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


    縱使劉三吾博覽群書,也未曾聽說過這個東西。


    既然連聽都沒聽說過,皇上找他來操持?


    “皇上,這報紙……”劉三吾麵露難色。


    “你別慌。”


    朱元璋笑道:“報紙其實就是邸報,不過是麵對天下百姓的邸報。”


    麵向天下百姓的邸報?


    這麽一說,劉三吾就大致有些了解了。


    “可是,邸報主要是官府內部傳遞朝廷一些政令文書之類的文抄,現在公諸於眾好嗎?再者,公眾對這個感興趣嗎?”劉三吾直言不諱。


    “所以,這就是改名報紙的原因。”


    朱元璋笑道:“既然名字改了,形式當然也要改嘛,除了一部分咱們想要讓公眾看到的政令文書外,咱們還可以增加一些時事消息,或者寓教於樂的故事,又或者生產生活的知識,甚至可以是話本小說的連載,不拘泥於內容,主打一個百姓喜聞樂見。”


    “說白了,咱們做這個報紙的目的除了傳達咱們想要傳達給百姓們的思想,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傳授給民眾以生產生活的知識,你明白咱得意思嗎?”


    聽了朱元璋的話,劉三吾怔住了,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好一會。


    劉三吾才開口道:“皇上的意思是……開民智?”


    “嗯……”


    朱元璋想了一下,隨後深以為然的點頭:“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


    開民智這個詞其實是後世才會出現,但民智一詞古已有之,出自《韓非子·顯學》:“禹利天下,子產存鄭,皆以受謗,夫民智之不足用亦明矣。”


    朱元璋的意思就是開民智,所以劉三吾順勢就講了出來。


    細細一品。


    這個詞還用得挺貼切,這讓朱元璋頗感驚訝。


    而相比於朱元璋,劉三吾就更加驚訝了,嘴巴微張,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皇上此舉,還真是大膽!


    要知道,知識曾經一度是被壟斷的,世家大族的子弟才能輕易獲得閱讀的機會,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並以此為基礎獲取更多的資源。如此循環往複,才能讓世家子弟永遠站在社會的頂端。


    隨著印刷術的發展,人們閱讀的費用越來越低,還有科舉的興起,平民這才有了一絲翻身的機會。


    但仍舊很難。


    所謂寒門貴子,寒門指的是門第勢力較低的世家,也叫庶族,並非指貧民階級。


    貧民階層其實一點機會都沒有。


    現在皇上竟然向全民發行傳播知識的報紙,可以說是開曆朝曆代之先河,真正的給廣大底層百姓機會。


    而且用報紙這個方式,也簡直是絕了。


    讀書人的理想莫過於,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個理想確實隻是理想,又有哪個讀書人能夠做得到?


    但是現在,劉三吾感覺他真的有可能做到其中的一兩點,譬如為生民立命,譬如為往聖繼絕學。


    劉三吾心中一陣激動,深深拜下:“草民一定竭盡全力,不負皇上重托。”


    ……


    報紙一事,朱元璋交給劉三吾去主持,並且將那本《天工開物》一並交給了他。


    劉三吾看到《天工開物》的時候,驚為天人。


    他不知道皇上上哪搞來的這本著作,但是這本著作的內容全都是十分實用的知識,有不少知識都是他不曾知道的,將這些知識通過報紙的形式傳播至民間,這是真正的造福於民。


    劉三吾對報紙一事異常的重視和認真。


    剛一接手通政司,便帶領著通政司一眾大小官員投入到大明第一份報紙的製作當中……


    ……


    而煤炭那邊也有了眉目。


    朱樉給朝廷傳迴了一道文書,詳細講述了他到山西安太堡之後的的情況。


    按照朱元璋的交代,朱樉到了安太堡之後,便聯係了當地的地主鄉紳以及富商,向他們展示了蜂窩煤的妙用,毫無疑問的,那些地主鄉紳以及富商垂涎不已,隨後朱樉順理成章的提出股份製合作的方式。


    雖然隻帶了五十萬兩銀子的啟動資金去,但是有了股份製合作的模式,一點也不差錢。


    有了充足的資金,一切就都好辦了。


    山西,是大明重要的人口和納稅大省,因為這裏受到改朝換代戰亂影響最小,加上這些年正好風調雨順,所以這裏成了元末明初最為富庶的地方之一,而且在改朝換代的時候,聽說這裏富庶且不受戰亂之苦,大量的百姓湧入這裏,所以,現在的山西已經是人滿為患了,這才有了後來的明初大移民。


    人口多,有好處也有壞處,對於朱樉想要發展的煤炭產業而言是有大好處的,因為勞動力充足。


    充足的資金,充足的勞動力,朱樉的安太堡露天煤礦一下子就做起來了。


    而且進展非常的快。


    經過了一開始的開荒建廠之後,很快便進入了大規模開采的階段,開采出來的煤炭進行分類之後做成蜂窩煤。


    現在蜂窩煤已經有了一定的儲量,隻等著天冷開賣。


    朱元璋看得開心。


    不過朱樉在最後提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隨著煤礦的挖深,礦井裏出現了地下水,開挖前或者開挖的過程中經常要抽水,因為這個影響了開挖的效率。


    朱樉也就提了一句,並沒有深入去說,朱元璋也沒有太在意,在他看來,做事業沒有什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碰到大大小小的問題。


    在這之後並沒有多久,又傳來了一個讓朱元璋大喜過望的消息。


    那就是朱棡和葉伯巨那邊傳來消息說,他們按照朱元璋給的圖紙,找了民間有名的工匠,從打造精鋼開始,一點一點的,終於將燧發槍給做出來了。


    “走,去校場試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山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山孤並收藏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