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好陣法!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 作者:楚山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用農民和礦工組成的戚家軍,在麵對兇狠殘暴的倭寇時,竟打出了這麽誇張的戰損比,簡直是駭人聽聞。
朱元璋是打仗得的天下。
他本人更是大大小小不知道經曆了多少場戰爭,當然知道這個戰損比意味著什麽。
如果不是有數據記錄支撐,他簡直不敢相信。
一場戰役的話,還有偶然的可能,因為會有突襲,伏擊等戰術,所以一場戰役的話,還是有可能達到這樣的戰損比的,但是幾乎每一場戰役都這樣,那就匪夷所思了。
朱元璋也是身經百戰,自然知道能夠做到這樣,絕對不尋常。
一定是找到了對方的命門,或者是有領先於對方很多的戰略戰術。
朱元璋目光灼灼的看著朱辰,問道:“朱先生,戚家軍是不是抓住了倭寇的什麽命門?或者是有什麽領先的戰術?還是有什麽克製的陣法?”
聞言,剛喝了一口茶的朱辰有些詫異的看著朱元璋。
這個老黃,知識儲配還真是奇葩。
你說他沒聽過戚繼光沒有文化吧,但是他又一下子又點出了關鍵所在,還真是不能用常理度之。
朱辰點了點頭,道:
“不錯,戚繼光將軍創造了一個獨樹一幟的陣法,這個陣法叫做‘鴛鴦陣’。”
“‘鴛鴦陣’發揮集體互助、長短兵器結合的機動、靈活、嚴密的作戰力量,特別適應東南沿海地區多丘陵溝壑、河渠縱橫、道路窄小的作戰環境,對付以倭刀為主的倭寇更是有奇效。”
“這是戚家軍屢敗倭寇的重要原因,也是戚繼光和戚家軍留給後人的一份寶貴財富。”
聽罷,朱元璋目光火熱。
“朱先生,可否將此陣法傳於我?”
“……”
朱辰有些無語。
這個老黃的要求還真是有些奇怪,要這古早的陣法有什麽用?
這個陣法主要是用於小規模的冷兵器戰役,或者說遭遇戰。
可是,老黃要這個做什麽?當匪徒?亦或是村落間的械鬥?
朱元璋似乎也看出了朱辰的疑惑,當即笑道:“朱先生,您別多想,咱隻是好奇,究竟是什麽樣的陣法,能夠擁有如此不俗的戰鬥力,叫倭寇聞風喪膽。”
朱辰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他的說法。
“其實,我也是上網或者查閱書本資料去了解這個陣法,保不保真,我也能不能百分百確定,畢竟我沒有實踐過,也沒有機會去實踐。”
因為寫曆史小說的原因,所以朱辰經常要去查閱一些東西,對鴛鴦陣也算有過了解。
“沒事,咱信你。”
朱元璋笑嗬嗬的說道。
他聽不懂朱辰說的上網是什麽意思,但是他是真的相信朱辰,並不隻是恭維。
朱辰也沒有再就此多說什麽。
也是。
反正也是說說而已,保不保真那不重要。
而且,這一套陣法其實是很好的傳承下來的,並在現代也有運用。
現在公安隊伍中國常用的盾牌警棍陣,就是根據這個“鴛鴦陣”演變而來,主要對付使用冷兵器且小規模的匪徒,非常的有效。
所以,自己通過上網和查閱書籍得來的“鴛鴦陣”應該大差不差。
“鴛鴦陣一般由十一人組成。”
朱辰一邊說著,一邊從一旁拿出來十一個茶杯擺放到茶台上,而朱元璋則是聽得無比認真,生怕錯過一丁點細節。
朱辰將一個茶杯擺放到隊伍最前麵:“最前者為隊長,負責整個隊伍的指揮。”
接著,朱辰又將兩個茶杯擺到了隊長的後方:“此兩人在隊長之後,一人手執長牌,一人手執藤牌,稱之為立牌兵和藤牌兵。”
“立牌兵持長牌,主要利用長牌抵禦倭寇的箭矢和長槍的攻擊,保護陣營。”
“藤牌兵持藤牌,因為藤牌輕便,所以藤牌兵還帶有標槍或者腰刀,除了持藤牌保護陣營外,還負責攻擊靠近的倭寇。”
接著,朱辰又將兩個茶杯擺到了立牌兵和藤牌兵的後方:“此兩人為狼筅兵,手執狼筅,所謂狼筅,就是南方那種很長很多枝丫的毛竹,選那些成形的毛竹,把它的末端削成尖銳的枝丫,如此便成狼筅。”
“每一根狼筅長二到三米左右,由孔武有力的青壯年把持,主要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殺倭寇,並幹擾倭寇視野,防止倭寇輕易的欺身上前,這樣不僅可以掩護盾牌手的推進,還可以掩護後麵長槍手的進行攻擊。”
說罷狼筅兵,朱辰又將四個茶杯放在了後麵。
“這四名是槍兵,分別手持長槍,左右各兩人,為整個隊伍最主要的攻擊力量。”
然後,朱辰將最後兩個茶杯放到了隊伍的最後麵。
“這兩名是鏜鈀兵,所謂鏜鈀兵就是拿著農具鏜鈀,鏜鈀雖然是農具,但是有勾齒,很容易糾纏兵器,所以鏜鈀兵主要是負責後方警戒以及支援工作,防止敵人繞後迂迴,若敵人繞後迂迴,負責將其交纏,等待槍兵迴頭刺殺敵人。”
“至此,十一個的鴛鴦陣陣成。”
朱辰用茶碗做演示,一一介紹完了鴛鴦陣中十一個人的位置與職責功效,朱元璋全程幾乎是目不轉睛的看著。
朱元璋精神高度集中,盯著茶台上的十一隻茶碗,眼中就像是看到絕世美女或者絕世寶物那般火熱。
甚至唿吸都變得微微急促起來。
朱辰看在眼裏,心想,這老黃的學習精神還真是令人佩服,人到中年了,學一個鴛鴦陣還學得如此投入。
隻是不知道,他學到了多少。
朱辰問道:“你看出什麽沒有?”
朱元璋收迴茶台上的目光,緩緩迴道:“此陣各司其職,有長有短,有攻有守,不需要陣中的士兵有很強的武藝,隻需要配合得當,就能充分發揮了各種兵器的效能,防宛如鐵桶,密不透風,攻則淩厲無比,不失殺傷力,端是絕妙無比。”
“而且,你看這裏。”
朱元璋說著,將茶台上的茶杯又擺了一個陣型。
“這個陣法還可以根據情況和作戰需要變縱隊為橫隊,變一陣為左右兩小陣或左中右三小陣。”
“當變成兩小陣時,左右盾牌手分別隨左右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護衛其進攻。”
“當變成三小陣時,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兩側護衛。”
“兩小陣或三小陣合起來的時候,又稱為鴛鴦陣。”
“好精妙的陣法,發明此鴛鴦陣之人,實乃天縱之資也,咱自愧不如啊!”
朱元璋忍不住感慨,全然不覺一旁的朱辰已經目瞪口呆。
“老黃,你……”
朱辰驚訝的看著朱元璋。
他原本還想著自問自答,為老黃解惑。
沒想到老黃不僅把這個鴛鴦陣的精妙之處詳細說了出來,甚至將他還沒有說的變陣都給說出來了,其實那叫二儀陣和三才陣,老黃在不知道這個名字的前提下,硬生生的給看出來了。
還有,那個自歎不如又是什麽鬼?
這個老黃還暗自跟戚繼光比起來了?
朱辰有些懵。
他哪裏知道,坐在他麵前的是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是正兒八經的從馬前卒走到皇位的人,從士兵到將軍,再到大帥,朱元璋的經曆完全稱得上是身經百戰。
戚繼光的鴛鴦陣也是受到時任兵部職方司郎中唐順之的啟發,從其所編“六編”中《武》獲得的靈感。
中國陣法自古便有,各種各樣的陣法多不勝數。
陣法之道許多都是共通的,所以,朱元璋能夠看得出來也不奇怪。
隻是朱辰不知道他的身份,所以才覺得奇怪。
不過在朱辰的眼裏,已經接受了這個老黃知識結構極其奇葩的設定,驚訝過後也沒有就此多說什麽,而是補充道:
“這一個由十一人的組成的鴛鴦陣乃是一個有機的集體,全靠各個士兵分工合作,很少有個人突出的機會,所以,招收來的兵員,都屬於淳樸可靠的青年農民,而“鴛鴦陣”的戰術,也是針對這些士兵的特點而設計的。”
“話又說迴到洪武時期,如果可以穿越到那會,讓朝廷能夠將這套陣法傳至地方州府縣衙,然地方的府兵操練此套陣法,甚至各村各鄉都組織青壯年都組織操練,這樣一來,從地方州府,到各村各鄉,都擁有能夠對付倭寇的隊伍,倭寇來一隊殺一隊,甚至朝廷還可以做出懸賞,殺倭寇可以獲得獎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到那個時候別說倭寇來侵擾了,恐怕都有人主動組織去獵殺倭寇隊伍。”
“如此一來,何愁倭寇不被扼殺在萌芽之中?”
“如果能在洪武時期就將倭寇扼殺在萌芽之中,日後又豈會再有嚴重的倭寇之患?”
聽罷朱辰的話,朱元璋深以為然的點頭。
頃刻。
朱元璋站了起來,想行禮又不知道合不合適,幹脆鄭重的道:“謝朱先生教以陣法,日後必有重謝!”
又是重謝?
朱辰其實是有些無語的。
畢竟這老黃連買書都沒錢,是拿畫來換的,能怎麽重謝?怕不是又拿那些贗品書畫來謝自己吧?
果然。
老黃又拿出了一幅字帖,署名竟是劉伯溫,說是想要將朱辰剛剛去找出來的那本《戚繼光:傑出的軍事家和抗倭名將》?給換迴去。
朱辰自然沒有拒絕,因為他已經習慣了,又是漫不經心的將字帖扔到書櫃裏。。
講完鴛鴦陣,天也已經黑了。
兩人互相道別之後,一前一後離開了書店。
不像上一次講王朝國運時候的戛然而止,這一次的朱元璋是滿意而歸,出了棲霞行宮,當即迴宮。
一邊迴宮,朱元璋一邊讓人去傳話。
令京師三品以上文武大臣,即刻到奉天殿議事……
朱元璋是打仗得的天下。
他本人更是大大小小不知道經曆了多少場戰爭,當然知道這個戰損比意味著什麽。
如果不是有數據記錄支撐,他簡直不敢相信。
一場戰役的話,還有偶然的可能,因為會有突襲,伏擊等戰術,所以一場戰役的話,還是有可能達到這樣的戰損比的,但是幾乎每一場戰役都這樣,那就匪夷所思了。
朱元璋也是身經百戰,自然知道能夠做到這樣,絕對不尋常。
一定是找到了對方的命門,或者是有領先於對方很多的戰略戰術。
朱元璋目光灼灼的看著朱辰,問道:“朱先生,戚家軍是不是抓住了倭寇的什麽命門?或者是有什麽領先的戰術?還是有什麽克製的陣法?”
聞言,剛喝了一口茶的朱辰有些詫異的看著朱元璋。
這個老黃,知識儲配還真是奇葩。
你說他沒聽過戚繼光沒有文化吧,但是他又一下子又點出了關鍵所在,還真是不能用常理度之。
朱辰點了點頭,道:
“不錯,戚繼光將軍創造了一個獨樹一幟的陣法,這個陣法叫做‘鴛鴦陣’。”
“‘鴛鴦陣’發揮集體互助、長短兵器結合的機動、靈活、嚴密的作戰力量,特別適應東南沿海地區多丘陵溝壑、河渠縱橫、道路窄小的作戰環境,對付以倭刀為主的倭寇更是有奇效。”
“這是戚家軍屢敗倭寇的重要原因,也是戚繼光和戚家軍留給後人的一份寶貴財富。”
聽罷,朱元璋目光火熱。
“朱先生,可否將此陣法傳於我?”
“……”
朱辰有些無語。
這個老黃的要求還真是有些奇怪,要這古早的陣法有什麽用?
這個陣法主要是用於小規模的冷兵器戰役,或者說遭遇戰。
可是,老黃要這個做什麽?當匪徒?亦或是村落間的械鬥?
朱元璋似乎也看出了朱辰的疑惑,當即笑道:“朱先生,您別多想,咱隻是好奇,究竟是什麽樣的陣法,能夠擁有如此不俗的戰鬥力,叫倭寇聞風喪膽。”
朱辰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他的說法。
“其實,我也是上網或者查閱書本資料去了解這個陣法,保不保真,我也能不能百分百確定,畢竟我沒有實踐過,也沒有機會去實踐。”
因為寫曆史小說的原因,所以朱辰經常要去查閱一些東西,對鴛鴦陣也算有過了解。
“沒事,咱信你。”
朱元璋笑嗬嗬的說道。
他聽不懂朱辰說的上網是什麽意思,但是他是真的相信朱辰,並不隻是恭維。
朱辰也沒有再就此多說什麽。
也是。
反正也是說說而已,保不保真那不重要。
而且,這一套陣法其實是很好的傳承下來的,並在現代也有運用。
現在公安隊伍中國常用的盾牌警棍陣,就是根據這個“鴛鴦陣”演變而來,主要對付使用冷兵器且小規模的匪徒,非常的有效。
所以,自己通過上網和查閱書籍得來的“鴛鴦陣”應該大差不差。
“鴛鴦陣一般由十一人組成。”
朱辰一邊說著,一邊從一旁拿出來十一個茶杯擺放到茶台上,而朱元璋則是聽得無比認真,生怕錯過一丁點細節。
朱辰將一個茶杯擺放到隊伍最前麵:“最前者為隊長,負責整個隊伍的指揮。”
接著,朱辰又將兩個茶杯擺到了隊長的後方:“此兩人在隊長之後,一人手執長牌,一人手執藤牌,稱之為立牌兵和藤牌兵。”
“立牌兵持長牌,主要利用長牌抵禦倭寇的箭矢和長槍的攻擊,保護陣營。”
“藤牌兵持藤牌,因為藤牌輕便,所以藤牌兵還帶有標槍或者腰刀,除了持藤牌保護陣營外,還負責攻擊靠近的倭寇。”
接著,朱辰又將兩個茶杯擺到了立牌兵和藤牌兵的後方:“此兩人為狼筅兵,手執狼筅,所謂狼筅,就是南方那種很長很多枝丫的毛竹,選那些成形的毛竹,把它的末端削成尖銳的枝丫,如此便成狼筅。”
“每一根狼筅長二到三米左右,由孔武有力的青壯年把持,主要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殺倭寇,並幹擾倭寇視野,防止倭寇輕易的欺身上前,這樣不僅可以掩護盾牌手的推進,還可以掩護後麵長槍手的進行攻擊。”
說罷狼筅兵,朱辰又將四個茶杯放在了後麵。
“這四名是槍兵,分別手持長槍,左右各兩人,為整個隊伍最主要的攻擊力量。”
然後,朱辰將最後兩個茶杯放到了隊伍的最後麵。
“這兩名是鏜鈀兵,所謂鏜鈀兵就是拿著農具鏜鈀,鏜鈀雖然是農具,但是有勾齒,很容易糾纏兵器,所以鏜鈀兵主要是負責後方警戒以及支援工作,防止敵人繞後迂迴,若敵人繞後迂迴,負責將其交纏,等待槍兵迴頭刺殺敵人。”
“至此,十一個的鴛鴦陣陣成。”
朱辰用茶碗做演示,一一介紹完了鴛鴦陣中十一個人的位置與職責功效,朱元璋全程幾乎是目不轉睛的看著。
朱元璋精神高度集中,盯著茶台上的十一隻茶碗,眼中就像是看到絕世美女或者絕世寶物那般火熱。
甚至唿吸都變得微微急促起來。
朱辰看在眼裏,心想,這老黃的學習精神還真是令人佩服,人到中年了,學一個鴛鴦陣還學得如此投入。
隻是不知道,他學到了多少。
朱辰問道:“你看出什麽沒有?”
朱元璋收迴茶台上的目光,緩緩迴道:“此陣各司其職,有長有短,有攻有守,不需要陣中的士兵有很強的武藝,隻需要配合得當,就能充分發揮了各種兵器的效能,防宛如鐵桶,密不透風,攻則淩厲無比,不失殺傷力,端是絕妙無比。”
“而且,你看這裏。”
朱元璋說著,將茶台上的茶杯又擺了一個陣型。
“這個陣法還可以根據情況和作戰需要變縱隊為橫隊,變一陣為左右兩小陣或左中右三小陣。”
“當變成兩小陣時,左右盾牌手分別隨左右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護衛其進攻。”
“當變成三小陣時,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兩側護衛。”
“兩小陣或三小陣合起來的時候,又稱為鴛鴦陣。”
“好精妙的陣法,發明此鴛鴦陣之人,實乃天縱之資也,咱自愧不如啊!”
朱元璋忍不住感慨,全然不覺一旁的朱辰已經目瞪口呆。
“老黃,你……”
朱辰驚訝的看著朱元璋。
他原本還想著自問自答,為老黃解惑。
沒想到老黃不僅把這個鴛鴦陣的精妙之處詳細說了出來,甚至將他還沒有說的變陣都給說出來了,其實那叫二儀陣和三才陣,老黃在不知道這個名字的前提下,硬生生的給看出來了。
還有,那個自歎不如又是什麽鬼?
這個老黃還暗自跟戚繼光比起來了?
朱辰有些懵。
他哪裏知道,坐在他麵前的是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是正兒八經的從馬前卒走到皇位的人,從士兵到將軍,再到大帥,朱元璋的經曆完全稱得上是身經百戰。
戚繼光的鴛鴦陣也是受到時任兵部職方司郎中唐順之的啟發,從其所編“六編”中《武》獲得的靈感。
中國陣法自古便有,各種各樣的陣法多不勝數。
陣法之道許多都是共通的,所以,朱元璋能夠看得出來也不奇怪。
隻是朱辰不知道他的身份,所以才覺得奇怪。
不過在朱辰的眼裏,已經接受了這個老黃知識結構極其奇葩的設定,驚訝過後也沒有就此多說什麽,而是補充道:
“這一個由十一人的組成的鴛鴦陣乃是一個有機的集體,全靠各個士兵分工合作,很少有個人突出的機會,所以,招收來的兵員,都屬於淳樸可靠的青年農民,而“鴛鴦陣”的戰術,也是針對這些士兵的特點而設計的。”
“話又說迴到洪武時期,如果可以穿越到那會,讓朝廷能夠將這套陣法傳至地方州府縣衙,然地方的府兵操練此套陣法,甚至各村各鄉都組織青壯年都組織操練,這樣一來,從地方州府,到各村各鄉,都擁有能夠對付倭寇的隊伍,倭寇來一隊殺一隊,甚至朝廷還可以做出懸賞,殺倭寇可以獲得獎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到那個時候別說倭寇來侵擾了,恐怕都有人主動組織去獵殺倭寇隊伍。”
“如此一來,何愁倭寇不被扼殺在萌芽之中?”
“如果能在洪武時期就將倭寇扼殺在萌芽之中,日後又豈會再有嚴重的倭寇之患?”
聽罷朱辰的話,朱元璋深以為然的點頭。
頃刻。
朱元璋站了起來,想行禮又不知道合不合適,幹脆鄭重的道:“謝朱先生教以陣法,日後必有重謝!”
又是重謝?
朱辰其實是有些無語的。
畢竟這老黃連買書都沒錢,是拿畫來換的,能怎麽重謝?怕不是又拿那些贗品書畫來謝自己吧?
果然。
老黃又拿出了一幅字帖,署名竟是劉伯溫,說是想要將朱辰剛剛去找出來的那本《戚繼光:傑出的軍事家和抗倭名將》?給換迴去。
朱辰自然沒有拒絕,因為他已經習慣了,又是漫不經心的將字帖扔到書櫃裏。。
講完鴛鴦陣,天也已經黑了。
兩人互相道別之後,一前一後離開了書店。
不像上一次講王朝國運時候的戛然而止,這一次的朱元璋是滿意而歸,出了棲霞行宮,當即迴宮。
一邊迴宮,朱元璋一邊讓人去傳話。
令京師三品以上文武大臣,即刻到奉天殿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