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意外之喜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 作者:楚山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何不燒煤取暖?
這話聽在朱元璋和朱標耳朵裏,就像是何不食肉糜一樣。
煤炭能燒能取暖他們當然知道,但是他們更知道,煤炭燒起來會死人。
大明每年各地都有燒煤炭而死的百姓。
每一年,朱元璋最害怕的就是冬天,現在的他當然是不再懼怕寒冷,但是百姓們不一樣,每一年冬天,各地都會有關於凜冬的傷亡情況的折子上報,有活活凍死的,也有燒煤熏死的。
每次看到這樣的奏折,朱元璋都是忍不住一陣揪心的痛,還有自責。
因為他真切經曆過寒冷的滋味。
那種凍徹心扉的感覺,簡直不是人能承受的,活生生凍死可想而知有多麽的痛苦,可是天寒地凍,大雪封山,不能上山采集柴火,木炭又太貴,有些百姓實在受不了了,就用廉價的煤炭取暖,可是煤炭不易引燃,而且燃燒起來有強烈的異味,還有毒,燒煤取暖無異於自殺。
麵對凜冬之下的百姓取暖困境,朱元璋也很無奈。
如果他在朝堂上說出朱辰剛剛說的那句話,恐怕是要和晉惠帝一樣,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可是朱辰為什麽要這麽說?
朱辰怕不是那種不解人間疾苦的富家子弟吧?
而朱標眼中則是忍不住閃過一抹失望。
他來書店的次數不算少了,雖然他話說得不多,問題提得也不多,但是他一直都有在認真的傾聽。
從一開始的質疑,到後來慢慢的被朱辰講的學問所折服,朱辰給的那幾本書,他也是翻來覆去的看,越看就越覺得驚為天人。
所以,在朝廷為賑災事宜一籌莫展的時候,他想到了朱辰,也向朱元璋提議來找一趟朱辰。
隻是沒想到,朱辰竟然說出這樣無腦的話來。
朱元璋和朱標兩人的反應,朱辰自然是看在了眼裏,不過他並沒有在意,反而是微微一笑,道:“你們是不是以為,煤炭燒起來有毒?”
朱元璋和朱標毫不遲疑的點頭。
原來你也知道有毒啊。
那你為什麽還要說出“何不燒煤取暖”這樣的無稽之談來?
“其實煤炭無毒。”
朱辰的這話讓朱元璋和朱標都忍不住撇嘴。
這都是多少人用生命驗證過的,這屬於張嘴就來了,不過這不像以前朱辰的說話的方式啊。
朱元璋和朱標耐著性子聽下去。
隻聽朱辰繼續道:“有毒的是煤炭裏麵含的雜質。”
朱元璋和朱標還是有些提不起興致。
那又怎麽樣?
還不是一樣有毒嗎?有什麽區別嗎?
朱辰自然也是看出兩人的疑問,道:“既然煤炭無毒,雜質有毒,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想辦法把雜質去除掉?”
這話一出,朱元璋和朱標的眼神猛然亮了起來。
難道說,有辦法?
兩人的唿吸有些急促,隻聽朱辰道:“其實洗煤並不算難,就是將煤炭打碎了然後用水去衝洗,就能衝洗掉大部分的雜質。”
“這麽簡單?”
朱元璋和朱標都是一怔,露出疑惑的神色。
朱辰道:“簡單的洗煤不難,但是洗了的煤依舊不好點燃,就算點燃了也極有可能因為燃燒不充分而產生有毒氣體,要人性命。”
這話一說,朱元璋和朱標止不住點頭,不過這一次並沒有頹喪,而是滿眼的期待之色。
因為朱辰這麽說,是不是代表他真的有辦法?
在兩人灼熱的目光下,朱辰徐徐道:“打碎的煤炭形成煤粉,將煤粉加水和黃土按照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後,製成的一個個有孔的小圓球,像蜂窩一樣,我們可以叫它蜂窩煤,就像這樣……”
朱辰一邊說著,一邊將蜂窩煤的形狀畫了出來。
“製造成這種形狀,不僅容易燃燒,而且燃燒的時間長,最關鍵的是無異味無毒,燃燒充分,不會產生有毒氣體。”
“再者,那就是蜂窩煤能夠長期儲存,也就是說凜冬來臨前的時間都可以製作,儲存,到冬天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禦寒。”
“還有一點就是,咱們華夏地大物博,煤炭的儲存量很大,更是較為容易開采的露天煤,所以隻要大規模開采的話,價格比木炭便宜得多,而且足夠大明的百姓取暖所用。”
“所以,大明何不燒煤取暖?”
朱辰的話讓朱元璋和朱標目瞪口呆。
原來朱辰真的有辦法!
何不燒煤取暖原來並不是一句空話。
真的可以做得到。
朱標之前眼中的失望之色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振奮還有拜服。
父皇說朱辰是來助大明的神仙。
現在看來好像還真是。
似乎每一次來找朱辰,朱辰都能夠有求必應。
簡直是神了。
不過這一次來,他們並不是主要為解決大明的取暖物資而來,朱辰說的這個煤炭的利用方法是意外之喜。
他們更加迫切想要解決的,是這一次的賑災的問題。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現在大明國庫已經見底,究竟拿什麽來賑災?
朱元璋問出了他心中的疑惑:“朱先生,就算你說的蜂窩煤可行,可那也需要一段時間去開采和製作,假如大明當下就遭受寒災,上百萬百姓受災,天寒地凍,嗷嗷待哺,急需救濟,而朝廷這個時候國庫空虛,拿不出賑災的銀子,那當如何是好?”
這話聽在朱元璋和朱標耳朵裏,就像是何不食肉糜一樣。
煤炭能燒能取暖他們當然知道,但是他們更知道,煤炭燒起來會死人。
大明每年各地都有燒煤炭而死的百姓。
每一年,朱元璋最害怕的就是冬天,現在的他當然是不再懼怕寒冷,但是百姓們不一樣,每一年冬天,各地都會有關於凜冬的傷亡情況的折子上報,有活活凍死的,也有燒煤熏死的。
每次看到這樣的奏折,朱元璋都是忍不住一陣揪心的痛,還有自責。
因為他真切經曆過寒冷的滋味。
那種凍徹心扉的感覺,簡直不是人能承受的,活生生凍死可想而知有多麽的痛苦,可是天寒地凍,大雪封山,不能上山采集柴火,木炭又太貴,有些百姓實在受不了了,就用廉價的煤炭取暖,可是煤炭不易引燃,而且燃燒起來有強烈的異味,還有毒,燒煤取暖無異於自殺。
麵對凜冬之下的百姓取暖困境,朱元璋也很無奈。
如果他在朝堂上說出朱辰剛剛說的那句話,恐怕是要和晉惠帝一樣,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可是朱辰為什麽要這麽說?
朱辰怕不是那種不解人間疾苦的富家子弟吧?
而朱標眼中則是忍不住閃過一抹失望。
他來書店的次數不算少了,雖然他話說得不多,問題提得也不多,但是他一直都有在認真的傾聽。
從一開始的質疑,到後來慢慢的被朱辰講的學問所折服,朱辰給的那幾本書,他也是翻來覆去的看,越看就越覺得驚為天人。
所以,在朝廷為賑災事宜一籌莫展的時候,他想到了朱辰,也向朱元璋提議來找一趟朱辰。
隻是沒想到,朱辰竟然說出這樣無腦的話來。
朱元璋和朱標兩人的反應,朱辰自然是看在了眼裏,不過他並沒有在意,反而是微微一笑,道:“你們是不是以為,煤炭燒起來有毒?”
朱元璋和朱標毫不遲疑的點頭。
原來你也知道有毒啊。
那你為什麽還要說出“何不燒煤取暖”這樣的無稽之談來?
“其實煤炭無毒。”
朱辰的這話讓朱元璋和朱標都忍不住撇嘴。
這都是多少人用生命驗證過的,這屬於張嘴就來了,不過這不像以前朱辰的說話的方式啊。
朱元璋和朱標耐著性子聽下去。
隻聽朱辰繼續道:“有毒的是煤炭裏麵含的雜質。”
朱元璋和朱標還是有些提不起興致。
那又怎麽樣?
還不是一樣有毒嗎?有什麽區別嗎?
朱辰自然也是看出兩人的疑問,道:“既然煤炭無毒,雜質有毒,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想辦法把雜質去除掉?”
這話一出,朱元璋和朱標的眼神猛然亮了起來。
難道說,有辦法?
兩人的唿吸有些急促,隻聽朱辰道:“其實洗煤並不算難,就是將煤炭打碎了然後用水去衝洗,就能衝洗掉大部分的雜質。”
“這麽簡單?”
朱元璋和朱標都是一怔,露出疑惑的神色。
朱辰道:“簡單的洗煤不難,但是洗了的煤依舊不好點燃,就算點燃了也極有可能因為燃燒不充分而產生有毒氣體,要人性命。”
這話一說,朱元璋和朱標止不住點頭,不過這一次並沒有頹喪,而是滿眼的期待之色。
因為朱辰這麽說,是不是代表他真的有辦法?
在兩人灼熱的目光下,朱辰徐徐道:“打碎的煤炭形成煤粉,將煤粉加水和黃土按照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後,製成的一個個有孔的小圓球,像蜂窩一樣,我們可以叫它蜂窩煤,就像這樣……”
朱辰一邊說著,一邊將蜂窩煤的形狀畫了出來。
“製造成這種形狀,不僅容易燃燒,而且燃燒的時間長,最關鍵的是無異味無毒,燃燒充分,不會產生有毒氣體。”
“再者,那就是蜂窩煤能夠長期儲存,也就是說凜冬來臨前的時間都可以製作,儲存,到冬天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禦寒。”
“還有一點就是,咱們華夏地大物博,煤炭的儲存量很大,更是較為容易開采的露天煤,所以隻要大規模開采的話,價格比木炭便宜得多,而且足夠大明的百姓取暖所用。”
“所以,大明何不燒煤取暖?”
朱辰的話讓朱元璋和朱標目瞪口呆。
原來朱辰真的有辦法!
何不燒煤取暖原來並不是一句空話。
真的可以做得到。
朱標之前眼中的失望之色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振奮還有拜服。
父皇說朱辰是來助大明的神仙。
現在看來好像還真是。
似乎每一次來找朱辰,朱辰都能夠有求必應。
簡直是神了。
不過這一次來,他們並不是主要為解決大明的取暖物資而來,朱辰說的這個煤炭的利用方法是意外之喜。
他們更加迫切想要解決的,是這一次的賑災的問題。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現在大明國庫已經見底,究竟拿什麽來賑災?
朱元璋問出了他心中的疑惑:“朱先生,就算你說的蜂窩煤可行,可那也需要一段時間去開采和製作,假如大明當下就遭受寒災,上百萬百姓受災,天寒地凍,嗷嗷待哺,急需救濟,而朝廷這個時候國庫空虛,拿不出賑災的銀子,那當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