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皇上,臣剛剛算過了,一個熟練工人一天能產三匹半的布,每匹布兩百文,一個工人一天的產出總共是七百文,除去工錢五十文,棉紡的原料錢一百七十五文,也就是說,一個工人一天能創造四百七十五文錢的收益。”


    “一百個工人一天就是四萬七千五百文錢,也就是四十七兩半銀子,那麽一個月就是一千四百二十五兩。”


    “再刨去其他七七八八的費用,一個月一千三百多兩,基本上是沒有錯的。”


    “當然,這其中還沒有包含織布機的成本,以及……臣的工錢。”


    對於劉基的算數,朱元璋沒有仔細去核對,也沒有那個必要。


    冷靜下來想想,這也正常。


    改良過的織布機把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三到四倍,而且還組建了一個一百人的廠子,這就相當於整合了一百個效率提高了三四倍的手工作坊


    而且生產出來的布占據了布幅大價格低的優勢,完全不愁銷量,基本上是產多少銷多少。


    朱元璋這邊自然是賺得盆滿缽滿,而那些靠織布為生的小手工作坊就慘了。


    在京師,有許多這樣的小手工作坊,他們以家庭為單位,依靠每日辛勞織布買布為生,一天織一匹布能賺個一百多文錢,勉強養活一家子。


    但是,自從城南的織布廠出現以後,他們的生活一下子遭到了滅頂之災。


    因為他們的布完全賣不出去了。


    即便是降到和城南布廠一樣的價格,也是幾乎沒有銷量,因為城南布廠產出的布質量不比他們的差,關鍵的是他們的布幅大,布幅大就意味著布料有更大的裁剪空間,所以,一樣的價錢,百姓們當然會選擇更好的。


    再繼續往下降價的話,他們就幾乎沒有什麽利潤空間了。


    所以,這一個月以來,對於那些小手工作坊簡直就是噩夢般的一個月。


    有好些人家裏已經開始揭不開鍋,生產也不是,不生產也不是,想要轉行也沒有那麽容易,看著家裏嗷嗷待哺的一家老小,他們隻能唉聲歎氣,默默流淚。


    但是,他們都隻是最底層的百姓,幾乎沒有人在意他們,也不會有人為他們發聲。


    就算想要報官也沒法報,畢竟人家城南布廠也沒有違規,沒有犯法。


    但是,他們還要活下去,想要活下去,唯有自救。


    於是,京師的小手工作坊主們聚集到了一起,設法自救。


    “幹他奶奶的,那城南布場到底什麽來頭?這是要斷了我們的活路啊!”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咱們沒活路了,也不能讓他好過!”


    “不錯,咱們一起去把他娘的什麽城南布廠給砸了!”


    “大家冷靜一下,砸了有什麽用?人家開那麽大廠子,養那麽多人,很顯然是有背景的,況且人家反手一個告官,咱們通通都得進去,到時候更麻煩!”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說怎麽辦?總不能活活餓死吧?”


    “上次學子們鬧事,就是當街攔住官員喊冤,可惜我們不像那些學子,沒有人會在意我們的死活。”


    “我聽聞劉基劉大人關心民間疾苦,為民請命,我們何不去找一下劉大人?”


    “劉大人是有學問之人,總比我們這些莽漢要強得多!”


    “對,找劉大人,讓劉大人為我等做主!”


    一群人唿啦啦的來到劉府。


    劉基有些丈二摸不著頭腦,但也不端著,接見了一眾小手工作坊主。


    “劉大人,您可要為我等做主啊……”


    當聽了一眾小作坊主的訴求後,劉基整個人當場傻了。


    那個小作坊主們口中十惡不赦的奸商不就是他自己嗎?


    劉基有些懊惱。


    對於這樣的結果,他早該想到的。


    但是這一個月時間裏,劉基忙前忙後,再加上超乎想象的巨額利潤讓他都忍不住有些頭腦發熱,暈暈乎乎的了。


    所以,他當時一心隻想著賺錢,哪裏想到竟影響了整個京師幾乎所有的紡織戶,甚至斷了他們的活路。


    “你們放心,我一定給你們一個交代!”


    劉基安撫一眾小作坊主。


    作坊主們也沒有想到會這麽輕易就得到劉基的承諾,當即歡欣鼓舞,連聲道謝,隨後便散去,迴家等待消息。


    劉基也不敢耽擱,因為這關乎了京師所有織戶的生計,多耽擱一時,他們的苦難就會多上一重。


    皇宮。


    朱元璋聽罷劉基和朱標的匯報,也是一臉愕然。


    “怎麽會這樣?”


    城南織布廠的出現,已經悄然間對整個京師的織布市場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原本他想著看一看這枚飛梭是怎麽改變世界的,前麵一個月賺了一千多兩銀子,確實讓他挺驚訝的。


    這個錢對於個人而言自然是一個大數目,但對於朝廷而言,仍舊是杯水車薪,不痛不癢,朱元璋驚訝過後也沒有太在意。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個小織布廠,它不過是百姓有了更便宜的布,不過是賺了些錢,直到整個京師的織戶都受到影響。


    合著他賺的這一千多兩銀子,是把整個京師織戶的錢都給賺過來了呀。


    這完全是得不償失啊。


    他和他的大明不缺這一千多兩銀子,但是那些織戶可就不一樣了,這對於他們而言,完全是摧毀式的打擊呀。


    改變?


    那麽這就是朱辰說的改變嗎?


    可是……


    這可不是什麽好的改變啊。


    原本生活平靜的織戶,因為這個改變而遭到了無妄之災,如果任由發展下去,還不知道怎麽樣呢。


    用朱辰教給的知識分析。


    改良了織布機,提高了三四倍的生產效率,這是生產力的提高。


    可是這生產力的提高,好像並不是好事。


    為什麽會這樣?


    朱元璋想不明白,這和朱辰說的好像不一樣啊。


    “走,隨咱一起去棲霞行宮看一下。”


    “是。”


    朱元璋讓人備好馬車,帶著劉基和朱標便往棲霞行宮而去。


    朱元璋當然是去書店找朱辰,心中無數的疑問,想要問一個明白。


    估摸著一個多月過去,朱辰也應該迴來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山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山孤並收藏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