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灰白照片(8)
我在快穿遊戲裏玩兒嗨了 作者:朔方午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京巴聰明。
先蹭了蹭身旁離得近的少年,見少年不敢理它,又聽到喚它的聲音,甭管聽沒聽明白是在說它,也聞聲顛兒顛兒得跑了過來。
“嗚咽——”
孫耀華蹲了下來,掏出剛從男侍那兒拿來的狗糧,放入手心伸了過去,小狗開心得舔了舔,又放心哼哼吃著。
“你要過來摸摸它嗎?”
她見少年好像受驚的小鹿一般,明明是站著卻無端氣勢弱到忽略不計,有些好笑,自己又不是吃人的老虎。
便抬頭順口問了一句,或許能不能減輕他的不安。
“不——”
少年拒絕的話停在了嘴邊,就被追過來的丫鬟打斷。
“二小姐,您怎麽跑到這裏來了?”
要不是找了一圈兒都沒找到,抱著試試的心理進來,她今日還找不到人了。
“這不是路易斯成了精,也學著人來聽戲了嘛。”
孫耀華摸著京巴軟乎乎的脖子,笑著打了個手勢,示意她輕聲些。
剛好丫鬟進來時,後台就響起了婉轉的戲腔,不知道是在唱什麽,卻煞是好聽。
“這是在唱哪個?”
她自然是問少年,觀他打扮與在這裏的原因,應該就是三叔那會兒說的,戲樓裏新進來的班子了。
少年一聽,便知曉是師兄的拿手,見孫耀華問得誠心便道,“是《女起解》。”
孫耀華雖說對戲曲有些關注,可也隻是門外漢,不出名的就不太知曉,可《女起解》她剛好知道,就也跟著哼了句,“蘇三離了洪洞縣——”
畢竟現代歌曲串燒裏也有這段。
少年聞聲卻是睜大了眼睛,嘴巴也微張,好像看到了什麽不得了的場麵。
“哈哈哈,我就會這一段兒。”
她沒錯過少年與旁邊丫鬟的詫異之色。
“咱好歹也都是中國人,會唱幾句名戲而已,有什麽可驚訝的。”
她以為是因為她與此地甚至是這時代大多數人格格不入的打扮和長相才叫少年吃驚的。
可少年心裏並不如此想,他是感慨這位洋小姐的和善。
當真平易近人,不拘小節。
但他沒說,這不是他該點評的東西。
“二小姐就是聰明,一聽便會了。”
丫鬟以為,她是在這一會兒聽會了的。
畢竟是個在國外長大的小姐,就算是中國話說的地道,也不至於連這些古董淵源也會。
而且,這出來一會兒了,小姐也不適合在戲園子裏久留。
就算是自家府中,也未免烏煙瘴氣汙了小姐的眼睛。
“二小姐,咱們迴吧?”
她試探問道,也不能替人做主。
孫耀華也沒有非要留在這裏的意思,點點頭,同意了。
“嗯,走了走了。”
還彎腰抱起了路易斯,丫鬟來接,她也沒讓,這小東西她還抱得起。
走了幾步,到了那棵擋了視線的樹下,想起什麽似的,又扭了頭,衝少年問道,“哎,你叫個什麽名兒啊。”
她和路易斯一早便自報家名,可到現在她還沒聽到他說幾句。
就連名字也不曉得。
“我,我叫銅官。”
少年抬頭看向前方不遠處的二小姐,亭亭玉立,眼含好奇。
豔陽之下,她在叢中笑。
“銅官兒,”她講話,喜歡帶著兒化音,將少年的名字在嘴邊過了一遭,就道了聲“好”,便走了。
也沒說,好什麽。
是名字好?還是他迴答得好?
銅官不得而知。
少年心思有幾何,孫耀華不曾知曉。
她隻知道,好容易擺脫早起上學晚歸寫作業的噩夢後,她又迎來了新的“小學生”生活。
晚間,一大家子就比白天時看得更多更齊了。
久聞其名不見其人的大姐孫耀楣終於露了麵。
據說,她是因為被王姨娘拘著在屋裏繡喜服才沒有出來湊熱鬧。
大小姐快十七了,再翻個年就得嫁人。
嫁的人呢,是大夫人的娘家侄子,張家二少爺,張子萍。
本來,按照大小姐的身份,與張家結親,還是差點兒。可孫家近年來水漲船高,張家卻漸漸日薄西山,大夫人又剛好將大小姐當自己親閨女看待。
如此,便也不算辱沒了這對新人。
大小姐的生母王姨娘,是跟著大夫人從張家出來的,曉得張家也曾祖上輝煌,家大業大規矩大。
又有自知之明,自己是張家的家生子,大小姐攤上她這麽個親娘,即便姓孫也難以避免被人奚落的時候。
怕大小姐進了門遭挑剔,便越發謹慎對待這樁親事。
不是讓大小姐學習規矩,就是在這些俗禮上用功。隻本著一個宗旨,就是萬不可叫張家挑出毛病來。
是以,大小姐隻能閉門不出,夜以繼日地圍繞“嫁妝”、“規矩”,添添補補,盡善盡美。
向完美的舊式殼子一步步地挨近。
大小姐初見她和哥哥,著了一身嫩黃錦裙。雖說款式陳舊,可顏色叫人眼前一亮,清新又充滿了活力,一進來便將周遭的古樸遮住了。
還很有長姐的氣度,講話溫柔和煦,隻揀著他們在國外的新奇生活來問,讓他們不覺陌生更不覺別扭。
甚至還開了幾個新潮的玩笑,談笑間落落大方,自然流利,照顧周到。
孫耀華很喜歡這個姐姐,覺得她應當是個外柔內剛的女子。
盡管被架在所謂三從四德聽父順夫的教條之中,可還是阻擋不住屬於她自己的生命之花。
“二少爺迴來了。”
這邊兒說著,門外傳來了下人們的通報聲。
二少爺孫耀先,大房周姨娘所出,已經十五,正在中學讀書。
這會兒才下學迴來,也是她們在孫府最後一個見到的同輩了。
“二哥哥”,“二哥”。
“二妹妹,三弟。”
孫耀華與孫耀中叫了人,孫耀先也得體地微笑迴應。
甚至還上手揪了揪耀華的發尾,似乎是在判斷這是不是真頭發。
沒用力,就輕輕捏了捏,好像被羽毛掃過。
耀華還沒反應,坐著的大老爺起身走了過來,攬住他們。
“先兒,怎麽迴來得這麽晚?今日你二叔迴國,家裏人都在……”
孫耀先偷偷鬆開了“作怪”的手,先對著孫業鼎鞠了一躬,才解釋道,“今日學校裏的學長們動員遊街,兒子便多聽了幾句,就忘了時間,是先兒疏忽了。”
“遊街?”
先蹭了蹭身旁離得近的少年,見少年不敢理它,又聽到喚它的聲音,甭管聽沒聽明白是在說它,也聞聲顛兒顛兒得跑了過來。
“嗚咽——”
孫耀華蹲了下來,掏出剛從男侍那兒拿來的狗糧,放入手心伸了過去,小狗開心得舔了舔,又放心哼哼吃著。
“你要過來摸摸它嗎?”
她見少年好像受驚的小鹿一般,明明是站著卻無端氣勢弱到忽略不計,有些好笑,自己又不是吃人的老虎。
便抬頭順口問了一句,或許能不能減輕他的不安。
“不——”
少年拒絕的話停在了嘴邊,就被追過來的丫鬟打斷。
“二小姐,您怎麽跑到這裏來了?”
要不是找了一圈兒都沒找到,抱著試試的心理進來,她今日還找不到人了。
“這不是路易斯成了精,也學著人來聽戲了嘛。”
孫耀華摸著京巴軟乎乎的脖子,笑著打了個手勢,示意她輕聲些。
剛好丫鬟進來時,後台就響起了婉轉的戲腔,不知道是在唱什麽,卻煞是好聽。
“這是在唱哪個?”
她自然是問少年,觀他打扮與在這裏的原因,應該就是三叔那會兒說的,戲樓裏新進來的班子了。
少年一聽,便知曉是師兄的拿手,見孫耀華問得誠心便道,“是《女起解》。”
孫耀華雖說對戲曲有些關注,可也隻是門外漢,不出名的就不太知曉,可《女起解》她剛好知道,就也跟著哼了句,“蘇三離了洪洞縣——”
畢竟現代歌曲串燒裏也有這段。
少年聞聲卻是睜大了眼睛,嘴巴也微張,好像看到了什麽不得了的場麵。
“哈哈哈,我就會這一段兒。”
她沒錯過少年與旁邊丫鬟的詫異之色。
“咱好歹也都是中國人,會唱幾句名戲而已,有什麽可驚訝的。”
她以為是因為她與此地甚至是這時代大多數人格格不入的打扮和長相才叫少年吃驚的。
可少年心裏並不如此想,他是感慨這位洋小姐的和善。
當真平易近人,不拘小節。
但他沒說,這不是他該點評的東西。
“二小姐就是聰明,一聽便會了。”
丫鬟以為,她是在這一會兒聽會了的。
畢竟是個在國外長大的小姐,就算是中國話說的地道,也不至於連這些古董淵源也會。
而且,這出來一會兒了,小姐也不適合在戲園子裏久留。
就算是自家府中,也未免烏煙瘴氣汙了小姐的眼睛。
“二小姐,咱們迴吧?”
她試探問道,也不能替人做主。
孫耀華也沒有非要留在這裏的意思,點點頭,同意了。
“嗯,走了走了。”
還彎腰抱起了路易斯,丫鬟來接,她也沒讓,這小東西她還抱得起。
走了幾步,到了那棵擋了視線的樹下,想起什麽似的,又扭了頭,衝少年問道,“哎,你叫個什麽名兒啊。”
她和路易斯一早便自報家名,可到現在她還沒聽到他說幾句。
就連名字也不曉得。
“我,我叫銅官。”
少年抬頭看向前方不遠處的二小姐,亭亭玉立,眼含好奇。
豔陽之下,她在叢中笑。
“銅官兒,”她講話,喜歡帶著兒化音,將少年的名字在嘴邊過了一遭,就道了聲“好”,便走了。
也沒說,好什麽。
是名字好?還是他迴答得好?
銅官不得而知。
少年心思有幾何,孫耀華不曾知曉。
她隻知道,好容易擺脫早起上學晚歸寫作業的噩夢後,她又迎來了新的“小學生”生活。
晚間,一大家子就比白天時看得更多更齊了。
久聞其名不見其人的大姐孫耀楣終於露了麵。
據說,她是因為被王姨娘拘著在屋裏繡喜服才沒有出來湊熱鬧。
大小姐快十七了,再翻個年就得嫁人。
嫁的人呢,是大夫人的娘家侄子,張家二少爺,張子萍。
本來,按照大小姐的身份,與張家結親,還是差點兒。可孫家近年來水漲船高,張家卻漸漸日薄西山,大夫人又剛好將大小姐當自己親閨女看待。
如此,便也不算辱沒了這對新人。
大小姐的生母王姨娘,是跟著大夫人從張家出來的,曉得張家也曾祖上輝煌,家大業大規矩大。
又有自知之明,自己是張家的家生子,大小姐攤上她這麽個親娘,即便姓孫也難以避免被人奚落的時候。
怕大小姐進了門遭挑剔,便越發謹慎對待這樁親事。
不是讓大小姐學習規矩,就是在這些俗禮上用功。隻本著一個宗旨,就是萬不可叫張家挑出毛病來。
是以,大小姐隻能閉門不出,夜以繼日地圍繞“嫁妝”、“規矩”,添添補補,盡善盡美。
向完美的舊式殼子一步步地挨近。
大小姐初見她和哥哥,著了一身嫩黃錦裙。雖說款式陳舊,可顏色叫人眼前一亮,清新又充滿了活力,一進來便將周遭的古樸遮住了。
還很有長姐的氣度,講話溫柔和煦,隻揀著他們在國外的新奇生活來問,讓他們不覺陌生更不覺別扭。
甚至還開了幾個新潮的玩笑,談笑間落落大方,自然流利,照顧周到。
孫耀華很喜歡這個姐姐,覺得她應當是個外柔內剛的女子。
盡管被架在所謂三從四德聽父順夫的教條之中,可還是阻擋不住屬於她自己的生命之花。
“二少爺迴來了。”
這邊兒說著,門外傳來了下人們的通報聲。
二少爺孫耀先,大房周姨娘所出,已經十五,正在中學讀書。
這會兒才下學迴來,也是她們在孫府最後一個見到的同輩了。
“二哥哥”,“二哥”。
“二妹妹,三弟。”
孫耀華與孫耀中叫了人,孫耀先也得體地微笑迴應。
甚至還上手揪了揪耀華的發尾,似乎是在判斷這是不是真頭發。
沒用力,就輕輕捏了捏,好像被羽毛掃過。
耀華還沒反應,坐著的大老爺起身走了過來,攬住他們。
“先兒,怎麽迴來得這麽晚?今日你二叔迴國,家裏人都在……”
孫耀先偷偷鬆開了“作怪”的手,先對著孫業鼎鞠了一躬,才解釋道,“今日學校裏的學長們動員遊街,兒子便多聽了幾句,就忘了時間,是先兒疏忽了。”
“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