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銳評朱元璋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 作者:楚山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辰這段時間倒是挺自在的,陪父母長輩們好好過了個年,以前在大城市打拚的時候都是來去匆匆,現在終於可以慢條斯理,不慌不忙的好好享受節日。
小時候總是盼著過年,長大後卻害怕過年,慢下來的朱辰終於嗅到了那久違的年味。
一大家子吃年夜飯,放煙花,拜訪姥姥姥爺,還和顧敏去看了一場賀歲檔電影,雖然電影很爛,但還是看得津津有味……
朱辰對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滿意,即便書店一如既往的冷清。
在這個物欲橫流,階級逐漸固化的世界,剩下的資源就那麽多,所以大家都在卷,卷學曆,卷工作,卷人脈,卷背景,越卷就越卷,有些人是為了欲望在卷,有些人是不得不卷,朱辰感覺很幸運,因為他可以不用卷。
健康的父母,還算過得去的家庭,他就已經很滿足了。
更不要說,那些靜靜躺在他書店櫃子裏的書畫,隨便一幅都夠他吃幾輩子的了,當然,這些書畫幾乎不可能出手,朱辰也不可能出手,但這並不妨礙這些書畫的藝術價值。
朱辰偶爾拿出來觀摩,享受藝術的熏陶。
每次看到這些書畫,朱辰都會想起朱元璋,一個書店竟然連通了數百年前的時空,想想都覺得神奇。
朱元璋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來了。
上一次朱辰揣著明白裝糊塗,罵朱元璋不如造反的逆子,朱元璋估計氣得夠嗆。
誰還不在意他人的評價呢?
對於一個帝王而言,更是如此。
更何況是一個自己欽佩的人站在後來人上帝視角的角度這樣評價,不受刺激才怪呢。
但是朱辰知道,朱元璋一定還會再來的。
因為朱元璋隻要還想著改變大明,他就不可能半途而廢。
而且像朱元璋和李世民這種雄主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意別人的評價,在心裏有個小本本記著,但同時也拎得清讒言與忠言。
像魏征和錢唐這樣的諍臣,他們心裏麵早想殺千百遍了,但最終都留下來了。
果不其然。
過了年之後不久,朱元璋便再一次來了,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帶其他人,而是一個人來的。
“來啦,老黃。”
朱辰還是一如既往的稱唿對方老黃,看破不說破,這樣大家都體麵。
“是啊,朱先生,好久不見。”
朱元璋麵帶笑容。
上一次的不愉快仿佛已經煙消雲散。
“阿標和基伯呢?他們不來?”
“哦,他們有事都去忙了,就咱有空,嗬嗬。”
“喝點紅茶?”
“好。”
朱元璋點頭,隨後便輕車熟路的坐到那一張他們常坐的書桌那邊去,而朱辰則是泡茶,泡好茶水後端過來。
一切仿佛和以前沒什麽兩樣。
“好茶!”
朱元璋每次都不忘讚上一口朱辰這裏的茶水。
喝罷一口熱茶後,朱元璋開口道:“朱先生,咱記得你上次說朱元璋還不如他的兒子朱棣,那你覺得朱元璋這個皇帝怎麽樣?”
朱辰微微一怔。
他不知道朱元璋是不是和他一樣揣著明白裝糊塗,但他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朱元璋果然還是耿耿於懷。
想了想。
朱辰迴道:“朱元璋於微末中崛起,最終登上帝位,這放眼整個華夏曆史,都是一代傳奇。”
朱元璋假裝淡定,但實則目光都沒離開過朱辰,問道:“還有嗎?”
朱辰道:“其實我沒有資格去這麽一位傳奇帝王。”
朱辰並非是敷衍,而是心裏話。
可是這話聽在朱元璋耳朵裏卻不是那個味道。
罵都罵了。
還沒有資格?
朱元璋看著朱辰,故作輕鬆道:“咱們也就隨便聊聊,就像你說的,探討探討,放心吧,咱可以跟你保證,咱們在這裏說的每一句話,咱都不會透露出去。”
這話說的……
朱辰都不想吐槽了。
你就是正主,還需要透露出去?
不過朱辰也沒有什麽好擔心的,因為在這裏,他才是主人。
“朱元璋華夏曆史上唯一出身貧苦農民的開國皇帝,也是得位最正的皇帝。”
得位最正?
聽到朱辰這話,朱元璋目光一下子亮了,目光湛湛的看著朱辰:“這話怎麽說?”
朱辰道:“首先,朱元璋完成了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的使命。在漢人百姓的眼裏,誰能把這些韃子從華夏趕出去,誰自然就是真龍天子。而朱元璋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並且靠的是純粹的武力,從正麵擊敗。相比於劉裕功敗垂成、楊堅靠與鮮卑結親,確為得國最正。”
“其次,朱元璋奪得天下,靠的不是篡權等陰謀手段,而是靠光明正大打敗競爭對手打下來的。元末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各自為王。在這個時候,朱元璋以一介“淮右布衣”之身,用二十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定鼎中原。相比於那些欺負孤兒寡母,和架空皇帝自己當老大的人比起來,也確為得國最正。”
“最後,朱元璋在拳頭硬的同時,還得施行仁政德政,每當奪取一些地區,朱必然遣人小心安撫,並積極減免受戰爭所波及的地區的稅賦,對於受盡苛捐雜稅折磨的百姓而言,朱元璋此舉無疑如久旱逢甘霖,所以大明立國是有廣泛群眾基礎的。”
得位最正?
這話他朱元璋可太愛聽了!
光是這個詞,就已經比那些臣子們的千句萬句馬屁都來得受用!
聽罷朱辰的話,朱元璋的嘴角拚命想壓都壓不住,想壓又壓不住,反而壓得微微抽搐。
好不容易壓下去後,朱元璋又問:“那朱先生不是說,朱元璋的魄力還不如朱棣呢,那豈不是說朱棣是比朱元璋更好的皇帝?”
朱辰有些無語。
老朱你這個坎過不去了是吧?
“朱元璋當然有他的問題,出身貧農的他,對底層百姓有同理心,同時也讓他的思想被小農思想所束縛,小富即安,求穩怕變,隻想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本能的排斥變革,沒有更進一步發展或者往外擴張那種主動進取的精神。”
朱辰的話,一下子又把朱元璋給幹沉默了。
他的的確確就是這樣的人。
如果不是看了明史,之後又看了清史稿,還有朱辰給他講了那麽多的知識,他不可能會去改變。
即使是這樣,在走向海外殖民這個關鍵點上,他還是猶豫了。
朱辰看了一眼沉默的朱元璋,道:
“朱元璋或許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又有誰是完美的呢?總體而言,朱元璋不僅是一位好皇帝,還是一位實打實的千古一帝。”
“當然,這也隻是我的一家之言,你聽聽就好。”
朱辰的話,讓朱元璋點頭。
這一次,他認可朱辰對自己的銳評。
朱辰道:“我覺得,朱元璋最難能可貴的一點,也是我最佩服的一點,你知道是什麽嗎?”
“什麽?”朱元璋目光灼灼。
朱辰吐出兩個字:“成長!”
“成長?”
朱元璋一怔。
隻聽朱辰道:“朱元璋是一個能夠一直在成長的人,就像是路邊最卑微的一棵野草,最終成長為頂天立地的參天大樹,大部分的草木,都是長到一定的高度就不再長了,而朱元璋則是一直在汲取養分,一直在成長,最終獨秀一枝。”
“這話怎麽說呢?”
“就從朱元璋失去了父母的庇護之後開始,無論是當乞丐,還是在皇覺寺當和尚,還是最後參加起義軍,朱元璋都能夠迅速適應環境,不斷學習成長,最終出類拔萃。”
“在成長為一方霸主的時候,朱元璋哪裏還有半點當年大字不識半個的放牛娃身影,此時的他儼然已經是一位首屈一指的軍事家,政治家。”
“而那些不能夠持續學習成長的,乞丐還是乞丐,貧民還是貧民,和尚還是和尚,馬前卒還是馬前卒。”
“就算是和朱元璋爭天下的陳友諒,張士誠也不行,他們也是底層百姓成長起來的,但是成長的高度遠不如朱元璋,他們或驕奢淫逸,或固守自滿,沒有進一步成長到和他們位置相匹配的高度。”
“但是朱元璋做到了,他成長到了華夏之主的高度。”
“所以,雖然說朱元璋被小農思想束縛住,但他其實也是一個擁有首屈一指學習成長天賦的天才。”
“如果朱元璋能夠打破思想束縛,他可以成長到更高的高度,成為華夏曆史上首位走向海外的拓路者,成就無上偉業,成為功蓋秦皇漢祖的帝王,乃至四海之主,世界之主,大明也將成為漢唐都望塵莫及的真正超級帝國。”
朱辰說的話確實是真心話,餅也確實畫了一個大餅。
聽得朱元璋竟是心緒起伏。
一股老血直衝腦門,許久沒有沸騰的血液,此刻竟是沸騰了起來。
他朱元璋又何嚐沒有完成無上偉業的夢想?
哐哐哐。
朱元璋想要端起茶杯的手竟是忍不住微微顫抖了起來。
大喝了一口濃茶後,朱元璋的心緒才稍稍平穩下來。
帶著掩藏不住火熱的目光,朱元璋看著朱辰:“那如果你有機會去輔佐朱元璋創下這番偉業,你願意嗎?”
小時候總是盼著過年,長大後卻害怕過年,慢下來的朱辰終於嗅到了那久違的年味。
一大家子吃年夜飯,放煙花,拜訪姥姥姥爺,還和顧敏去看了一場賀歲檔電影,雖然電影很爛,但還是看得津津有味……
朱辰對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滿意,即便書店一如既往的冷清。
在這個物欲橫流,階級逐漸固化的世界,剩下的資源就那麽多,所以大家都在卷,卷學曆,卷工作,卷人脈,卷背景,越卷就越卷,有些人是為了欲望在卷,有些人是不得不卷,朱辰感覺很幸運,因為他可以不用卷。
健康的父母,還算過得去的家庭,他就已經很滿足了。
更不要說,那些靜靜躺在他書店櫃子裏的書畫,隨便一幅都夠他吃幾輩子的了,當然,這些書畫幾乎不可能出手,朱辰也不可能出手,但這並不妨礙這些書畫的藝術價值。
朱辰偶爾拿出來觀摩,享受藝術的熏陶。
每次看到這些書畫,朱辰都會想起朱元璋,一個書店竟然連通了數百年前的時空,想想都覺得神奇。
朱元璋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來了。
上一次朱辰揣著明白裝糊塗,罵朱元璋不如造反的逆子,朱元璋估計氣得夠嗆。
誰還不在意他人的評價呢?
對於一個帝王而言,更是如此。
更何況是一個自己欽佩的人站在後來人上帝視角的角度這樣評價,不受刺激才怪呢。
但是朱辰知道,朱元璋一定還會再來的。
因為朱元璋隻要還想著改變大明,他就不可能半途而廢。
而且像朱元璋和李世民這種雄主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意別人的評價,在心裏有個小本本記著,但同時也拎得清讒言與忠言。
像魏征和錢唐這樣的諍臣,他們心裏麵早想殺千百遍了,但最終都留下來了。
果不其然。
過了年之後不久,朱元璋便再一次來了,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帶其他人,而是一個人來的。
“來啦,老黃。”
朱辰還是一如既往的稱唿對方老黃,看破不說破,這樣大家都體麵。
“是啊,朱先生,好久不見。”
朱元璋麵帶笑容。
上一次的不愉快仿佛已經煙消雲散。
“阿標和基伯呢?他們不來?”
“哦,他們有事都去忙了,就咱有空,嗬嗬。”
“喝點紅茶?”
“好。”
朱元璋點頭,隨後便輕車熟路的坐到那一張他們常坐的書桌那邊去,而朱辰則是泡茶,泡好茶水後端過來。
一切仿佛和以前沒什麽兩樣。
“好茶!”
朱元璋每次都不忘讚上一口朱辰這裏的茶水。
喝罷一口熱茶後,朱元璋開口道:“朱先生,咱記得你上次說朱元璋還不如他的兒子朱棣,那你覺得朱元璋這個皇帝怎麽樣?”
朱辰微微一怔。
他不知道朱元璋是不是和他一樣揣著明白裝糊塗,但他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朱元璋果然還是耿耿於懷。
想了想。
朱辰迴道:“朱元璋於微末中崛起,最終登上帝位,這放眼整個華夏曆史,都是一代傳奇。”
朱元璋假裝淡定,但實則目光都沒離開過朱辰,問道:“還有嗎?”
朱辰道:“其實我沒有資格去這麽一位傳奇帝王。”
朱辰並非是敷衍,而是心裏話。
可是這話聽在朱元璋耳朵裏卻不是那個味道。
罵都罵了。
還沒有資格?
朱元璋看著朱辰,故作輕鬆道:“咱們也就隨便聊聊,就像你說的,探討探討,放心吧,咱可以跟你保證,咱們在這裏說的每一句話,咱都不會透露出去。”
這話說的……
朱辰都不想吐槽了。
你就是正主,還需要透露出去?
不過朱辰也沒有什麽好擔心的,因為在這裏,他才是主人。
“朱元璋華夏曆史上唯一出身貧苦農民的開國皇帝,也是得位最正的皇帝。”
得位最正?
聽到朱辰這話,朱元璋目光一下子亮了,目光湛湛的看著朱辰:“這話怎麽說?”
朱辰道:“首先,朱元璋完成了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的使命。在漢人百姓的眼裏,誰能把這些韃子從華夏趕出去,誰自然就是真龍天子。而朱元璋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並且靠的是純粹的武力,從正麵擊敗。相比於劉裕功敗垂成、楊堅靠與鮮卑結親,確為得國最正。”
“其次,朱元璋奪得天下,靠的不是篡權等陰謀手段,而是靠光明正大打敗競爭對手打下來的。元末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各自為王。在這個時候,朱元璋以一介“淮右布衣”之身,用二十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定鼎中原。相比於那些欺負孤兒寡母,和架空皇帝自己當老大的人比起來,也確為得國最正。”
“最後,朱元璋在拳頭硬的同時,還得施行仁政德政,每當奪取一些地區,朱必然遣人小心安撫,並積極減免受戰爭所波及的地區的稅賦,對於受盡苛捐雜稅折磨的百姓而言,朱元璋此舉無疑如久旱逢甘霖,所以大明立國是有廣泛群眾基礎的。”
得位最正?
這話他朱元璋可太愛聽了!
光是這個詞,就已經比那些臣子們的千句萬句馬屁都來得受用!
聽罷朱辰的話,朱元璋的嘴角拚命想壓都壓不住,想壓又壓不住,反而壓得微微抽搐。
好不容易壓下去後,朱元璋又問:“那朱先生不是說,朱元璋的魄力還不如朱棣呢,那豈不是說朱棣是比朱元璋更好的皇帝?”
朱辰有些無語。
老朱你這個坎過不去了是吧?
“朱元璋當然有他的問題,出身貧農的他,對底層百姓有同理心,同時也讓他的思想被小農思想所束縛,小富即安,求穩怕變,隻想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本能的排斥變革,沒有更進一步發展或者往外擴張那種主動進取的精神。”
朱辰的話,一下子又把朱元璋給幹沉默了。
他的的確確就是這樣的人。
如果不是看了明史,之後又看了清史稿,還有朱辰給他講了那麽多的知識,他不可能會去改變。
即使是這樣,在走向海外殖民這個關鍵點上,他還是猶豫了。
朱辰看了一眼沉默的朱元璋,道:
“朱元璋或許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又有誰是完美的呢?總體而言,朱元璋不僅是一位好皇帝,還是一位實打實的千古一帝。”
“當然,這也隻是我的一家之言,你聽聽就好。”
朱辰的話,讓朱元璋點頭。
這一次,他認可朱辰對自己的銳評。
朱辰道:“我覺得,朱元璋最難能可貴的一點,也是我最佩服的一點,你知道是什麽嗎?”
“什麽?”朱元璋目光灼灼。
朱辰吐出兩個字:“成長!”
“成長?”
朱元璋一怔。
隻聽朱辰道:“朱元璋是一個能夠一直在成長的人,就像是路邊最卑微的一棵野草,最終成長為頂天立地的參天大樹,大部分的草木,都是長到一定的高度就不再長了,而朱元璋則是一直在汲取養分,一直在成長,最終獨秀一枝。”
“這話怎麽說呢?”
“就從朱元璋失去了父母的庇護之後開始,無論是當乞丐,還是在皇覺寺當和尚,還是最後參加起義軍,朱元璋都能夠迅速適應環境,不斷學習成長,最終出類拔萃。”
“在成長為一方霸主的時候,朱元璋哪裏還有半點當年大字不識半個的放牛娃身影,此時的他儼然已經是一位首屈一指的軍事家,政治家。”
“而那些不能夠持續學習成長的,乞丐還是乞丐,貧民還是貧民,和尚還是和尚,馬前卒還是馬前卒。”
“就算是和朱元璋爭天下的陳友諒,張士誠也不行,他們也是底層百姓成長起來的,但是成長的高度遠不如朱元璋,他們或驕奢淫逸,或固守自滿,沒有進一步成長到和他們位置相匹配的高度。”
“但是朱元璋做到了,他成長到了華夏之主的高度。”
“所以,雖然說朱元璋被小農思想束縛住,但他其實也是一個擁有首屈一指學習成長天賦的天才。”
“如果朱元璋能夠打破思想束縛,他可以成長到更高的高度,成為華夏曆史上首位走向海外的拓路者,成就無上偉業,成為功蓋秦皇漢祖的帝王,乃至四海之主,世界之主,大明也將成為漢唐都望塵莫及的真正超級帝國。”
朱辰說的話確實是真心話,餅也確實畫了一個大餅。
聽得朱元璋竟是心緒起伏。
一股老血直衝腦門,許久沒有沸騰的血液,此刻竟是沸騰了起來。
他朱元璋又何嚐沒有完成無上偉業的夢想?
哐哐哐。
朱元璋想要端起茶杯的手竟是忍不住微微顫抖了起來。
大喝了一口濃茶後,朱元璋的心緒才稍稍平穩下來。
帶著掩藏不住火熱的目光,朱元璋看著朱辰:“那如果你有機會去輔佐朱元璋創下這番偉業,你願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