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科舉分明經和進士兩科,另外,明經科與進士科還有明顯的區別,兩科雖然都有考效策論,但明經科的題目會簡單一些。明經科主要考效的是背誦、對經典的熟練程度,知識麵廣度,其對文學才能得要求並不是特別高,為勤勉者。


    進士科則不但要考效學子對經典文學的熟悉,還要考察文學才能,比如詩詞歌賦等水平,以及對國家政策的深刻理解等。


    通常由明經科上岸的進士會成為地方官員的預備選,而由進士科上岸的進士則會有一部分留京備選任職,或則未來數年之後進入王朝的權力中心。


    唐朝共一千五百七七個郡縣,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學子並沒有條件參加縣學,且無山長對明經和進士科進行指導,這樣也導致了許多學子並不熟悉科舉製度以及很多規製上的限製。直到唐初時,為了避免這一現象,太宗皇帝親自下令地方郡縣每逢春闈前必請當地書院山長對明經科和進士科進行公開授課。


    此舉曾很大程度上幫助了各地方郡縣的學子了解科舉製度,但因大唐幅員遼闊,很多地方還是未能惠及,後又因各地方書院山長資質參差不齊,所授內容有所限製。一般在京畿等要地經常會請一些當世大儒進行宣講,但地處偏遠的蜀地等卻很少有當世大儒會來此處,或是願意公開授課。


    像燕公這樣的明經科大儒願意公開授課的情況實屬不可多得,因此當燕公將要在明年春闈之前公開授課的消息一傳出來,整個益州城的學子圈便沸騰起來,打從昨日傍晚便陸陸續續有周圍郡縣的學子陸陸續續趕往廣濟門。


    什邡等人下了車,便見廣濟門前人山人海,盛況空前。


    石博和幾個臉熟的學子早就帶著什邡送去的一百多萬枚大錢兒在路邊搭設的棚戶下等候,見他們過來,石博提著的心終於緩緩落下。


    他端起茶杯狠狠灌了一口,摸了一把額頭的汗,幾步迎了上來,沒好氣兒的說:“怎來的如此晚?再過一會,燕公便要開講了。”


    什邡瞄了一眼棚戶邊停著的兩輛馬車,以及講馬車圍得嚴嚴實實的學子們,心中不免好笑,說道:“待會兒還要勞煩各位學子了。”


    這時,林山和方正也駕著馬車朝這邊過來,車板上擺著幾口紅木箱子,是昨晚收來的貨款。


    石博嘴角微抽,順著她的視線看了一眼林山和方正的馬車,訕訕地說:“聞娘子好謀算。”


    什邡但笑不語,讓一旁的紅嶺和覃東平把車廂裏準備的一些糕點朝食拿出來,對石博說:“幾位公子受累了,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


    石博看著紅嶺和覃東平擺了一桌子的食盒,打開來,裏麵的糕點還冒著熱氣兒,憋了一晚的氣兒到底還是散了個七七八八。他抖了抖袖擺上冷風吹落的雪片子,招唿身後的同窗過來。


    一百多萬枚大錢兒全在書院放著,他們是真真一眼都不敢錯開。


    到辰時中,已經年到古稀的燕公在弟子的攙扶下緩緩走上廣濟門前的高台。高台下頓時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齊齊看向這位胸懷天下的當世大儒。


    燕公的宣講生動且滿含對明經的獨特見解,其中最為精煉的還是燕公對科舉製度的詳細解讀,以及其中各種規製的應對,這無異於給明年初即將參加春闈的學子們一記強心劑,使得他們在科考時能跟如魚得水地應對各種狀況。


    在科考中,學識的累積固然重要,但在考場麵對題目的應對發揮,以及心態更能決定最終名次。


    燕公雖然年歲已大,但仍舊寒風中足足站了一個時辰,從明經科講到進士科,所涵蓋內容絕非益州城內任何一個書院與山長所能授予,台下學子們亦是聽的目不轉睛,即便腳下已經凍得麻木無覺,也未敢撼動半分。


    燕公在弟子的攙扶下走到台前,一雙滿是風霜的眸裏外溢著對所有學子們的期許,雙手高舉與胸前,做學士禮:“聖上開科舉,意欲選拔天下人才,入朝為官,為的是為天下百姓謀福,為聖上盡忠,望各位學子此後能謹記於心,切勿忘了初心。”


    “學生謹記!”


    “學生謹記!”


    ……台下傳來此起彼伏的高昂應聲,情狀之感人,便是什邡都忍不住對高台上的這位老者充滿了深深的敬意。


    “諸位,今日老朽有幸能在此為廣大學子們傳授些許經驗,實乃幸事。在此,老朽也賣個臉皮,請一位小友上來說幾句。”燕公迴頭看向高台邊的林昇,朝他招了招手,“昇哥兒,來。”


    林昇走上前,燕公拍拍他的肩膀:“接下來的事,能處理好麽?”


    林昇感激地點頭說:“燕公辛苦了!我和林家都準備好了。”


    燕公滿意地笑笑,這位老者已經在寒風中凍了一個多時辰,下垮的嘴角微微泛著青紫。林昇心中不落忍,若非林家出了這麽大的事,又何故請燕公出來?於是說道:“是晚輩連累燕公,稍後會去請罪。”


    燕公不欲多說,示意弟子扶著他下了高台。


    這時,台下突然傳來一陣騷動,有人站出人群,不懷好意地指著高台上的林昇說:“燕公本是大家清流,如今能在廣濟門公開授課卻是天下第一等的好事,隻是燕公何故要與無良商賈勾結,難道是得了什麽好處?”


    此話一出,無異於油鍋裏倒入了沸水,近些日子林家紙坊劣質黃麻紙一事早在坊間鬧得沸沸揚揚,如今牽連到燕公,台下的學子們頓時議論紛紛。


    燕公身旁的弟子早不願燕公出麵,怕他一世英名毀於市儈,此時聽人質問,登時臉色一黑,側目狠狠瞪著林昇。


    林昇看也沒看提問的人,跟燕公弟子一起將燕公扶下台子,然後再返迴台上。林昇看向台下黑壓壓一片躁動的學子們,想到方才在馬車裏,什邡同他說的話,煩躁的心一點點平靜下來。


    林家在益州經營多年,看似樹大根深,實則生意一年不如一年,各個紙坊在周武時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來,市麵上不乏可以與林家黃麻紙媲美的麻紙。如今林家黃麻紙爆出質量問題,更是讓林家黃麻紙的聲譽直線下降,其他各家紙坊一定會逐漸推出更好的麻紙搶占林家黃麻紙的市場。


    生意場上瞬息萬變,稍有不慎便會成為別人的踏腳石。


    林昇心中唏噓,揚聲說道:“諸位學子,在下林昇,是林家紙坊的負責人。今日借燕公授課,鬥膽打擾各位一二。近兩月來,由於林家紙坊的審查製度出現問題,導致一大批質量參差不齊的黃麻紙流入市場,對廣大學子和買家長成了巨大的不便,為此,我僅代表林家對各位表示歉意。”


    “說風涼話有誰不會?林家怕不是店大欺客?”


    “是,難怪我覺得最近的黃麻紙紙質粗糙,原來真的是以次充好!”


    “嗬!奸商!”


    “奸商!”


    台下有人叫囂,其他人亦紛紛附和。林昇目光一一掃過台下眾人,沉聲繼續說:“眾位稍安勿躁,今日我能站在這裏,就是為了解決這件事的。”


    一開始叫囂的男子突然站到人前,一臉假笑地問:“你待如何解決?”


    林昇垂眸與他直視,一字一句地說:“林氏紙坊將以兩倍的價格全麵召迴兩個月內所有賣出的黃麻紙,若有所用者,可憑用過的黃麻紙來兌換。除此之外……”林昇微頓,目光望向人群外棚戶裏的什邡,“凡是召迴的黃麻紙均會免費供給益州所有家境貧寒的學子,於此同時,從今日起,林家每賣出一張黃麻紙便捐款一文,並承諾年起之前開設一家免束修私塾,並且每月由燕公門下弟子輪流授課,以此鼓勵更多學子參加科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紙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兩並收藏大紙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