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趕了半月的路,終於看到遠處的茅山,紅、黃二色的樹葉都快落盡了,隻有綠色的葉子顏色更深了,三座茅峰被四周的峰巒給圍住了。茅峰上小道曲折,山明水秀,宮觀林立。


    孫思邈來到大茅峰下,便見師尊在此靜候。孫思邈便呆呆的看著那張慈祥的臉,感覺師尊太親切了,如同親人般在此等待他迴家。


    王遠知道:“這孩子這麽快就不認得師傅了,傻愣在那幹啥。現在就迴觀去,抄寫《清靜經》。”


    孫思邈諾諾的笑道:“師尊,徒兒這就去抄。”王遠知微笑著將他帶到了清靜亭,讓他在此抄經,掃除一下凡塵雜念。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孫思邈埋頭抄完了《清靜經》,抬頭一看,師尊已然站在他的身旁。王遠知道:“《清靜經》你悟了多少了,給為師講講。”


    孫思邈馬上站起來道:“太上老君所言,大道是不具備形狀的,它可以是任何形狀。大道有著生養化育天地間所有東西的力量,大道也是不帶有感情的,日月都是按著道的力量運轉著。大道也是沒有固定名字的,什麽名字的物體都蘊含有大道。草木生長,父母養育孩子等萬事萬物,都蘊含有大道。這一切暗藏的力量,隻能勉強用道來代稱。


    道在其中也是有差異和相對性的。比如說:清和濁,動和靜。相對來說:清的東西它是清,濁的東西它是濁,動的東西它是動,靜的東西它是靜。但道也是允許它們相互轉化的,道隻是堅守著其中蘊含的規律。


    相對來說:天是清明的,地是混濁的;男人是清醒的,女人是愚癡的;男人是主動追求的,女人是清靜等待的。抓住本質主流不放,對細支末流放手,這才是萬事萬物合於道的選擇。清的是濁的的依靠和目標,濁的隻有靠近清的,才能洗掉它們內裏含有的濁,從而變得清。靜的隻有動的給它打牢了地基,它才能在上麵站得穩。人隻有常常保持清醒,抓住本質,打牢地基,才能將自身融入大道。


    人最根本的是要保持清醒,而那些煩心事試圖擾亂我們的清醒。人要打牢地基,而欲望總是牽製我們,不讓我們打牢地基。人隻要驅除掉欲望,就能打牢地基。保持清醒就能抓住本質。


    各種欲望難以產生,對人身體、精神、靈魂就沒有傷害。


    所以不能保持清醒的人,煩心事的幹擾,就不能排除,欲望也就很難驅除。而排除煩惱、驅除欲望的人,向身內看,沒有了煩惱和欲望;向身外看,形體也變得模糊,像是隱身了。煩惱、欲望、形體,都找不到了,隻能見到一個空影。看著這個空影是空的,其實你就藏在其中。你若能消失於空影,空影就會成為空處,最後空處也無人注意了。無人注意的空處,怎麽會讓人產生欲望,不能讓人產生欲望的空處就會變的靜悄悄。


    從此你就融入了大道,按著大道的規律在走。常常這樣走,你就能擁有大道給你的一切,雖然這一切先天就給你了,但是你能保有它,不會再減損。


    這就是入道法,入道後你就得道了。雖然得道了,但你並未額外得到什麽,隻是保有了你先天擁有的。隻有悟通了這一層,才能傳給他聖人對這一層的講解。


    太上老君說:上士是不會去爭的,下士才喜歡爭來爭去。上士是不會去說什麽德的,下士才會拿自己的德到處去說。到處去說自己的德的人,並不叫有道德。眾人之所以得不到真正的道德,隻因他有妄想,有妄想就不清醒;不清醒就想掌控一切,想掌控一切,就會貪求得到更多。貪求得到更多,就會產生煩惱。有煩惱和妄想,就會傷害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從此變得愚癡起來,不再顧及自己的生死。常常沉迷在傷害自己身體和精神的行為中,永遠失去了真道。真正的道,隻有悟通了的人才明白。清醒的人將自身融入大道中,按大道的規律走。”


    王遠知聽後微笑著點點頭,走迴自己的住處了。心想不愧是自己最看重的弟子,聰慧悟性高。


    孫思邈在清靜亭抄完《清靜經》後,就往白鶴觀弟子住處走去,進了乾道院醫道住房,就見兩個人正在燒水做飯,一個是李丁,一個不認識。


    李丁一見孫思邈,便笑道:“三師兄,你總算迴來了,最近可把我累壞了,這位新來的師弟也不會做飯,我也做不好,大家都盼著你早點迴來呢。”


    孫思邈道:“這位小師弟是?”


    李丁道:“甄謀,字立言,是二師兄的弟弟。”


    甄謀馬上叫道:“三師兄好,我是甄立言,甄立德是我哥,才上山沒多久。”


    李丁道:“三師兄,快過來做兩個拿手菜,我都餓瘦了。”


    孫思邈道:“常才,你天天去坤道院看林師妹,你還用得著吃飯,不是說秀色可餐嗎!”


    李丁苦著臉道:“三師兄別取笑小弟了,林師妹是漂亮,可真不能當飯吃。”


    孫思邈道:“大師兄和二師兄人呢?”


    李丁道:“可能還在聽經堂,也差不多要迴來了。”


    許胤宗和甄權一進門,見孫思邈迴來了。許胤宗道:“道一,你總算迴來了,大家都怪想你的,家裏可好?”甄權道:“是啊,家裏可好?”


    孫思邈便將家裏的情況說了一下,大家聽後都傷心難過了一迴,便岔開不談了。


    飯做好後,許胤宗、甄權、孫思邈、李丁、甄謀,五人圍成一桌吃飯。孫思邈做的清燉蘑菇和麻油炒雞子,都被吃得幹幹淨淨。吃完飯後,大家都圍坐在了火爐旁。


    許胤宗道:“除了立言外,我們四人道家基本經典,也快學完了。想來明年,師尊便會正式教我們醫術了。你們都打算學啥?”


    李丁道:“我當然是學房中,其它太乏味了。要不是老爹逼著我來,我才不到這山上來,過這清苦的日子。”


    甄權道:“我學針灸,醫方也要學,母親常年臥病,也不見有那位醫士能徹底治好。”


    孫思邈道:“我學本草,滋養強壯己身,省得父母老為我的身體擔心。”


    許胤宗道:“我主要學經方,多做些救死扶傷的善事,也不愧善仁之字。”


    李丁忽然道:“我們五人今後常在一起吃住學習,碰見師妹們也不好稱唿。前朝有竹林七賢,要不我們就叫茅山五友,各位覺得如何?”


    甄謀道:“四師兄,這是要拿我們充門麵吧,不會又和符錄院哪個弟子爭風吃醋吧?”


    甄權道:“我弟弟才十三,好好的一個孩子,這一上山就被你帶壞了,也難怪元胖子叫你李色醫。”


    許胤宗道:“四師弟,我們進這茅山醫道院是來學醫的,不要整天想哪些有的沒的,那些都是紅粉骷髏。雖然師尊不會過問這個,道家也講男女雙修,山上女弟子也不少,但你才十六歲要克製,等日後學有所成,再找道侶也不遲。”


    李丁道:“大師兄,仙經上說:男不可無女,女不可無男。無女則意動,意動則神勞,神勞則損壽。”


    許胤宗道:“道經上還說呢:女二十而嫁,男三十而娶。我們這些得道之人壽命悠長,你急啥!你家裏又不缺錢,到時買十個百個的,修你那房中術。”


    孫思邈道:“是不是元胖子,又在你麵前耀武揚威了,把你的林師妹嚇跑了。我勸你就少到坤道院去。”


    甄權道:“你的林師妹是不會跑掉的,過個十年八年,她還在那裏,我們都是要長期在茅山學道的。到那時你們想結為道侶,跟師尊說一聲就行,想換一個也容易。”


    孫思邈道:“孔聖人說:食色性也。這方麵是不能缺。但大師兄說得對,你現在還小,這事不急,再等幾年。現在你也不比凡俗之人,需要早早就娶妻生子。”


    甄謀道:“再等幾年,還有像我這樣後上山來的,說不定到時候還有更好更漂亮的女弟子。”


    李丁看著大家笑了,笑得很詭異,滿臉的得意,笑道:“我就是取了個茅山五友的名號而已,你們一個個的都在那長篇大論,原來不光是我在想女人,看來你們想得也不少,咱們都一條心!”


    五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都哈哈大笑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神醫孫思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金童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金童子並收藏大唐神醫孫思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