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之後的日子裏,唐鶴無數次想要帶妹妹走出唐家,逃離這個被謊言編織得密不透風、空氣中都彌漫著壓抑與嘲諷的地方。
然而,現實卻如同無形的枷鎖,緊緊纏繞著他們的腳踝,每一步都沉重得幾乎無法前行。
妹妹弱不禁風的身體,竟成了他們逃離這座黑色牢籠的最大阻礙。
她的每一聲咳嗽、每一次喘息,都像是一道無形的銅牆鐵壁,將唐鶴心中的希望之火一點點熄滅,將他們牢牢地囚禁在這個看似華麗,實則冷酷的牢籠之中。
唐鶴在夜深人靜時,常常獨自坐在昏暗的房間裏,凝視著窗外那片不屬於他們的星空,心中充滿了無盡的絕望與掙紮。
父親的驟然離世,如同晴天霹靂,給了他和妹妹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
他們的世界,在那一刻轟然崩塌,心中滿是難以言喻的悲痛與無助。
更讓他們心如刀絞的是,從那些平日裏對他們冷眼旁觀的下人口中,他們得知了一個更加殘忍的消息——他們娘親的屍身,竟在父親去世後,被無情地從棺槨中扒出來,扔去了荒涼淒清的亂葬崗,任由風雨侵蝕,野狗啃食。
而他們兄妹倆,在父親離世、娘親遭遇拋屍的雙重打擊下,竟又被唐家心懷叵測的人冠上了“氣死父親,氣瘋主母”的罪名。
更有甚者,下人們不僅對他們冷眼相待,更是肆無忌憚地譏諷嘲笑,說他們妄想山雞變鳳凰,言辭之間滿是鄙夷與不屑。
就連每日端來的飯菜,也都是些殘羹冷炙,難以下咽。
這些冷漠與嘲諷,如同寒風中的利刃,一刀刀割在他們的心上,讓他們的處境更加艱難,心靈也飽受摧殘。
妹妹從小便在父母與他無微不至的疼愛與嗬護下長大,如同溫室中的花朵,未曾經曆過一絲風雨。
如今驟逢巨變,又遭受了下人的冷言冷語與苛刻待遇,她驚怒交加,脆弱的心髒承受不住這突如其來的打擊,竟引發了心疾,臉色蒼白如紙,氣息奄奄一息,差點就此香消玉殞。
唐鶴見狀,心如刀絞。
他雙目赤紅,不顧一切地衝出房間,直奔唐夫人的院子。
此時的唐夫人,已陷入深深的瘋魔之中。
而他那個同父異母的兄長——唐大公子,這些年在唐夫人的教導下,對他們深惡痛絕,也認為他與他母親的不幸,都是唐鶴的娘親無恥勾引了他的父親造成的。
妹妹危在旦夕,形勢比人強。
唐鶴不顧下人的阻攔,一口氣衝到唐夫人的院子,跪在他們麵前,聲淚俱下,懇求他們救救他妹妹。
他發誓,隻要妹妹這次能平安無事,他們兄妹倆即刻離開唐家,此生此世,永不踏入唐家半步,也絕不再與唐家有任何瓜葛。
但,他將事情想得太過於簡單了。
他滿心以為,隻要自己帶妹妹離開,便能化解與唐家的矛盾。
然而,現實卻遠比他想象中更為複雜和棘手。
唐夫人原先之所以答應他父親,讓他們記入唐家祖譜,其實隻不過是出於一時的權宜之計。
她費盡心機地將他們誑騙迴來,其真正的用意,是要將他們置於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這樣才能方便她隨時隨地地搓磨他們,讓他們在她的掌控之中生不如死。
哪知,父親剛踏入家門,還未及歇息,便要鄭重其事地召集家中長輩,商議要給他們已故的娘親,以平妻之禮隆重安葬。
聽聞此言,唐夫人頓時火冒三丈,心中怒火如熊熊烈焰般燃燒,難以平息。
她覺得,他父親的行為,如同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她的臉上,讓她這些年來的付出,仿佛成了一個荒誕不經的笑話!
而父親雙眼噴火,怒叱她言而無信,明明原先兩人已經商議好的事情,她竟在轉瞬之間就變卦,翻臉無情,將之前的承諾視作兒戲。
唐夫人聽著這些如利刃般刺心的責備,心中悲憤交加。
她反唇相譏道:“若你果真重諾守信,哪裏還會有那賤人出現,更不會有那兩個賤種的存在,來玷汙我唐家的門楣!”
在二人激烈的爭執中,突然,父親怒極攻心,身子猛地一顫,向後仰倒,重重地摔在地上,竟然就此一命嗚唿!
這一幕驚得唐夫人手足發麻,全身如遭電擊,好似晴天霹靂,當頭砸下,讓她瞬間陷入了極度的驚愕與悔恨之中。
唐夫人雙眼瞪得極大,好似難以理解眼前這極為荒謬的一幕。
她瘋狂搖頭,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卻遲遲未能落下,隻是倔強地在眼眶中徘徊。
唐夫人不能接受,那個曾經與她花前月下,共賞繁星,體貼入微,溫柔似水的夫君,如今卻因為輕飄飄一句“失憶”,就如同陌路一般,變成了另一個女人的依靠,與其他女人有了兒女。
更為了那個女人的身後事,與他們那兩個賤種,與她據理力爭,毫不退讓,仿佛昔日的柔情與誓言都已隨風消散。
更有甚者,他就這樣突然離世,決絕地離她而去,沒有留下任何迴轉的餘地。
這份突如其來的打擊,如同千斤巨石壓在心頭,讓她痛不欲生,幾乎要窒息。
她無法接受這殘酷的現實,瞬間陷入了瘋魔的狀態。
口中喃喃自語,不斷迴憶著往日的甜蜜與歡笑,仿佛要抓住那些飄渺的過往,不讓它隨風而逝,不讓那份美好被現實的殘酷所吞噬。
已經徹底瘋魔的唐夫人,固執地認定是他們兄妹和他們的娘親破壞了他們一家的和諧幸福生活,因此強硬要求他們留在唐家贖罪,說什麽都不肯放他們離開。
妹妹本就脆弱的心髒,受此巨大的精神刺激,這些年好不容易通過藥物與悉心照料穩定下來的心疾,竟開始一天天惡化。
嚴重的時候,她虛弱得連床都下不了,稍微起來多走幾步就會感到天旋地轉,甚至直接暈倒在地。
這樣的情況,他若再執意帶妹妹離開,無視妹妹的身體狀況與唐家的阻撓,那與他直接殺死妹妹又有何區別?
妹妹的身體狀態,根本經不起任何的風波與折騰。
然而,唐家的下人們對他們的態度卻越發冷漠。
那白眼幾乎要翻上了天,端來的飯菜也一天比一天差,從最初的粗茶淡飯,到後來的難以下咽,有些已明顯能聞到刺鼻的餿味,讓人難以入口。
他強忍著心中的憤懣與無奈,低聲下氣地請求下人,看在妹妹病弱得連起身都困難的份上,能否給一碗溫熱點的白粥?
那個負責看管他們的婆子,卻像是聽到了什麽好笑的事情,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神中滿是鄙夷與不屑。
她斜睨了他一眼,用尖酸刻薄的聲音對他說:“你一個氣死自己父親,氣瘋當家主母的外室子,能在這唐家有一口飯吃,就不錯了,還敢在這裏挑三撿四,要求這要求那的,你哪來的臉麵?”
唐鶴:“……”
天地良心,父親去世之時,他們兄妹被帶到唐家最偏僻的院子,與主屋相隔甚遠,那日進唐家後,父親說與唐夫人商議認親和他們娘親葬禮之事,此後就再未見麵。
第二日淩晨傳來父親死訊。
試問,他們又非神仙,如何能隔空氣死父親、氣瘋唐夫人?
他若真有這等能耐,早就帶著妹妹遠走高飛,何必留在這狼窩之中,受這等冤屈與窩囊氣!
想當初,若不是父親執念甚深,一心想要將他們娘親的靈位葬入唐家祖墳,好讓她在九泉之下也能安息,他們兄妹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跟著父親迴到這個充滿冷漠與算計的虎狼窩裏來的。
但妹妹的病,已然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再拖下去,隻怕會有生命危險。
無奈之下,他隻得硬著頭皮,找到了唐大公子——他那同父異母、對他冷眼相待的兄長,忍辱負重地與他談了一筆交易。
唐大公子是個標準的生意人,向來精於算計,從不做虧本的買賣。
在聽聞他的提議後,見識了他的手藝,唐大公子很快在心中算了一筆賬,答應了他的條件。
此後,唐大公子不僅派人照顧他妹妹,安排了舒適的住處,還特意請來了城裏最有名望的郎中,給妹妹細心治病。
而他,則作為交換,將一身烤鴨的絕技貢獻出來,為唐大公子的知味樓,增添了一道最具特色的招牌菜。
就這樣,隨著他獨家秘製的烤鴨在知味樓大放異彩,那酥脆的皮、鮮嫩的肉,搭配上獨特的香料與他精純嫻熟的片鴨技術,引得無數食客慕名而來,知味樓的名聲越來越響亮,生意也日益紅火,幾乎每日都是座無虛席。
而他,在繁忙的烤鴨製作中,也不忘初心,一邊精心炙烤著每一隻烤鴨,確保每一口鴨肉都能讓顧客迴味無窮;一邊暗自留意著樓裏的各種消息,耳朵時刻豎立著,生怕錯過任何一絲可能有關於醫術高明郎中的線索,期盼著能找到更好的治療方法,徹底根治妹妹的病。
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兩年多來的堅持與努力,終於迎來了轉機。
昨天,一位自京城來的客商,在知味樓用餐之際,不經意間泄露了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京城左都禦史林府,近期研製出了一種舉世罕見的神奇藥劑。
據說,此藥能包治世間百病,一旦服用,藥到病除,甚至有著活死人、肉白骨的神奇功效。
還說那藥被林禦史敬獻給了聖上,聖上服用後龍顏大悅,高興之下,慷慨地給林禦史的掌上明珠,賜了個縣君爵位,以示嘉獎。
那人說得有鼻子有眼,信誓旦旦,好似他親眼見證了那一幕。
唐鶴一聽,內心不由自主地湧起一陣激動,再也坐不住了。
這,或許是救治妹妹的唯一機會。
這兩日,妹妹的身子骨每況愈下,已到了強弩之末,氣息微弱得仿佛隨時都會消散。
唐鶴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卻束手無策,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妹妹的生命之火逐漸黯淡。
前日大夫看診時,沉痛地對他說:“若無奇遇,令妹恐怕再拖不過七日。”
這一斷言,如同晴天霹靂,讓唐鶴的心瞬間沉到了穀底。
唐鶴這些日子,本就對妹妹的病心急如焚,夜不能寐,日不能安。
這會兒突然有了這麽個轉機,仿佛黑暗中閃現的一絲曙光,讓他看到了希望。
他暗自發誓,無論如何也要抓住這個機會,為妹妹爭取到那一線生機。
唐鶴專程前往唐大公子的住處,兩人關起門來,壓低聲音嘀咕了半天。
經過一番深入的交談與協商,唐鶴終於達成了目的。
最後,他不僅成功從唐家帶走了病重的妹妹,還意外地獲得了一匹健壯的快馬作為附贈,以便他能更快地趕路,為求藥爭取更多的時間。
本來,唐鶴是想用馬車來載妹妹的,這樣或許能讓她舒服些。
可是,大夫卻搖了搖頭,語重心長地勸道:“你妹妹如今這身子骨,騎馬與坐馬車,所受的顛簸和罪其實是差不多的。馬車雖穩,但速度卻慢,萬一在路上耽誤了時間,那可就得不償失了。還不如騎馬,雖然辛苦些,但好歹還能快點兒,到京城後,時間也充裕一點,好為令妹尋求那神藥。”
唐鶴聽後,覺得大夫說得在理。
他又不認識左都禦史,到了京城還得找門路,這一來二去的,不得花時間嗎?
時間對於妹妹來說,可是比什麽都寶貴。
唐鶴已被妹妹日益惡化的身體狀況逼得走投無路,心急如焚之下,完全失去了平常的判斷。
一聽大夫所言有理,他再也顧不得許多,當即決定直接騎馬帶妹妹去求藥。
也顧不得妹妹能不能禁得住這快馬一路上的顛簸與風霜。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在最不經意間給予人驚喜。
這不,還未曾踏入京城的大門,唐鶴就遇到了聲稱或許有辦法救他妹妹的人!
唐鶴聞言,心中猛地一顫,勒停馬韁,將信將疑地調轉了馬頭。
然而,現實卻如同無形的枷鎖,緊緊纏繞著他們的腳踝,每一步都沉重得幾乎無法前行。
妹妹弱不禁風的身體,竟成了他們逃離這座黑色牢籠的最大阻礙。
她的每一聲咳嗽、每一次喘息,都像是一道無形的銅牆鐵壁,將唐鶴心中的希望之火一點點熄滅,將他們牢牢地囚禁在這個看似華麗,實則冷酷的牢籠之中。
唐鶴在夜深人靜時,常常獨自坐在昏暗的房間裏,凝視著窗外那片不屬於他們的星空,心中充滿了無盡的絕望與掙紮。
父親的驟然離世,如同晴天霹靂,給了他和妹妹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
他們的世界,在那一刻轟然崩塌,心中滿是難以言喻的悲痛與無助。
更讓他們心如刀絞的是,從那些平日裏對他們冷眼旁觀的下人口中,他們得知了一個更加殘忍的消息——他們娘親的屍身,竟在父親去世後,被無情地從棺槨中扒出來,扔去了荒涼淒清的亂葬崗,任由風雨侵蝕,野狗啃食。
而他們兄妹倆,在父親離世、娘親遭遇拋屍的雙重打擊下,竟又被唐家心懷叵測的人冠上了“氣死父親,氣瘋主母”的罪名。
更有甚者,下人們不僅對他們冷眼相待,更是肆無忌憚地譏諷嘲笑,說他們妄想山雞變鳳凰,言辭之間滿是鄙夷與不屑。
就連每日端來的飯菜,也都是些殘羹冷炙,難以下咽。
這些冷漠與嘲諷,如同寒風中的利刃,一刀刀割在他們的心上,讓他們的處境更加艱難,心靈也飽受摧殘。
妹妹從小便在父母與他無微不至的疼愛與嗬護下長大,如同溫室中的花朵,未曾經曆過一絲風雨。
如今驟逢巨變,又遭受了下人的冷言冷語與苛刻待遇,她驚怒交加,脆弱的心髒承受不住這突如其來的打擊,竟引發了心疾,臉色蒼白如紙,氣息奄奄一息,差點就此香消玉殞。
唐鶴見狀,心如刀絞。
他雙目赤紅,不顧一切地衝出房間,直奔唐夫人的院子。
此時的唐夫人,已陷入深深的瘋魔之中。
而他那個同父異母的兄長——唐大公子,這些年在唐夫人的教導下,對他們深惡痛絕,也認為他與他母親的不幸,都是唐鶴的娘親無恥勾引了他的父親造成的。
妹妹危在旦夕,形勢比人強。
唐鶴不顧下人的阻攔,一口氣衝到唐夫人的院子,跪在他們麵前,聲淚俱下,懇求他們救救他妹妹。
他發誓,隻要妹妹這次能平安無事,他們兄妹倆即刻離開唐家,此生此世,永不踏入唐家半步,也絕不再與唐家有任何瓜葛。
但,他將事情想得太過於簡單了。
他滿心以為,隻要自己帶妹妹離開,便能化解與唐家的矛盾。
然而,現實卻遠比他想象中更為複雜和棘手。
唐夫人原先之所以答應他父親,讓他們記入唐家祖譜,其實隻不過是出於一時的權宜之計。
她費盡心機地將他們誑騙迴來,其真正的用意,是要將他們置於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這樣才能方便她隨時隨地地搓磨他們,讓他們在她的掌控之中生不如死。
哪知,父親剛踏入家門,還未及歇息,便要鄭重其事地召集家中長輩,商議要給他們已故的娘親,以平妻之禮隆重安葬。
聽聞此言,唐夫人頓時火冒三丈,心中怒火如熊熊烈焰般燃燒,難以平息。
她覺得,他父親的行為,如同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她的臉上,讓她這些年來的付出,仿佛成了一個荒誕不經的笑話!
而父親雙眼噴火,怒叱她言而無信,明明原先兩人已經商議好的事情,她竟在轉瞬之間就變卦,翻臉無情,將之前的承諾視作兒戲。
唐夫人聽著這些如利刃般刺心的責備,心中悲憤交加。
她反唇相譏道:“若你果真重諾守信,哪裏還會有那賤人出現,更不會有那兩個賤種的存在,來玷汙我唐家的門楣!”
在二人激烈的爭執中,突然,父親怒極攻心,身子猛地一顫,向後仰倒,重重地摔在地上,竟然就此一命嗚唿!
這一幕驚得唐夫人手足發麻,全身如遭電擊,好似晴天霹靂,當頭砸下,讓她瞬間陷入了極度的驚愕與悔恨之中。
唐夫人雙眼瞪得極大,好似難以理解眼前這極為荒謬的一幕。
她瘋狂搖頭,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卻遲遲未能落下,隻是倔強地在眼眶中徘徊。
唐夫人不能接受,那個曾經與她花前月下,共賞繁星,體貼入微,溫柔似水的夫君,如今卻因為輕飄飄一句“失憶”,就如同陌路一般,變成了另一個女人的依靠,與其他女人有了兒女。
更為了那個女人的身後事,與他們那兩個賤種,與她據理力爭,毫不退讓,仿佛昔日的柔情與誓言都已隨風消散。
更有甚者,他就這樣突然離世,決絕地離她而去,沒有留下任何迴轉的餘地。
這份突如其來的打擊,如同千斤巨石壓在心頭,讓她痛不欲生,幾乎要窒息。
她無法接受這殘酷的現實,瞬間陷入了瘋魔的狀態。
口中喃喃自語,不斷迴憶著往日的甜蜜與歡笑,仿佛要抓住那些飄渺的過往,不讓它隨風而逝,不讓那份美好被現實的殘酷所吞噬。
已經徹底瘋魔的唐夫人,固執地認定是他們兄妹和他們的娘親破壞了他們一家的和諧幸福生活,因此強硬要求他們留在唐家贖罪,說什麽都不肯放他們離開。
妹妹本就脆弱的心髒,受此巨大的精神刺激,這些年好不容易通過藥物與悉心照料穩定下來的心疾,竟開始一天天惡化。
嚴重的時候,她虛弱得連床都下不了,稍微起來多走幾步就會感到天旋地轉,甚至直接暈倒在地。
這樣的情況,他若再執意帶妹妹離開,無視妹妹的身體狀況與唐家的阻撓,那與他直接殺死妹妹又有何區別?
妹妹的身體狀態,根本經不起任何的風波與折騰。
然而,唐家的下人們對他們的態度卻越發冷漠。
那白眼幾乎要翻上了天,端來的飯菜也一天比一天差,從最初的粗茶淡飯,到後來的難以下咽,有些已明顯能聞到刺鼻的餿味,讓人難以入口。
他強忍著心中的憤懣與無奈,低聲下氣地請求下人,看在妹妹病弱得連起身都困難的份上,能否給一碗溫熱點的白粥?
那個負責看管他們的婆子,卻像是聽到了什麽好笑的事情,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神中滿是鄙夷與不屑。
她斜睨了他一眼,用尖酸刻薄的聲音對他說:“你一個氣死自己父親,氣瘋當家主母的外室子,能在這唐家有一口飯吃,就不錯了,還敢在這裏挑三撿四,要求這要求那的,你哪來的臉麵?”
唐鶴:“……”
天地良心,父親去世之時,他們兄妹被帶到唐家最偏僻的院子,與主屋相隔甚遠,那日進唐家後,父親說與唐夫人商議認親和他們娘親葬禮之事,此後就再未見麵。
第二日淩晨傳來父親死訊。
試問,他們又非神仙,如何能隔空氣死父親、氣瘋唐夫人?
他若真有這等能耐,早就帶著妹妹遠走高飛,何必留在這狼窩之中,受這等冤屈與窩囊氣!
想當初,若不是父親執念甚深,一心想要將他們娘親的靈位葬入唐家祖墳,好讓她在九泉之下也能安息,他們兄妹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跟著父親迴到這個充滿冷漠與算計的虎狼窩裏來的。
但妹妹的病,已然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再拖下去,隻怕會有生命危險。
無奈之下,他隻得硬著頭皮,找到了唐大公子——他那同父異母、對他冷眼相待的兄長,忍辱負重地與他談了一筆交易。
唐大公子是個標準的生意人,向來精於算計,從不做虧本的買賣。
在聽聞他的提議後,見識了他的手藝,唐大公子很快在心中算了一筆賬,答應了他的條件。
此後,唐大公子不僅派人照顧他妹妹,安排了舒適的住處,還特意請來了城裏最有名望的郎中,給妹妹細心治病。
而他,則作為交換,將一身烤鴨的絕技貢獻出來,為唐大公子的知味樓,增添了一道最具特色的招牌菜。
就這樣,隨著他獨家秘製的烤鴨在知味樓大放異彩,那酥脆的皮、鮮嫩的肉,搭配上獨特的香料與他精純嫻熟的片鴨技術,引得無數食客慕名而來,知味樓的名聲越來越響亮,生意也日益紅火,幾乎每日都是座無虛席。
而他,在繁忙的烤鴨製作中,也不忘初心,一邊精心炙烤著每一隻烤鴨,確保每一口鴨肉都能讓顧客迴味無窮;一邊暗自留意著樓裏的各種消息,耳朵時刻豎立著,生怕錯過任何一絲可能有關於醫術高明郎中的線索,期盼著能找到更好的治療方法,徹底根治妹妹的病。
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兩年多來的堅持與努力,終於迎來了轉機。
昨天,一位自京城來的客商,在知味樓用餐之際,不經意間泄露了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京城左都禦史林府,近期研製出了一種舉世罕見的神奇藥劑。
據說,此藥能包治世間百病,一旦服用,藥到病除,甚至有著活死人、肉白骨的神奇功效。
還說那藥被林禦史敬獻給了聖上,聖上服用後龍顏大悅,高興之下,慷慨地給林禦史的掌上明珠,賜了個縣君爵位,以示嘉獎。
那人說得有鼻子有眼,信誓旦旦,好似他親眼見證了那一幕。
唐鶴一聽,內心不由自主地湧起一陣激動,再也坐不住了。
這,或許是救治妹妹的唯一機會。
這兩日,妹妹的身子骨每況愈下,已到了強弩之末,氣息微弱得仿佛隨時都會消散。
唐鶴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卻束手無策,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妹妹的生命之火逐漸黯淡。
前日大夫看診時,沉痛地對他說:“若無奇遇,令妹恐怕再拖不過七日。”
這一斷言,如同晴天霹靂,讓唐鶴的心瞬間沉到了穀底。
唐鶴這些日子,本就對妹妹的病心急如焚,夜不能寐,日不能安。
這會兒突然有了這麽個轉機,仿佛黑暗中閃現的一絲曙光,讓他看到了希望。
他暗自發誓,無論如何也要抓住這個機會,為妹妹爭取到那一線生機。
唐鶴專程前往唐大公子的住處,兩人關起門來,壓低聲音嘀咕了半天。
經過一番深入的交談與協商,唐鶴終於達成了目的。
最後,他不僅成功從唐家帶走了病重的妹妹,還意外地獲得了一匹健壯的快馬作為附贈,以便他能更快地趕路,為求藥爭取更多的時間。
本來,唐鶴是想用馬車來載妹妹的,這樣或許能讓她舒服些。
可是,大夫卻搖了搖頭,語重心長地勸道:“你妹妹如今這身子骨,騎馬與坐馬車,所受的顛簸和罪其實是差不多的。馬車雖穩,但速度卻慢,萬一在路上耽誤了時間,那可就得不償失了。還不如騎馬,雖然辛苦些,但好歹還能快點兒,到京城後,時間也充裕一點,好為令妹尋求那神藥。”
唐鶴聽後,覺得大夫說得在理。
他又不認識左都禦史,到了京城還得找門路,這一來二去的,不得花時間嗎?
時間對於妹妹來說,可是比什麽都寶貴。
唐鶴已被妹妹日益惡化的身體狀況逼得走投無路,心急如焚之下,完全失去了平常的判斷。
一聽大夫所言有理,他再也顧不得許多,當即決定直接騎馬帶妹妹去求藥。
也顧不得妹妹能不能禁得住這快馬一路上的顛簸與風霜。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在最不經意間給予人驚喜。
這不,還未曾踏入京城的大門,唐鶴就遇到了聲稱或許有辦法救他妹妹的人!
唐鶴聞言,心中猛地一顫,勒停馬韁,將信將疑地調轉了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