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氏今日歇息,隻是因著現在一窮二白,給閨女做春衫又花去了不少,於是便和幾個繡娘合計了一下,做了一些小物件趁著歇息去鄉下叫賣。
叫賣雖然辛苦,倒是也把手頭上做好的物件都賣了出去,雖然掙得不多,到底也能補貼一些花銷。
於氏歸家時,天色都暗了,秦怡早早地就在院子門口等著了,聽見了於氏的腳步聲,她馬上抬頭看去,開心地喊道:“娘,你迴來啦!”
於氏笑著抱住了秦怡,“不是不讓你在門口等了嗎,要是遇到拐子可怎麽辦?”
“娘放心吧,我可厲害呢!”秦怡拍著胸脯道。
於氏被秦怡可愛的樣子逗樂了,摸了摸她的腦袋,牽著她的小手進了門。
今晚的暮食因著於大山也在,秦蓉多做了好幾道菜,蒸八寶糯米飯、醋溜白菜、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雞蛋還有一碗紅燒肉和一盤青椒油渣。
於家在梨花鎮上住了數十年,不過因著買了房子,也把多年的積蓄給花完了,於是平日裏於大嫂都是精打細算地算著過日子,一家人吃飯也從未超過一個肉菜。平日,於小山總是念叨姑母家夥食好,如今終於輪到他來嚐嚐味了。
方才灶房裏的一陣陣香味傳來,已經讓於大山肚裏的饞蟲跑了一圈又一圈。
於氏坐好後,笑著讓大家動筷子,於大山這才動起了筷子。油渣又酥又脆,油而不膩,好吃!吃一口油渣再吃一口香椿拌豆腐,這味道互相融合的,簡直是絕配!
香椿炒雞蛋竟然比香椿拌豆腐還要好吃,醋溜白菜又能開胃,尤其是紅燒肉,於大山還是最喜歡吃肉,這碗紅燒肉和他從前吃的都不一樣,秦蓉做的紅燒肉,色香味俱全,於大山大口扒拉著紅薯飯,在心裏默默地想著以後要多多幫表姐幹活,他還想留在這裏吃飯……
……
轉眼就要清明了,梨花鎮日日下起了小雨,因著下雨,擺攤不方便,客人也少了許多。
這些日子在西市裏,除了秦蓉,多了好幾家賣魚丸湯和紫蘇田螺的,雖然做得都不如秦蓉的好吃,但是勝在賣得比她便宜,這就讓她每日賣的量少了不少。想到這,秦蓉就決定暫時不賣魚丸湯和紫蘇田螺了,正好前些日子她醃製了三百個鹹鴨蛋,正好用鹹鴨蛋做些青團在攤位上賣,方便打包,也不用帶爐子。
因著下雨,秦蓉不是日日出攤,於小山也不是日日都來,定好要做青團之後,秦蓉就同於小山說了一聲,要一些艾草。在梨花鎮,家家戶戶也都有在清明吃青團的習俗,於是於小山以為秦蓉是要做青團自己吃。
哪知道秦蓉要的數量極多,對艾草也有要求,於小山這才知道秦蓉是要做青團賣,他認真地應下了,隨後便拉著於大山去采艾葉。
艾葉摘迴來之後,秦蓉選了一部分翠綠色的艾草,隻取嫩芽洗淨。接著便要煮艾葉、剁艾葉泥,再用紗布過濾掉艾葉泥,做完這一些後,第一道工序就完成了。
接著秦蓉開始和調好的麵泥,青團想要好吃,除了餡要好,這手上的功夫也是重點,為了當好美食博主,她可是特地找了有名的中式糕點師學習了好一陣的手上功夫,光是揉麵這基本功就練了一年。
揉好麵團後再拌入艾葉汁,一邊倒一邊繼續揉,隨著秦蓉手上力度的加重,翠綠色的麵團已然有了雛形。
接著就是包餡泥,這次秦蓉準備做四種餡,鹹蛋黃餡、豆沙餡、雪菜春筍餡以及芝麻花生餡。
芝麻花生餡稍許麻煩一些,剩下的三種餡都是現成的。
秦蓉的動作又快又好看,手指翻飛間,一個圓滾滾胖乎乎的深綠色的青團就包好了,艾草的清香味縈繞在整個灶房。
做美食是一個治愈的過程,秦蓉非常的享受。
四種餡料秦蓉各包了一百五十個青團,一共是六百個青團。時下梨花鎮的百姓一般都是吃甜口的青團,豆沙餡和芝麻花生餡比較常見。
秦蓉每種餡料的青團拿了三個,用油紙打包好,讓於小山帶了一份迴去,又分別給餛飩攤的阿婆和白家送了一份。
再出攤的時候,秦蓉的攤位上賣的就是青團了。有熟客取了銀錢想來買份紫蘇田螺,卻瞧見秦蓉的攤位上隻擺了幾個蒸籠,他便問道:“秦小娘子今日沒有紫蘇田螺了嗎?”
秦蓉笑道:“紫蘇田螺和魚丸湯下市了,這兩日賣青團,之後還會有別的新鮮吃食。”
“還會有什麽新鮮吃食?秦小娘子你做的東西好吃呢!”那客人有些遺憾沒有買到紫蘇田螺,但是聽說有新鮮吃食還是來了勁。
“有蔥包燴和鹵味!”
那客人暗暗想道,沒聽聞這蔥包燴是何物,鹵味倒是在縣裏吃過,不知道秦小娘子做的鹵味和蔥包燴得有多好吃,啊有些期待了。
“您這青團要來幾個嗎?豆沙和雪菜春筍餡的的三文錢一個,鹹蛋黃和芝麻花生餡的四文錢一個。”秦蓉模樣好看,待人和氣,做的東西還好吃,在西市擺攤久了,也是有一批忠實的顧客的。
於是,那客人道:“沒聽說過鹹蛋黃餡的,給我來兩個吧。”
“好嘞。”秦蓉麻利的幫客人打包好了兩個鹹蛋黃餡的青團。
那客人接過青團後,已經被青團的賣相打動了,一口咬下去,又糯又香,鹹蛋黃裏的油脂率先到達味蕾,唔太好吃了,那客人迫不及待的又咬了一口。
“這也太好吃了,秦小娘子,我從未吃過如此好吃的青團,給我每樣來三個!”
“好!”
梨花鎮上的百姓大多都會做青團,原本聽說秦蓉今日的攤位上隻有青團還有些失望,可看了那客人的樣子,都有些好奇,真有那麽好吃的青團?於是一個個客人都掏了銅板要買些嚐嚐。
於小山見狀可高興了,原本他還有些擔心賣不掉呢。
不一會兒,秦蓉的小攤位上排起了長隊,鹹蛋黃餡的迴頭客是最多的,也是最早就賣完的。
叫賣雖然辛苦,倒是也把手頭上做好的物件都賣了出去,雖然掙得不多,到底也能補貼一些花銷。
於氏歸家時,天色都暗了,秦怡早早地就在院子門口等著了,聽見了於氏的腳步聲,她馬上抬頭看去,開心地喊道:“娘,你迴來啦!”
於氏笑著抱住了秦怡,“不是不讓你在門口等了嗎,要是遇到拐子可怎麽辦?”
“娘放心吧,我可厲害呢!”秦怡拍著胸脯道。
於氏被秦怡可愛的樣子逗樂了,摸了摸她的腦袋,牽著她的小手進了門。
今晚的暮食因著於大山也在,秦蓉多做了好幾道菜,蒸八寶糯米飯、醋溜白菜、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雞蛋還有一碗紅燒肉和一盤青椒油渣。
於家在梨花鎮上住了數十年,不過因著買了房子,也把多年的積蓄給花完了,於是平日裏於大嫂都是精打細算地算著過日子,一家人吃飯也從未超過一個肉菜。平日,於小山總是念叨姑母家夥食好,如今終於輪到他來嚐嚐味了。
方才灶房裏的一陣陣香味傳來,已經讓於大山肚裏的饞蟲跑了一圈又一圈。
於氏坐好後,笑著讓大家動筷子,於大山這才動起了筷子。油渣又酥又脆,油而不膩,好吃!吃一口油渣再吃一口香椿拌豆腐,這味道互相融合的,簡直是絕配!
香椿炒雞蛋竟然比香椿拌豆腐還要好吃,醋溜白菜又能開胃,尤其是紅燒肉,於大山還是最喜歡吃肉,這碗紅燒肉和他從前吃的都不一樣,秦蓉做的紅燒肉,色香味俱全,於大山大口扒拉著紅薯飯,在心裏默默地想著以後要多多幫表姐幹活,他還想留在這裏吃飯……
……
轉眼就要清明了,梨花鎮日日下起了小雨,因著下雨,擺攤不方便,客人也少了許多。
這些日子在西市裏,除了秦蓉,多了好幾家賣魚丸湯和紫蘇田螺的,雖然做得都不如秦蓉的好吃,但是勝在賣得比她便宜,這就讓她每日賣的量少了不少。想到這,秦蓉就決定暫時不賣魚丸湯和紫蘇田螺了,正好前些日子她醃製了三百個鹹鴨蛋,正好用鹹鴨蛋做些青團在攤位上賣,方便打包,也不用帶爐子。
因著下雨,秦蓉不是日日出攤,於小山也不是日日都來,定好要做青團之後,秦蓉就同於小山說了一聲,要一些艾草。在梨花鎮,家家戶戶也都有在清明吃青團的習俗,於是於小山以為秦蓉是要做青團自己吃。
哪知道秦蓉要的數量極多,對艾草也有要求,於小山這才知道秦蓉是要做青團賣,他認真地應下了,隨後便拉著於大山去采艾葉。
艾葉摘迴來之後,秦蓉選了一部分翠綠色的艾草,隻取嫩芽洗淨。接著便要煮艾葉、剁艾葉泥,再用紗布過濾掉艾葉泥,做完這一些後,第一道工序就完成了。
接著秦蓉開始和調好的麵泥,青團想要好吃,除了餡要好,這手上的功夫也是重點,為了當好美食博主,她可是特地找了有名的中式糕點師學習了好一陣的手上功夫,光是揉麵這基本功就練了一年。
揉好麵團後再拌入艾葉汁,一邊倒一邊繼續揉,隨著秦蓉手上力度的加重,翠綠色的麵團已然有了雛形。
接著就是包餡泥,這次秦蓉準備做四種餡,鹹蛋黃餡、豆沙餡、雪菜春筍餡以及芝麻花生餡。
芝麻花生餡稍許麻煩一些,剩下的三種餡都是現成的。
秦蓉的動作又快又好看,手指翻飛間,一個圓滾滾胖乎乎的深綠色的青團就包好了,艾草的清香味縈繞在整個灶房。
做美食是一個治愈的過程,秦蓉非常的享受。
四種餡料秦蓉各包了一百五十個青團,一共是六百個青團。時下梨花鎮的百姓一般都是吃甜口的青團,豆沙餡和芝麻花生餡比較常見。
秦蓉每種餡料的青團拿了三個,用油紙打包好,讓於小山帶了一份迴去,又分別給餛飩攤的阿婆和白家送了一份。
再出攤的時候,秦蓉的攤位上賣的就是青團了。有熟客取了銀錢想來買份紫蘇田螺,卻瞧見秦蓉的攤位上隻擺了幾個蒸籠,他便問道:“秦小娘子今日沒有紫蘇田螺了嗎?”
秦蓉笑道:“紫蘇田螺和魚丸湯下市了,這兩日賣青團,之後還會有別的新鮮吃食。”
“還會有什麽新鮮吃食?秦小娘子你做的東西好吃呢!”那客人有些遺憾沒有買到紫蘇田螺,但是聽說有新鮮吃食還是來了勁。
“有蔥包燴和鹵味!”
那客人暗暗想道,沒聽聞這蔥包燴是何物,鹵味倒是在縣裏吃過,不知道秦小娘子做的鹵味和蔥包燴得有多好吃,啊有些期待了。
“您這青團要來幾個嗎?豆沙和雪菜春筍餡的的三文錢一個,鹹蛋黃和芝麻花生餡的四文錢一個。”秦蓉模樣好看,待人和氣,做的東西還好吃,在西市擺攤久了,也是有一批忠實的顧客的。
於是,那客人道:“沒聽說過鹹蛋黃餡的,給我來兩個吧。”
“好嘞。”秦蓉麻利的幫客人打包好了兩個鹹蛋黃餡的青團。
那客人接過青團後,已經被青團的賣相打動了,一口咬下去,又糯又香,鹹蛋黃裏的油脂率先到達味蕾,唔太好吃了,那客人迫不及待的又咬了一口。
“這也太好吃了,秦小娘子,我從未吃過如此好吃的青團,給我每樣來三個!”
“好!”
梨花鎮上的百姓大多都會做青團,原本聽說秦蓉今日的攤位上隻有青團還有些失望,可看了那客人的樣子,都有些好奇,真有那麽好吃的青團?於是一個個客人都掏了銅板要買些嚐嚐。
於小山見狀可高興了,原本他還有些擔心賣不掉呢。
不一會兒,秦蓉的小攤位上排起了長隊,鹹蛋黃餡的迴頭客是最多的,也是最早就賣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