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蕩蕩的小廚房,一下子就給填得滿滿當當。
原本有些淒清的鄭家,今年似乎多了幾分生氣,但我總覺得還缺了點什麽,一拍腦袋終於想起,還缺一副春聯。
我把毛筆塞到鄭知南手裏:
“鄭知南,趕緊寫春聯,我們給貼大門上吧。”
鄭知南拒絕得幹脆利落。
瞧出來了,購買那些年貨,已經是他最大的讓步,鄭知南不太喜歡過年時,那種熱熱鬧鬧的氛圍,還非要在門口貼新春聯。
何必呢?
我盯著鄭知南的眼睛:
“你真不寫?”
他斷然拒絕:
“不寫。”
我歡欣鼓舞地從他手裏拿迴毛筆:
“那太好了,我來。”
我賊兮兮地笑:
“我寫嘛,是可以的,鄭知南,你知道我的墨寶是什麽水平,到時候你有什麽熟人來鄭家串門時,瞧見這春聯,丟臉的可不隻是我哈。”
“畢竟,名師出高徒嘛。”
鄭知南臉,一下子就黑了。
鄭知南這人吧,什麽都好,就是底線太多,但偏偏,我最喜歡挑釁他底線,每次逼得他退無可退,他怒極,決定換個底線。
……。
忙活了好幾天,終於忙活出一桌煙火氣十足的年夜飯了。
燉了一整晚的老母雞湯。
一尾紅燒魚。
加上幾道爆炒的豬下水。
在冬季,青菜之類的,反而是貴價菜,我也就是在沈家,還是腰纏萬貫的大小姐時,才能在冬天頓頓吃上青菜。
但鄭知南還是買了一道豆芽,炒了豆腐,味道比較清淡。
鄭知南從院子裏挖出一壇好酒,給自己和母親倒上。
我眼巴巴盯了他半天,等著他給我也倒上一杯,見他遲遲沒有動靜,於是,我端起那隻壇子,自己給自己倒,結果剛摸到壇子,就被鄭知南抽走了。
“你小孩家家,不許碰。”
為了過這個年,我已經把鄭知南為數不多的那點子耐心,給薅禿了,於是決定乖覺一點。
聳了聳肩。
為了挽尊,給自己倒上一杯涼茶。
鄭知南唇角彎彎,笑了。
鄭伯母頗有些驚訝的看了兒子一眼,再瞧瞧我,忽然有一種“我眼花了”的錯覺。
鄭伯母決定遵守諾言,趁著吃過年夜飯的空檔,把準備好的壓歲錢,塞到我手裏,小小的紅封,裏頭鼓鼓囊囊,雖然知道裏頭沒幾文錢,卻也十分歡喜。
我捏了捏自己的壓歲錢,轉頭,瞧著鄭伯母繼續低頭喝酒,沒有絲毫準備給親兒子壓歲錢的意思。
而鄭知南臉色如常。
甚至,我有種錯覺,如果鄭伯母今年特地給兒子準備了壓歲錢,鄭知南才會感到為難,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僵在半空。
那畫麵,想想都尷尬。
今晚,鄭伯母卻似乎很歡喜,一頓飯的功夫,這母子二人就把一壇子酒喝空了。
鄭知南臉也紅了,他原本膚色極白,耳垂小巧,輪廓卻清晰,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怎麽瞧都該是意氣風發的,生機勃勃的,可鄭知南卻並非如此。
有時候,感覺他是個內心摧枯拉朽的小老頭。
他該和同齡人一樣,去射箭,去踏青,去騎馬,肆意張揚,該有一群熱熱鬧鬧的朋友,甚至,該有一位以他為驕傲的父親。
可他什麽都沒有。
寂寞如雪。
念及此,我心裏越發酸澀。
……。
鄭知南沒有守歲的習慣,因此早早就脫鞋上了床,照例,我冬天一貫要窩在他床上,跟他一塊睡,聽見鄭知南淺淺的唿吸聲,他雖閉著眼,卻沒有睡著。
我從枕頭下,掏出一早藏好的繩子,往他脖子上套。
那是我曾沈家離開前,戴在手腕上的金珠子,一枚金珠,被紅線編成手鏈穿著,戴在我手腕上,白日,趁著鄭知南在廚房忙活的功夫,我把這條紅繩編的手串給拆了,截取了一根長繩,把金珠重新串起,像是一根掛墜。
雖然——
很土。
很醜。
我又不會編。
但好歹是錢。
趁鄭知南閉眼的功夫,我把紅繩往他脖子上套。
鄭知南一睜眼,製止我亂動的手:
“別鬧?”
我繼續往他脖子上套,按下去:
“我沒鬧,鄭知南,這是我給你的壓歲錢。”
聽到壓歲錢這幾個字時,鄭知南愣了一瞬,低頭,才發現脖子上多了一枚金珠子。
我笑得見牙不見眼:
“沒辦法,像我這種有錢人,哪怕流落在外,還能偶爾吐出金子來。”
鄭知南似乎有些醉意,腦子都遲鈍了,良久,才緩緩吐出口氣,他聲音似乎有些悶悶的:
“我,不過年的。”
我笑得更燦爛了:
“我知道呀,你不過年,也不收壓歲錢,但,鄭知南,你的底線有幾迴在我這守住了?”
“我們不睡覺了,我們去看煙花吧。”
我一骨碌就跳下床,然後,拖著鄭知南的手:
“走,陪我出門溜溜,這麽早上床睡,多沒意思呀。”
“鄭知南,走吧,你知道我的,你不答應我會一直鬧下去。”
鄭知南躊躇了會,半推半就就被我拖出去了。
事實證明,一個人蠻不講理,是因為清楚自己被慣著,心安理得享受著這份偏愛和縱容。
我和鄭知南換了衣服,歡歡喜喜走在街頭。
此時的街頭,安靜極了。
大家都窩在家裏過年,所以,我不用帶著鬥笠出門,不用擔心別人認出我。
一小一大,我拉著他,往前走。
聽見豪門大宅裏,有煙花綻放的聲音,曾幾何時,我和鄭知南,都是那豪門大戶裏頭看煙花綻放的貴人,現在,我倆隻能在街頭,聽聽那煙火的聲音。
偶爾,能遙遙瞧見,有煙火躥到半空,在空中綻放一個絢爛的花球。
我趕緊雙手合十,閉眼:
“快,鄭知南,快許願。”
我滿以為,鄭知南不會跟著我瞎胡鬧,可今晚的他,真是喝醉了。
我睜開眼時,瞧見鄭知南微微閉上眼,仿佛真的在許願。
良久,他才緩緩睜開了眼睛。
我歪著頭,衝著他大大咧咧地笑:
“鄭知南,你許了什麽願呀?”
他拍了拍我的腦袋瓜子:
“希望你早點長大,趕緊滾迴沈家。”
我“切”了一聲。
我才不會告訴鄭知南,我剛剛許的心願是:
“我想一直、一直、一直和你在一起。”
原本有些淒清的鄭家,今年似乎多了幾分生氣,但我總覺得還缺了點什麽,一拍腦袋終於想起,還缺一副春聯。
我把毛筆塞到鄭知南手裏:
“鄭知南,趕緊寫春聯,我們給貼大門上吧。”
鄭知南拒絕得幹脆利落。
瞧出來了,購買那些年貨,已經是他最大的讓步,鄭知南不太喜歡過年時,那種熱熱鬧鬧的氛圍,還非要在門口貼新春聯。
何必呢?
我盯著鄭知南的眼睛:
“你真不寫?”
他斷然拒絕:
“不寫。”
我歡欣鼓舞地從他手裏拿迴毛筆:
“那太好了,我來。”
我賊兮兮地笑:
“我寫嘛,是可以的,鄭知南,你知道我的墨寶是什麽水平,到時候你有什麽熟人來鄭家串門時,瞧見這春聯,丟臉的可不隻是我哈。”
“畢竟,名師出高徒嘛。”
鄭知南臉,一下子就黑了。
鄭知南這人吧,什麽都好,就是底線太多,但偏偏,我最喜歡挑釁他底線,每次逼得他退無可退,他怒極,決定換個底線。
……。
忙活了好幾天,終於忙活出一桌煙火氣十足的年夜飯了。
燉了一整晚的老母雞湯。
一尾紅燒魚。
加上幾道爆炒的豬下水。
在冬季,青菜之類的,反而是貴價菜,我也就是在沈家,還是腰纏萬貫的大小姐時,才能在冬天頓頓吃上青菜。
但鄭知南還是買了一道豆芽,炒了豆腐,味道比較清淡。
鄭知南從院子裏挖出一壇好酒,給自己和母親倒上。
我眼巴巴盯了他半天,等著他給我也倒上一杯,見他遲遲沒有動靜,於是,我端起那隻壇子,自己給自己倒,結果剛摸到壇子,就被鄭知南抽走了。
“你小孩家家,不許碰。”
為了過這個年,我已經把鄭知南為數不多的那點子耐心,給薅禿了,於是決定乖覺一點。
聳了聳肩。
為了挽尊,給自己倒上一杯涼茶。
鄭知南唇角彎彎,笑了。
鄭伯母頗有些驚訝的看了兒子一眼,再瞧瞧我,忽然有一種“我眼花了”的錯覺。
鄭伯母決定遵守諾言,趁著吃過年夜飯的空檔,把準備好的壓歲錢,塞到我手裏,小小的紅封,裏頭鼓鼓囊囊,雖然知道裏頭沒幾文錢,卻也十分歡喜。
我捏了捏自己的壓歲錢,轉頭,瞧著鄭伯母繼續低頭喝酒,沒有絲毫準備給親兒子壓歲錢的意思。
而鄭知南臉色如常。
甚至,我有種錯覺,如果鄭伯母今年特地給兒子準備了壓歲錢,鄭知南才會感到為難,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僵在半空。
那畫麵,想想都尷尬。
今晚,鄭伯母卻似乎很歡喜,一頓飯的功夫,這母子二人就把一壇子酒喝空了。
鄭知南臉也紅了,他原本膚色極白,耳垂小巧,輪廓卻清晰,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怎麽瞧都該是意氣風發的,生機勃勃的,可鄭知南卻並非如此。
有時候,感覺他是個內心摧枯拉朽的小老頭。
他該和同齡人一樣,去射箭,去踏青,去騎馬,肆意張揚,該有一群熱熱鬧鬧的朋友,甚至,該有一位以他為驕傲的父親。
可他什麽都沒有。
寂寞如雪。
念及此,我心裏越發酸澀。
……。
鄭知南沒有守歲的習慣,因此早早就脫鞋上了床,照例,我冬天一貫要窩在他床上,跟他一塊睡,聽見鄭知南淺淺的唿吸聲,他雖閉著眼,卻沒有睡著。
我從枕頭下,掏出一早藏好的繩子,往他脖子上套。
那是我曾沈家離開前,戴在手腕上的金珠子,一枚金珠,被紅線編成手鏈穿著,戴在我手腕上,白日,趁著鄭知南在廚房忙活的功夫,我把這條紅繩編的手串給拆了,截取了一根長繩,把金珠重新串起,像是一根掛墜。
雖然——
很土。
很醜。
我又不會編。
但好歹是錢。
趁鄭知南閉眼的功夫,我把紅繩往他脖子上套。
鄭知南一睜眼,製止我亂動的手:
“別鬧?”
我繼續往他脖子上套,按下去:
“我沒鬧,鄭知南,這是我給你的壓歲錢。”
聽到壓歲錢這幾個字時,鄭知南愣了一瞬,低頭,才發現脖子上多了一枚金珠子。
我笑得見牙不見眼:
“沒辦法,像我這種有錢人,哪怕流落在外,還能偶爾吐出金子來。”
鄭知南似乎有些醉意,腦子都遲鈍了,良久,才緩緩吐出口氣,他聲音似乎有些悶悶的:
“我,不過年的。”
我笑得更燦爛了:
“我知道呀,你不過年,也不收壓歲錢,但,鄭知南,你的底線有幾迴在我這守住了?”
“我們不睡覺了,我們去看煙花吧。”
我一骨碌就跳下床,然後,拖著鄭知南的手:
“走,陪我出門溜溜,這麽早上床睡,多沒意思呀。”
“鄭知南,走吧,你知道我的,你不答應我會一直鬧下去。”
鄭知南躊躇了會,半推半就就被我拖出去了。
事實證明,一個人蠻不講理,是因為清楚自己被慣著,心安理得享受著這份偏愛和縱容。
我和鄭知南換了衣服,歡歡喜喜走在街頭。
此時的街頭,安靜極了。
大家都窩在家裏過年,所以,我不用帶著鬥笠出門,不用擔心別人認出我。
一小一大,我拉著他,往前走。
聽見豪門大宅裏,有煙花綻放的聲音,曾幾何時,我和鄭知南,都是那豪門大戶裏頭看煙花綻放的貴人,現在,我倆隻能在街頭,聽聽那煙火的聲音。
偶爾,能遙遙瞧見,有煙火躥到半空,在空中綻放一個絢爛的花球。
我趕緊雙手合十,閉眼:
“快,鄭知南,快許願。”
我滿以為,鄭知南不會跟著我瞎胡鬧,可今晚的他,真是喝醉了。
我睜開眼時,瞧見鄭知南微微閉上眼,仿佛真的在許願。
良久,他才緩緩睜開了眼睛。
我歪著頭,衝著他大大咧咧地笑:
“鄭知南,你許了什麽願呀?”
他拍了拍我的腦袋瓜子:
“希望你早點長大,趕緊滾迴沈家。”
我“切”了一聲。
我才不會告訴鄭知南,我剛剛許的心願是:
“我想一直、一直、一直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