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一段時間沒有來書店了。


    朱辰也沒有奇怪。


    畢竟自己之前給的東西有點多,紅薯,蜂窩煤,還有之前的紡織,確實是需要不少時間去消化。


    朱元璋他們不來的這段時間,顧敏倒是偶爾會來。


    不過她並沒有再問起那些書畫古玩的事,而是很安靜的看書,她真的是來看書的,偶爾跟朱辰聊上兩句。


    一來二去,兩人也算是熟悉了。


    不得不說,科考隊的博士後知識還是很廣博的,朱辰也經常向她請教。


    現在天氣已經轉冷,今天外麵還下了雪。


    店門驀然打開了。


    “請進。”


    朱辰招唿了一聲,抬頭一看,不是顧敏,竟是朱元璋,而且這一次劉基也來了。


    “是老……老黃啊,來來來,坐。”


    朱辰把三人請進屋,然後去泡了一壺熱茶,然後來到書桌前坐下。


    外麵很冷,而屋內卻是暖烘烘的。


    “怎麽這麽久沒來,是很忙嗎?”


    “啊……對,確實是挺忙的,早就想過來了,一直抽不到時間。”


    朱元璋說的倒也不是場麵話。


    這段時間裏,劉基忙特區,朱標忙賑災,而他則是忙於朝中各種事務以及蜂窩煤。


    朱辰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那今日過來,是看書,還是有什麽事嗎?”


    “確實是有些問題想要跟朱先生請教一下。”朱元璋並沒有避諱什麽,開門見山。


    “但說無妨。”


    朱辰雲淡風輕的開口,這在朱標和劉基看來頗有幾分世外高人的味道。


    之前他們對朱辰還將信將疑。


    但是經過了這半年多的接觸,特別是各自去完成特區和賑災的工作之後,他們對朱辰已經幾乎是完全信任。


    隻是他們一直疑惑,這個學識廣博充滿奇思妙想的年輕人究竟從何而來?


    他們也問過朱元璋,不過朱元璋的迴答更像是搪塞。


    這時,隻聽朱元璋道:“朱先生,是這樣的,你說咱們如果真的在大明開辟出一個特區來專門搞紡織,現在地主鄉紳和佃農也都開始參與進來了,紡織產業也開始鋪展開來,可是棉花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你上次說的殖民,恐怕也沒有那麽容易做到,那麽現在紡織的攤子鋪得越大,到時候一旦出現棉荒問題豈不是越嚴重?”


    朱辰聽罷,陷入了沉默。


    確實。


    現在就讓大明去殖民有些過於理想化了。


    朱元璋能夠按照他的想法去成立一個特區,已經是非常大的改變了,如果不是朱元璋看了他大明以及後世的曆史,有了壯士斷腕般的決心,你就算是說得天花亂墜,朱元璋也不見得會做出這麽大的改變。


    沉思了好一會。


    朱辰問道:“現在的合作方式是怎麽樣的?”


    朱元璋看向劉基。


    朱辰大概猜到,朱元璋應該是派劉基去主持特區的相關事宜了。


    劉基迴道:“和之前的差不多,還是由朝廷提供紡紗機和織布機,不過現在是把機器交給地主鄉紳,讓他們去組織生產,然後生產出來的布再由朝廷迴收,然後統一分配給各大布行銷售。”


    朱辰點了點頭。


    這樣的合作方式聽起來還算是合理,但卻不是最優的合作方式。


    “朝廷出機,並且負責銷售,朝廷雖然能夠從其中獲取一部分的利益,但其實承擔了主要的風險。”


    “一旦出現棉荒,那些地主鄉紳還有織戶們大不了就不生產了,反正他們的機器也不要錢,直接迴歸老本行,繼續種地。”


    “但是朝廷不行,朝廷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推動這件事情的發展,如果戛然而止,那麽將會蒙受相當大的損失,更重要的是信心上的打擊,以後再想要推動這件事的發展就難上加難了。”


    這話讓朱元璋三人深以為然的點頭。


    變革從來都是困難重重,一個問題解決不好,可能就前功盡棄。


    曆史上,很多改革都是這樣無疾而終。


    朱標這個時候開口道:“那如果朝廷從明年開始,勒令百姓多種棉花,是不是可以解決棉荒的問題?”


    朱辰道:“你是說改稻為棉嗎?”


    改稻為棉?


    這個詞語用得倒是很貼切。


    朱標一怔,點了點頭。


    朱辰道:“改稻為棉定然能夠增加棉花的產出,一定程度上解決棉荒的問題,而且百姓改種棉花,收入也會相應的增加,但如此一來,存在的問題也不少。”


    朱元璋三人麵色凝重,側耳傾聽。


    朱辰繼續道:“首先,民以食為天,按照大明現如今的生產力,土地裏產出的糧食也就剛剛夠解決溫飽,如果再進一步壓榨糧食的種植空間,恐怕到時候棉荒解決了,糧荒又來了,糧荒可比棉荒要恐怖得多。”


    “其次,因為種植棉花牽扯到更多的利益問題,大地主豪紳、特權貴族,通過各種手段兼顧大量土地,這將會加速土地兼並,讓底層百姓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榨。”


    “最後,地方官員為了推行朝廷的政策並從中牟利,無所不用其極,甚至會出現惡意損毀農田,逼迫百姓改稻為棉,根本不去管百姓的死活,也不考慮失去土地的百姓將來怎麽活,這會使得一項初衷原本是好的政策,最後變成一項禍國殃民的政策。”


    朱標聽罷,不禁露出了驚恐的表情。


    事實上,朱辰說的在曆史上都有發生過。


    一個是“改稻為桑”,一個是“圈地運動”,無論是哪一項,都讓無數的底層百姓遭受苦難,甚至滅頂之災。


    朱元璋止不住的點頭。


    不說後麵兩點,光是第一點,他就不可能去推行改稻為棉。


    “那怎麽辦?”


    朱元璋皺著眉頭看向朱辰。


    改良了紡紗機和織布機,剛剛嚐到了一些甜頭,現在卻麵臨更加嚴重的問題,一旦出現棉荒,一切都將作廢。


    而對於出海,朝廷似乎也還沒有做好準備。


    朱辰迴道:“我覺得還是要從合作方式上入手,將風險分擔出去。”


    “分擔出去?”朱元璋三人一臉不解。


    “嗯。”


    朱辰點了點頭:“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樣一種合作方式,就是股份製合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山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山孤並收藏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