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兒臣看到了盛世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 作者:楚山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來的時間有點早,所以朱元璋一家子在馬車的車廂裏雖然很暖和,很舒服,但著實等得有些百無聊賴。
時間慢慢流逝,來到了酉時。
馬車外突然嘈雜了起來,朱元璋一大家子連忙掀開馬車的窗簾往外看,一下子都傻眼了。
不知道從什麽地方一下子冒出來這麽多的人。
原本冷清的街道上,此刻卻全是人。
烏泱泱的一片。
而且奇怪的是,他們一個個都穿著統一的製服,有男有女,甚至有老人有孩子,他們有說有笑,臉上全都洋溢著放鬆愜意的笑容。
夕陽下,他們身上披著霞光,湧向街頭,讓華亭這座縣城一下子充滿了生氣與活力。
與此同時。
街邊的商鋪也是紛紛開門了。
茶樓開了。
飯館開了。
酒肆開了。
……
青樓也開了……
朱元璋一拍腦袋,自己咋就沒想到呢,原來縣裏的人都到廠裏幹活去了。
特區放開的搞紡織,紡織顯然比種地的收益來得更高,無論是地主鄉紳還是底層百姓,紛紛都投向了紡織的懷抱。
白天,人們都在廠裏幹活,賺錢,街上自然沒有什麽人,商鋪也是跟著關門了。
不過想不到也不奇怪,因為他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景象。
天很快黑了。
華燈初上。
整個華亭縣街頭巷尾就更加熱鬧了。
工人們幹完一天的活之後,紛紛湧入茶樓酒肆,飯館,乃至青樓。
一路走來,別處繁華之地的青樓,姑娘們都是憑欄吆喝,好幾次,幾位皇子都差點被強拉了進去,甚至朱元璋自己都被拉過。
但是這裏,客人絡繹不絕,姑娘們幾乎都招唿不過來,哪裏還用去吆喝?
雖然青樓這東西不是什麽好玩意,但也是繁華的標誌。
青樓都如此,別處就更不用說了。
街道上賣什麽的都有,真正的琳琅滿目,眼花繚亂,人流如織,宛若廟會。
“你看你看,這個東西好好玩哦!”
“是啊,我在京師都沒有見到過……”
“誒,這個又是什麽?”
幾位小皇子被街邊的一些小玩具給吸引住了,因為這些小玩具他們在京師也沒有見到過,還有好多東西,比之京師竟是更加的豐富。
皇城來的,卻有種鄉巴佬進城見世麵的感覺。
朱元璋看著眼前比京師還要熱鬧的景象,問向幾位皇子:“你們都看到了什麽?”
“好多人!”
“好熱鬧!”
“好多新奇好玩的東西!”
幾位小皇子樂嗬嗬的迴道。
而朱棣卻是認真的迴道:“兒臣看到了盛世!”
朱元璋卻是微笑的搖了搖頭:“不,這僅僅是盛世的開始。”
朱棣聞言一怔……
……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朱元璋一家子都待在鬆江特區。
這裏的生活方式讓他們大開眼界,也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們白天上班,到各大大小小的紡織廠裏幹活,生產出一匹匹布匹,布匹被分銷到各處換成銀子,然後再層層分攤下來。
底層的百姓雖然分得最少,但勝在穩定,而且比之前種地的收入高了不少。
於是,消費的意願也比以前高得多了。
而那些賺更多銀子的地主鄉紳們和一些趁機做起來的廠主們就更不用說了,幾乎夜夜笙歌。
有了消費,其他行業自然也跟著起來了。
其他行業的從業者想方設法的推陳出新,吸引消費,就是青樓也都在引進更多高質量的姑娘。
特區的變化,讓朱元璋一家子驚歎。
才不過半年時間,特區就已經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
然而,就像朱元璋說的,這僅僅是個開始,鬆江特區正在漸漸變成一個真正區別於其他地方的特區。
朱元璋知道,這一切變化的動力來源於利益
紡織帶來的利益成了這裏發展的最大的驅動力,在這個驅動力下,特區的各行各業都在發展變化,甚至周邊的城鎮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湧向這裏,為這裏增加了源源不斷的勞動力,這裏的紡織規模也越來越大。
現在限製特區發展的問題,就剩下棉花是否供應得上了。
關於這個問題,他也多次和朱辰商討過。
朱辰給出的建議是,利用合股的方式讓那些社會資本深度參與進來,他們會在利益的驅動下去解決這個問題的。
以前的朱元璋也相信,但現在的他更加堅信了。
他也不想過多操心。
一切都交給劉基去操持吧,把特區搞出模樣了,他不會虧待劉基的……
……
即將過年,朱元璋和馬皇後帶著一眾戀戀不舍的皇子們離開鬆江特區,打道迴宮。
“父皇,兒臣明年還要來!”
“對啊,明年還來好不好?這裏比京師好玩!”
“母後,你看你新買的衣服比在京師買的還要好看,明年不再來買幾件?”
迴去的路上,小皇子們紛紛撒嬌,嚷嚷著明年還要來。
朱元璋和馬皇後相視一笑。
國家興盛,一家人其樂融融,還有什麽比這更讓他們高興的事情?
“好,我們明年再來!”
朱元璋滿口答應了下來,讓皇子們一陣歡唿。
其實不用皇子們說,朱元璋自己也想來,他真心想要看一看,這個鬆江特區明年究竟能夠發展成什麽樣子。
“老二,你過來。”
朱元璋把朱樉叫了過去。
“過了年,你就要去山西安太堡開采石炭了,咱希望,你也能打造出石炭重鎮來,就像華亭縣那樣。”
朱樉認真點頭:“兒臣一定盡力而為。”
朱元璋道:“當初劉基去搞鬆江特區的時候,咱隻給了他三十萬兩銀子,這一次,咱給你準備了五十萬兩銀子。”
朱樉不由得一怔,五十萬兩是不是有點少了?
劉基三十萬兩是怎麽把特區搞出來的?
其他皇子在一旁聽著也是滿臉疑惑,眼巴巴的望著朱元璋。
朱元璋微笑著繼續說下去:
“所以,你不能完全依賴咱得這五十萬兩銀子,光靠咱這五十萬兩銀子你鐵定做不成,你要學會去利用民間的那些資源來做成我們想要做的事。”
究竟怎麽利用民間的資源?
一眾皇子聽得津津有味。
朱元璋一臉淡定又略顯高深莫測的道:“比如合股。”
“合股?”
眾皇子的胃口完全被朱元璋吊了起來。
朱元璋終於也體會到了朱辰教他們時候的爽感,笑道:“啥叫合股呢,咱給你們說道說道……”
迴宮的路上。
朱元璋給一眾皇子們說了好多好多的新鮮知識,讓皇子們又驚又歎,對他們父皇的崇拜之情溢於言表。
他們本來就覺得他們的父皇很厲害了,沒想到這麽厲害。
就連馬皇後也都被震驚到了。
刮目相看都不足以形容馬皇後看向朱元璋的目光。
朱元璋自然是一陣暗爽。
隻有朱標知道,自己父皇的這些知識是從哪裏來的,不過他看破不說破……
時間慢慢流逝,來到了酉時。
馬車外突然嘈雜了起來,朱元璋一大家子連忙掀開馬車的窗簾往外看,一下子都傻眼了。
不知道從什麽地方一下子冒出來這麽多的人。
原本冷清的街道上,此刻卻全是人。
烏泱泱的一片。
而且奇怪的是,他們一個個都穿著統一的製服,有男有女,甚至有老人有孩子,他們有說有笑,臉上全都洋溢著放鬆愜意的笑容。
夕陽下,他們身上披著霞光,湧向街頭,讓華亭這座縣城一下子充滿了生氣與活力。
與此同時。
街邊的商鋪也是紛紛開門了。
茶樓開了。
飯館開了。
酒肆開了。
……
青樓也開了……
朱元璋一拍腦袋,自己咋就沒想到呢,原來縣裏的人都到廠裏幹活去了。
特區放開的搞紡織,紡織顯然比種地的收益來得更高,無論是地主鄉紳還是底層百姓,紛紛都投向了紡織的懷抱。
白天,人們都在廠裏幹活,賺錢,街上自然沒有什麽人,商鋪也是跟著關門了。
不過想不到也不奇怪,因為他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景象。
天很快黑了。
華燈初上。
整個華亭縣街頭巷尾就更加熱鬧了。
工人們幹完一天的活之後,紛紛湧入茶樓酒肆,飯館,乃至青樓。
一路走來,別處繁華之地的青樓,姑娘們都是憑欄吆喝,好幾次,幾位皇子都差點被強拉了進去,甚至朱元璋自己都被拉過。
但是這裏,客人絡繹不絕,姑娘們幾乎都招唿不過來,哪裏還用去吆喝?
雖然青樓這東西不是什麽好玩意,但也是繁華的標誌。
青樓都如此,別處就更不用說了。
街道上賣什麽的都有,真正的琳琅滿目,眼花繚亂,人流如織,宛若廟會。
“你看你看,這個東西好好玩哦!”
“是啊,我在京師都沒有見到過……”
“誒,這個又是什麽?”
幾位小皇子被街邊的一些小玩具給吸引住了,因為這些小玩具他們在京師也沒有見到過,還有好多東西,比之京師竟是更加的豐富。
皇城來的,卻有種鄉巴佬進城見世麵的感覺。
朱元璋看著眼前比京師還要熱鬧的景象,問向幾位皇子:“你們都看到了什麽?”
“好多人!”
“好熱鬧!”
“好多新奇好玩的東西!”
幾位小皇子樂嗬嗬的迴道。
而朱棣卻是認真的迴道:“兒臣看到了盛世!”
朱元璋卻是微笑的搖了搖頭:“不,這僅僅是盛世的開始。”
朱棣聞言一怔……
……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朱元璋一家子都待在鬆江特區。
這裏的生活方式讓他們大開眼界,也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們白天上班,到各大大小小的紡織廠裏幹活,生產出一匹匹布匹,布匹被分銷到各處換成銀子,然後再層層分攤下來。
底層的百姓雖然分得最少,但勝在穩定,而且比之前種地的收入高了不少。
於是,消費的意願也比以前高得多了。
而那些賺更多銀子的地主鄉紳們和一些趁機做起來的廠主們就更不用說了,幾乎夜夜笙歌。
有了消費,其他行業自然也跟著起來了。
其他行業的從業者想方設法的推陳出新,吸引消費,就是青樓也都在引進更多高質量的姑娘。
特區的變化,讓朱元璋一家子驚歎。
才不過半年時間,特區就已經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
然而,就像朱元璋說的,這僅僅是個開始,鬆江特區正在漸漸變成一個真正區別於其他地方的特區。
朱元璋知道,這一切變化的動力來源於利益
紡織帶來的利益成了這裏發展的最大的驅動力,在這個驅動力下,特區的各行各業都在發展變化,甚至周邊的城鎮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湧向這裏,為這裏增加了源源不斷的勞動力,這裏的紡織規模也越來越大。
現在限製特區發展的問題,就剩下棉花是否供應得上了。
關於這個問題,他也多次和朱辰商討過。
朱辰給出的建議是,利用合股的方式讓那些社會資本深度參與進來,他們會在利益的驅動下去解決這個問題的。
以前的朱元璋也相信,但現在的他更加堅信了。
他也不想過多操心。
一切都交給劉基去操持吧,把特區搞出模樣了,他不會虧待劉基的……
……
即將過年,朱元璋和馬皇後帶著一眾戀戀不舍的皇子們離開鬆江特區,打道迴宮。
“父皇,兒臣明年還要來!”
“對啊,明年還來好不好?這裏比京師好玩!”
“母後,你看你新買的衣服比在京師買的還要好看,明年不再來買幾件?”
迴去的路上,小皇子們紛紛撒嬌,嚷嚷著明年還要來。
朱元璋和馬皇後相視一笑。
國家興盛,一家人其樂融融,還有什麽比這更讓他們高興的事情?
“好,我們明年再來!”
朱元璋滿口答應了下來,讓皇子們一陣歡唿。
其實不用皇子們說,朱元璋自己也想來,他真心想要看一看,這個鬆江特區明年究竟能夠發展成什麽樣子。
“老二,你過來。”
朱元璋把朱樉叫了過去。
“過了年,你就要去山西安太堡開采石炭了,咱希望,你也能打造出石炭重鎮來,就像華亭縣那樣。”
朱樉認真點頭:“兒臣一定盡力而為。”
朱元璋道:“當初劉基去搞鬆江特區的時候,咱隻給了他三十萬兩銀子,這一次,咱給你準備了五十萬兩銀子。”
朱樉不由得一怔,五十萬兩是不是有點少了?
劉基三十萬兩是怎麽把特區搞出來的?
其他皇子在一旁聽著也是滿臉疑惑,眼巴巴的望著朱元璋。
朱元璋微笑著繼續說下去:
“所以,你不能完全依賴咱得這五十萬兩銀子,光靠咱這五十萬兩銀子你鐵定做不成,你要學會去利用民間的那些資源來做成我們想要做的事。”
究竟怎麽利用民間的資源?
一眾皇子聽得津津有味。
朱元璋一臉淡定又略顯高深莫測的道:“比如合股。”
“合股?”
眾皇子的胃口完全被朱元璋吊了起來。
朱元璋終於也體會到了朱辰教他們時候的爽感,笑道:“啥叫合股呢,咱給你們說道說道……”
迴宮的路上。
朱元璋給一眾皇子們說了好多好多的新鮮知識,讓皇子們又驚又歎,對他們父皇的崇拜之情溢於言表。
他們本來就覺得他們的父皇很厲害了,沒想到這麽厲害。
就連馬皇後也都被震驚到了。
刮目相看都不足以形容馬皇後看向朱元璋的目光。
朱元璋自然是一陣暗爽。
隻有朱標知道,自己父皇的這些知識是從哪裏來的,不過他看破不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