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夜色已深。


    城門緊閉。


    巍峨挺拔的城牆,緊緊閉合的城門,如同沉睡的巨龍,橫亙在夜間行人與京城之間。


    像是道難以逾越的天塹。


    城牆之上,燈火闌珊。


    星星點點的光芒,在夜風中搖曳。


    為這寂靜的夜晚增添了幾分神秘與肅殺。


    巡邏的兵士身影,在城牆上若隱若現。


    離得老遠,都能聽到他們堅定有力的步伐。


    仿佛是這座古老城池的守護者,時刻警惕著任何可能外來的威脅。


    傅佐起身,正要下馬車與城門口校尉交涉。


    恰在這時,原本昏迷的北靜王,仿佛感受到了周圍緊張的氣氛,緊閉的雙眼緩緩睜開,透出一抹微弱卻堅定的光芒。


    那光芒,仿佛是從他內心深處迸發出來的,帶著不屈與堅韌,向眾人宣告著,他已經從死亡線上掙紮迴來,重新掌握了生命的主動權。


    傅佐見狀,心中一喜,連忙上前一步,低聲向北靜王稟報了他受傷昏迷後的情景。


    北靜王聽著傅佐的稟報,那些原本在腦海中混沌不清的思緒,如同被清風拂過一般,漸漸迴籠,凝聚成一股清晰而深邃的力量。


    他的眼神也隨之變得明亮起來,仿佛是兩汪深不見底的潭水,裏麵思緒浮沉。


    其實在受傷的那一刻,北靜王就已經預感到了,自己這一次兇多吉少,甚至極有可能命喪黃泉。


    他目光透過車窗,掃向林如海一家。


    幸而,老天垂憐。


    命運似乎並不打算輕易放棄他,竟然讓他在這絕境之中撿迴了一條命。


    而且,他此時的感覺,異常奇妙。


    全身上下,並沒有瀕死之人,那種空虛無力的感覺,反而像是,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體內湧動。


    他的氣力,在一點點凝聚,筋骨血脈重新被生機充盈,就如同被暴曬了多日的沙漠,突逢天降甘霖,重新煥發了勃勃的生命力。


    他緩緩地伸出手,示意傅佐扶他坐起來。


    這個動作雖然輕微,但卻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與力量。


    上天既然留了他的性命,那他必然與那殺手背後之人相抗到底,不死不休!


    車內,傅佐為難地看了府醫一眼。


    似乎在用眼神詢問:“王爺胸前剛受過那麽重的傷,現在真的能坐起來嗎?不會對傷口有什麽影響吧?”


    府醫肯定地點了點頭,還抬手做了個請的動作。


    這就是無礙了。


    傅佐驚異的同時,對林如海給的那瓶救命良藥的藥效,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他收迴到嘴邊欲勸阻的話語,伸出雙臂,半托半抱地,小心翼翼將北靜王上半身托起,讓他靠坐在車廂邊,並順手從木榻上取了個軟墊塞在他身後。


    北靜王隔著掀起的車簾,往外看去。


    夜幕沉沉,宛如一幅深邃的水墨畫。


    幾點星子在夜空中閃耀,像是遺落人間的珍珠,點綴著這片寂靜的夜空。


    幾步開外,林如海一家四口,分乘在兩匹白色的駿馬上,靜靜地守望著這邊。


    北靜王一時有些百感交集。


    他有些慶幸,幸虧自己先前邀請林如海一家同行的舉動,救了自己。


    否則,以他這麽多年受過大大小小的傷的經驗。


    那一劍,必將致命。


    他目光微轉,自然而然地投射到那道看似嬌弱,實則蘊含著巨大能量的小姑娘身上。


    她靜靜佇立,似是萬事萬物都不縈於心,有份超脫俗世的清冷。


    真遇到事,卻又堅韌得仿佛能扛起整個世界。


    北靜王就那麽呆呆看著,思緒一瞬間飄了好遠。


    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迴到了他初次看到她的那一刻。


    那時她才六七歲的模樣,嬌弱得仿佛一陣風都能把她刮跑。


    聽聞她失了母親,榮國公府老夫人憐她孤苦,將她接到膝下撫養。


    船到京那日,他曾帶人專程去看。


    但沒有近前,隻遠遠地看了一眼。


    那時心中盡管還存有偏見,卻也覺得小姑娘著實令人憐惜。


    便派了人,時刻關注著……


    哪裏料到,曾經讓他心生憐惜的小姑娘,如今已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武力值爆棚,自己還得賴她數次相救呢?


    一陣冷風吹過,北靜王激靈靈打了個冷顫,仿佛被夜風吹醒了沉睡的記憶。


    他突然迴過神來,抬手向林如海的方向一指。


    傅佐從北靜王啟蒙那一刻起,就一直在關照他。


    因此,對北靜王的每一個細微動作,他都能洞若觀火,了如指掌。


    知道這是要他請林如海過來。


    然而,不待傅佐傳話,將這邊馬車上人的一舉一動看在眼裏的黛玉,早已先一步告知了父親這個消息。


    林如海聞言,立刻翻身下馬,大步流星地來到北靜王馬車前,恭敬地抱拳施禮,“下官見過王爺,不知王爺招下官過來,所為何事?”


    北靜王斜倚在馬車裏,聲音低沉而堅定,仿佛能穿透夜色,直達人心。


    “本王有要事在身,欲連夜進宮麵聖,不知大人是與本王一起前往呢,還是暫且在城中安歇,待明日奏明聖上,再作計較?


    林如海聞言,略作沉吟。


    他心中盤算著,自己此次進京,不僅攜帶著關於鹽業的重要奏報,還有路途上發現的福壽膏這一事件。


    此兩件事都關乎國計民生,茲事體大。


    也須盡早稟明聖上知曉,以便早做處置。


    若等到明日按正常流程見駕,還不知要等到何時,才能得聖上召見?


    為免夜長夢多,多生波折,還是借著北靜王皇室宗親身份的便利,盡早見駕的好。


    更何況,聖上素來勤勉,此時進宮,想來他還在批閱奏折吧?


    念及此,林如海眼中閃過一絲決絕,果斷地道:“下官與王爺一道遇襲,同舟共濟,也一同迴的京,下官還是陪王爺一道進宮麵聖吧!”


    於是,幾人迅速商定了計劃:進皇城後,北靜王帶著傅佐和林如海進宮麵聖,其餘夜間進城的人,都在宮門口等候消息。


    事情定下。


    幾人從侍衛手中接過水囊,略微洗梳了一番,整理了下儀容,恢複了往日麵貌。


    北靜王掙紮著從懷裏取出一塊墨綠色令牌,遞給傅佐,示意他上前敲城門。


    傅佐接在手中,隻覺那令牌沉甸甸的,仿佛承載著無盡的力量與權威。


    他翻過來一看,令牌後麵刻著“如朕親臨”四個燙金的大字,下麵還有個小小的“萬”字。


    傅佐心中一驚。


    這令牌,權力極大,甚至超過了尚方寶劍。


    危急關頭,持此令牌者,猶如皇權附體,可事急從權,有先斬後奏、處置地方官員的職權。


    甚至……可調動萬人以下的地方官兵,如臂使指。


    這說明,聖上對王爺倚重之深,信任之重……


    他迴想起這一趟跟著王爺公幹的經曆。


    兩人吃飯睡覺,幾乎都在一處,形影不離。


    王爺也真能沉得住氣。


    辦差過程中,遇到那麽多危急和險境。


    王爺從未動用過這令牌,甚至連一點苗頭都沒露出來過!


    這份定力與城府,實令人歎服。


    好在,他們每次都能得遇貴人相助,化險為夷。


    傅佐視線隱晦地掃過黛玉和林如海身上,心中又一次慶幸,幸虧他聽從王爺命令,邀了他們同行。


    他深吸一口氣,上前,敲響了沉重的城門。


    敲門聲在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突兀而深遠,仿佛一曲激昂的戰歌,打破了夜的寧靜,也讓人心生驚悸。


    一般在這種時候敲門進城的,都是權勢滔天的權貴,或是邊疆傳來的八百裏加急戰報。


    城頭上很快燃起了幾束火把。


    有人向下麵張望,喊話聲隨風飄蕩,時斷時續:“來者何人?”


    傅佐運起內力,低沉而有力的聲音遠遠地傳了出去,“北靜王公幹迴京,有要事稟明聖上,速開城門!”


    他的聲音帶著一種不可抗拒的威嚴,讓城頭上的守衛為之一振。


    很快,城門旁側那沉重的小門,發出了一聲輕微的吱嘎聲。


    仿佛是沉睡的巨人被輕輕喚醒,緩緩的裂開了一道縫隙。


    一束昏黃的燈光從門縫中透出,如同探照燈一般,在傅佐的臉上反複掠過,將他的麵容,映照得忽明忽暗。


    確認無誤後,門內的人終於伸出了一條手臂。


    那手臂粗壯有力,仿佛能夠輕易撼動城門。


    傅佐知道,這是要他們出示身份憑證了。


    他走上前去,將那枚墨綠色的令牌,並著幾人的戶籍路引,往裏一遞。


    裏麵的人伸手接過,就著燈光,仔細驗看了起來。


    片刻之後,小門發出“吱吱呀呀~”的刺耳聲響,仿佛是巨人在沉睡中發出的呻吟。


    門扉緩緩打了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黛玉清仇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筱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筱韻並收藏重生黛玉清仇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