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大受震撼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 作者:楚山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已是深秋,即將入冬。
每一年入冬都是大明朝廷最頭痛的時候,因為大明的冬天異常的寒冷,不少百姓因為沒有禦寒的物資而被活活凍死。
這個時候,各省報上來的折子都少不了這方麵的內容,每每看著這些內容,朱元璋都忍不住一陣愧疚。
他是苦寒出身,知道挨餓挨凍的滋味有多難受。
現在的他當然不用再挨餓挨凍了,但是在他的朱家天下裏,仍舊還有著不少和曾經的他一樣挨餓挨凍的百姓。
所以,在即將入冬的這個節點上,他很關心山西那邊的蜂窩煤做得怎麽樣了。
如果蜂窩煤真的運作好了,這個冬天也許就不會有那麽多百姓挨凍了。
另外,他也想看一看,那個用蒸汽抽排水的機器做得怎麽樣了,究竟是個什麽樣子?有沒有用?
總之,他要去山西看的東西很多。
沒有帶太多人,朱元璋和馬皇後帶了一些護衛便往山西安太堡而去。
朱標並沒有一起去。
因為上一次朱標向朱元璋表達了他的迷茫,朱元璋想想也是,自己其實是想讓他多休息,但看起來卻像是冷落了他,巨大的落差反而對他不好。
所以,朱元璋便讓他和徐達弄鋼鐵去了。
“隻要把鋼鐵弄出來,那大明就無敵了。”
抱著這樣的信念,朱標和徐達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鋼鐵產業中……
……
進入山西地界。
朱元璋和馬皇後明顯能夠感受到這個地方的富庶。
因為沒怎麽受到戰爭的影響,所以大明現在除去江南一帶外,就數這裏了。
不過朱元璋並沒有多做停留,他此行的目的地是安太堡。
還未到安太堡。
朱元璋便已經明顯感覺到有一些不一樣了。
最直觀的感受是官道顯然修得比別處要好,而且官道很忙碌,一輛輛拉貨的馬車在官道上飛馳。
煙塵滾滾,車馬飛奔,感覺每個人都很忙碌。
朱元璋喜歡這種忙碌的感覺,因為這意味著大家都在勞動,都在為大明添磚加瓦。
越靠近目的地,這種忙碌的感覺就越明顯。
而且在煤礦的附近,原本是一片荒蕪的地帶,這個時候已經漸漸有形成一個小鎮的趨勢。
茶樓酒肆,驛站旅舍,糖水小吃,甚至是青樓。
一應俱全。
不過現在還是相當冷清。
有了上一次去鬆江特區的經驗,朱元璋知道,一旦到了夜晚,這裏一定是熱鬧非凡。
穿過小鎮,就進入安太堡煤礦的區域。
聽說朱元璋要來,朱樉早早的就帶著人在礦區的門口等著。
有煤礦的技術骨幹,這些骨幹以當初朱元璋派給朱樉那幾個進士為主,也有從一線成長起來的工人。
還有地方政府官員以及富商。
這些富商都是在朱樉初來乍到時,通過合股的方式參與進來的。
一大幫子人,翹首以盼。
“父皇!”
朱元璋的車隊終於出現在眼前,朱樉連忙迎了上去。
馬車的門簾掀開,朱元璋帶著馬皇後出現在眾人麵前。
“見過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見過皇後,皇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眾人齊齊拜見。
“都起來吧。”
朱元璋大手一揮,引著馬皇後從容的下了馬車,不過當他把目光望向朱樉時,卻不由自主的怔了一下。
“老二,你咋這麽黑了?”
朱樉嘿嘿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
馬皇後上前,看著原本白白淨淨的樉兒變成了黑炭頭,不由得心疼道:“樉兒,這段時間辛苦了。”
“沒事的,母後。”朱樉倒是不以為意:“做大事不拘小節,就黑了一點而已,兒臣在這邊可是幹了大事,為百姓謀福祉,兒臣一點也不辛苦!”
“好,說得好,是咱的好兒子!”
朱元璋大手按在朱樉的肩頭,一臉欣慰的道:“走,帶咱去參觀一下你的礦區!”
說罷,朱元璋便要往礦區內走去。
不想這個時候朱樉卻是叫住了他:“父皇母後,等等。”
朱元璋停下腳步,扭頭看向朱樉:“怎麽了?”
隻見朱樉把兩頂帽子一樣的東西遞了上來:“把這個戴上。”
朱元璋皺眉,不解道:“這是啥呀?”
“安全帽啊!”
朱樉看著不解的朱元璋道:“父皇,您忘了?您之前讓人給兒臣捎來一本叫做《煤礦的安全管理》的書,兒臣現在是嚴格按照這上麵的來做,效果非常的好!”
“哦——”
朱元璋恍然,朱樉說的這書自然是在朱辰那裏拿的。
他從朱辰那裏拿了不少的書,不過大部分他都沒有看,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看,直接就丟給相關的人員了。
就像他把《平爐煉鋼法》丟給朱標和徐達一樣。
所以朱樉說的,他不懂要正常,可以預感得到,礦區裏的很多東西,恐怕自己都不懂。
戴上所謂的安全帽,朱元璋感覺有些不倫不類,不過他也沒有壞規矩,和馬皇後一起規規矩矩的戴好,然後再進入礦區。
礦區和他們想的果真不太一樣,並不是鬧哄哄亂糟糟的一片,而是井井有條,礦區道路又大平整,生產區和生活區分得很清楚。
而此時,生產區那邊的生產在熱火朝天的進行著。
朱元璋和馬皇後自然是第一時間察看生產情況。
來到煤礦開挖區前,兩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一個巨大的礦坑出現在他們的眼前,不過礦坑並非是無序的開挖,而是呈階梯狀向下開挖,下麵全是黑乎乎的煤炭,數千工人正在礦坑裏麵勞作。
浩大的工程。
開挖皇陵也比不上這個吧。
礦坑裏除了挖煤的工人,還有裝煤的工人,將挖出來的煤裝上一個個鬥車。
而這個鬥車則是讓朱元璋眼神再次亮起。
因為這不是常見的鬥車,而是裝在兩條軌道上,一輛接著一輛,最終牽引到礦坑外的一個磨盤,磨盤由幾頭牛馬拉動。
當牛馬拉動磨盤時,一輛輛鬥車就沿著軌道被拉出了礦坑外。
這個設計不可謂不精妙。
一旁的朱樉看了眼呆住的朱元璋,道:“這也是在您給的書上學來的,書上把這個叫做軌道車。”
朱元璋點頭,隨後問道:“那個蒸汽抽水機呢?”
“那個就是!”朱樉指了指前方。
朱元璋順著朱樉手指的方向看去,一瞬間傻眼了。
那個所謂的蒸汽抽水機有一個小房子那麽大,此刻正在運行當中,煙囪正噴著氣,而杠杆就像是一條巨大的手臂,一上一下有規律的不停的運動著,每一次上下都大量的水從水管中被抽出來……
就像是一個怪物一樣。
這個煤礦是朱元璋牽頭組建的,但是現在他發現,這裏麵的很多東西已經超出了他的認知,讓他大受震撼……
每一年入冬都是大明朝廷最頭痛的時候,因為大明的冬天異常的寒冷,不少百姓因為沒有禦寒的物資而被活活凍死。
這個時候,各省報上來的折子都少不了這方麵的內容,每每看著這些內容,朱元璋都忍不住一陣愧疚。
他是苦寒出身,知道挨餓挨凍的滋味有多難受。
現在的他當然不用再挨餓挨凍了,但是在他的朱家天下裏,仍舊還有著不少和曾經的他一樣挨餓挨凍的百姓。
所以,在即將入冬的這個節點上,他很關心山西那邊的蜂窩煤做得怎麽樣了。
如果蜂窩煤真的運作好了,這個冬天也許就不會有那麽多百姓挨凍了。
另外,他也想看一看,那個用蒸汽抽排水的機器做得怎麽樣了,究竟是個什麽樣子?有沒有用?
總之,他要去山西看的東西很多。
沒有帶太多人,朱元璋和馬皇後帶了一些護衛便往山西安太堡而去。
朱標並沒有一起去。
因為上一次朱標向朱元璋表達了他的迷茫,朱元璋想想也是,自己其實是想讓他多休息,但看起來卻像是冷落了他,巨大的落差反而對他不好。
所以,朱元璋便讓他和徐達弄鋼鐵去了。
“隻要把鋼鐵弄出來,那大明就無敵了。”
抱著這樣的信念,朱標和徐達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鋼鐵產業中……
……
進入山西地界。
朱元璋和馬皇後明顯能夠感受到這個地方的富庶。
因為沒怎麽受到戰爭的影響,所以大明現在除去江南一帶外,就數這裏了。
不過朱元璋並沒有多做停留,他此行的目的地是安太堡。
還未到安太堡。
朱元璋便已經明顯感覺到有一些不一樣了。
最直觀的感受是官道顯然修得比別處要好,而且官道很忙碌,一輛輛拉貨的馬車在官道上飛馳。
煙塵滾滾,車馬飛奔,感覺每個人都很忙碌。
朱元璋喜歡這種忙碌的感覺,因為這意味著大家都在勞動,都在為大明添磚加瓦。
越靠近目的地,這種忙碌的感覺就越明顯。
而且在煤礦的附近,原本是一片荒蕪的地帶,這個時候已經漸漸有形成一個小鎮的趨勢。
茶樓酒肆,驛站旅舍,糖水小吃,甚至是青樓。
一應俱全。
不過現在還是相當冷清。
有了上一次去鬆江特區的經驗,朱元璋知道,一旦到了夜晚,這裏一定是熱鬧非凡。
穿過小鎮,就進入安太堡煤礦的區域。
聽說朱元璋要來,朱樉早早的就帶著人在礦區的門口等著。
有煤礦的技術骨幹,這些骨幹以當初朱元璋派給朱樉那幾個進士為主,也有從一線成長起來的工人。
還有地方政府官員以及富商。
這些富商都是在朱樉初來乍到時,通過合股的方式參與進來的。
一大幫子人,翹首以盼。
“父皇!”
朱元璋的車隊終於出現在眼前,朱樉連忙迎了上去。
馬車的門簾掀開,朱元璋帶著馬皇後出現在眾人麵前。
“見過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見過皇後,皇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眾人齊齊拜見。
“都起來吧。”
朱元璋大手一揮,引著馬皇後從容的下了馬車,不過當他把目光望向朱樉時,卻不由自主的怔了一下。
“老二,你咋這麽黑了?”
朱樉嘿嘿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
馬皇後上前,看著原本白白淨淨的樉兒變成了黑炭頭,不由得心疼道:“樉兒,這段時間辛苦了。”
“沒事的,母後。”朱樉倒是不以為意:“做大事不拘小節,就黑了一點而已,兒臣在這邊可是幹了大事,為百姓謀福祉,兒臣一點也不辛苦!”
“好,說得好,是咱的好兒子!”
朱元璋大手按在朱樉的肩頭,一臉欣慰的道:“走,帶咱去參觀一下你的礦區!”
說罷,朱元璋便要往礦區內走去。
不想這個時候朱樉卻是叫住了他:“父皇母後,等等。”
朱元璋停下腳步,扭頭看向朱樉:“怎麽了?”
隻見朱樉把兩頂帽子一樣的東西遞了上來:“把這個戴上。”
朱元璋皺眉,不解道:“這是啥呀?”
“安全帽啊!”
朱樉看著不解的朱元璋道:“父皇,您忘了?您之前讓人給兒臣捎來一本叫做《煤礦的安全管理》的書,兒臣現在是嚴格按照這上麵的來做,效果非常的好!”
“哦——”
朱元璋恍然,朱樉說的這書自然是在朱辰那裏拿的。
他從朱辰那裏拿了不少的書,不過大部分他都沒有看,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看,直接就丟給相關的人員了。
就像他把《平爐煉鋼法》丟給朱標和徐達一樣。
所以朱樉說的,他不懂要正常,可以預感得到,礦區裏的很多東西,恐怕自己都不懂。
戴上所謂的安全帽,朱元璋感覺有些不倫不類,不過他也沒有壞規矩,和馬皇後一起規規矩矩的戴好,然後再進入礦區。
礦區和他們想的果真不太一樣,並不是鬧哄哄亂糟糟的一片,而是井井有條,礦區道路又大平整,生產區和生活區分得很清楚。
而此時,生產區那邊的生產在熱火朝天的進行著。
朱元璋和馬皇後自然是第一時間察看生產情況。
來到煤礦開挖區前,兩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一個巨大的礦坑出現在他們的眼前,不過礦坑並非是無序的開挖,而是呈階梯狀向下開挖,下麵全是黑乎乎的煤炭,數千工人正在礦坑裏麵勞作。
浩大的工程。
開挖皇陵也比不上這個吧。
礦坑裏除了挖煤的工人,還有裝煤的工人,將挖出來的煤裝上一個個鬥車。
而這個鬥車則是讓朱元璋眼神再次亮起。
因為這不是常見的鬥車,而是裝在兩條軌道上,一輛接著一輛,最終牽引到礦坑外的一個磨盤,磨盤由幾頭牛馬拉動。
當牛馬拉動磨盤時,一輛輛鬥車就沿著軌道被拉出了礦坑外。
這個設計不可謂不精妙。
一旁的朱樉看了眼呆住的朱元璋,道:“這也是在您給的書上學來的,書上把這個叫做軌道車。”
朱元璋點頭,隨後問道:“那個蒸汽抽水機呢?”
“那個就是!”朱樉指了指前方。
朱元璋順著朱樉手指的方向看去,一瞬間傻眼了。
那個所謂的蒸汽抽水機有一個小房子那麽大,此刻正在運行當中,煙囪正噴著氣,而杠杆就像是一條巨大的手臂,一上一下有規律的不停的運動著,每一次上下都大量的水從水管中被抽出來……
就像是一個怪物一樣。
這個煤礦是朱元璋牽頭組建的,但是現在他發現,這裏麵的很多東西已經超出了他的認知,讓他大受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