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訪歐之行(二十一)
1874,新中華帝國的崛起 作者:喜歡吃肯德基的公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一早,李光整理好自己的著裝,乘坐安排的汽車,去到了斯蒂芬森酒店。
到了酒店大門,李光發現酒店周圍都設置了警戒線,還有重兵把守,不允許無關人員靠近。
李光感到很奇怪,便問司機這是怎麽迴事,司機迴答說最近總有些人不明不白的死去,而且內髒總是會暴露出來,為了安全才這樣做。
李光猜想應該是開膛手傑克幹的,看來他已經讓英國政府聞風喪膽了,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李光進入了酒店,索爾茲伯裏侯爵已經在座位上等候,他在看到李光後,上前和他握手問好,隨後邀請李光坐下。
“伯爵先生,請問親王殿下和女王陛下什麽時候來?”李光問道。
“快了,請您再等會兒。”索爾茲伯裏侯爵說道,“桌上有小吃,您可以先吃點。”
“伯爵先生,我看布置這麽多的士兵,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這裏發生了兇殺案。”李光拿起一塊蛋糕,放進嘴裏,“貴國的神經是不是太敏感了?”
“李先生,請您見諒,我們也是沒有辦法,誰叫這附近的兇殺案太多了呢,而且死者的器官要麽暴露出來,要麽消失不見,這麽殘忍的殺人手段,不這樣做是不行的。”索爾茲伯裏侯爵無奈說道。
最近總是有人離奇死去,而且死的大部分還是地位不低的人,英國政府為此派出了大批警察去搜捕兇手,可都一無所獲,索爾茲伯裏侯爵的威望因此降低了不少,反對派議員指責他辦事不力,要求他下台。
十多分鍾後,維多利亞女王和愛德華親王母子倆到了酒店,在場的所有人都向他們鞠躬行禮。母子倆笑了笑,向眾人揮手致意,隨後去到索爾茲伯裏侯爵和李光所在的地方,四人互相寒暄一番,隨後分別坐好。
維多利亞女王手拿一杯紅茶,對李光說道:“李先生,今天您將會吃到倫敦最為正宗的中餐,希望您能滿意。”
“謝謝陛下的邀請。”李光說道,“我會好好品嚐這裏的中餐的。”
幾分鍾後,菜被端了上來,全是塞裏斯菜,還都是李光熟悉的。李光看著這些菜,強行把口水咽了下去,這味道簡直和國內的幾乎一模一樣,看來林舟和郭筠仙派了國內的廚師到這來工作。
“李先生,請。”維多利亞女王笑著說道。
“陛下請。”
四人開始幹飯,期間維多利亞女王還拍拍手,服務員把兩瓶白酒遞了上來,這是帝國皇室的禦用酒,之前送給英國王室的禮物。
服務員把酒滿上,維多利亞女王舉起酒杯,對其他三人說道:“祝賀我們兩國的友誼天久地長!”
四人互相碰杯,互相表達祝賀,隨後桌上的菜被四人一點點的吃幹淨,沒一點浪費。
酒足飯飽後,維多利亞女王表示自己還有私事,無法奉陪,就先迴去了,留下愛德華親王和索爾茲伯裏侯爵陪著李光。
“李先生,我們去大英博物館一趟吧,這是我們全國最大的博物館,收藏的文物成千上萬,相信那裏的藝術品會讓您著迷的。”愛德華親王對李光說道。
“謝謝親王殿下的好意。”李光說道,不過這個時空的大英博物館沒多少塞裏斯的文物吧。
索爾茲伯裏侯爵原本想一起去,可突然有人過來向他報告說有急事要首相大人去處理,索爾茲伯裏侯爵隻好向兩人表示自己有事要做,無法陪同,因此隻有愛德華親王和李光兩人去了。
兩人上了車,去到了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的曆史始於十八世紀。1753年,漢斯·斯隆爵士去世,他將一生收藏的餘件藏品捐贈給英王喬治二世,條件是議會創建免費開放的公共博物館。同年6月7日,英國政府通過《大英博物館法案》,奠定了大英博物館的基礎。1754年,選定倫敦布魯姆斯伯裏區的蒙塔古居作為館址,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
1802年,因蒙塔古居空間無法滿足藏品規模,決定增建展廳。1807年成立古物部。1820年代,喬治四世捐贈國王圖書館,館藏規模持續擴大。1845年,蒙塔古居被拆除,1852年,新館主體建築竣工。
十九世紀這一時期,大英博物館大規模參與海外考古發掘,如奧斯汀·亨利·萊亞德在伊拉克發掘亞述遺址。1802年入藏羅塞塔石碑、1805年入藏瑭利所藏古典雕塑、1816年入藏帕特儂神廟石雕等。奧古斯塔斯·沃拉斯頓·弗蘭克斯爵士擴充了館內英國和中世紀文物收藏,並將館藏範圍擴至歐洲史前器物、民族學收集品、考古材料及遠東藝術品和器物。
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來源途徑有好幾種,一是戰爭時期的劫掠,如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英國軍隊都掠奪了不少文物;二是私人販賣,如部分清朝皇室成員把文物賣給了英國商人,而英國商人又把文物捐給了大英博物館;三是非法盜掘和劫掠,如英國人斯坦因從敦煌藏經洞劫掠大量壁畫、文獻和藝術品;四是捐贈和遺贈,如福蘭克斯將約三千件中國文物捐贈給大英博物館,其中絕大部分是陶瓷器。
這些來源途徑,基本上都是在近代中國國力衰微、社會動蕩之時發生的。而在這這個時空,塞裏斯的國力十分強盛,沒有哪個外人敢闖入皇宮掠奪文物,倒是自家的博物館有不少外國文物。
“首相先生請看,這是印度的青銅舞王濕婆像,是我們大英帝國征服印度的戰利品。”愛德華親王向李光介紹道,“這是埃及的羅塞塔石碑,是克羅默伯爵送過來的。”
愛德華親王帶著李光去到了不同國家的文物展區,詳細介紹了各個國家的文物,李光聽得有些頭暈。
“親王殿下,我想知道這裏有沒有我國的文物?”李光這時說道,他想知道這個時空的大英博物館有沒有自家的文物,如果有,那有多少。
“當然有。”愛德華親王笑著說道,“不過都是貴國皇室贈予我們的,既有瓷器又有畫像,不過以瓷器居多,請和我去看看吧。”
李光跟著愛德華親王來到了塞裏斯展區。
“這是貴國的《清明上河圖》,是貴國皇室在陛下的登基大典時送的。”愛德華親王說道,“這是貴國的青花瓷,也是貴國皇室在陛下的登基大典時送的。”
李光看著那幅《清明上河圖》許久,才發現這幅是個贗品,隨後又看了看那個青花瓷,發現這質量遠不如國內的青花瓷。想想也是,誰會把自家最好的東西送給外人,反正英國人也看不出來。
兩人逛完了大英博物館,隨後愛德華親王安排了另一輛車,送李光迴到自己的住所。
李光自從到英國來,就沒處理過什麽政務,全交由外交部處理,除非外交部遇到什麽麻煩,才會來找李光。而李光一迴到府邸沒多久,外交部的一個工作人員就進來報告道:
“首相大人,我們和英國人在有關關稅以及海軍軍備的問題談判陷入了僵局,誰也不讓誰,現在雙方都一致同意找上自家的政府首腦,所以還請您去一趟唐寧街。”
“知道了,我隨後就到。”李光給自己倒了杯水,喝了下去,他早就料到會在這兩方麵和英國人鬧矛盾。
到了酒店大門,李光發現酒店周圍都設置了警戒線,還有重兵把守,不允許無關人員靠近。
李光感到很奇怪,便問司機這是怎麽迴事,司機迴答說最近總有些人不明不白的死去,而且內髒總是會暴露出來,為了安全才這樣做。
李光猜想應該是開膛手傑克幹的,看來他已經讓英國政府聞風喪膽了,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李光進入了酒店,索爾茲伯裏侯爵已經在座位上等候,他在看到李光後,上前和他握手問好,隨後邀請李光坐下。
“伯爵先生,請問親王殿下和女王陛下什麽時候來?”李光問道。
“快了,請您再等會兒。”索爾茲伯裏侯爵說道,“桌上有小吃,您可以先吃點。”
“伯爵先生,我看布置這麽多的士兵,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這裏發生了兇殺案。”李光拿起一塊蛋糕,放進嘴裏,“貴國的神經是不是太敏感了?”
“李先生,請您見諒,我們也是沒有辦法,誰叫這附近的兇殺案太多了呢,而且死者的器官要麽暴露出來,要麽消失不見,這麽殘忍的殺人手段,不這樣做是不行的。”索爾茲伯裏侯爵無奈說道。
最近總是有人離奇死去,而且死的大部分還是地位不低的人,英國政府為此派出了大批警察去搜捕兇手,可都一無所獲,索爾茲伯裏侯爵的威望因此降低了不少,反對派議員指責他辦事不力,要求他下台。
十多分鍾後,維多利亞女王和愛德華親王母子倆到了酒店,在場的所有人都向他們鞠躬行禮。母子倆笑了笑,向眾人揮手致意,隨後去到索爾茲伯裏侯爵和李光所在的地方,四人互相寒暄一番,隨後分別坐好。
維多利亞女王手拿一杯紅茶,對李光說道:“李先生,今天您將會吃到倫敦最為正宗的中餐,希望您能滿意。”
“謝謝陛下的邀請。”李光說道,“我會好好品嚐這裏的中餐的。”
幾分鍾後,菜被端了上來,全是塞裏斯菜,還都是李光熟悉的。李光看著這些菜,強行把口水咽了下去,這味道簡直和國內的幾乎一模一樣,看來林舟和郭筠仙派了國內的廚師到這來工作。
“李先生,請。”維多利亞女王笑著說道。
“陛下請。”
四人開始幹飯,期間維多利亞女王還拍拍手,服務員把兩瓶白酒遞了上來,這是帝國皇室的禦用酒,之前送給英國王室的禮物。
服務員把酒滿上,維多利亞女王舉起酒杯,對其他三人說道:“祝賀我們兩國的友誼天久地長!”
四人互相碰杯,互相表達祝賀,隨後桌上的菜被四人一點點的吃幹淨,沒一點浪費。
酒足飯飽後,維多利亞女王表示自己還有私事,無法奉陪,就先迴去了,留下愛德華親王和索爾茲伯裏侯爵陪著李光。
“李先生,我們去大英博物館一趟吧,這是我們全國最大的博物館,收藏的文物成千上萬,相信那裏的藝術品會讓您著迷的。”愛德華親王對李光說道。
“謝謝親王殿下的好意。”李光說道,不過這個時空的大英博物館沒多少塞裏斯的文物吧。
索爾茲伯裏侯爵原本想一起去,可突然有人過來向他報告說有急事要首相大人去處理,索爾茲伯裏侯爵隻好向兩人表示自己有事要做,無法陪同,因此隻有愛德華親王和李光兩人去了。
兩人上了車,去到了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的曆史始於十八世紀。1753年,漢斯·斯隆爵士去世,他將一生收藏的餘件藏品捐贈給英王喬治二世,條件是議會創建免費開放的公共博物館。同年6月7日,英國政府通過《大英博物館法案》,奠定了大英博物館的基礎。1754年,選定倫敦布魯姆斯伯裏區的蒙塔古居作為館址,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
1802年,因蒙塔古居空間無法滿足藏品規模,決定增建展廳。1807年成立古物部。1820年代,喬治四世捐贈國王圖書館,館藏規模持續擴大。1845年,蒙塔古居被拆除,1852年,新館主體建築竣工。
十九世紀這一時期,大英博物館大規模參與海外考古發掘,如奧斯汀·亨利·萊亞德在伊拉克發掘亞述遺址。1802年入藏羅塞塔石碑、1805年入藏瑭利所藏古典雕塑、1816年入藏帕特儂神廟石雕等。奧古斯塔斯·沃拉斯頓·弗蘭克斯爵士擴充了館內英國和中世紀文物收藏,並將館藏範圍擴至歐洲史前器物、民族學收集品、考古材料及遠東藝術品和器物。
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來源途徑有好幾種,一是戰爭時期的劫掠,如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英國軍隊都掠奪了不少文物;二是私人販賣,如部分清朝皇室成員把文物賣給了英國商人,而英國商人又把文物捐給了大英博物館;三是非法盜掘和劫掠,如英國人斯坦因從敦煌藏經洞劫掠大量壁畫、文獻和藝術品;四是捐贈和遺贈,如福蘭克斯將約三千件中國文物捐贈給大英博物館,其中絕大部分是陶瓷器。
這些來源途徑,基本上都是在近代中國國力衰微、社會動蕩之時發生的。而在這這個時空,塞裏斯的國力十分強盛,沒有哪個外人敢闖入皇宮掠奪文物,倒是自家的博物館有不少外國文物。
“首相先生請看,這是印度的青銅舞王濕婆像,是我們大英帝國征服印度的戰利品。”愛德華親王向李光介紹道,“這是埃及的羅塞塔石碑,是克羅默伯爵送過來的。”
愛德華親王帶著李光去到了不同國家的文物展區,詳細介紹了各個國家的文物,李光聽得有些頭暈。
“親王殿下,我想知道這裏有沒有我國的文物?”李光這時說道,他想知道這個時空的大英博物館有沒有自家的文物,如果有,那有多少。
“當然有。”愛德華親王笑著說道,“不過都是貴國皇室贈予我們的,既有瓷器又有畫像,不過以瓷器居多,請和我去看看吧。”
李光跟著愛德華親王來到了塞裏斯展區。
“這是貴國的《清明上河圖》,是貴國皇室在陛下的登基大典時送的。”愛德華親王說道,“這是貴國的青花瓷,也是貴國皇室在陛下的登基大典時送的。”
李光看著那幅《清明上河圖》許久,才發現這幅是個贗品,隨後又看了看那個青花瓷,發現這質量遠不如國內的青花瓷。想想也是,誰會把自家最好的東西送給外人,反正英國人也看不出來。
兩人逛完了大英博物館,隨後愛德華親王安排了另一輛車,送李光迴到自己的住所。
李光自從到英國來,就沒處理過什麽政務,全交由外交部處理,除非外交部遇到什麽麻煩,才會來找李光。而李光一迴到府邸沒多久,外交部的一個工作人員就進來報告道:
“首相大人,我們和英國人在有關關稅以及海軍軍備的問題談判陷入了僵局,誰也不讓誰,現在雙方都一致同意找上自家的政府首腦,所以還請您去一趟唐寧街。”
“知道了,我隨後就到。”李光給自己倒了杯水,喝了下去,他早就料到會在這兩方麵和英國人鬧矛盾。