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訪歐之行(二十二)
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 作者:喜歡吃肯德基的公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光換好衣服,出了門,坐車去往唐寧街。
索爾茲伯裏侯爵已經在當地的一個會議大廳裏等候。等李光到來後,他上前握手,隨後邀請對方坐下。
兩國代表分坐在桌子兩側。
“李先生,您應該知道我和您一起來這的原因是什麽。”索爾茲伯裏侯爵開口說道,“所以希望這次談判可以不再像之前那樣陷入僵局。”
李光點點頭,隨後開口說道:“據我所知,兩國在關稅及海軍軍備這兩方麵鬧了矛盾,而且還很大,誰也不讓誰,我想知道是具體情況是什麽。”
“李先生,您麵前有份報告,是貴國人員提出的條件,您可以看看。”英國的一個談判人員說道。
李光拿起了麵前的報告,有好十幾頁,不過他大致還是看懂了,原來是帝國要求英國政府放寬市場準入限製,讓奔馳和福特得以進入英國市場,而且還要求英國政府頒布新的造艦法案,讓印度的海軍實力不要增長的這麽快。
塞英兩國在汽車市場上的競爭十分激烈 為保護自家的汽車產業,兩國便大幅度提高關稅,嚴格限製對對方的汽車進口,而印度海軍在英國給印度定的每年下水十艘軍艦的標準下,其實力大幅度增強,遠遠把帝國的印度洋艦隊甩在後頭,位居世界第六位,而這嚴重威脅了帝國在波斯灣和索馬裏的統治。
這兩個條件,哪怕英國人隻答應一個,都會損害他們的利益,因此表示了拒絕。
“這份報告您看了嗎?”李光對索爾茲伯裏侯爵問道。
“看了,貴國提出的條件太過苛刻了,恕我們無法接受。”索爾茲伯裏侯爵把自己麵前的報告遞給李光,“這是我國的條件,您可以看看。”
李光接過了報告,上麵全是英文,好在李光看得懂英文。他仔細的看了一下,發現英國人提出的條件不比自家人提出的要好多少,反而還要更差。報告裏麵要求帝國大幅度降低勞斯萊斯的準入關說,勢力還要退出波斯灣,可以給巨額補償費,阿富汗則要塞印兩國平分。
“貴國提出的條件,也十分苛刻,我們也無法接受。”李光把報告還給了索爾茲伯裏侯爵,“所以這些事情,我們需要重新談談。”
“這沒問題。”索爾茲伯裏侯爵立馬說道,“所以就從現在開始吧。”
兩國開始重新談判。
“我要先聲明的是,阿富汗已經不再是我國的附屬國,而是我國的直接領土,我國不可能把自己的領土割讓出去,這是我們的底線。”李光首先說道,“不然的話,其他條件都免談。”
自從阿富汗被設立為唿羅珊自治區後,英國就放棄了滲透阿富汗的想法,一是軍情局和自治區政府查的很嚴,對任何外國人都充滿了戒備,二是因為經濟的發展,帝國已經有了群眾基礎,就算再怎麽煽風點火都沒用,為此索爾茲伯裏侯爵點頭道:“可以,不過我國也有一個底線,就是貴國不要再騷擾印度帝國的克什米爾。”
克什米爾在這個時空中不包含拉達克地區,拉達克地區的主權屬於塞裏斯帝國。李光當上首相後,為滲透和控製印度,帝國開始頻繁派出地痞流氓騷擾克什米爾,搞得當地的官員煩不勝煩。印度帝國建立後,威廉一世開始在克什米爾駐紮大量軍隊,對當地實行軍管,那些地痞流氓被迫轉入地下,騷擾還是有的,不過力度沒那麽大了,但還是給當地的治安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這個我可以答應。”李光說道,反正帝國對印度中上層的滲透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果,丟掉這些小把戲也不是不行,“現在我們雙方各退讓一步了,接下來應該就好談了吧?”
“先來談談關稅問題。”索爾茲伯裏侯爵說道,“我個人覺得我們兩國拒絕對方的產品進入市場,是十分愚蠢的做法,所以我國可以適當降低關稅,把對奔馳和福特的進口關稅降至百分之九十。”
英國對奔馳和福特的產品收取百分之百的關稅,這擺明就是不想讓這倆汽車品牌進入英國市場,而這一下子降低百分之十,放到後世都十分不錯了,更不用說現在了,為此李光很是滿意,他點點頭,說道:“貴國十分有誠意,作為迴報,我國也可以對貴國的勞斯萊斯降低百分之十的關稅。”
”李先生,這恐怕不行。”索爾茲伯裏侯爵搖頭說道,“我們降低的可是兩個品牌產品的關稅,而貴國隻降低一個品牌產品的關稅,如果都降低百分之十的話,這是不公平的,所以貴國要降低百分之二十的關稅。”
“也不是不行,不過這就不用放在台麵上說了,交給手下人就行。”李光說道,“現在我們來談談海軍軍備的問題。”
“我們對貴國的海軍發展沒有絲毫意見,但對印度的海軍發展有很大的意見。”李光又說道,“我對印度海軍實力的大幅度提升充滿了擔憂,擔心這會破壞印度洋地區的和平。”
先前李光在印度時,就和威廉一世談過這個問題,不過威廉一世要麽閉口不談,要麽表示這由英國方麵決定,為此,李光把這問題交給了英國政府,看他們怎麽解決。
“李先生,我要強調的一點是,印度政府大力發展海軍,純粹是為了自保,為了不讓自己的土地被外人侵占去,絕對不是要爭霸印度洋,破壞印度洋的和平,還請您能夠理解。”索爾茲伯裏侯爵說道,他知道印度海軍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塞裏斯的印度洋艦隊,這可是個大好優勢,絕不能白白浪費掉。
“可印度軍艦總是出現在不應該出現的地方,當年的索馬裏危機不就是這樣嗎?”李光用一種犀利的眼神看著索爾茲伯裏侯爵,“我們的馬達加斯加島,附近的海域也出現了印度軍艦,請問這是怎麽迴事?”
“這我並不清楚,說不定迷路了。”索爾茲伯裏侯爵額頭上冒著冷汗,“雖然印度帝國是我們大英帝國的附屬國,但印度帝國的內部事務,我們大英帝國無權插手,所以這件事您要去問一下印度政府。”
“那為什麽會迷路呢?”李光問道,“一支用於自衛的海軍,不應該隻待在自家附近的海域巡邏嗎,為什麽會出現在遠洋呢?”
前麵的索馬裏危機還可以解釋成印度海軍奉命跟隨英國海軍,畢竟印度帝國是大英帝國的附屬國,這是人盡皆知的事,跟隨宗主國的海軍也不是沒道理,但在馬達加斯加島附近海域出現了印度軍艦,這就難說了,因為英國官方文件並沒有顯示要求印度軍艦在馬達加斯加附近海域巡邏。
之前李光在印度時,他也問了一下威廉一世,不過,威廉一世總是閉口不談,就算談了,他也隻是說那隻是商船,而不是軍艦,哪怕是軍艦,他也說那是懸掛了印度國旗的外國軍艦,反正和印度沒關係。
“這我就不清楚了,說不定是世上未解之謎,隻有上帝才知道吧。”索爾茲伯裏侯爵額頭上的冷汗越來越多。
“這件事就先別談了。”李光不再進一步深究這個問題,“我聽說印度軍艦的下水數量由貴國官方決定,這是否屬實?”
“當然。”索爾茲伯裏侯爵並沒有藏著掖著這個事實,反正各國都知道。
“那好,以後貴國要大幅度降低印度軍艦的下水數量,不要讓印度海軍威脅到印度洋地區的和平。”
“這個恕我們無法答應。”索爾茲伯裏侯爵拒絕道,“如果印度海軍的實力太弱的話,他們的土地和領海就會被別的國家蠶食掉。”
這個“別的國家”,當然就隻有塞裏斯了。李光並沒有生氣,他微微一笑,說道:“既然貴國不答應的話,那我們雙方可以簽署一個和平海軍協定,共同維護印度洋地區的和平。”
“怎麽個和平法?”
“很簡單,就是印度海軍和我國的印度洋艦隊,雙方都要知曉對方的實力。”李光說道,“除此以外,雙方的主力艦噸位要有一個合適的標準。”
索爾茲伯裏侯爵想了想,覺得這個和平海軍協定聽起來還算不錯,認為這對印度海軍的發展十分有利,因此他說道:“可以,不過具體的都交由雙方的外交部處理吧。”
“那談判就到這裏吧。”李光站了起來,向索爾茲伯裏侯爵伸出了手,“今天的談判進度十分不錯,我很滿意。”
“我也很滿意。”索爾茲伯裏侯爵也站了起來,握住了李光的手,“希望我們合作愉快。”
雙方的談判人員都站了起來,握住了對方的手,談判就這麽結束了。
李光在倫敦住了一個多月,隨後坐船離開了倫敦。
原本李光想直接迴國,不過又改變了主意,他下令輪船直接穿過大西洋,去到美國,走之前還和當地的美國大使說了一聲。
索爾茲伯裏侯爵已經在當地的一個會議大廳裏等候。等李光到來後,他上前握手,隨後邀請對方坐下。
兩國代表分坐在桌子兩側。
“李先生,您應該知道我和您一起來這的原因是什麽。”索爾茲伯裏侯爵開口說道,“所以希望這次談判可以不再像之前那樣陷入僵局。”
李光點點頭,隨後開口說道:“據我所知,兩國在關稅及海軍軍備這兩方麵鬧了矛盾,而且還很大,誰也不讓誰,我想知道是具體情況是什麽。”
“李先生,您麵前有份報告,是貴國人員提出的條件,您可以看看。”英國的一個談判人員說道。
李光拿起了麵前的報告,有好十幾頁,不過他大致還是看懂了,原來是帝國要求英國政府放寬市場準入限製,讓奔馳和福特得以進入英國市場,而且還要求英國政府頒布新的造艦法案,讓印度的海軍實力不要增長的這麽快。
塞英兩國在汽車市場上的競爭十分激烈 為保護自家的汽車產業,兩國便大幅度提高關稅,嚴格限製對對方的汽車進口,而印度海軍在英國給印度定的每年下水十艘軍艦的標準下,其實力大幅度增強,遠遠把帝國的印度洋艦隊甩在後頭,位居世界第六位,而這嚴重威脅了帝國在波斯灣和索馬裏的統治。
這兩個條件,哪怕英國人隻答應一個,都會損害他們的利益,因此表示了拒絕。
“這份報告您看了嗎?”李光對索爾茲伯裏侯爵問道。
“看了,貴國提出的條件太過苛刻了,恕我們無法接受。”索爾茲伯裏侯爵把自己麵前的報告遞給李光,“這是我國的條件,您可以看看。”
李光接過了報告,上麵全是英文,好在李光看得懂英文。他仔細的看了一下,發現英國人提出的條件不比自家人提出的要好多少,反而還要更差。報告裏麵要求帝國大幅度降低勞斯萊斯的準入關說,勢力還要退出波斯灣,可以給巨額補償費,阿富汗則要塞印兩國平分。
“貴國提出的條件,也十分苛刻,我們也無法接受。”李光把報告還給了索爾茲伯裏侯爵,“所以這些事情,我們需要重新談談。”
“這沒問題。”索爾茲伯裏侯爵立馬說道,“所以就從現在開始吧。”
兩國開始重新談判。
“我要先聲明的是,阿富汗已經不再是我國的附屬國,而是我國的直接領土,我國不可能把自己的領土割讓出去,這是我們的底線。”李光首先說道,“不然的話,其他條件都免談。”
自從阿富汗被設立為唿羅珊自治區後,英國就放棄了滲透阿富汗的想法,一是軍情局和自治區政府查的很嚴,對任何外國人都充滿了戒備,二是因為經濟的發展,帝國已經有了群眾基礎,就算再怎麽煽風點火都沒用,為此索爾茲伯裏侯爵點頭道:“可以,不過我國也有一個底線,就是貴國不要再騷擾印度帝國的克什米爾。”
克什米爾在這個時空中不包含拉達克地區,拉達克地區的主權屬於塞裏斯帝國。李光當上首相後,為滲透和控製印度,帝國開始頻繁派出地痞流氓騷擾克什米爾,搞得當地的官員煩不勝煩。印度帝國建立後,威廉一世開始在克什米爾駐紮大量軍隊,對當地實行軍管,那些地痞流氓被迫轉入地下,騷擾還是有的,不過力度沒那麽大了,但還是給當地的治安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這個我可以答應。”李光說道,反正帝國對印度中上層的滲透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果,丟掉這些小把戲也不是不行,“現在我們雙方各退讓一步了,接下來應該就好談了吧?”
“先來談談關稅問題。”索爾茲伯裏侯爵說道,“我個人覺得我們兩國拒絕對方的產品進入市場,是十分愚蠢的做法,所以我國可以適當降低關稅,把對奔馳和福特的進口關稅降至百分之九十。”
英國對奔馳和福特的產品收取百分之百的關稅,這擺明就是不想讓這倆汽車品牌進入英國市場,而這一下子降低百分之十,放到後世都十分不錯了,更不用說現在了,為此李光很是滿意,他點點頭,說道:“貴國十分有誠意,作為迴報,我國也可以對貴國的勞斯萊斯降低百分之十的關稅。”
”李先生,這恐怕不行。”索爾茲伯裏侯爵搖頭說道,“我們降低的可是兩個品牌產品的關稅,而貴國隻降低一個品牌產品的關稅,如果都降低百分之十的話,這是不公平的,所以貴國要降低百分之二十的關稅。”
“也不是不行,不過這就不用放在台麵上說了,交給手下人就行。”李光說道,“現在我們來談談海軍軍備的問題。”
“我們對貴國的海軍發展沒有絲毫意見,但對印度的海軍發展有很大的意見。”李光又說道,“我對印度海軍實力的大幅度提升充滿了擔憂,擔心這會破壞印度洋地區的和平。”
先前李光在印度時,就和威廉一世談過這個問題,不過威廉一世要麽閉口不談,要麽表示這由英國方麵決定,為此,李光把這問題交給了英國政府,看他們怎麽解決。
“李先生,我要強調的一點是,印度政府大力發展海軍,純粹是為了自保,為了不讓自己的土地被外人侵占去,絕對不是要爭霸印度洋,破壞印度洋的和平,還請您能夠理解。”索爾茲伯裏侯爵說道,他知道印度海軍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塞裏斯的印度洋艦隊,這可是個大好優勢,絕不能白白浪費掉。
“可印度軍艦總是出現在不應該出現的地方,當年的索馬裏危機不就是這樣嗎?”李光用一種犀利的眼神看著索爾茲伯裏侯爵,“我們的馬達加斯加島,附近的海域也出現了印度軍艦,請問這是怎麽迴事?”
“這我並不清楚,說不定迷路了。”索爾茲伯裏侯爵額頭上冒著冷汗,“雖然印度帝國是我們大英帝國的附屬國,但印度帝國的內部事務,我們大英帝國無權插手,所以這件事您要去問一下印度政府。”
“那為什麽會迷路呢?”李光問道,“一支用於自衛的海軍,不應該隻待在自家附近的海域巡邏嗎,為什麽會出現在遠洋呢?”
前麵的索馬裏危機還可以解釋成印度海軍奉命跟隨英國海軍,畢竟印度帝國是大英帝國的附屬國,這是人盡皆知的事,跟隨宗主國的海軍也不是沒道理,但在馬達加斯加島附近海域出現了印度軍艦,這就難說了,因為英國官方文件並沒有顯示要求印度軍艦在馬達加斯加附近海域巡邏。
之前李光在印度時,他也問了一下威廉一世,不過,威廉一世總是閉口不談,就算談了,他也隻是說那隻是商船,而不是軍艦,哪怕是軍艦,他也說那是懸掛了印度國旗的外國軍艦,反正和印度沒關係。
“這我就不清楚了,說不定是世上未解之謎,隻有上帝才知道吧。”索爾茲伯裏侯爵額頭上的冷汗越來越多。
“這件事就先別談了。”李光不再進一步深究這個問題,“我聽說印度軍艦的下水數量由貴國官方決定,這是否屬實?”
“當然。”索爾茲伯裏侯爵並沒有藏著掖著這個事實,反正各國都知道。
“那好,以後貴國要大幅度降低印度軍艦的下水數量,不要讓印度海軍威脅到印度洋地區的和平。”
“這個恕我們無法答應。”索爾茲伯裏侯爵拒絕道,“如果印度海軍的實力太弱的話,他們的土地和領海就會被別的國家蠶食掉。”
這個“別的國家”,當然就隻有塞裏斯了。李光並沒有生氣,他微微一笑,說道:“既然貴國不答應的話,那我們雙方可以簽署一個和平海軍協定,共同維護印度洋地區的和平。”
“怎麽個和平法?”
“很簡單,就是印度海軍和我國的印度洋艦隊,雙方都要知曉對方的實力。”李光說道,“除此以外,雙方的主力艦噸位要有一個合適的標準。”
索爾茲伯裏侯爵想了想,覺得這個和平海軍協定聽起來還算不錯,認為這對印度海軍的發展十分有利,因此他說道:“可以,不過具體的都交由雙方的外交部處理吧。”
“那談判就到這裏吧。”李光站了起來,向索爾茲伯裏侯爵伸出了手,“今天的談判進度十分不錯,我很滿意。”
“我也很滿意。”索爾茲伯裏侯爵也站了起來,握住了李光的手,“希望我們合作愉快。”
雙方的談判人員都站了起來,握住了對方的手,談判就這麽結束了。
李光在倫敦住了一個多月,隨後坐船離開了倫敦。
原本李光想直接迴國,不過又改變了主意,他下令輪船直接穿過大西洋,去到美國,走之前還和當地的美國大使說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