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上天未五更,眾弟子就起床穿衣,洗漱完便來到山頂平地,師尊會帶領孫思邈等三十餘名弟子,晨練五禽戲。


    這也是李丁最痛苦的時候,這小子家境優渥,在家就喜歡睡懶覺,至少要丫鬟叫三遍,才慢慢悠悠的起來,想來他就是那個想要一睡不再醒的家夥。


    五禽戲是漢末神醫華佗所創,祖師爺陶弘景推演而成。仿五禽之形、神、意、氣,達到煆練人身心的作用。虎之威猛,給人以虎視眈眈之壓迫與心驚。鹿之俊逸,給人以輕盈灑脫之自由與心靜。熊之敦厚,給人以雄渾厚實之沉穩與安心。猿之靈動,給人以機靈敏捷之迅速與聰慧。鳥之瀟灑,給人以翱翔九天之壯闊與胸懷。


    迎著山風霧海,練完五禽戲,眾弟子便前往膳食堂吃早飯,一般是一碗粥,一個雞蛋,一個饅頭,一把鬆子或紅棗。飯後順便將做晚飯的食材取走,晚飯要眾弟子自己做,茅山上一天隻吃兩頓。


    對山上飯食抱怨最多的是李丁,隻希望天天大魚大肉的他,真怕哪天會撐死在飯桌上。


    早飯後,便開始聽師尊在白鶴觀大殿開講道經、醫經、符咒。道經有:老子、莊子、太平經、上清大洞經、黃庭經、清靜經等。醫經有:黃帝內經、難經、甲乙針經、黃帝明堂經、神農本草經、肘後備急方等。符咒有:周易、神仙傳、抱樸子、仙經、符文咒語總、周易參同契等。


    大殿講經倒是個個都聽得很入神,不知不覺中就過去了。一來師尊博學廣聞,講解條理生動,引人入勝;二來師尊懂得仙音入秘之法,幾乎無人能夠抵擋。


    然後是迴各自選學的道經殿、醫經殿、符咒殿自主學習,一般有上座師坐於上首,可以解答疑難與提問。


    上座師一般為第一代弟子或第二代弟子擔任。每位師尊一生隻會收三次徒,每隔十年開收一批弟子,未能趕上開收之年而拜入師尊門下的為插代弟子,像甄立言就是插代弟子。


    孫思邈等為王遠知師尊所收的第一批弟子,為一代弟子。一代弟子和二代弟子留在師尊身邊都不久,一般是學成之後就下山傳道去了。隻有三代弟子跟隨師尊時間最長,學成後一般留山傳道。王遠知就是陶弘景的關門弟子,留山傳道。


    當然除了一代、二代、三代弟子外,還有一種緣法弟子。就是師尊出門時偶爾收的弟子,緣分很短並未上過山。


    所以孫思邈等作為一代弟子,上首是沒有上座師的,有問題就得跑去問師尊。


    中午便是個人靜坐悟道時間。點上一柱香,獨坐蘆席上。心空、意空、神空,如白雲浮空,靜逸隨風,任卷任舒;如石沉大海,水衝浪打,泥汙蟲染;心自清明,神自悠遠,如如不動,是謂神定。


    下午便開始各自分工,幹打掃、挑水、種菜、種田、砍柴等雜活。茅山有良田千畝,菜園三十座,山林無數。在王遠知名下的有一座菜園和三十畝水田。道士不求世人供養,當然要有自給自足的能力。


    這是孫思邈的咬牙時刻,他身子骨弱,氣力不足,一個下午幹下來,常常累得汗流浹背,還好四位師兄師弟常常會搭把手。


    幹完雜活後,就是一天中最暇意的時候,一個大浴桶倒滿了溫水,有時還是加入了活血化瘀、清香提神藥材熬煮的藥湯,五人齊齊脫衣泡入桶中,享受著這種溫暖舒適。有時李丁還會說些有的沒的昏話,被大家將頭按入桶中,連連求饒。


    傍晚開始做飯,一般是孫思邈做飯,其它四人等著吃。吃得最多的還是李丁,不過大家都在長個子,飯量都很大。最後洗碗的一般是甄謀。


    吃完晚飯後,便彼此閑聊或者單獨看書。李丁還是最喜歡聊起坤道院的師妹,特別是他中意的林師妹,而孫思邈總喜歡獨自看書。


    晚上睡前需做導引,導氣令和,引體令柔。到了戌時,大師兄引領著大家一起做,做完後再睡覺。


    光陰易過,轉眼冬去春來,山上的桃花盛開了。王遠知的父親叫人送了一批書上山,聽說是梁朝滅亡時,從梁元帝蕭繹手裏搶救下來,未被燒毀的宮廷秘本。


    這天夜裏,孫思邈正看著一本剛從師尊那裏拿來的《金樓子》,忽然從夾頁中掉出了半張紙。孫思邈好奇的撿了起來一看,上麵寫著:


    男八,十八,得一百四十四;女七,十七,得一百一十九;是為天年。欲永保天年者,可服天年丹,方左:


    千年人參一株,百年靈芝等重,百年五加皮等重(下缺)


    背麵寫著:


    吾了塵真人,拔山涉水,曆經千險,配成三丸天年丹。自服一丸,今已百三十歲,自知行將就木,秘藏天年丹兩丸於太白山仙人洞(下缺)


    孫思邈看得心驚膽跳,抖著手將紙條遞到油燈上燒了,又拿過那本《金樓子》,仔仔細細,裏裏外外,翻找了一遍,並沒有新的發現。


    孫思邈心想:“天年丹,這可是真正的神丹,要是讓人知道了,這不得被人瘋狂追殺到死,也難怪梁元帝在生命的最後關頭,要衝入書房,瘋狂將十四萬卷書籍全部燒毀,看來他就是要隱藏這個秘密,想來他並未來得及取走這天年丹。至於師尊的父親,隻是一名武將,並不愛看書,應該沒見過那張紙條。那麽現在這世上,自己是唯一知道這個秘密的人,為免夜長夢多,自己得盡快將神丹取到手,可自己一個人進深山老林又不安全,也未必有能力取得到這丹。於是孫思邈決定,找師兄弟幫忙。


    孫思邈從睡房中走出,來到了廚房,看著大家還圍著火爐,炭火已經熄滅。大家看見他進來有些疑惑,道一怎麽不去看書,現在跑過來幹嘛?


    孫思邈道:“我想起祖父在臨終前的某一天,向我說過太白山有個仙人洞,藏著人參丹,吃了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我想過兩天就下山去取,你們誰願意和我一同去取?”


    李丁道:“這種事怎麽能少得了我,順道我也迴去看看我老爹。不過人參丹這玩意,我好像聽說過,我家也在賣這個,專宰那些豪門貴族的,效果就那樣,要不我問老爹拿幾丸給你。”


    孫思邈道:“仙人洞仙人吃的,你家的那能比,不過你的好意師兄領了。”


    甄謀道:“你是順便看看家裏的漂亮丫鬟吧,還假模假樣的說迴家看望父親。”


    李丁咬牙道:“真是人小鬼大,將來說不定比我還色。就算我看丫鬟怎麽了,這不是順便的事。”


    許胤宗道:“這深山老林非常危險,說不定還有老虎,師弟真的要去,我陪你走一趟。”


    甄權道:“我們兄弟就不去了,留在茅山上看家吧。”


    次日三人便到師尊那裏告假,說是想迴家看看,不日就迴。師尊仔細叮囑了一番,要他們路上小心,早去早迴。


    三人來到南徐州,打算進城買些此行所需物品。結果出城後每人背著一個滿滿的藥簍,裏麵裝著150個軟燒餅、10斤肉幹、鹽巴、石灰、水壺、衣物、薄被、斧頭、鋤頭、麻繩等,孫思邈手裏還提著一口小鐵鍋。


    本來孫思邈要買硬燒餅,李丁堅絕反對,說那玩意他根本就下不了口,錢不夠他出,孫思邈擔心到時到了山裏會餓肚子,軟燒餅不如硬燒餅耐放,還是許胤宗說到時打點獵物。於是才又買了鐵鍋和調味品,到時好在山裏做飯吃。


    三人來到城外城皇廟,許胤宗讓李丁和孫思邈在此等候,他去弄三匹快馬。


    不久後,許胤宗就牽著三匹高頭俊馬迴來了。李丁說道:“大師兄還真行,不會是在哪個相好的家裏弄來的吧?”孫思邈敲了一下李丁的腦袋:“少廢話,上馬了,我們這就出發。”


    三人一路馬不停蹄,逢城就住客店,逢村就住農家,有點像漢朝的遊俠,仗劍走天涯,興誌一來各人吟了一首詩。


    許胤宗吟道:


    翻山涉水行千裏,踐草踏泥蹄聲急。


    多少白頭枉少年,隻在路上奔波死。


    君前效命有何樂,唯願懸壺造杏林。


    孫思邈吟道:


    雁過留痕晴空裏,人過成路千萬條。


    你為生死他為名,同行一路不同心。


    留痕踏跡深如許,隻因無情便成空。


    李丁吟道:


    暖風桃花拂麵香,鳥鳴雙飛春意濃。


    浮雲露水風吹無,你自無意我自休。


    風流浪子江湖行,那如醉臥怡紅樓。


    半月後,三人終於來到太白山腳下,即將開始這次冒險之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神醫孫思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金童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金童子並收藏大唐神醫孫思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