功夫了得。
於是,直接就考了起來。
看著孩子對兵法這一塊是否有了解。
這一考,鎮國將軍就自閉了!
這還是孩子嗎?
怎麽兵法比他用的都好。
而且,什麽三十六計又是什麽鬼?
此刻,他隻有一個想法,這孩子,必須給帶上。
就算是為了那什麽孫子兵法!
不不不,是帶上這孩子去曆練。
縱然他很欣賞北長安,還是抽出長劍,切磋了起來。
這一切磋,鎮國將軍再次自閉了。
這是什麽鬼才?
不過是三五招,他就招架不住了!
最終,才鎮國將軍黑沉著臉下,同意帶著北長安剿匪。
直接就把人給趕了出去。
他都要懷疑人生了。
九月十八出發,還有半個月的時間。
北長安在家裏陪陪姨娘就好。
他這個功夫,根本用不著另外安排人保護。
不不不,還是要保護的。
為了那三十六計,也得保護好了。
眾人迴了侯府後。
夫人蕭氏一刻也沒耽擱,親自前往芙蓉苑。
芙蓉苑內。
花香四溢。
老夫人白氏正坐在院子裏的石凳上,悠閑地曬著太陽,手裏還拿著一本佛經,時不時地看上幾眼。
瞧見蕭氏走進來,她臉上立刻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放下手中的佛經,說道:“是蕭兒啊,怎麽有空過來了,快坐快坐。”
蕭氏快步走到老夫人身邊,笑著坐下,說道:“母親,兒媳來是有個好消息要告訴您。”
老夫人白氏微微挑眉,眼中滿是好奇,問道:“哦?什麽好消息,瞧把你高興的。”
蕭氏清了清嗓子,說道:“母親,咱們侯府的三公子長安,馬上就要跟著鎮國將軍去宿州剿匪啦。
鎮國將軍對長安讚賞有加,說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這可是長安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聽到這話。
老夫人白氏的臉上瞬間閃過一絲複雜的神情,既有激動,又滿是不舍。
那孩子每次來給她請安,都恭恭敬敬的,還時常給她送來一些小玩意兒,逗她開心。
而且在侯府中,長安對兄長和弟弟們都十分友愛,兄友弟恭的。
她打從心底裏喜歡這個孩子。
起初,老夫人白氏還擔心兒子北千夜過於寵愛蘇姨娘,會做出寵妾滅妻的糊塗事。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長安漸漸長大,她發現自己的顧慮完全是多餘的。
蘇姨娘不僅沒有恃寵而驕,反而為人十分安分守己。
在侯府中與下人們相處和睦,對夫人蕭氏也敬重有加。
而北長安更是繼承了母親的良好品性。
雖然功夫了得,卻從不張揚,謙遜有禮。
再加上兒媳蕭氏對此事也並無異議,甚至還很支持侯爺對蘇姨娘的寵愛。
老夫人也就逐漸看開了。
對兒子房裏的這些事,從一開始的有意見,到後來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用力地點了點頭,語氣誠懇地迴應道:“多謝大哥,有大哥這話,長安心裏踏實多了。”
北長霄聽了,笑著收迴了手,滿臉都是為三弟高興的神情,又接著說道:“你我兄弟之間,不必說這些客氣話,等你從軍中歸來,咱們兄弟可得好好喝上幾杯,到時候聽你講講軍中的那些事兒。”
至於他自己,作為侯府的世子,肩負著侯府的未來。
軍中肯定是去不了的。
四少爺北長瑞在一旁聽著,心裏可有些不樂意了。
他眨巴眨巴眼睛,笑眯眯地湊了過來,伸手勾在北長安的肩頭,嘴裏小聲嘀咕著:“三哥,要不我也跟你去吧,你要是走了,往後在這侯府裏可就沒人陪我玩了,多沒意思!”
北長安聽了這話,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心裏想著這戰場上可不是玩耍的地方。
還不等他開口迴應,世子北長霄就一臉嫌棄地看著自己這個弟弟,沒好氣地說道:“就你那三腳貓功夫,連你二哥都打不過,你還想著去戰場?你去了,那可都是拖三弟的後腿,淨添亂,還是乖乖在侯府待著吧。”
北長瑞被大哥這麽一嗆,臉上一陣紅一陣白。
嘴巴一撇,嘟囔道:“我就是說說嘛,你兇什麽兇。”
不過他心裏也明白,大哥說的是實話。
自己的功夫確實不怎麽樣,去了戰場也隻是個累贅。
想到這兒,他有些失落地鬆開了勾在北長安肩頭的手。
蕭氏看著幾個孩子的互動,不禁搖頭輕笑,隨後又正色看向蘇璃和北長安,說道:“此次讓長安跟著鎮國將軍去宿州剿匪,是個難得的機會,但也是充滿危險的。宿州的匪患由來已久,那些土匪狡猾兇狠,長安此去,一定要多加小心。”
北長安神情嚴肅,認真地點點頭,說道:“母親放心,長安定當全力以赴,不負母親和侯府的期望。”
他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那是對未來征程的期待,也是對自己的信心。
蘇璃看著兒子堅毅的模樣,心中既驕傲又擔憂。
她輕輕握住北長安的手,說道:“長安,在外麵一定要照顧好自己,遇到什麽事都別逞強,平安歸來才是最重要的。”
說著,她的眼眶微微泛紅。
畢竟是自己的心頭肉,要去那麽危險的地方,怎能不心疼。
北長安反手握住母親的手,安慰道:“娘親,您別擔心,我已經長大了,會保護好自己的。再說了,還有鎮國將軍在了。”
夫人蕭氏頓時就笑了起來,“既然你們願意,那就跟本夫人走一趟,得讓鎮國將軍看看長安,若是長安沒有入他的眼,怕也是去不成的。”
畢竟是戰場,不是開玩笑的。
而且,長安如今也才十歲。
年紀並不大。
蘇璃連連點頭。
這些年,夫人也帶她見了很多的夫人。
不得不說,夫人待她是真好。
於是,一行人坐上了侯府的馬車。
往鎮國將軍府去了。
在鎮國將軍看到北長安的時候,就皺起了眉頭。
這麽小的孩子去戰場,那跟送死有什麽區別!
可在聽到是北長安的時候,猶豫了一下。
早在五年前,他就聽自家夫人說起過逍遙侯府的三公子功夫了得。
於是,直接就考了起來。
看著孩子對兵法這一塊是否有了解。
這一考,鎮國將軍就自閉了!
這還是孩子嗎?
怎麽兵法比他用的都好。
而且,什麽三十六計又是什麽鬼?
此刻,他隻有一個想法,這孩子,必須給帶上。
就算是為了那什麽孫子兵法!
不不不,是帶上這孩子去曆練。
縱然他很欣賞北長安,還是抽出長劍,切磋了起來。
這一切磋,鎮國將軍再次自閉了。
這是什麽鬼才?
不過是三五招,他就招架不住了!
最終,才鎮國將軍黑沉著臉下,同意帶著北長安剿匪。
直接就把人給趕了出去。
他都要懷疑人生了。
九月十八出發,還有半個月的時間。
北長安在家裏陪陪姨娘就好。
他這個功夫,根本用不著另外安排人保護。
不不不,還是要保護的。
為了那三十六計,也得保護好了。
眾人迴了侯府後。
夫人蕭氏一刻也沒耽擱,親自前往芙蓉苑。
芙蓉苑內。
花香四溢。
老夫人白氏正坐在院子裏的石凳上,悠閑地曬著太陽,手裏還拿著一本佛經,時不時地看上幾眼。
瞧見蕭氏走進來,她臉上立刻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放下手中的佛經,說道:“是蕭兒啊,怎麽有空過來了,快坐快坐。”
蕭氏快步走到老夫人身邊,笑著坐下,說道:“母親,兒媳來是有個好消息要告訴您。”
老夫人白氏微微挑眉,眼中滿是好奇,問道:“哦?什麽好消息,瞧把你高興的。”
蕭氏清了清嗓子,說道:“母親,咱們侯府的三公子長安,馬上就要跟著鎮國將軍去宿州剿匪啦。
鎮國將軍對長安讚賞有加,說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這可是長安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聽到這話。
老夫人白氏的臉上瞬間閃過一絲複雜的神情,既有激動,又滿是不舍。
那孩子每次來給她請安,都恭恭敬敬的,還時常給她送來一些小玩意兒,逗她開心。
而且在侯府中,長安對兄長和弟弟們都十分友愛,兄友弟恭的。
她打從心底裏喜歡這個孩子。
起初,老夫人白氏還擔心兒子北千夜過於寵愛蘇姨娘,會做出寵妾滅妻的糊塗事。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長安漸漸長大,她發現自己的顧慮完全是多餘的。
蘇姨娘不僅沒有恃寵而驕,反而為人十分安分守己。
在侯府中與下人們相處和睦,對夫人蕭氏也敬重有加。
而北長安更是繼承了母親的良好品性。
雖然功夫了得,卻從不張揚,謙遜有禮。
再加上兒媳蕭氏對此事也並無異議,甚至還很支持侯爺對蘇姨娘的寵愛。
老夫人也就逐漸看開了。
對兒子房裏的這些事,從一開始的有意見,到後來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