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沒有錢賑災?


    朱辰聞言眉頭不由得一皺。


    有明一朝,確實是夠窮的,幾乎可以說是從頭窮到尾,災難也是幾乎伴隨了整個王朝的始終。


    沒錢賑災?


    說實話對於這種古代朝政問題,朱辰還真不熟悉。


    不過他倒是看過一些曆史書籍和影視劇,這些書籍和影視劇中對於古代賑災倒是有著許多的闡述,畢竟賑災對於古代而言是重頭戲。


    有以工代賑的,有抬高糧價的,甚至有用沙土摻糧食賑災的。


    但是現在朱元璋他們更慘,直接連銀子都沒有。


    想了好一會。


    朱辰開口道:“我們試著用矛盾的方法去分析這個問題。”


    聽到朱辰嚐試著去分析,朱標和朱元璋連忙豎起了耳朵。


    “朝廷賑災無非錢和糧,從你所說的形勢來看,現在整個賑災問題的主要矛盾在於朝廷沒錢糧和災區的災民亟需錢糧去救助之間的矛盾上。”


    朱標和朱元璋點頭。


    朱辰之前跟他們說過矛盾,矛盾存在於任何事件和事物當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換的。


    他們沒想到,朱辰竟然用這個去分析賑災的難題。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學會轉移矛盾。”


    “轉移矛盾?”


    朱標和朱元璋都是一怔。


    隻聽朱辰繼續道:“朝廷沒有錢糧,但這並不代表著整個大明都沒錢沒糧了,對吧?”


    朱標和朱元璋露出思索之色,隨後微微點了點頭。


    朱辰又問:“既然這樣,那錢糧在誰的手上?”


    朱標的眼神一亮:“錢糧在地主鄉紳的手上!”


    而朱元璋倒是神色如常,並不顯得驚訝。


    其實他早就想到了這一點。


    沒錯。


    地方的地主鄉紳當然是有錢糧,有些人甚至囤貨居奇,高價賣糧,亦或者搞放貸然後土地兼並那一套。


    可是怎麽從地主鄉紳的手中把錢糧拿過來?這才是難題!


    曆史上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


    勒石記功?


    這樣的法子早就用廢了,地主鄉紳現在都精得很,肯定是各種叫苦,各種法子開脫,最後捐上一點點了事,壓根就不頂用。


    抬高糧價,以工代賑?


    這個法子由範仲淹第一次的時候,確實成效顯著,但現在大家都知道了,沒有那麽容易哄騙了,而且最關鍵的是,朝廷現在是連錢都沒有,如何去實施這些對策?


    買官賣官?


    但這是一個王朝走向滅亡的表現,他朱元璋斷然不會這麽做。


    總不能搶吧?


    而朱辰恰恰說的是這個:“所以,我們就要想辦法把地主鄉紳的錢搶過來。”


    “搶?”


    朱元璋和朱標一下子傻了。


    這算什麽辦法?


    朝廷雖然有兵馬在手,確實可以輕易去搶地主鄉紳手裏的錢,但是現在真的明目張膽的去搶嗎?現在是太平盛世,並不是亂世,亂世也就罷了,太平盛世去開這個口子,很容易就會引起動亂。


    而且現階段朝廷也離不開地主鄉紳的支持。


    朱辰說的“搶”簡直就是一個滑天下之大稽的法子。


    不過朱元璋也理解。


    畢竟朱辰隻是一個後世之人,懂得比他們更多的知識,這一趟來能夠獲得煤炭的使用之法,他已經很滿足了。


    他本就不寄希望於朱辰能幫大明解決賑災錢款的問題。


    朱標卻仍舊不死心,道:“朱先生,朝廷去搶地主鄉紳的錢糧,真的行得通嗎?”


    朱辰搖了搖頭,說道:“朝廷去搶地主鄉紳的錢,當然行不通。”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辰,心說,原來你也知道。


    然而,朱辰卻是話鋒一轉:“還記得我剛剛說的轉移矛盾嗎?”


    朱元璋和朱標一怔,怎麽又扯到這個了?這兩者之間有什麽聯係嗎?


    朱辰道:“前麵我們說了,賑災現在是朝廷與災民之間的矛盾,既然這個矛盾無法解決,那我們何不想辦法去轉移這個矛盾?”


    “轉移?”


    朱元璋和朱標還是聽不明白。


    朱辰喝了一口茶,繼續道:“地主鄉紳的錢糧,朝廷不能搶,但有一個人能搶!”


    “誰?”


    朱標衝口而出。


    而朱元璋卻是眼中一亮,道:“你是說災民?”


    “嗯。”


    朱辰點頭。


    不過朱元璋眼中的亮光卻是很快暗淡下去了:“放任災民去搶錢糧,那豈不是縱容災民作亂,本來隻是一場天災,現在卻釀成了人禍?”


    一旁的朱標也是深以為然的點頭。


    朱辰也不急,徐徐道:“這就涉及到如何轉移矛盾的問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山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山孤並收藏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