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九隻能硬著頭皮看。
這時候,以前蘇老夫子逼著他通讀易學,又不厭其煩嘮叨的古文言、籙文,甚至一些道家典故等等都起到了大作用。
開篇入門的,是一個最簡單的防禦陣法,鄭九居然隻用了兩個時辰便摸懂了個七七八八。
守山陣,又被稱為幻象迷陣。
是道家最簡單也最常用的護山陣法,脫胎於九宮八卦陣。
該陣的要點是依據地勢地形變化,應和陰陽相克之理布陣。
一個母陣可以疊加許多衍生出來的子陣,最終可布置成攻守兼備、變幻莫測、殺傷力極強的護山大陣。
布置陣法所需的材料種類不多,但勞作量可觀,需要花費些時日。
鄭九所看重的是,此陣在初級形態下不需要催動陣法的靈石,隻需天地自然之氣外加內力即可。
若是日後陣法複雜了,還是需要靈石,畢竟這是仙家陣法。
但現在還顧不上。
選定此陣,鄭九懸著的心便安穩了許多,正要起身去找馮啟東。
洞外忽然跑進來一人,大口的喘著粗氣,卻笑臉盈盈,大冷天的,眉毛上有了細密的汗珠,手裏還捧著一樣黑乎乎的東西。
是秋華,她滿麵通紅,黑汪汪的眼睛看著鄭九,含笑中帶著些許羞澀。
“這是什麽?”鄭九奇怪。
“山精,我從沒見過這麽大的……給你!”
“給我?你好不容易挖到的,自己留著。”鄭九伸手扒拉了一下上麵的泥土,果然是山精,的確是極少見的大個頭。
山精類似於野參,但遠比野參稀少,要珍貴的多。
“專門給你挖的。”秋華微微嘟起了嘴。
“我用不著這個,這東西吃了身子熱,不怕冷,但我從來都不怕冷,不信你瞧瞧。”
鄭九說著不解風情的話,握緊了拳頭,然後屈臂,上臂鼓起來的肌肉瞬時就把衣衫撐起了,拳頭還煞有介事的晃了晃。
“說給你挖的,就是給你的。”秋華雙目中錚亮的光芒不知為何忽然暗淡下去,把山精使勁往鄭九手上一塞,轉身就跑了。
鄭九想拉住秋華,卻沒伸手,因為他忽然看見洞外兩個鬼鬼祟祟的腦袋一閃不見。
“搞什麽名堂?”鄭九嘟囔著抱怨。
十四歲的他心境雖不成熟,但也隱隱有些別樣的感覺,隻是很淡,淡到讓他很快就忘記了,甚至都沒有來得及收好那山精,便匆匆跑去找馮啟東。
馮默聲是陣法高手,在陰陽甸裏遇險時,鄭九曾親眼看到這個老狐狸的神奇,那麽同是馮家人的馮啟東想來也不會太差。
孰料,馮啟東壓根就不懂陣法,反倒是馮啟運很在行,他連性格都與馮默聲相似,圓滑中帶著狂放,拳腳不怎麽樣,但從小就喜歡研究陣法。
看來這兄弟倆各有各的長處,鄭九大喜,把《青陽陣法要述》直接攤開來,指著頁麵上幾幾處晦澀難懂的地方,看看馮啟運是不是可以答疑解惑。
馮啟運見到此書,大驚失色,“此乃天書,你如何得來?”
“天書?”
“自然是修行界那些天師們才能翻閱研習的書籍,你看這書頁的材質,柔軟、銷薄,而且異常堅韌,火燒刀切恐怕都不能傷它分毫,再看這撰寫所用的顏料,均勻圓潤,泛著毫光,尋常凡間之物如何能做的出來?這字跡、這筆力……嘖嘖嘖。”
鄭九無語,暗道請你參研陣法,誰讓你抱著一本書大吹特吹?
“你就看看這陣法,這一處闡述,‘惺惺惶惶,始得其鎮。’說的是什麽意思?”
“待我細細觀瞧。”馮啟運知道自己失態,連忙收斂心神認真研讀守山陣開篇的說明。
這一讀不要緊,初時馮啟運尚能慢慢誦讀,搖頭晃腦,時而沉吟,時而思考,忽然間雙手抱頭,一臉痛苦狀,還沒等鄭九和馮啟東反應過來,馮啟運便直接抱著書衝出了洞口。
“瘋了吧?”鄭九嚇了一跳。
“少俠勿憂,舍弟性格如此,一旦對著迷的東西參研到緊要處,便是這副模樣,按說類似幻象迷陣的陣法,我馮家也有,就算暗含些新的玄妙,也不至於如此瘋癲吧?”
馮啟東不知道是在安慰鄭九,還是自己也詫異的難以理解。
沒奈何,在洞外,鄭九看見馮啟運正在搬石頭,腳踩八卦步,似在丈量什麽,西瓜大的石頭被他搬的東一塊西一塊。
鄭九很快就看出了端倪,馮啟運正在搭建陣法的框架。
鄭九也不打擾,就在旁邊默默的觀看,但看著看著,自己也陷了進去,之前揣摩的時候,很多不懂的地方豁然開朗。
“成了!”馮啟運將最後一塊石頭放到腳步丈量好的位置上,終於長出一口氣。
鄭九也感覺成了,石塊看似擺的淩亂,卻完全符合說明中的布陣原則,‘禹隅互依,五行相克’。
洞口前的緩坡呈北高南抵、向西南傾斜的勢態,前有窪地,後有絕壁,坎宮、艮宮、巽宮、離宮為空,其餘為實,虛實相間閉合了休、生、傷三門,沒有半點錯漏。
但是踏足陣中,似乎並沒有什麽變化,難道搞錯了?
“陣眼缺個鎮物,而且這東西必須為活物。”
馮啟運撓著腦袋,想不出來用什麽東西做陣眼上的鎮物,仙家的陣法大有不同,尤其在陣眼上非常講究,如無靈石驅動陣法,有個活物做陣眼也可勉強為之,但每次陣法啟東都要有內力催動,活物的生氣被耗幹淨了,陣法也就停止運轉。
“如此之麻煩?”鄭九也犯難,用一次死一個,還不能亂動,到哪裏找這種活物?
“最好是生於地下的東西,陰氣重,生命力悠長,也不見得用一次死一個,大陣開啟時耗費生氣,關閉時可以自行吸收地氣恢複生機。隻要注意開啟的時長便可。”
“有了。”鄭九忽然想到了什麽,扭頭就往自己居住的山洞裏跑,不一會兒便將秋華送的山精拿了過來。
“好東西!”馮啟運接過一看,大喜過望。
這山精長的似人形,比那野山參還要形象的多,頭顱、四肢及軀幹的比例觀感協調,四肢的根須極長,非常完整,當時挖山精的秋華異常小心,還在主根須處係了紅繩,怕它跑了。
這時候,以前蘇老夫子逼著他通讀易學,又不厭其煩嘮叨的古文言、籙文,甚至一些道家典故等等都起到了大作用。
開篇入門的,是一個最簡單的防禦陣法,鄭九居然隻用了兩個時辰便摸懂了個七七八八。
守山陣,又被稱為幻象迷陣。
是道家最簡單也最常用的護山陣法,脫胎於九宮八卦陣。
該陣的要點是依據地勢地形變化,應和陰陽相克之理布陣。
一個母陣可以疊加許多衍生出來的子陣,最終可布置成攻守兼備、變幻莫測、殺傷力極強的護山大陣。
布置陣法所需的材料種類不多,但勞作量可觀,需要花費些時日。
鄭九所看重的是,此陣在初級形態下不需要催動陣法的靈石,隻需天地自然之氣外加內力即可。
若是日後陣法複雜了,還是需要靈石,畢竟這是仙家陣法。
但現在還顧不上。
選定此陣,鄭九懸著的心便安穩了許多,正要起身去找馮啟東。
洞外忽然跑進來一人,大口的喘著粗氣,卻笑臉盈盈,大冷天的,眉毛上有了細密的汗珠,手裏還捧著一樣黑乎乎的東西。
是秋華,她滿麵通紅,黑汪汪的眼睛看著鄭九,含笑中帶著些許羞澀。
“這是什麽?”鄭九奇怪。
“山精,我從沒見過這麽大的……給你!”
“給我?你好不容易挖到的,自己留著。”鄭九伸手扒拉了一下上麵的泥土,果然是山精,的確是極少見的大個頭。
山精類似於野參,但遠比野參稀少,要珍貴的多。
“專門給你挖的。”秋華微微嘟起了嘴。
“我用不著這個,這東西吃了身子熱,不怕冷,但我從來都不怕冷,不信你瞧瞧。”
鄭九說著不解風情的話,握緊了拳頭,然後屈臂,上臂鼓起來的肌肉瞬時就把衣衫撐起了,拳頭還煞有介事的晃了晃。
“說給你挖的,就是給你的。”秋華雙目中錚亮的光芒不知為何忽然暗淡下去,把山精使勁往鄭九手上一塞,轉身就跑了。
鄭九想拉住秋華,卻沒伸手,因為他忽然看見洞外兩個鬼鬼祟祟的腦袋一閃不見。
“搞什麽名堂?”鄭九嘟囔著抱怨。
十四歲的他心境雖不成熟,但也隱隱有些別樣的感覺,隻是很淡,淡到讓他很快就忘記了,甚至都沒有來得及收好那山精,便匆匆跑去找馮啟東。
馮默聲是陣法高手,在陰陽甸裏遇險時,鄭九曾親眼看到這個老狐狸的神奇,那麽同是馮家人的馮啟東想來也不會太差。
孰料,馮啟東壓根就不懂陣法,反倒是馮啟運很在行,他連性格都與馮默聲相似,圓滑中帶著狂放,拳腳不怎麽樣,但從小就喜歡研究陣法。
看來這兄弟倆各有各的長處,鄭九大喜,把《青陽陣法要述》直接攤開來,指著頁麵上幾幾處晦澀難懂的地方,看看馮啟運是不是可以答疑解惑。
馮啟運見到此書,大驚失色,“此乃天書,你如何得來?”
“天書?”
“自然是修行界那些天師們才能翻閱研習的書籍,你看這書頁的材質,柔軟、銷薄,而且異常堅韌,火燒刀切恐怕都不能傷它分毫,再看這撰寫所用的顏料,均勻圓潤,泛著毫光,尋常凡間之物如何能做的出來?這字跡、這筆力……嘖嘖嘖。”
鄭九無語,暗道請你參研陣法,誰讓你抱著一本書大吹特吹?
“你就看看這陣法,這一處闡述,‘惺惺惶惶,始得其鎮。’說的是什麽意思?”
“待我細細觀瞧。”馮啟運知道自己失態,連忙收斂心神認真研讀守山陣開篇的說明。
這一讀不要緊,初時馮啟運尚能慢慢誦讀,搖頭晃腦,時而沉吟,時而思考,忽然間雙手抱頭,一臉痛苦狀,還沒等鄭九和馮啟東反應過來,馮啟運便直接抱著書衝出了洞口。
“瘋了吧?”鄭九嚇了一跳。
“少俠勿憂,舍弟性格如此,一旦對著迷的東西參研到緊要處,便是這副模樣,按說類似幻象迷陣的陣法,我馮家也有,就算暗含些新的玄妙,也不至於如此瘋癲吧?”
馮啟東不知道是在安慰鄭九,還是自己也詫異的難以理解。
沒奈何,在洞外,鄭九看見馮啟運正在搬石頭,腳踩八卦步,似在丈量什麽,西瓜大的石頭被他搬的東一塊西一塊。
鄭九很快就看出了端倪,馮啟運正在搭建陣法的框架。
鄭九也不打擾,就在旁邊默默的觀看,但看著看著,自己也陷了進去,之前揣摩的時候,很多不懂的地方豁然開朗。
“成了!”馮啟運將最後一塊石頭放到腳步丈量好的位置上,終於長出一口氣。
鄭九也感覺成了,石塊看似擺的淩亂,卻完全符合說明中的布陣原則,‘禹隅互依,五行相克’。
洞口前的緩坡呈北高南抵、向西南傾斜的勢態,前有窪地,後有絕壁,坎宮、艮宮、巽宮、離宮為空,其餘為實,虛實相間閉合了休、生、傷三門,沒有半點錯漏。
但是踏足陣中,似乎並沒有什麽變化,難道搞錯了?
“陣眼缺個鎮物,而且這東西必須為活物。”
馮啟運撓著腦袋,想不出來用什麽東西做陣眼上的鎮物,仙家的陣法大有不同,尤其在陣眼上非常講究,如無靈石驅動陣法,有個活物做陣眼也可勉強為之,但每次陣法啟東都要有內力催動,活物的生氣被耗幹淨了,陣法也就停止運轉。
“如此之麻煩?”鄭九也犯難,用一次死一個,還不能亂動,到哪裏找這種活物?
“最好是生於地下的東西,陰氣重,生命力悠長,也不見得用一次死一個,大陣開啟時耗費生氣,關閉時可以自行吸收地氣恢複生機。隻要注意開啟的時長便可。”
“有了。”鄭九忽然想到了什麽,扭頭就往自己居住的山洞裏跑,不一會兒便將秋華送的山精拿了過來。
“好東西!”馮啟運接過一看,大喜過望。
這山精長的似人形,比那野山參還要形象的多,頭顱、四肢及軀幹的比例觀感協調,四肢的根須極長,非常完整,當時挖山精的秋華異常小心,還在主根須處係了紅繩,怕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